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Ericliu1912/沙盒
A3 分類、1 頁面) B2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分類、3 頁面)4 分類、2 頁面)1 分類)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 C3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1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2 分類)4 分類、1 頁面)3 分類) D3 分類、1 頁面)1 分類)4 分類、1 頁面) E1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1 分類、1 頁面) F2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 G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1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3 分類) H1 分類)2 分類) I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 K3 分類、1 頁面)3 分類) L5 分類)4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2 分類、1 頁面) M3 分類、1 頁面)2 分類、3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1 分類、2 頁面)1 分類、1 頁面)4 分類、2 頁面)4 分類、1 頁面) N3 分類、2 頁面)2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 O4 分類) P2 分類、1 頁面)2 分類) R3 分類、1 頁面)2 分類、2 頁面) S1 分類)4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5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3 分類、2 頁面)4 分類、1 頁面)3 分類、1 頁面)1 分類)3 分類、4 頁面)3 分類、1 頁面)4 分類、1 頁面) T5 分類、7 頁面)2 分類、1 頁面)4 分類、2 頁面)3 分類、2 頁面)1 分類、2 頁面) U6 分類、2 頁面) V2 分類、1 頁面)3 分類、3 頁面) Y2 分類、1 頁面)
目前,聯合國共有193個會員國,這些會員國在聯合國大會中擁有平等的代表權。
《聯合國憲章》第二章第四條規定了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條件[1]:
- 凡其他愛好和平之國家,接受本憲章所載之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並願意履行該項義務者,得為聯合國會員國;
- 准許上述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將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以決議行之。
在審議接納新會員國的申請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5個理事國中必須至少有九個投下贊成票,且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任何一個投下反對票(即行使否決權);之後將申請遞交聯合國大會審議時,還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的會員國投下贊成票,申請才算正式通過[2]。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目前,聯合國所有會員國皆為主權國家,不過其中五個會員國在最初加入聯合國時尚未成為主權國家,爾後才取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此外,由於欲申請成為會員國者必須經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分按《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並非聯合國會員國。這些政治實體或因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因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而無法進入聯合國。
除了會員國以外,聯合國還會邀請一些非成員國的政治實體或國際組織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3],這些觀察員可以參與聯合國大會、在大會上發言,但沒有投票權。
創始會員國
在多數國家批准《聯合國憲章》之後,聯合國於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聯合國共有51個創始會員國,其中50個會員國於當年6月26日在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上簽署了《聯合國憲章》,而未出席會議的波蘭則於10月15日簽署了《聯合國憲章》[4][5]。
聯合國的51個創始會員國分別為:中華民國、法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前五國組織了安全理事會)、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衣索比亞、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利比里亞、盧森堡、墨西哥、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自治邦、波蘭、沙特阿拉伯、南非聯邦、敘利亞、土耳其、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和南斯拉夫[6][7]。
目前,51個創始會員國中的49個仍為聯合國會員國,或有國家繼承其席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兩國於1992年相繼解體後,其席位則未有任何國家直接繼承[7]。
部分創始會員國在加入聯合國時尚未成為主權國家,爾後才取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7][8]:
- 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時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
- 印度時為英國的屬地,1947年成為自治領,1950年獨立;
- 菲律賓時為美國的自治邦,1947年獨立;
- 紐西蘭時已為英國的自治領,1947年通過《西敏法令採納法令》,正式在法律上獲得獨立地位[9]。
現任會員國
以下列表列出現任聯合國會員國,以聯合國官方規定的席位名稱表示,並按席位英文名稱的開頭字母順序排列[10]。創始會員國以藍色背景標識。
聯合國大會的席位亦按會員國席位英文名稱的開頭字母順序排列,但每年會抽籤選出在第一個席位就位的會員國,然後其他的會員國再按順序排列就位[11][1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 of Moldova)和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因使用國號全名為席位英文名稱,在各國間的排列順序與使用通稱時不同。
中文有更名: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yugoslavia 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germany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russian-federation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philippines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guyan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czechoslovaki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libya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madagascar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myanmar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saint-kitts-and-nevishttps://www.un.org/zh/about-us/member-states/thailand
英文有更名:
會員國及其席位名稱 | 席位英文名稱 | 加入日期 | 參見「前任會員國」章節 | 參見條目 |
---|---|---|---|---|
阿富汗 | Afghanistan | 1946年11月19日 | ||
阿爾巴尼亞 | Albania | 1955年12月14日 | ||
阿爾及利亞 | Algeria | 1962年10月8日 | ||
安道爾 | Andorra | 1993年7月28日 | ||
安哥拉 | Angola | 1976年12月1日 | ||
安提瓜和巴布達 | Antigua and Barbuda | 1981年11月11日 | ||
阿根廷 | Argentina | 1945年10月24日 | ||
亞美尼亞 | Armenia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 1945年11月1日 | 澳洲與聯合國關係 | |
奧地利 | Austria | 1955年12月14日 | ||
阿塞拜疆 | Azerbaij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巴哈馬 | Bahamas | 1973年9月18日 | ||
巴林 | Bahrain | 1971年9月21日 | ||
孟加拉國 | Bangladesh | 1974年9月17日 | ||
巴巴多斯 | Barbados | 1966年12月9日 | ||
白俄羅斯 | Belarus | 1945年10月24日 |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
比利時 | Belgium | 1945年12月27日 | ||
伯利茲 | Belize | 1981年9月25日 | ||
貝寧[註 1] | Benin[註 1] | 1960年9月20日 | ||
不丹 | Bhutan | 1971年9月21日 | ||
玻利維亞多民族國[註 2] | Bolivia (Plurinational State of)[註 2] | 1945年11月14日 | ||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 1992年5月22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 |
