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平 (漢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平
西漢政治家
《江蘇南兆陳氏宗譜》
主君項羽劉邦
姓名陳平
封爵戶牖侯→曲逆侯
族裔漢族
出生不明
陽武戶牖鄉(今河南省蘭考縣
逝世前178年
長安
諡號
墳墓戶牖鄉庫上里陳宴坡(即今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鄉陳寨村),止於明代,今不存。
親屬
元配張氏
兄弟哥哥陳伯
共侯陳買

陳平(前3世紀?—前178年),陽武戶牖鄉(今河南省蘭考縣)人,以謀略見長。在楚漢相爭時,初在項羽手下做謀士。早期被項羽重用,因得罪亞父范增,逃歸漢王劉邦帳下。曾多次出計策助劉邦。西漢建立後,任右丞相,後遷左丞相,曾先後受封戶牖侯曲逆(今河北順平東),死後諡獻侯。「反間計」、「離間計」,均出自其手。

生平

早年經歷

陳平

陳平少年時代家境貧困,因父母早逝,跟隨哥哥陳伯及嫂嫂生活。家裡有田地30畝,哥哥耕種田地,讓陳平讀書習文,他特別醉心黃老學說、治世之術。陳平長相英俊,身材高大健壯,從小就有雄心壯志。嫂嫂卻消遣陳平不事生產,對家中沒有建樹。哥哥得知嫂嫂羞辱陳平之後,把她休棄了,逐出家門。長大以後,富家女不肯嫁給他,貧家女他又不願意娶,一直到三十多歲還未娶妻[1]

鄉里有一個富豪之家叫張負,家中一名孫女曾出嫁五次,但五次的丈夫都在婚後不久便死了,使得當時無人再娶她。張負見陳平相當中意,偷偷到陳平家門口觀看他的住家,只見敝席為門破屋斷垣,但門外卻有許多尊貴人士馬車的軌跡,覺得陳平非池中之物。張負大喜,回家就與兒子張仲商量要把孫女嫁給陳平,張仲說:「陳平家境貧寒又無所事事,不愛工作,如果孩子嫁給他,恐怕別人笑話。」而張負卻說:「像陳平這樣儀表堂堂的人,怎麼可能長久貧賤呢?」張負借錢給陳平當聘金,又借錢給陳平辦喜酒。告誡孫女說:「不要因為陳家窮困,在人家的家中就不謹慎,侍奉大伯陳伯要像對你父親一樣,侍奉嫂子要像對你母親一樣!」陳平娶張女為妻後,夫唱婦隨,家境日漸寬裕,交遊也越來越廣。[2]

之後眾鄉親推選陳平為社宰,負責分配祭拜社神之後的祭肉,陳平每次都能讓眾鄉鄰得到他們該得的量。因此父老鄉親都稱讚「陳家小子社宰做得真好」,陳平辦事公平。陳平說:「如果以後我能主宰分封天下,一定像分這肉一樣公平。」[3]

初隨魏咎

陳勝吳廣發動大澤之變起兵,秦末民變四起,陳勝派周巿平定了魏地,周巿立魏國公族魏咎為魏王,與秦軍在臨濟交戰。陳平辭別他的哥哥陳伯,隨一些年輕人去臨濟到魏咎手下,獲任命為太僕。陳平向魏咎進言,魏咎不聽,有人又說他壞話,陳平只好逃離而去。

改投項羽

不久,項羽進軍到黃河沿岸,陳平前往投奔項羽,跟隨項羽入函谷關,項羽賜給他「」一級的爵位[4]

項羽東歸後,劉邦平定三秦向東進軍,殷王司馬卬反叛楚國。項羽於是封陳平為信武君,讓他率領魏咎留在楚國的部下前往,擊敗並降服了司馬卬而凱旋。項羽派項悍任命陳平為尉,賞給他黃金二十。過了不久,劉邦又攻下殷地。項羽大怒,準備殺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將領。陳平害怕被殺,便封好項羽賞給他的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項羽,自己單身拿着寶劍抄小路逃走。陳平橫渡黃河,船夫見他一個美男子單身獨行,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腰中定當藏有金玉寶器,就盯着陳平,打算殺掉他。陳平很害怕,就解開衣服赤身露體地幫助船夫撐船。船夫知道他身上一無所有,才沒有下手[5]

