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莫語
雷莫語 | |
---|---|
ବଣ୍ଡା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印度 |
區域 | 奧里薩邦 |
族群 | 本達人 |
母語使用人數 | 9,000 (2002)[1] |
語系 | |
文字 | 奧里亞文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bfw |
Glottolog | bond1245 [2] |
ELP | Remo |
雷莫語(Remo),也被稱為本達語(Bonda)或本多語(Bondo),是南亞語系蒙達語族南蒙達語支的一種語言。其主要在印度奧里薩邦被使用。 [3]根據195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使用者有2,568名,全部居住在奧里薩邦, [4]根據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研究,其使用群體在2002年增加到大約9,000人。 [5]
分類
雷莫語是屬於南亞語系蒙達語支南部亞群的一種原住民語言。[1] 其沒有傳統的書寫系統。 由於雷莫語和另一種名為古托布語(Gutob)的南蒙達語的相似性,它們被認為組成了古托布-雷莫(Gutob-Remo)分支。[3]
歷史
雷莫語的名字來源於其族人的自稱「Remo」。該詞在雷莫語中,即為人類的意思,由此派生出語言名稱「Remosam」,即人類語言。[6]
而「本達」一詞來源於外人對該部落人的稱呼「Bonda」或「Bondo」。
地理分布
各地的雷莫語略有不同,主要分為平原雷莫(本達)語或丘陵雷莫(本達)語兩大類。 [3]
平原雷莫語
該方言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馬爾坎基里縣的35個村莊。 1941年,2,565人被歸類為平原雷莫人。這個數字在1971年幾乎翻了一番,有 4,764 人自我識別為平原雷莫人。然而,人口的增加並沒有伴隨着語言使用的擴展。 [3]截至 2002 年,有3,500名使用者,而且其中很少為單語者。 [5]
丘陵雷莫語
該方言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的傑伊普爾丘陵地區。 [3]截至 2002 年,有5,570名使用者。 [5]
音系
重音
在雷莫語中,詞的主要重音會出現在詞中最後一個、帶雙元音、帶聲門塞音或帶音節尾輔音的音節上。 [7]然而,平原雷莫語主要將重音放在詞中第二個音節上。 [3] 雷莫語單詞最多可以有5個音節。 [7]
雙元音
雙元音可出現在詞首或詞中,且通常由兩個不同的元音構成。 [7]
雷莫語詞彙 | 翻譯[3] |
---|---|
lean | 舌頭 |
bois | 年齡 |
guidag | 洗 |
otoi | 不是 |
dau | 小的 |
輔音
雷莫語有 33 個輔音。 [7]
雙唇音 | 齒齦音 | 捲舌音 | 硬顎音 | 軟齶音 | 聲門 | |||||||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
塞音 | 清音 | p | pʰ | t | tʰ | ʈ | ʈʰ | c | cʰ | k | kʰ | ʔ |
濁音 | b | bʱ | d | dʱ | ɖ | ɖʱ | ɟ | ɟʱ | g | gʱ | ||
擦音 | 清音 | s | h | |||||||||
濁音 | (z) | |||||||||||
鼻音 | m | n | ɳ | ɲ | ŋ | |||||||
近音 | l | ɭ | j | w | ||||||||
顫音 | r |
元音
語法
句法
語法性
年齡和性別作為個人的分類名稱。女性名字以 /-i/ 結尾,男性名字以 /-a/ 結尾。動物也區分性別。 [7]
複合動詞
詞彙
親屬稱謂
在親屬稱謂中,軟齶鼻音/ŋ/時常出現。各種親屬關係術語也代表多個職位。 [10]
雷莫語詞彙 | 漢語翻譯[10] |
---|---|
baʔ | 父親 |
iyɔŋ | 母親 |
remɔ | 男人 |
mpɔr | 丈夫 |
kunui | 妻子 |
bɔrai | 姑母、伯母、叔母、姨母、舅母 |
busã | 姑父、伯父、叔父、姨父、舅父 |
tata | 爺爺、外公 |
ya/iya | 奶奶/外婆 |
maŋ | 大哥 |
miŋ | 姐姐 |
ileʔǐ | (外)孫子、(外)孫女 |
masɔ | 外甥、侄子 |
參考
- ^ 1.0 1.1 雷莫語於《民族語》的鏈接(第18版,2015年)
-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Bondo.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 3.0 3.1 3.2 3.3 3.4 3.5 3.6 Anderson, Gregory. The Munda Languag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557–631. ISBN 9780415328906.Anderson, Gregory (2008). The Munda Languages. New York: Routledge. pp. 557–631. ISBN 9780415328906.
- ^ N. Gopalakrishnan, 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271
- ^ 5.0 5.1 5.2 Bondo. Ethnologue. [2017-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3)."Bond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thnologue. Retrieved 2017-05-04.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2」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Dash, Jagannatha; Pati, Rabindra. Tribal and Indigenous People of India: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Delhi: APH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2: 136–144. ISBN 978-8176483223.
-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Swain, Rajashree. A Grammar of Bonda Language. Bulletin of the Deccan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 1998, 58/59: 391–396. JSTOR 42930587.Swain, Rajashree (1998). "A Grammar of Bonda Language". Bulletin of the Deccan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 58/59: 391–396. JSTOR 42930587.
- ^ 8.0 8.1 DeArmond, Richard. Proto-Gutob-Remo-Gtaq Stressed Monosyllabic Vowels and Initial Consonants. Oceanic Linguistics Special Publications. 1976, 13 (13): 213–217. JSTOR 20019157.DeArmond, Richard (1976). "Proto-Gutob-Remo-Gtaq Stressed Monosyllabic Vowels and Initial Consonants". Oceanic Linguistics Special Publications. 13 (13): 213–217. JSTOR 20019157.
- ^ Hook, Peter. The Compound Verb in Munda: An Areal and Typological Overview (PDF). Language Sciences. 1991, 13 (2): 181–195. doi:10.1016/0388-0001(91)90013-Q.
- ^ 10.0 10.1 Bhattacharya, Sudhibhushan. Kinship Terms in the Munda Language. Anthropos. 1970, 65 (3/4): 444–465. JSTOR 40457389.Bhattacharya, Sudhibhushan (1970). "Kinship Terms in the Munda Language". Anthropos. 65 (3/4): 444–465. JSTOR 4045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