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奧里略圓柱
馬可奧里略圓柱(拉丁語:Columna Centenaria Divorum Marci et Faustinae)是位於羅馬市圓柱廣場的多立克柱式圓柱,柱身擁有螺旋狀的浮雕。馬可奧里略圓柱是為了紀念羅馬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而建造的,並以圖拉真柱為範本。目前頂端的雕像是聖保羅。
建造
因為馬可奧里略圓柱上面原先的銘文已經遭到破壞了,所以我們無法得知它是在哪一個皇帝在位時建造的(有可能的凱旋式是發生在176年擊敗條頓人與薩爾馬提亞人或是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皇帝在180年去世當時)。不過後來在附近發現的一段銘文證實馬可奧里略圓柱是在193年建造的。
根據古羅馬的地形來推測,馬可奧里略圓柱當時是位在戰神廣場的北側。戰神廣場當時位在哈德良神廟及馬可奧里略神廟(Temple of Marcus Aurelius,由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的兒子康茂德所建造,並沒有任何遺蹟留存至今,可能位在Wedekind廣場)之間。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皇帝的火葬地點也位在附近。
馬可奧里略圓柱的柱身為29.60公尺高(約100英呎),底座則高10公尺,雖然原先的底座高度只有3公尺,所以馬可奧里略圓柱總共有41.95公尺高。3公尺高的底座在1589年之後就消失在地平線以下。
馬可奧里略圓柱擁有27或28片卡拉拉大理石,每片高3.7公尺。這些大理石是為了裝飾圓柱內部約190-200階通往頂端的樓梯而被運送至此。就跟圖拉真柱一樣,馬可奧里略圓柱內部的階梯藉著外部紋路的隙縫來照明。
紋路
馬可奧里略圓柱外部的螺旋紋路是敘述馬爾庫斯·奧勒裏烏斯皇帝在166年對馬科曼尼人發動的馬科曼尼戰爭。故事開始於羅馬士兵渡過多瑙河,地點可能是在卡農圖(Carnuntum)。圓柱的上下半部描述兩場作戰勝利,其中精確的內容仍然存在爭議。雖然後來的理論認為下半部描述羅馬在172年級173年擊敗馬克曼尼人與夸迪人,而上半部則是描述羅馬在174年與175年擊敗薩爾馬提亞人的事蹟。
雖然馬可奧裏略圓柱跟圖拉真柱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馬可奧裏略圓柱的風格是完全不同於圖拉真柱。馬可奧裏略圓柱採用較多戲劇性效果,在這3世紀時相當獨特,它與後來建造的塞維魯凱旋門更為相似。人物的頭部被以更大的比例來描繪,所以人們可以更加容易了解人物的神情。這些圖案的雕刻水準不如圖拉真柱,雖然雕刻的深度更深,所以人物的明暗變化更為明顯。
目前仍不清楚馬可奧里略圓柱上所描繪的圖繪文字所代表的意義,可能是強調羅馬帝國的優越及勢力,並加強統治的正當性。總體來說,馬可奧里略圓柱是一種朝向古典時代晚期發展的藝術風格,也是首次表現出三世紀危機的藝術作品。
晚期歷史
在中古時代,攀登馬可奧里略圓柱的活動相當盛行,所以每年都會對收取入口費用的權利進行拍賣。
重建
馬可奧里略圓柱原本3公尺高的底座在教宗思道五世的命令下,於1589年被建築師豐塔納重新設計,為了配合地面的高度,底座全部被隱藏在地底。使徒保羅的銅像也被放置在馬可奧里略圓柱的頂端,為了搭配1588年10月27日[1]放置在圖拉圓柱頂端的使徒彼得銅像。馬可奧里略圓柱頂端原先放置的可能是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的雕像,不過它在16世紀時早已遺失。這次整修也移除了原本位在底座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的圖案,並重整繪在柱身的野蠻人圖像(朝向弗拉米尼亞大道)。
參見
參考文獻
- ^ Art in Renaissance Italy By John T. Paoletti, Gary M. Radke.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8).
- Beckmann, Martin, The 'Columnae Coc(h)lides' of Trajan and Marcus Aurelius, Phoenix, 2002, 56 (3/4): 348–357
- Caprino, C.; A. M. Colini, G. Gatti, M. Pallottino, P. Romanelli. La Colonna di Marco Aurelio. 1955.
- Coarelli, F. La Colonna di Marco Aurelio - The Column of Marcus Aurelius. 2008.
- Ferris, Iain. Hate and War: The Column of Marcus Aurelius. 2009.
- Rendina, Claudio. Enciclopedia di Roma. Rome: Newton & Compton. 2000.
- Scheid, J.; V. Huet. Autour de la colonne Aurélienne.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