投身漢營

陳平於是到修武投降漢國,通過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劉邦召見。此時萬石君石奮是漢王中涓,接受陳平的名謁,引陳平進見。陳平等七人一起進見,賜給飲食。劉邦說:「吃完,就到舍間休息。」陳平說:「臣為事而來,所說的話不能拖過今日。」於是劉邦與他交談並很滿意,問:「你擔任楚國甚麼官職?」陳平說:「當都尉。」漢王即日拜陳平為都尉,讓他參乘陪駕,主管護軍事務。眾將盡都喧譁起來:「大王一日內得到一個楚國逃卒,還未知道他的高下,就立即與他共乘一駕馬車,反使他監督軍中長者!」劉邦聽聞了,愈加信任陳平。劉邦於是與陳平往東攻伐項羽。到彭城,為楚國所打敗。劉邦領兵返回,一路收集散兵至到滎陽,由陳平擔任亞將,隸屬於韓王信,進軍廣武[6]

周勃灌嬰等都詆毀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如冠上的玉,未必有真才實學。臣聽聞陳平在家的時候私通大嫂;事奉魏國為魏國所不容,才逃亡楚國;歸附楚王不相合,又逃亡來到漢國。今大王讓他擔任尊貴的官職,令他監護諸軍。臣聽聞陳平接受諸將的賄賂,賄賂多的給好的職務,賄賂少的給差的職務。陳平,反覆無常的亂臣,願王明察。」劉邦懷疑起陳平,召來魏無知責問他。魏無知說:「我所說的是才能,陛下所問的是品行。現在如果有人跟尾生一樣守信、跟孝已一樣有孝心,但無關戰局的勝負,陛下哪有閒暇使用這樣的人呢?楚漢相爭,我推薦善出奇謀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確實能夠有利於國家罷了。至於私通嫂嫂、接受賄賂,有甚麼好說的呢?」劉邦召來陳平責問道:「先生在魏王那裡做事不相合,便去項羽那裡做事而又半道離開。如今又來跟從我,講信用的人,難道可以這樣三心二意嗎?」陳平說:「我在魏王那裡做事,魏王不能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他到項王那裡做事。項羽不能夠信任人,他所信任、寵愛的,不是那些項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這才離開項羽。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我赤身露體地來此,不接受錢財便沒有生活費了。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採納的,希望大王採用;假若沒有值得採用的,錢財都還沒花掉,請允許我封好送回官府,並請求辭職回家。」劉邦於是向陳平道歉,豐厚地賞賜了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將領們才也不再說什麼了[7]

後來楚軍加緊進攻,切斷了漢軍的甬道,把漢王圍困在滎陽城。過了好一段時間,劉邦為這種困境而憂慮,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地區來講和。項羽不同意。劉邦對陳平說:「天下如此紛亂,什麼時候才能安定呢?」陳平說:「項羽為人謙恭有禮,對人愛護,具有清廉節操、喜歡禮儀的士人多歸附他。到了論功行賞、授爵封邑時,卻又吝嗇這些爵邑,士人因此又不願歸附他。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禮儀,具有清廉節操的士人不來歸附;但是大王能夠捨得給人爵位、食邑,那些圓滑沒有骨氣、好利無恥之徒又多歸附漢王。如果你們各方誰能去掉雙方的短處,採取你們雙方的長處,那麼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但是大王愛隨意侮辱人,不能羅致到具有清廉節操的士人。不過楚軍方面有着可以擾亂的地方,項羽那裡剛直的臣子像亞父范增鍾離昧龍且周殷之輩,不過幾個人罷了。大王如果能捨得拿出幾萬斤黃金,施行反間的計謀,離間楚國的君臣,讓他們互生懷疑之心,項王為人猜忌多疑,聽信讒言,他們內部定會互相殘殺。漢軍可趁機發兵攻打他們,擊敗楚軍是一定的。」劉邦認為陳平說得對,於是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聽憑他使用,不過問他的支出情況[8]