波札那 | Botswana | 1966年10月17日 | ||
巴西 | Brazil | 1945年10月24日 | 巴西與聯合國關係 | |
汶萊和平之國 | Brunei Darussalam | 1984年9月21日 | ||
保加利亞 | Bulgaria | 1955年12月14日 | ||
布吉納法索[註 3] | Burkina Faso[註 3] | 1960年9月20日 | ||
蒲隆地 | Burundi | 1962年9月18日 | ||
佛得角 | Cabo Verde | 1975年9月16日 | ||
柬埔寨 | Cambodia | 1955年12月14日 | ||
喀麥隆 | Cameroon | 1960年9月20日 | ||
加拿大 | Canada | 1945年11月9日 | 加拿大與聯合國關係 | |
中非共和國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1960年9月20日 | ||
乍得 | Chad | 1960年9月20日 | ||
智利 | Chile | 1945年10月24日 | ||
中國 | China | 1945年10月24日 | 中華民國 | 中國與聯合國關係 |
哥倫比亞 | Colombia | 1945年11月5日 | ||
葛摩 | Comoros | 1975年11月12日 | ||
剛果(布)[註 4] | Congo[註 4] | 1960年9月20日 | ||
哥斯達黎加 | Costa Rica | 1945年11月2日 | 哥斯大黎加與聯合國關係 | |
科特迪瓦 | Côte d'Ivoire | 1960年9月20日 | ||
克羅地亞 | Croatia | 1992年5月22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 |
古巴 | Cuba | 1945年10月24日 | ||
賽普勒斯 | Cyprus | 1960年9月20日 | ||
捷克 | Czech Republic | 1993年1月19日 | 捷克斯洛伐克(創始會員國)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 1991年9月17日 | 朝鮮半島與聯合國關係 |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1960年9月20日 | ||
丹麥 | Denmark | 1945年10月24日 | ||
吉布提 | Djibouti | 1977年9月20日 | ||
多米尼克 | Dominica | 1978年12月18日 | ||
多明尼加 | Dominican Republic | 1945年10月24日 | ||
厄瓜多爾 | Ecuador | 1945年12月21日 | ||
埃及 | Egypt | 1945年10月24日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
薩爾瓦多 | El Salvador | 1945年10月24日 | ||
赤道幾內亞 | Equatorial Guinea | 1968年11月12日 | ||
厄立特里亞 | Eritrea | 1993年5月28日 | ||
愛沙尼亞 | Estonia | 1991年9月17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史瓦帝尼 | Eswatini | 1968年9月24日 | ||
埃塞俄比亞 | Ethiopia | 1945年11月13日 | ||
斐濟 | Fiji | 1970年10月13日 | 斐濟與聯合國關係 | |
芬蘭 | Finland | 1955年12月14日 | ||
法國 | France | 1945年10月24日 | 法國與聯合國關係 | |
加蓬 | Gabon | 1960年9月20日 | ||
岡比亞 | Gambia | 1965年9月21日 | ||
格魯吉亞 | Georgia | 1992年7月31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德國 | Germany | 1973年9月18日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 德國與聯合國關係 |
加納 | Ghana | 1957年3月8日 | ||
希臘 | Greece | 1945年10月25日 | ||
格林納達 | Grenada | 1974年9月17日 | ||
危地馬拉 | Guatemala | 1945年11月21日 | ||
幾內亞 | Guinea | 1958年12月12日 | ||
幾內亞比索 | Guinea-Bissau | 1974年9月17日 | ||
圭亞那 | Guyana | 1966年9月20日 | ||
海地 | Haiti | 1945年10月24日 | ||
洪都拉斯 | Honduras | 1945年12月17日 | ||
匈牙利 | Hungary | 1955年12月14日 | ||
冰島 | Iceland | 1946年11月19日 | ||
印度 | India | 1945年10月30日 | ||
印度尼西亞 | Indonesia | 1950年9月28日[註 5] | 印尼與聯合國關係 |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註 6] |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註 6] | 1945年10月24日 | ||
伊拉克 | Iraq | 1945年12月21日 | ||
愛爾蘭 | Ireland | 1955年12月14日 | ||
以色列 | Israel | 1949年5月11日 | 以色列與聯合國關係、巴勒斯坦與聯合國關係 | |
意大利 | Italy | 1955年12月14日 | ||
牙買加 | Jamaica | 1962年9月18日 | ||
日本 | Japan | 1956年12月18日 | 日本與聯合國關係 | |
約旦 | Jordan | 1955年12月14日 | ||
哈薩克斯坦 | Kazakhst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肯尼亞 | Kenya | 1963年12月16日 | ||
基里巴斯 | Kiribati | 1999年9月14日 | ||
科威特 | Kuwait | 1963年5月14日 | ||
吉爾吉斯斯坦 | Kyrgyzst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註 7] |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註 7] | 1955年12月14日 | ||
拉脫維亞 | Latvia | 1991年9月17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黎巴嫩 | Lebanon | 1945年10月24日 | ||
萊索托 | Lesotho | 1966年10月17日 | ||
利比里亞 | Liberia | 1945年11月2日 | ||
利比亞 | Libya | 1955年12月14日 | ||
列支敦斯登 | Liechtenstein | 1990年9月18日 | ||
立陶宛 | Lithuania | 1991年9月17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盧森堡 | Luxembourg | 1945年10月24日 | 盧森堡與聯合國關係 | |
馬達加斯加 | Madagascar | 1960年9月20日 | ||
馬拉維 | Malawi | 1964年12月1日 | ||
馬來西亞[註 8] | Malaysia[註 8] | 1957年9月17日 | 馬來亞聯邦 | 馬來西亞與聯合國關係 |
馬爾代夫 | Maldives | 1965年9月21日 | ||
馬里 | Mali | 1960年9月28日 | ||
馬耳他 | Malta | 1964年12月1日 | ||
馬紹爾群島 | Marshall Islands | 1991年9月17日 | 馬紹爾群島與聯合國關係 | |
毛里塔尼亞 | Mauritania | 1961年10月27日 | ||
毛里求斯 | Mauritius | 1968年4月24日 | ||
墨西哥 | Mexico | 1945年11月7日 | 墨西哥與聯合國關係 |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Micronesia | 1991年9月17日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與聯合國關係 | |
摩納哥 | Monaco | 1993年5月28日 | ||
蒙古 | Mongolia | 1961年10月27日 | ||
蒙特內哥羅 | Montenegro | 2006年6月28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 |
摩洛哥 | Morocco | 1956年11月12日 | ||
莫桑比克 | Mozambique | 1975年9月16日 | ||
緬甸 | Myanmar | 1948年4月19日 | ||
納米比亞 | Namibia | 1990年4月23日 | ||
諾魯 | Nauru | 1999年9月14日 | ||
尼泊爾 | Nepal | 1955年12月14日 | ||
荷蘭 | Netherlands | 1945年12月10日 | ||
新西蘭 | New Zea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紐西蘭與聯合國關係 | |
尼加拉瓜 | Nicaragua | 1945年10月24日 | ||
尼日爾 | Niger | 1960年9月20日 | ||
奈及利亞 | Nigeria | 1960年10月7日 | ||
北馬其頓 | North Macedonia | 1993年4月8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 |
挪威 | Norway | 1945年11月27日 | ||
阿曼 | Oman | 1971年10月7日 | ||
巴基斯坦 | Pakistan | 1947年9月30日 | 巴基斯坦與聯合國關係 | |
帛琉 | Palau | 1994年12月15日 | ||
巴拿馬 | Panama | 1945年11月13日 | ||
巴布亞新幾內亞 | Papua New Guinea | 1975年10月10日 | ||
巴拉圭 | Paraguay | 1945年10月24日 | ||
秘魯 | Peru | 1945年10月31日 | ||
菲律賓 | Philippines | 1945年10月24日 | 菲律賓與聯合國關係 | |
波蘭 | Po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
葡萄牙 | Portugal | 1955年12月14日 | ||
卡塔爾 | Qatar | 1971年9月21日 | ||
大韓民國 | Republic of Korea | 1991年9月17日 | 朝鮮半島與聯合國關係 | |
摩爾多瓦共和國 | Republic of Moldova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羅馬尼亞 | Romania | 1955年12月14日 | ||
