仁和县
仁和县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县境在城墙内大致在艮山门、钱塘门、井亭桥、武林门之间组成一个方形区域,为今杭州市中心北部。其城墙外的县境广大,与杭州府海宁县、绍兴府萧山县、嘉兴府石门县以及湖州府德清县接壤。[1]為明、清杭州首縣。[2]
五代时,吴越国建都杭州,于922年(后梁龙德二年、吴越天宝十五年)拆钱塘县、盐官县各半,以及富春县的长寿、安吉2乡,设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钱江县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为杭州首县。仁和县设临平、汤村(今乔司)、范浦(体育场路东段及环城北路艮山门一带)、江涨桥4镇9乡(《元丰九域志》)。
南宋时,再次建都杭州,仁和县与钱塘县同为临安府首县。仁和县城内城内隶6厢(左三厢、右二厢、右三厢、右四厢、城南左厢、城东厢)、37坊(钦善、甘泉、清风等);郭外分11乡(芳林乡、太平乡、临江乡等)、44里(南城、北城、芳林等)(《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
按清代康熙《仁和县志》,虽然仁和县与钱塘县接壤交错,其赋税远高于钱塘县。[3]
元朝、明朝、清朝,仁和县仍与钱塘县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县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参考来源
这是一篇關於浙江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