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頤和園昇平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頤和園昇平署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頤和園東宮門外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9-19
認定時間2021年8月19日

頤和園昇平署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東宮門外牌樓東側。道光七年(1827年),改南府為昇平署。昇平署在皇家行宮園林分設五處行署,頤和園行署即其中之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修頤和園時,在頤和園東北界外的自得園舊址西部,同時興建了昇平署行署,作為宮廷的梨園子弟以及太監的住所與存放演出用服裝道具的場所。[1]

光緒十七年(1891年),頤和園東宮門外自得園舊址西部,建成一組南北縱向相連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築群,同德和園大戲樓隔頤和園牆相望。清朝末年繪製的《五園圖》描繪有該建築群。頤和園文物管理部門稱,南起第一個院落為步軍統領衙門公所,專責頤和園保衛工作,管理頤和園附近46處堆拔(哨卡);第二個院落是檔案房;第三、四個院落是「沿革昇平署衙門」,即頤和園昇平署。[2]

宣統二年(1910年)《內務府檔》載:「昇平署為報堂事,本署建堂地址在京西頤和園東宮門外迤東偏北,東向,前後凡二十三重,其廨舍之數共房間二百十二間,設立沿革昇平署衙門,於光緒十七年奉旨賞住。」[2]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頤和園昇平署遭土匪劫掠。《昇平署日記檔·光緒二十七年》載:「當日,本署總台遞世大人,為本署頤和園、城內本署自遭兵燹失去衣靠盔雜、行頭切末事,計此報堂單底。昇平署總管馬為報堂事,本署錢糧處首領狄得壽等報到,於上年七月二十一日後,被土匪搶去頤和園後昇平署存收衣靠盔雜、切末行頭等項,連箱六十三隻,圓籠二十三挑,俱各失去無存。八月二十日,首領帶人前往查驗是實。」此後,頤和園昇平署繼續承應頤和園戲曲演出。[2]

1924年,遜清小朝廷被鹿鍾麟驅逐出紫禁城,昇平署解散,頤和園昇平署所存物品全部散失。1928年,頤和園昇平署舊址成為頤和園事務所下轄的頤和園民眾學校(頤和園小學的前身)校址。1942年,被日偽當局辦的「建設總署土木工程專科學校」占用。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轉歸清華大學農學院。1950年,被中共中央黨校接收並管理。[2]

頤和園昇平署坐北朝南,正門南向,自南而北有相連的8組三合、四合布局的房屋組成。如今基本保存完整。2001年,以「昇平署」之名公布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2009年,頤和園昇平署獲得修復。後來成為北京昇平頤和論壇中心的所在地。2011年10月30日,「弘揚國粹重振昇平——昇平署文藝研究座談會」在北京昇平頤和論壇中心即頤和園昇平署舉行,國家京劇院原院長吳江、京劇演員李維康、學者丁汝芹等出席。主辦方在會上宣布,頤和園昇平署將逐步恢復京劇演出。[3]

保護

1981年,頤和園昇平署被定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5年修繕[4]

2021年8月19日,頤和園昇平署升格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編號9-1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