俄羅斯聯邦 | Russian Federation | 1945年10月24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蘇聯與聯合國關係、俄羅斯與聯合國關係 |
盧旺達 | Rwanda | 1962年9月18日 |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Saint Kitts and Nevis | 1983年9月23日 | ||
聖盧西亞 | Saint Lucia | 1979年9月18日 |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 1980年9月16日 | ||
薩摩亞 | Samoa | 1976年12月15日 | ||
聖馬力諾 | San Marino | 1992年3月2日 |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Sao Tome and Principe | 1975年9月16日 | ||
沙特阿拉伯 | Saudi Arabia | 1945年10月24日 | ||
塞內加爾 | Senegal | 1960年9月28日 | ||
塞爾維亞 | Serbia | 2000年11月1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 |
塞舌爾 | Seychelles | 1976年9月21日 | ||
塞拉利昂 | Sierra Leone | 1961年9月27日 | ||
新加坡 | Singapore | 1965年9月21日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與聯合國關係 |
斯洛伐克 | Slovakia | 1993年1月19日 | 捷克斯洛伐克(創始會員國) | |
斯洛文尼亞 | Slovenia | 1992年5月22日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創始會員國) | |
所羅門群島 | Solomon Islands | 1978年9月19日 | ||
索馬里 | Somalia | 1960年9月20日 | ||
南非[註 9] | South Africa[註 9] | 1945年11月7日 | ||
南蘇丹 | South Sudan | 2011年7月14日 | ||
西班牙 | Spain | 1955年12月14日 | ||
斯里蘭卡[註 10] | Sri Lanka[註 10] | 1955年12月14日 | ||
蘇丹 | Sudan | 1956年11月12日 | ||
蘇利南 | Suriname | 1975年12月4日 | ||
瑞典 | Sweden | 1946年11月19日 | ||
瑞士 | Switzerland | 2002年9月10日 | ||
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 | Syrian Arab Republic | 1945年10月24日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
塔吉克斯坦 | Tajikist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泰國[註 11] | Thailand[註 11] | 1946年12月16日 | ||
東帝汶 | Timor-Leste | 2002年9月27日 | ||
多哥 | Togo | 1960年9月20日 | ||
東加 | Tonga | 1999年9月14日 | ||
千里達及托巴哥 | Trinidad and Tobago | 1962年9月18日 | 千里達及托巴哥與聯合國關係 | |
突尼西亞 | Tunisia | 1956年11月12日 | ||
土耳其 | Turkey | 1945年10月24日 | ||
土庫曼斯坦 | Turkmenist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圖瓦盧 | Tuvalu | 2000年9月5日 | 吐瓦魯與聯合國關係 | |
烏干達 | Uganda | 1962年10月25日 | ||
烏克蘭[註 12] | Ukraine[註 12] | 1945年10月24日 |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United Arab Emirates | 1971年12月9日 | ||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 1945年10月24日 | 英國與聯合國關係 | |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 1961年12月14日 | 尚吉巴 | |
美利堅合眾國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45年10月24日 | 美國與聯合國關係 | |
烏拉圭 | Uruguay | 1945年12月18日 | ||
烏茲別克斯坦 | Uzbekistan | 1992年3月2日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創始會員國) | |
瓦努阿圖 | Vanuatu | 1981年9月15日 | 萬那杜與聯合國關係 | |
委內瑞拉玻利瓦共和國 | 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 1945年11月15日 | ||
越南 | Viet Nam | 1977年9月20日 | ||
也門 | Yemen | 1947年9月30日 | 葉門、南葉門人民共和國 | |
贊比亞 | Zambia | 1964年12月1日 | ||
辛巴威 | Zimbabwe | 1980年8月25日 |
前任會員國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按《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23條並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於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被中國共產黨擊敗,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被迫遷至臺灣;中國共產黨則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年11月18日,聯合國正式收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代表權問題成為聯合國大會的常年議題。儘管如此,因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數聯合國會員國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遂長期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由於海峽兩岸政府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雙重代表權」等容許兩國同時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提案未能實現。
然而,到了1970年代,海峽兩岸外交實力的消長,已足以影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1次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聯合國問題,最終通過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遂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持有的「中國」席位,中華民國自此被排除在聯合國以及聯合國系統機構之外。
尋求重新參與
自1993年起,中華民國開始尋求重新參與聯合國體系,具體訴求有爭取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成員、申請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要求撤銷或檢討修改《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等。1993年至2008年間,除2007年以外,每年中華民國都會透過邦交國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要求聯合國大會將中華民國或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列入討論議程,而並不直接向聯合國提出入會申請;這是因為考慮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現任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是否接納會員國持有否決權。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烈反對及施壓下,這些提議皆未獲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列入大會議程。
2007年7月,中華民國政府首次以臺灣(Taiwan)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惟申請隨即遭到聯合國法律事務廳基於《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退回[35][36];當年9月,相關提案亦再度被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拒絕列入大會議程[37]。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
http://www.gwytb.gov.cn/wyly/201101/t20110124_1730911.htm 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65767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10250175.aspx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910000/newsid_6912900/6912950.stm http://www.taiwan.cn/xwzx/zxzt/ztwz/200712/t20071227_508583.htm 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gyzg/t364361.htm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22351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310900 http://www.gwytb.gov.cn/wyly/201101/t20110124_1730911.htm