陳平用了很多黃金在楚軍中進行離間活動,在眾將中揚言鍾離昧等人作為項羽的將領,功勞很多,但始終不能劃地封王,他們打算跟漢王聯合起來,消滅項王,瓜分楚國的土地,各自為王。項羽果意不信鍾離昧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請骸骨歸!」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前203年,韓信平定齊國,自立為齊王,派使者把這件事稟報給劉邦。劉邦大怒,斥罵韓信。張良、陳平暗暗地踩劉邦的腳,並湊近對劉邦說:「漢軍正處在不利地位,怎麼能禁止韓信自立為王?不如藉機冊封他,給予優厚待遇,讓他自己守衛領地。否則的話,可能會生出變故。」劉邦也有所悟,於是優厚地款待韓信使者,並派張良立即封韓信為齊王,並將戶牖鄉封給陳平[9][10]。同年九月,楚漢簽立鴻溝條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劉邦欲率兵西歸,陳平和張良勸說劉邦:「漢軍控制了天下的大半,諸侯都歸附漢王;楚兵疲憊而且糧草用盡,這是天滅亡楚國的時候。現在放棄楚軍不追擊,就是所謂的養虎為患。」劉邦採納,最終滅掉楚國[11]

漢高祖在位時

劉邦登基後,陳平曾經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隨劉邦平定了燕王臧荼。前201年,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問詢眾將領,眾將領說:「趕緊發兵活埋了這小子。」劉邦默默不語。劉邦問陳平,陳平一再推辭,反問道:「各位將軍們說了甚麼?」聖上把諸將的話都告訴了陳平。陳平問:「有人上書說韓信謀反,有知道這件事的外人嗎?」劉邦說:「沒有。」陳平問:「韓信本人知道這情況嗎?」劉邦說:「不知道。」陳平說:「陛下的精銳部隊跟楚國比哪個強?」劉邦說:「不能勝。」陳平問:「陛下的將領中用兵有能超過韓信的嗎?」劉邦說:「沒有。」陳平說:「如今陛下的軍隊不如楚國精銳,將領的才幹又比不上韓信,卻要發兵攻打他,這是促使他同我們作戰,我私下為陛下的安危而擔憂。」劉邦說:「那該怎麼辦呢?」陳平說:「古時天子巡遊各地,會見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澤,陛下只是假裝出遊雲夢,在陳縣會見諸侯。陳縣在楚國的西部邊界,韓信聽到天子因為喜歡娛樂而出來遊玩,看那情勢定然無事,因而到郊外迎接拜見陛下。拜見時,陛下趁機將他拿下,這只不過是一個力士就能辦到的事。」劉邦覺得他的主意不錯,於是派出使者告知各諸侯到陳縣會面,說「我即將南遊雲夢」。劉邦便隨即出發。此行尚未到達陳縣,楚王韓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劉邦預先準備好武士,見韓信來了,立即將他拿下。劉邦於是在陳縣會見了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12]

劉邦回到雒陽,赦免了韓信,降封他為淮陰侯,又與有功之臣剖符確定封賞。當時與陳平剖符,世代相傳而不斷絕,封為戶牖侯。陳平辭謝說:「這不是我的功勞。」劉邦說:「我採用了先生的計謀,克敵制勝,這不是功勞是什麼呢?」陳平說:「不是魏無知,我怎麼能入朝為官呢?」聖上說:「像先生您這樣可以說是不忘本了。」於是又賞賜了魏無知。第二年,陳平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從劉邦在代地攻打韓王信。匆忙行軍到了平城,被匈奴圍困,斷炊七日。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計策,派人到匈奴冒頓單于閼氏那裡去疏通,才得以解圍。高帝脫身以後,陳平的計策始終秘而不宣,世間沒人得知內情。劉邦南歸經過曲逆,登上城樓,望見縣城的房屋很大,說道:「這個縣好壯觀!我行遍天下,只見到雒陽和這個縣是這樣。」回頭問御史說:「曲逆的戶口有多少?」御史回答說:「當初秦朝時有三萬多戶,中間連年戰亂,很多人逃亡藏匿,如今現存五千戶。」當時劉邦便命令御史,改封陳平為曲逆侯,盡享全縣各戶的賦稅收入,取消以前所封的戶牖鄉[13]

