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輪王
君主制系列的一部分 |
西亞、中亞、南亞、北非的貴族等級 |
---|
皇帝: 哈里發 · 王中之王 · 亞洲之王 · 沙阿 · 帕迪沙 · 蘇丹中的蘇丹 · 轉輪王 · 賈特拉帕蒂 · 薩姆拉特 · 可汗 |
至高王: 大王 · 摩訶羅闍 · 貝格汗 · 眾埃米爾之埃米爾 · 汗伯克 · 納瓦卜 |
王: 馬利克 · 蘇丹 · 蘇丹娜 · 埃米爾 · 哈基姆 · 謝里夫 · 沙阿 · 希爾萬沙 · 羅闍 · 拉納 · 汗 · 可敦 · 哈屯 · 迪伊 · 尼扎姆 · 納瓦卜 |
大公爵: 赫迪夫 · 納瓦卜 · 尼扎姆 · 瓦利 · 葉護 |
儲君: 沙赫扎德 · 米爾扎 · 納瓦卜扎達 · 尤夫拉吉 · 瓦利艾哈德 · 賽義德王子 · 米爾 · 設 |
王爵或公爵: 埃米爾 · 謝赫 · 伊赫什德 · 貝勒貝伊 · 帕夏 · 巴布薩赫布 · 薩達爾 · 羅闍庫馬爾 · 薩希布扎達 · 納瓦卜 · 納瓦卜扎達 · 尤夫拉吉 · 薩達爾 · 塔庫爾 · 澤扎德 · 米爾扎 · 穆爾扎 · 特勤 |
貴族王子: 薩希布扎達 |
伯爵: 曼卡里 · 底萬·巴哈杜爾 · 桑賈克貝伊 · 雷·巴哈杜爾 · 汗·巴哈杜爾 · 阿德貝格 · 博伊拉 |
子爵: 扎明達爾 · 汗·薩希布 · 貝伊 · 卡迪 · 伯克和別姬 · 貝格扎達 · 烏赫貝伊 |
男爵: 拉拉 · 阿迦 · 哈辛達爾 · 雷伊斯 |
王室: 達馬特 · 古爾卡尼 |
貴族: 扎明達爾 · 曼卡里 · 米爾扎 · 帕夏 · 貝伊 · 伯克 · 貝格扎達 · 道拉 · 比比 |
政府: 拉拉 · 阿迦 · 哈辛達爾 · 穆斯圖菲·瑪瑪雷克 |
轉輪王(梵語:चक्रवर्तिन्,cakravartin,Chakravartin,巴利語:Cakkavatti),音譯為斫迦羅伐剌底、遮迦羅跋帝、遮迦越羅,又稱轉輪聖王、輪轉聖王,簡稱輪王,印度宗教中的術語,在印度神話中,當統一世界的君王出現時,天上將會出現一個旋轉金輪,作為他統治權力的證明。擁有這個旋轉金輪的人,將成為這個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統治者,他將會以慈悲與智慧治理這個世界,開創轉輪聖朝(sarvabhauma)。
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等,都繼承了這個傳說。這個稱號在孔雀王朝時代首次出現,為賓頭娑羅與阿育王的尊號之一。
概論
梵語cakravartin是個性狀複合詞(Bahuvrihi),字面直譯為「輪子轉動的那位」,來自於「他的戰車輪子將壓碎一切反抗者」。
印度教和佛教傳說中,轉輪王被認為具備神聖的三十二相。分為金、銀、銅、鐵四者。統治四大部洲稱金輪王,統治三部洲稱銀輪王,統治二部洲稱銅輪王,只統治一部洲的稱鐵輪王。
孔雀王朝的偉大國王阿育王因興佛教、施仁政,被當時的佛教徒尊稱爲「轉輪王」,甚至有「轉輪王等同於佛陀」的看法[1][2]。在考古碑文上,首次發現在孔雀王朝時代將「Cakravala」、「 Cakravartin」(轉輪聖王)作為賓頭娑羅與阿育王的尊號之一。[3]此外,藏傳佛教認為元朝、明朝和清朝皇帝是文殊菩薩化身、使世界安寧的轉輪王;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開國之君闍耶跋摩二世也曾自稱轉輪王。
註釋
其它文獻
- 孫英剛:〈轉輪王與皇帝:佛教對中古君主概念的影響〉。
- 孫英剛:〈武則天的七寶——佛教轉輪王的圖像、符號及其政治意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