「聯大1971年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這一直是聯合國的正式立場,它自從1971年以來就從未改變過。退信的決定是經過秘書處審慎考慮後做出的。根據2758號決議的精神,接受台灣會員國申請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希望聯合國大會成立「特別研究委員會」,研究台灣參加聯合國的可行方案。再來是要求聯合國大會重新檢討、撤銷或修改一九七一年所通過的二七五八號決議,以期達到所謂「分裂國家平行代表權」的模式,用「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名稱參與。一九九九至二○○一年的提案,則是要求聯大設立「工作小組」,以研究台灣參加聯合國的問題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92年12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常駐聯合國代表告知聯合國,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將自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其繼承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接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申請後,安理會於1993年1月8日建議大會接納兩國為會員國。同年1月19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時被接納成為聯合國會員國[38][39]。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於1973年9月18日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後,兩國即合併為一個主權國家[40][41]。
坦干伊加、尚吉巴
坦噶尼喀(Tanganyika)和桑給巴爾(Zanzibar)分別於1961年12月14日、1963年12月16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1964年4月26日,兩國合併為坦干伊加和尚吉巴聯合共和國(United Republic of Tanganyika and Zanzibar),同年11月1日再更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至今[42][43]。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按《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23條並為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91年12月24日蘇聯解體之際,其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聯合國其他所有機構的會員資格在當時獨立國家聯合體11個會員國的支持下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此外,前蘇聯的所有加盟共和國亦皆先後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與蘇聯一同加入聯合國。自蘇聯獨立後,兩國分別於1991年8月24日、9月19日更為現名;
-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脫離蘇聯重新獨立後,於1991年9月17日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於1992年3月2日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 格魯吉亞於1992年7月31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埃及和敘利亞皆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58年2月21日,兩國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敘利亞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後,於1961年10月13日恢復獨立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1971年9月14日更為現名;埃及則繼續維持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席位名稱,至1971年9月2日方恢復原名[44][45][46][47]。
葉門、南葉門人民共和國
葉門(即北葉門)於1947年9月30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南葉門人民共和國(即南葉門)於1967年12月14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1970年11月30日更名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又稱為民主葉門。1990年5月22日也門統一後,兩國合併為葉門共和國,仍稱葉門[48][49]。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會員國資格的更迭
印尼退出(1965年-1966年)
觀察員和非會員國
參見
註釋
- ^ 1.0 1.1 原名達荷美(Dahomey),1974年11月30日更為現名[13][14]。
- ^ 2.0 2.1 原名玻利維亞(Bolivia),2009年4月7日更為現名[15][16]。
- ^ 3.0 3.1 原名上伏塔(Upper Volta),1984年更為現名[17][18]。
- ^ 4.0 4.1 原名剛果(布拉薩維爾)(Congo (Brazzaville)),1970年更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ongo),1971年11月15日更為現名[19][20]。
- ^ 印尼曾於1965年至1966年間「退出聯合國」,參見「印尼退出(1965年-1966年)」章節。
- ^ 6.0 6.1 原名伊朗(Iran),1981年3月5日更為現名[21][22]。
- ^ 7.0 7.1 原名寮國(Laos),1975年12月2日更為現名[23][24]。
- ^ 8.0 8.1 原名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1963年9月16日隨新加坡、北婆羅洲(今沙巴)和砂拉越加入聯邦而更為現名;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自馬來西亞獨立,同年9月21日獲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25][26]。
- ^ 9.0 9.1 原名南非聯邦(Union of South Africa),1961年更為現名[27][28]。
- ^ 10.0 10.1 原名錫蘭(Ceylon),1991年9月19日更為現名[29][30]。
- ^ 11.0 11.1 原名暹羅(Siam),1949年5月11日更為現名[31][32]。
- ^ 12.0 12.1 原名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Ukrai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1991年8月24日更為現名[33][34]。
參考資料
- ^ 联合国宪章·第二章 会员. 聯合國. 2015-06-17 [2021-05-31].
- ^ 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聯合國. 2015-08-06 [2021-05-31].
- ^ 关于常驻观察员代表团. 聯合國. 2015-08-07 [2021-05-31].
- ^ 筹备阶段:《联合国宪章》的由来. 聯合國. 2015-08-21 [2021-05-31].
- ^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posited in the archive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an Francisco, 26 June 1945. United Nations Treaty Collection.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 ^ Kurtas, Susan. Research Guides: UN Membership: Founding Members. Dag Hammarskjöld Library.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 ^ 7.0 7.1 7.2 会员国的增长. 聯合國. 2015-08-06 [2021-05-31].
- ^ THE WORLD IN 1945 (PDF). United Nations. 2010-05 [2021-05-31] (英語).
- ^ New Zealand sovereignty: 1857, 1907, 1947, or 1987?. New Zealand Parliament. 2007-08-28 [2021-05-31] (英語).
- ^ 会员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Thailand's name picked to set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General Assembly session. United Nations. 2005-08-02 [2021-05-31] (英語).
- ^ 錢文榮. 联合国各国代表的座位是怎么排的?. 新華網. 新華社. 2015-09-29 [2021-05-31].
- ^ 贝宁. 聯合國. [2021-05-31].
- ^ Benin.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Bolivi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布基纳法索. 聯合國. [2021-05-31].
- ^ Burkina Faso.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刚果(布). 聯合國. [2021-05-31].
- ^ Congo.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马来西亚. 聯合國. [2021-05-31].
- ^ Malaysi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南非. 聯合國. [2021-05-31].
- ^ South Afric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斯里兰卡. 聯合國. [2021-05-31].
- ^ Sri Lanka.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泰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Thailand.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乌克兰. 聯合國. [2021-05-31].
