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詩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詩論(英語:Poetics)是文學形式的意見和文學探討。詩論可以專指對詩歌的意見,廣義上亦可以用作指「意見」的概念。[1]

歷史

學者T. V. F.布羅根識別[2]了西方詩論在過去3000年間的三個主要運動:首先是形式主義英語Formalism (literature)實在論亞里斯多德主義(參見詩學)。 在浪漫主義時期,詩論變得趨向於表現主義,並強調對物件英語subject (philosophy)的感知。在20世紀時,詩論回歸到亞里斯多德的示範,其後趨向於「變化評論」(metacriticality,或詩論的理論的建立。

西方詩論主要依照抒情詩發展,與之相對的則是模仿[2]

文學評論

詩論與解釋學不同,其不同之處在於詩論的重點不是文字的意思,而是理解文字中的不同元素如何組合以對讀者產生若干效果。[3]大多數的文學評論將詩論和解釋學結合,運用在單一的分析當中。

參見

參考來源

  1. ^ Gérard Genette英語Gérard Genette (2005), Essays In Aesthetics, Volume 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14:
    My program then was named "Theory of Literary Forms" — a title that I supposed to be less ambiguous for minds a little distant from this specialty, if it is one, than its (for me) synonym Poetics.
  2. ^ 2.0 2.1 Brogan, T. The New Princeton Handbook of Poetic Term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691-03672-4. 
  3. ^ 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1997.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