此後陳平曾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從劉邦征討陳豨黥布。他一共出過六次奇計,每次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奇計有的頗為隱秘,世間無人得知。劉邦隨擊敗黥市的軍隊回來,因受創傷而患病,緩緩地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叛,劉邦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兵征討他。啟程後,有人誣陷樊噲,說樊噲在等待劉邦死去,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要殺死呂后的仇家戚夫人劉如意。劉邦發怒說:「樊噲見我病了,便盼望我死。」便採用陳平的計謀,召周勃在病榻前受命,說道:「陳平,你載著周勃,速駕車一起去樊噲的軍中,周勃到了就代替樊噲領軍,陳平到了軍中,立即斬下樊噲的頭!」二人接受了詔命,駕驛站車馬急行,還沒有到達軍中,邊走邊商議說:「樊噲是皇上的老朋友了,功勞很多,而且又是呂后妹妹呂嬃的丈夫,與皇上有親戚關係並且顯貴,皇上因為一時憤怒的緣故想殺他,只怕將來要後悔。我們寧可把他囚禁起來交與聖上,由聖上自己處決他。」他們沒有到軍營中,便堆土築壇,用符節召來樊噲。樊噲奉令前來,立即被陳平反綁起來押上囚車,由驛站送往長安,周勃接替樊噲率兵,討伐燕地反叛的各縣[14]

陳平在返回時聽說劉邦駕崩,他恐怕呂嬃進讒言、呂后聽信讒言發怒,便急駕驛站車馬先行。路上遇到使者詔令陳平和灌嬰駐守滎陽。陳平接受詔命,馬上又驅車趕到宮廷,哭得非常哀痛,趁機在高帝靈堂內向呂后稟奏處理樊噲一事的經過。呂后哀憐陳平,說道:「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陳平害怕讒言加於自身,於是堅決請求留宿宮中,擔任警衛。呂后於是任命他做郎中令,說道:「請好好輔佐教導孝惠皇帝。」此後呂嬃的讒言才不起作用。樊噲被押到長安,便被赦免並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和封邑[15]

漢惠帝與呂后稱制時

前189年,相國曹參去世,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兩年後,漢惠帝去世。呂太后想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詢問王陵,王陵說:「高皇帝殺白馬盟誓說:『非劉姓而稱王,天下要共同討伐他』。現在讓呂姓人稱王,是違背了約定。」呂太后不高興,又問陳平、周勃等人,他們說:「過去高帝平定天下,讓劉姓子弟稱王。現在太后稱制,想要讓呂姓稱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呂太后大喜。退朝後,王陵責備陳平、周勃等人:「高皇帝當年歃血而盟的時候,你們不在嗎?現在高帝駕崩,太后想要讓呂姓人為王,你們背棄盟誓,有什麼臉面見高皇帝於地下?」陳平說:「在朝廷上當面辯論,我不如你。保全國家,安定劉家後人,你不如我。」王陵無法回應。於是呂太后假意提升王陵為皇帝的太傅,實際上不重用王陵。王陵發怒,稱病辭職。王陵被免除丞相職務後,呂太后就調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設辦公的處所,常在宮中處理政務[16][17]

因從前陳平多次為劉邦出計謀捉拿夫婿樊噲呂嬃懷恨在心,多次向姐姐呂太后進讒言說:「陳平拜相,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女人。」陳平知道被呂嬃進讒言之後,加倍喝酒、玩女人。呂太后聞知此事,暗自高興。她當着呂嬃的面對陳平說:「俗語說『小孩跟婦女的話都不可相信』,就看你對我怎麼樣了。不要怕呂嬃說你的壞話。」呂太后立呂氏宗族的人為王,陳平假裝順從這件事[18]

漢文帝時

呂后死後,他與周勃一起誅滅諸呂,擁立代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陳平覺得周勃有軍功、功勞大,而把「右丞相」(首相)的位置讓給周勃,自己稱病。漢文帝剛剛即位,覺得陳平病得奇怪,就去探問他。陳平說:「高帝時期,周勃的功勞不如我陳平。到誅滅諸呂時,我的功勞也就不如周勃了。我願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於是漢文帝贈予陳平黃金千斤,增加封邑三千戶。過了一段時間,有一次漢文帝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內判決刑獄有多少?」周勃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天下一年內錢財糧食收支有多少?」周勃還是答不出來。左丞相陳平答:「兩件事都有主事的官員。陛下若要知道關於判決刑獄的事情,可以向廷尉查問;要知道關於錢財糧食的事情,可以向治粟內史查問。」文帝聽了,當即反問道:「既然各有主事者,那你又主什麼呢?」陳平回答:「主臣!」他認為身為宰相,唯一的職責就是讓皇帝知道什麼事由誰負責處理,而不是樣樣瑣事都管。對外要鎮服、撫平四方外族及諸侯,對內則得親近、依附百姓,使公卿和大夫各司其職。文帝聽了陳平的回答,大為讚賞,一旁的周勃感到慚愧,出宮後向陳平抱怨:「你倒把好話說盡,卻不教我如此回皇上話!害我出醜。」陳平笑回:「你身為丞相,難道不知道丞相的職責所在嗎?再說,陛下要是問你長安城內有多少盜賊,你明明就不知道答案,難道也要逞強硬說知道嗎?」從此周勃自知能力遠不如陳平,不久就稱病辭去相位,讓陳平一人獨相[19]