- ^ Ukraine. 聯合國. [2021-05-31] (英語).
- ^ 總統致函聯合國潘基文秘書長正式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07-07-20 [2021-06-16].
- ^ 联合国不接受台湾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聯合國新聞. 聯合國. 2007-07-23 [2021-06-16].
- ^ 时事报道:台湾“入联案”再次搁浅. 聯合國新聞. 聯合國. 2007-09-19 [2021-06-16].
- ^ 捷克斯洛伐克及其继承国: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Czechoslovakia and Successor States: Czech Republic, Slovakia.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 ^ 德国. 聯合國. [2021-05-31].
- ^ Germany. United Nations. [2021-05-31] (英語).
- ^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6-16].
- ^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聯合國. [2021-06-16].
- ^ Syrian Arab Republic.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 ^ 埃及. 聯合國. [2021-06-16].
- ^ Egypt.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 ^ 也门. 聯合國. [2021-06-16].
- ^ Yemen. United Nations. [2021-06-16] (英語).
外部連結
- 聯合國會員國(簡體中文)
日期 | 2005年3月20日 |
---|---|
發生時間 | 10時53分40.3秒(日本標準時間) |
規模 | Mj 7.0(日本氣象廳) |
震源深度 | 9公里 |
震央 | 33°42′N 130°12′E / 33.7°N 130.2°E |
類型 | 大陸板塊內地震 左移斷層型 |
影響地區 | 日本福岡地方、九州北部及山口縣等地 |
最大烈度 | 6弱(福岡市區) |
海嘯 | 無 |
餘震 | 至少375次(截至2005年6月底,震度1以上),其中265次震度達3以上 最大餘震:Mj 5.8[1] |
傷亡 | 1人死亡[2] 1,204人受傷[3] |
2005年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日本氣象廳原命名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日語:福岡県西方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no jishin */?),後改稱福岡縣北西近海地震(日語:福岡県北西沖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ほくせい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hokusei oki no jishin */?),是在2005年(平成17年)3月20日10時53分發生於日本福岡縣西方沖[註 1]玄界灘一帶海域的地震,震央位於北緯33.7度,東經130.2度;地震規模達日本氣象廳震級(Mj)7.0,震源深度約9公里。本次地震造成福岡市西區玄界島附近超過半數住宅倒塌、能古島與東區志賀島沿岸地區部分建築損害,志摩町及前原市(兩者現已合併為絲島市)等周邊市區也出現災情,並造成超過1,200人傷亡,是有史以來於福岡市附近地區發生的地震中規模最大的地震,亦是福岡縣自1922年(大正11年)後首次出現震度6以上的地震。
名稱
日本氣象廳原命名本次地震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福岡県西方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no jishin */?),後改稱福岡縣北西近海地震(福岡県北西沖の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ほくせいおきのじしん Fukuoka Ken hokusei oki no jishin */?)。地震發生時,朝日新聞和日本廣播協會(NHK)稱之為福岡縣西方近海地震(福岡県西方沖地震/ふくおかけんせいほうおきじしん Fukuoka Ken seihō oki jishin */?),西日本新聞和讀賣新聞稱之為福岡近海地震(福岡沖地震/ふくおかおきじしん Fukuoka oki jishin */?),每日新聞則稱之為福岡近海玄界地震(福岡沖玄界地震/ふくおかおきげんかいじしん Fukuoka oki genkai jishin */?)。
地質背景
日本列島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是組成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5]。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互相碰撞[6],讓日本列島逐漸從海底突起[7],這使得日本附近地區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8][9]。
本次地震之震央所在地福岡縣西方沖[註 1]海域自古以來鮮有地震發生,使本次地震成為福岡縣有史以來首次出現規模7的地震(過去發生過規模最大的地震為1898年的絲島地震,規模約5.8至6.0);即使將範圍向外擴大到佐賀縣及長崎縣等地,也只有於679年發生的筑紫地震(規模約6.5至7.5)能與之相比。在是次地震發生前,地質學文獻記載多認為別府-島原地溝帶的九州北部地區地質條件穩定,「僅偶爾會發生小地震」。時任福岡縣知事麻生渡在震後的採訪中說:「福岡以往據說很少有大地震,因此這次的地震讓我十分震驚。」時任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課長山本雅博更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時代」、「這次大規模地震不是百年一見,而是千年中才會發生幾次的奇觀」。
本次地震之震源斷層由於在是次地震發生前從未被發現,震發當時沒有正式名稱,日本文部科學省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遂將該斷層暫時命名為「福岡縣北西近海斷層」(福岡県北西沖の断層),後正名為警固斷層。
地震經過
本次地震發生於日本標準時間2005年(平成17年)3月20日10時53分40.3秒;震源位於北緯33.7度、東經130.2度,即福岡縣西方沖[註 1]海域上,發震時為當地上午時分;推定地震規模達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Mj)7.0、地震矩規模(Mw)6.7,震源深度約9公里。該地震屬歐亞大陸板塊(或阿穆爾板塊)內發生之大陸板塊內地震,並為左移斷層型地震。
日本氣象廳在福岡縣福岡市東區東濱、中央區舞鶴、前原市(現絲島市)前原西以及佐賀縣的北茂安等四個地點觀測到了本震之最大震度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6弱,在福岡地方及佐賀縣、長崎縣一帶的壹岐觀測到了震度5強,在對馬島和大分縣北部觀測到了震度4以上,並在熊本縣、長崎縣、山口縣及島根縣的複數地點觀測到震度4的搖晃。此外,依據日本氣象廳發表的震度分布圖,博多灣沿岸的廣大地區、筑後川流域及唐津灣沿岸推定震度達5強至6弱,福岡平原、筑紫山脈西部與筑紫平原全境推定震度達5弱;九州、四國、東京都的板橋區及神奈川縣的綾瀬市一帶也都能感受到搖晃。
