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供養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1月13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6年11月13日) |
七支供養 (梵語[1]:सप्तविधानुत्तरपूजा,Saptavidhānuttarapūjā;藏語:yan lag bdun),又稱七支行願,大乘佛教術語,源起於普賢菩薩法門。漢傳佛教為普賢十大願王[2],源自於《華嚴經》,而藏傳佛教則以七支供養為主。在藏傳佛教中,七支供養是由龍樹、寂天傳承,經阿底峽傳入西藏,是很重要的前行法,所有宗派在修法之前,都要誦唸七支供養儀軌,也是僧侶每日的功課。
概論
七支供養包括了:
另一版本為:禮拜(vandanā)、供養(pūjanā)、懺悔(pāpadeśanā)、隨喜(anumodanā)、勸請(adhyeṣaṇā,請佛說法及住世)、發願(bodhicittotpāda)、迴向(pariṇāmanā)。[3][4][5]
參考文獻
- ^ Saptavidhanuttarapuja, Saptavidhānuttarapūjā, Saptavidha-anuttarapuja: 2 definitions.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澄觀《華嚴經行願品疏》:「然此即是常行禮懺,諸經論中開合不同。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德、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或但為七合禮讚故。或但有六略供養故。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異故。如十住毗婆沙第五迴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禮拜故。或但為三,故智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無盡,轉得近佛。若善戒經但有二事,謂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今文具十(十大行願),以表無盡。」
- ^ 袴谷憲昭. Dharmasamgraha 和訳 (PDF). [2021-06-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6-24).
- ^ 《法集名數經》:「云何七種最上供養?所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
- ^ 印順. 華雨集第二冊-第三章 大乘「念佛」法門. [202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在佛前,修懺悔行,勸請行,隨喜行,以回向佛道作結。……三支法門,名為三支而其實有六支:三支是禮敬現在十方佛(「禮敬諸佛」而後修的);懺悔;勸請中有「請佛說法」、「請佛住世」;隨喜;末後又有迴向。或加入「供養」(供養也本是對佛的禮敬),如『文殊師利發願頌』所說。宗喀巴Tsoṅ-kha-pa所造『菩提道次第廣論』,也依『華嚴經』頌而說七支,作為積集順道資糧,淨治業障逆緣的加行。遲一些譯出的,還有唐那提Nadi譯『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內容為七支:禮敬,歸依,懺悔,勸請(轉正法輪,不般涅槃),隨喜,迴向,發願。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以「四種對治業障」: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前,「說一切罪」(懺悔);勸請(說法及久住世間);隨喜;迴向。與「三品經」相合。趙宋施護Dānapāla譯『佛說法集名數經』,說「七種最上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