漢文帝二年(前178年)陳平病逝於長安,諡為獻侯。[20]埋葬於戶牖鄉庫上里陳宴坡(即今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鄉陳寨村)。明代尚有廟祠墓碑,後被黃河淹沒。陳平臨終前,曾經說道:「我這一生多行陰謀詭計,最是有傷天和,觸犯了道家忌諱,即便是在我這一世遭受報應也很正常。如今待我死後,報應當轉在我子孫身上,而陳家終究是無法再起了。」其後,陳平的兒子共侯陳買襲爵,二年卒;簡侯陳恢襲爵,又二十三年卒;陳何襲爵,到漢武帝元光五年,因搶奪人妻之罪被斬首,封號除。另一曾孫陳掌在漢武帝時期,因是衛氏親戚,衛氏發跡時得以沾光而獲職詹事,但同樣沒能續封爵位[21]

人物評價

  • 劉邦討伐英布時,被流矢射傷而傷勢沉重,呂后派了名醫去診治,名醫查看病情說可以治癒後,劉邦卻破口大罵:「我當年以一介平民的身分,提三尺劍取得天下,難道不是天命嗎?既然我命由天,那如今要扁鵲何用!」便賜五十斤黃金給醫生,打發他離開。呂后得知後,問劉邦道:「陛下百年以後,蕭何也不在了,屆時誰可擔任丞相?」劉邦說首選是曹參。呂后又問曹參之後,由誰替補,劉邦答:「王陵可,但王陵這人有點單純,可以讓陳平在旁輔佐他;只是陳平雖然智謀有餘,卻又不適合獨任;周勃為人老成持重,將來能安定劉家基業的人當是周勃,可令其為太尉。」呂后再問:「在此以後呢?」劉邦無奈答道:「在那之後我也不知道了。」」[22]
  • 項羽曾評價他「有才無德」。
  • 司馬遷評價說:「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漢;呂氏之事,平為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23]
  • 成海應:「陳平從高帝於戎,陳其計策,甚奇。然至於白登之圍,未能止高帝之行,而及其窘也。所以圖之者甚微,彼豈不知而不止哉。抑止之而不入也,是時,帝方怒韓王信與冒頓共擊漢,銳意出師,其言之不入者,固也。夫以高帝之䧺,尙有此失,況不逮高帝之䧺乎。」[24]

影視作品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056》,出自司馬遷史記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40》,出自班固漢書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注釋