雖然本州地區可感知到地震最遠處距震央達500公里遠,但距離震央僅有300公里遠的奄美群島及琉球群島卻完全沒有感知到地震發生的記錄,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震震波受到九州南部一帶火山活動產生之Lg波的干擾而減弱所致。
除日本以外,韓國也在首爾附近地區觀測到了是次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並在釜山、慶州與巨濟等地測定到地震震度約麥加利地震震度4(IV)度;中國上海的部分高層辦公大樓內也能感受到地板搖晃、燈飾震動、餐具發出噪音等現象持續達2分鐘之久,上海市地震局也表示有觀測到地震。
海嘯
儘管本次地震屬淺層地震,但因震源斷層性質而沒有引發海嘯。日本氣象廳於震後4分鐘(10時57分)向福岡縣靠日本海沿岸及長崎縣壹岐、對馬等地發布了海嘯注意警報,至12時過後解除;大韓民國氣象廳於震後27分鐘(11時20分)向朝鮮半島南海岸、東海岸及濟州島等地發布了海嘯注意警報,同樣至12時過後解除。
當時的福岡市因為沒有建立透過戶外揚聲器播放的市町村防災行政無線訊號系統,無法廣播要求市民撤離。事後,福岡市擴充了區域防災無線訊號系統以確保和防災設施的通訊,並將其設置於市內所有作為避難所的小學。
餘震
截至2005年6月底,本次地震共有約375次餘震,其中最大震度達震度5者1次、震度4者7次、震度3者23次、震度2者118次、震度1者226次。此外,據架設在玄界島上的震度計偵測結果顯示,截至3月21日18時止,餘震之地震矩規模達3者至少236次、規模4者24次、規模5者5次。
本震發生後,日本氣象廳曾提醒往後可能會發生最大震度達5弱的餘震。3月24日,餘震震度預測極值下修至4。
是次地震最大的餘震發生於本震後一個月的4月20日6時11分,地震規模達5.8、最大震度達5強,地震類型與本震相同。儘管餘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不過餘震區的東南側仍然出現了特徵性的斷層活動。如在餘震區東南側的志賀島附近,4月初到中旬餘震較少發生,但是4月20日卻出現了是次地震最大的餘震;另一方面,在距離一系列餘震約10公里處的海之中道附近,餘震活動自本震發生即開始,不過自4月中旬之後以來頻率便逐漸減少。
日期 | 次數 | 最大震度 | 日期 | 次數 | 最大震度 | |||
---|---|---|---|---|---|---|---|---|
總計 | 玄界島[註 2] | 總計 | 玄界島 | |||||
3月20日 | 112 | 無數據 | 3 | 4月10日 | 3 | 2 | 4 | |
3月21日 | 34 | 7(18時後) | 3 | 4月11日 | 1 | 1 | 1 | |
3月22日 | 26 | 14 | 4 | 4月12日 | 2 | 2 | 1 | |
3月23日 | 11 | 9 | 3 | 4月13日 | 2 | - | 2 | |
3月24日 | 16 | 8 | 3 | 4月14日 | 2 | - | 3 | |
3月25日 | 15 | 6 | 3 | 4月15日 | 1 | - | 1 | |
3月26日 | 11 | 6 | 2 | 4月16日 | 2 | - | 2 | |
3月27日 | 10 | 6 | 3 | 4月17日 | 0 | - | - | |
3月28日 | 8 | 3 | 2 | 4月18日 | 1 | - | 2 | |
3月29日 | 2 | - | 2 | 4月19日 | 0 | - | - | |
3月30日 | 0 | - | - | 4月20日 | 14 | 1 | 5強 | |
3月31日 | 4 | 4 | 2 | 4月21日 | 4 | 1 | 2 | |
4月1日 | 3 | - | 4 | 4月22日 | 2 | - | 1 | |
4月2日 | 3 | 2 | 1 | 4月23日 | 3 | 1 | 1 | |
4月3日 | 8 | 6 | 3 | 4月24日 | 2 | - | 2 | |
4月4日 | 8 | 5 | 2 | 4月25日 | 1 | - | 1 | |
4月5日 | 6 | 4 | 2 | 4月26日 | 1 | 1 | 1 | |
4月6日 | 4 | 1 | 3 | 4月27日 | 1 | 1 | 1 | |
4月7日 | 5 | 3 | 4 | 4月28日 | 2 | 1 | 2 | |
4月8日 | 3 | - | 3 | 4月29日 | 0 | - | - | |
4月9日 | 1 | 1 | 2 | 4月30日 | 1 | 1 | 1 |
發生時間 | 震央 | 座標 | 震源深度 | 規模(Mj) | 規模(Mw) | 最大震度 | 備註 |
---|---|---|---|---|---|---|---|
2005年3月20日10時53分40.3秒 | 福岡縣西方沖[註 1] | 33°44.3′N 130°10.5′E / 33.7383°N 130.1750°E | 9公里 | 7.0 | 6.7 | 震度6弱 | 本震 |
2005年3月22日15時55分33.4秒 | 福岡縣西方沖 | 33°43.5′N 130°10.6′E / 33.7250°N 130.1767°E | 11公里 | 5.4 | 5.1 | 震度4 | 餘震 |
2005年4月10日20時34分37.8秒 | 福岡縣西方沖 | 33°40.1′N 130°16.9′E / 33.6683°N 130.2817°E | 5公里 | 5.0 | 無數據 | 震度4 | 餘震 |
2005年4月20日6時11分26.8秒 | 福岡縣西方沖 | 33°40.6′N 130°17.2′E / 33.6767°N 130.2867°E | 14公里 | 5.8 | 5.5 | 震度5強 | 餘震 |
2005年4月20日9時9分42.9秒 | 福岡縣西方沖 | 33°40.7′N 130°17.0′E / 33.6783°N 130.2833°E | 13公里 | 5.1 | 無數據 | 震度4 | 餘震 |
2005年5月2日1時23分57.6秒 | 福岡縣福岡地方 | 33°40.2′N 130°19.2′E / 33.6700°N 130.3200°E | 11公里 | 5.0 | 無數據 | 震度4 | 餘震 |
震害情況
註:本章節主要參考資料為《主な災害の概要:福岡県西方沖地震》,由國土交通省九州地方整備局出版[13]。
自然地理
本次地震造成
人員及生活相關
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
大多數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災情發生於福岡縣,其中又以福岡市內情況最為嚴重,受傷人數佔了此次地震總受傷人數的80%、全倒或半倒住宅數佔了傾倒住宅總數的90%,部分毀損住宅數則佔了部分毀損住宅總數的50%;福岡市全境皆有人員傷亡及住宅毀損災情,其他地區則多半僅出現零星散布的案例。福岡市西區的玄界島和能古島、西區西北端的西浦地區、宮浦地區,以及東區的志賀島等沿岸漁村和農村地區有大量住宅全倒或半倒,尤其是玄界島,因半數住宅遭到完全摧毀,全島島民被迫撤離島上約一個月。此外,福岡市區內部分位於警固斷層東緣的中央區公寓和老舊住宅半倒或受到部分毀損。
根據福岡市消防局的統計,在地震當天(3月20日)因地震造成的災情接受了緊急醫療服務的福岡市民有87人,3月21日有6人,至4月6日總人數達到109人;受傷原因以跌傷(31人,佔28%)為多數,其餘還包括因器具翻覆被灼傷(19人,佔17%)、被墜落物體擊傷(同樣為19人,佔17%),以及因住宅倒塌而負傷(12人,佔11%)等。以年齡層來看,約60%的傷者年齡逾60歲。
此次地震中唯一的死者是一名70多歲的女性,在位於博多區吉塚的自宅附近打掃衛生後與鄰居交談時被傾倒的砌塊圍欄壓住,導致出血性休克死亡。另外,福岡市一名80多歲的女性和筑紫野市一名50多歲的男性被飛瓦擊中頭部重傷。
福岡市消防局在地震後立即被席捲而來的119緊急電話淹沒,僅地震後40分鐘內(至11時30分止)就有超過700通來電。為因應地震造成的住宅損壞、氣體洩漏等災情及人員營救等事務,福岡市消防局共派出了735輛消防車,福岡市區各消防隊還開展了174項指導疏散避難和山崩應對行動。由於緊急通報過多,無法及時通知救護車、調度人員,加上醫院之間的通訊困難以及緊急電話故障等問題,導致急診病人只能依序從附近的醫院進行轉移。有人指出,此次地震中唯一的死者可能就是因此而來不及獲得救治。事後,除了加強活用福岡縣急診醫療資訊系統、在人力不足和通訊問出現問題時下放權限外,福岡市醫師會並導入了以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為媒介的行動通訊系統。
地區 | 傷亡人數 | 住宅毀損棟數 | 火災次數 | |||
---|---|---|---|---|---|---|
死亡 | 受傷 | 全倒 | 半倒 | 部分毀損 | ||
福岡縣 | 1 | 1,186 | 143 | 352 | 9,190 | 1 |
佐賀縣 | - | 15 | - | 1 | 136 | - |
長崎縣 | - | 2 | 1 | - | 14 | 1 |
山口縣 | - | 1 | - | - | - | - |
總計 | 1 | 1,204[註 3] | 144 | 353 | 9,340 | 2 |
市町村 | 傷亡人數 | 住宅毀損棟數 | 道路毀損數 | 港口毀損數 | 山崩次數 | 罹災證明書 發行數 | ||||
---|---|---|---|---|---|---|---|---|---|---|
死亡 | 重傷 | 輕傷 | 全倒 | 半倒 | 部分毀損 | |||||
福岡市 | 1 | 163 | 875 | 141 | 323 | 4,756 | 136 | 96 | 19 | 1,116 |
大野城市 | - | 1 | 3 | - | - | 217 | - | - | - | - |
春日市 | - | 10 | 3 | - | 1 | 236 | - | - | - | - |
那珂川町[註 5] | - | - | 1 | - | - | 196 | 1 | - | - | - |
筑紫野市 | - | - | - | - | - | 54 | - | 2 | - | - |
太宰府市 | - | 1 | 1 | - | 1 | 174 | 3 | - | - | 2 |
宇美町 | - | - | - | 1 | 1 | 53 | 4 | - | - | - |
篠栗町 | - | 1 | 4 | - | - | 28 | 2 | - | - | - |
志免町 | - | 1 | 13 | - | - | 55 | 3 | - | - | - |
須惠町 | - | - | 2 | - | - | 108 | 7 | - | - | - |
粕屋町 | - | 1 | - | - | - | 6 | 11 | - | - | - |
久山町 | - | - | 3 | - | - | 13 | 5 | - | - | - |
新宮町 | - | - | 2 | - | - | 216 | 72 | - | 1 | - |
古賀市 | - | - | - | 1 | 6 | 235 | 22 | - | - | 1 |
宗像市 | - | 1 | 1 | - | - | 67 | 1 | - | - | - |
福津市 | - | 1 | - | - | 2 | 33 | 3 | - | - | - |
前原市[註 6] | - | 9 | 44 | - | 1 | 1,407 | 29 | - | - | 26 |
二丈町[註 6] | - | 1 | - | - | - | 107 | 6 | - | - | 16 |
志摩町[註 6] | - | 5 | 1 | - | 16 | 920 | 53 | - | - | - |
大川市 | - | 1 | 5 | - | - | - | 1 | - | - | - |
柳川市 | - | - | 5 | - | - | - | - | - | - | - |
岡垣町 | - | - | - | - | 1 | 71 | 4 | - | - | - |
久留米市 | - | - | 9 | - | - | 1 | 1 | - | - | - |
飯塚市 | - | - | - | - | - | 75 | 1 | - | - | - |
若宮町[註 7] | - | - | 1 | - | - | 107 | 2 | - | - | - |
生活
地震後,福岡市內的維生管線和交通運輸等城市機能遭到破壞,不過在大約半天至兩天的時間內就恢復了。
截至2008年3月止,因本次地震所產生的廢棄物重量達10萬2597公噸。
建築設施
據文部科學省統計,是次地震共造成文化財產等損害案件37件,其中國寶損害1件,重要文物損害19件,歷史遺址損害17件。此外,位於大分縣宇佐市的宇佐神宮在震後牆壁上出現數處裂縫。
福岡市周遭的一些博物館因未有充分防震對策,造成部分展品、收藏品和設施損壞。
交通運輸
本次地震造成福岡市內沿海道路陷落、隆起153處,志賀島、玄界島及西區北崎道路斜坡坍塌19處,43處道路全面停止通行、10處僅開放單向通行。大多數受災地區的道路在一個月內就恢復通行,不過志賀島地區的道路損害因為擔憂沿海地形陡峭、餘震持續及雨水造成二度崩塌而復原緩慢,大約費時一年半才全面恢復通行。
地震後,九州地區附近的鐵道多暫時停止運行。
福岡機場在地震後暫停班機起落30分鐘,共有10架班次、約1500名旅客受到影響。
通信
其他影響
地震發生後,時任日本民主黨總裁鳩山由紀夫表示將原訂於福岡市,為該黨眾議員補選候選人舉行的應援演說改為玄界島災區慰問行程。
災損金額
本次地震造成福岡縣內各項設施及產業等共314億9702萬8000日圓的損失,其中公共設施災損金額約195億日圓(占比逾六成)、公立教育機構設施約15億日圓、農林水產業相關設施約3億1000萬日圓,商工業約56億日圓、水產業約18億日圓、林業約4億4千萬日圓、農業約1億日圓。
截至2008年3月,福岡市內各項設施及產業等災損金額共208億3000萬日圓,其中以港口設施(災損金額約167億6000萬日圓)損失最大,其次為道路設施。據福岡市商會在震後對旗下會員公司行號進行的調查(接受調查者1507所),截至2005年4月中,福岡市周邊商業建物、設備及商品之損失至少達33億6000萬日圓;另一方面,儘管因地震而暫時停工,但製造業及金融業並沒有受到重大損害。
此外,佐賀縣內截至2005年6月災損金額約3億4255萬日圓、長崎縣內截至2005年4月中旬災損金額約2億200萬日圓。
據日本地震再保險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3月底,因是次地震獲賠的地震險金額逾231億日圓,單較金額約為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三分之一、2004年新潟縣中越地震的1.5倍。地震獲賠標的集中於本震(獲賠金額約168億日圓)及於4月20日發生的餘震(獲賠金額約63億日圓);此外,截至2005年4月4日,多數獲賠案件集中於福岡縣(約1萬6000餘件),其餘縣份如佐賀縣(約310件)、長崎縣、熊本縣、大分縣、山口縣(前四者共約240件)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災後復興措施
政府及皇室
日本政府在本次地震發生後僅僅7分鐘便於總理大臣官邸設立了對策室以收集有關地震的各項消息,震後15小時便派員前往福岡進行震況調查,震後20小時召開首場相關省廳機關會議;時任防災擔當大臣村田吉隆及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分別於3月24日及3月26日前往災區進行慰問。消防廳向福岡縣派遣了由大阪市及熊本縣地方消防力量組成的緊急消防援助隊,警視廳則調集了熊本縣、山口縣、廣島縣、長崎縣及佐賀縣等縣警察共183人、運輸車輛45臺組成區域緊急援助隊警備部隊,共同協助災後物資及人員運輸。
時任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向福岡縣致贈了「見舞金」(即慰問金);時任皇太子德仁更於10月30日親自前往位於福岡市中央區的臨時住宅廣場慰問災民,天皇及皇后則於震後2年半的2007年10月29日至30日間前往廣場與玄界島進行訪問。
民間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maeqev0603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ukuokaPR17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dmawph18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07kego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地震発生のしくみ. 日本氣象廳.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日語).