  1. ^ 史記》(卷56):「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
  2. ^ 史記》(卷56):「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柰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為平貧,乃假貸幣以聘,予酒肉之資以內婦。負誡其孫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
  3. ^ 史記》(卷56):「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4. ^ 史記》(卷56):「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巿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於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於臨濟。魏王以為太僕。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久之,項羽略地至河上,陳平往歸之,從入破秦,賜平爵卿。」
  5. ^ 史記》(卷56):「項羽之東王彭城也,漢王還定三秦而東,殷王反楚。項羽乃以平為信武君,將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擊降殷王而還。項王使項悍拜平為都尉,賜金二十鎰。居無何,漢王攻下殷。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渡河,船人見其美丈夫獨行,疑其亡將,要中當有金玉寶器,目之,欲殺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無有,乃止。」
  6. ^ 史記》(卷56):「平遂至修武降漢,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入。是時萬石君奮為漢王中涓,受平謁,入見平。平等七人俱進,賜食。王曰:「罷,就舍矣。」平曰:「臣為事來,所言不可以過今日。」於是漢王與語而說之,問曰:「子之居楚何官?」曰:「為都尉。」是日乃拜平為都尉,使為參乘,典護軍。諸將盡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與同載,反使監護軍長者!」漢王聞之,愈益幸平。遂與東伐項王。至彭城,為楚所敗。引而還,收散兵至滎陽,以平為亞將,屬於韓王信,軍廣武。」
  7. ^ 史記》(卷56):「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原王察之。」漢王疑之,召讓魏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無益處於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漢王召讓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漢王乃謝,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
  8. ^ 史記》(卷56):「其後,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節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9. ^ 史記》(卷56):「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封平以戶牖鄉。用其奇計策,卒滅楚。」
  10. ^ 資治通鑑》(卷11):「韓信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請為假王以鎮之。」漢王發書,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春,二月,遣張良操印立韓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
  11. ^ 資治通鑑》(卷11):「項羽自知少助;食盡,韓信又進兵擊楚,羽患之。漢遣侯公說羽請太公。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洪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九月,楚歸太公、呂后,引兵解而東歸。漢王欲西歸,張良、陳平說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楚兵疲食盡,此天亡之時也。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從之。」
  12. ^ 史記》(卷56):「常以護軍中尉從定燕王臧荼。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兵坑豎子耳。」高帝默然。問陳平,平固辭謝,曰:「諸將云何?」上具告之。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雲夢,陛下弟出偽游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為然,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遊雲夢」。上因隨以行。行未至陳,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見信至,即執縛之,載後車。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高帝顧謂信曰:「若毋聲!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遂會諸侯於陳,盡定楚地。」
  13. ^ 史記》(卷56):「還至雒陽,赦信以為淮陰侯,而與功臣剖符定封。於是與平剖符,世世勿絕,為戶牖侯。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謀計,戰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乃復賞魏無知。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攻反者韓王信於代。卒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高帝南過曲逆,上其城,望見其屋室甚大,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顧問御史曰:「曲逆戶口幾何?」對曰:「始秦時三萬餘戶,間者兵數起,多亡匿,今見五千戶。」於是乃詔御史,更以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除前所食戶牖。」
  14. ^ 史記》(卷56):「其後常以護軍中尉從攻陳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高帝從破布軍還,病創,徐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嬃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
  15. ^ 史記》(卷56):「其後常以護軍中尉從攻陳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高帝從破布軍還,病創,徐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嬃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 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嬃讒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樊噲至,則赦復爵邑。」
  16. ^ 史記》(卷56):「孝惠帝六年,相國曹參卒,以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安國侯既為右丞相,二歲,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王陵,王陵曰:「不可。」問陳平,陳平曰:「可。」呂太后怒,乃詳遷陵為帝太傅,實不用陵。陵怒,謝疾免,杜門竟不朝請,七年而卒。陵之免丞相,呂太后乃徙平為右丞相,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給事於中。」
  17. ^ 漢書》(卷40):「陵為人少文任氣,好直言,為右丞相二歲,惠帝崩。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馬而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問左丞相平及絳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欲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后喜。罷朝,陵讓平、勃曰:「始與高帝唼血而盟,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呂氏,諸君縱慾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於地下乎!」平曰:「於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劉氏後,君亦不如臣。」陵無以應之。於是呂太后欲廢陵,乃陽遷陵為帝太傅,實奪之相權。陵怒,謝病免,杜門竟不朝請,十年而薨。」
  18. ^ 史記》(卷56):「呂嬃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樊噲,數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呂太后聞之,私獨喜。面質呂嬃於陳平曰:「鄙語曰『兒婦人口不可用』,顧君與我何如耳。無畏呂嬃之讒也。」呂太后立諸呂為王,陳平偽聽之。」
  19. ^ 史記》(卷56):「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審食其免相。孝文帝立,以為太尉勃親以兵誅呂氏,功多;陳平欲讓勃尊位,乃謝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問之。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平。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讓勃。」於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賜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戶。居頃之,孝文皇帝既益明習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於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右丞相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於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20. ^ 《漢書》卷四:二年冬十月,丞相陳平薨。
  21. ^ 史記》(卷56):「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卒,諡為獻侯。子共侯買代侯。二年卒,子簡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棄市,國除。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然其後曾孫陳掌以衛氏親貴戚,原得續封陳氏,然終不得。」
  22. ^ 史記》(卷8):「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23. ^ 史記》(卷56):「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24. ^ 《硏經齋全集續集 第10冊 史論 陳平》

參考文獻



前任:
相國曹參
西漢丞相
前190年—前187年
繼任:
審食其
前任:
王陵
西漢丞相
前187年—前180年
繼任:
周勃
前任:
審食其
西漢丞相
前180年—前179年
繼任:
陳平(丞相)
前任:
周勃(右丞相)
陳平(左丞相)
西漢丞相
前179年—前178年
繼任:
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