- ^ 片山郁夫. プレート収束帯の地震発生について. 廣島大學地球惑星システム學.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日語).
- ^ 日本列島. われわれはどこから來て、どこへ行こうとしているのか そして、われわれは何者か -宇宙・地球・人類-.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0) (日語).
- ^ 災害立国日本. 全國地質調査業協會連合會.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9) (日語).
- ^ プレートテクトニクスと日本列島付近の地震.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201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日語).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maeqev0505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気象庁|震度データベース検索. 氣象廳. [2019-06-06].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macm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主な災害の概要:福岡県西方沖地震. www.qsr.mlit.go.jp. [2018-07-07] (日語).
外部連結
- Angola–China relations
- Bahamas–China relations
- Bahrain–China relations
- Bangladesh–China relations
- Barbados–China relations
- China–Belarus relations
- Benin–China relations
- Bolivia–China relations
- Bosnia and Herzegovina–China relations
- Botswana–China relations
- Brunei–China relations
- Bulgaria–China relations
- Burkina Faso–China relations
- Burundi–China relations
- Cameroon–China relations
- Cape Verde–China relation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China relations
- Chad–China relations
- China–Comoros relations
- China–Costa Rica relations
- China–Cyprus relations
- China–Czechoslovakia relations
- China–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relations
- China–Dominica relations
- China–Dominican Republic relations
- China–East Germany relations
- China–Ecuador relations
- China–El Salvador relations
- China–Equatorial Guinea relations
- China–Estonia relations
- China–Eswatini relations
- China–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relations
- China–Fiji relations
- China–Gabon relations
- China–the Gambia relations
- China–Georgia (country) relations
- China–Ghana relations
- China–Great Britain relations
- China–Grenada relations
- China–Guatemala relations
- China–Guinea relations
- China–Guinea-Bissau relations
- China–Guyana relations
- China–Haiti relations
- China–Honduras relations
- China–Iraq relations
- China–Ivory Coast relations
- China–Kiribati relations
- China–Kuwait relations
- China–Latvia relations
- China–Lebanon relations
- China–Lesotho relations
- China–Liberia relations
- China–Libya relations
- China–Malawi relations
- China–Maldives relations
- China–Mali relations
- China–Mauritania relations
- China–Mauritius relations
- China–Moldova relations
- China–Monaco relations
- China–Montenegro relations
- China–Mozambique relations
- China–Namibia relations
- China–Nauru relations
- China–Niger relations
- China–North Macedonia relations
- China–Oman relations
- China–Papua New Guinea relations
- China–Paraguay relations
- China–Republic of the Congo relations
- China–Rwanda relations
- China–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relations
- China–Samoa relations
- China–San Marino relations
- China–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relations
- China–Senegal relations
- China–Seychelles relations
- China–Sierra Leone relations
- China–Slovenia relations
- China–Solomon Islands relations
- China–Somalia relations
- China–South Sudan relations
- China–South Yemen relations
- China–Sri Lanka relations
- China–Sudan relations
- China–Syria relations
- China–Tanzania relations
- China–Tonga relations
- China–Trinidad and Tobago relations
- China–Tunisia relations
- China–Turkmenistan relations
- China–Uruguay relations
- China–Vanuatu relations
- China–Venezuela relations
- China–Yemen relations
- China–Yugoslavia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