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衆官,羣卿大夫都官如漢朝。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愽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長丞皆損其員。武帝改漢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勳,故王國如故。損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僕曰僕,秩亦千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本表列出西漢所有的諸侯王。凡因謀反、犯罪、無後等各種原因而除國者,若此後又立同名國,則另立新表格於其下。凡諡號僅列王號、侯號者,為因謀反、犯罪等原因而無諡號。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楚國(前202年-前201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楚王 |
韓信 |
2年 |
前202年-前201年 |
本齊王,高帝五年(前202年)正月徙封楚王,高帝六年(前201年)十二月坐罪貶為淮陰侯。
|
高帝六年(前201年)分韓信楚國為二:劉交楚國、劉賈荊國
|
楚國(前201年-前69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2任 |
始封 |
楚元王 |
劉交 |
23年 |
前201年-前179年 |
漢高帝劉邦四弟,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丙午封楚王。
|
第3任 |
二世 |
楚夷王 |
劉郢[1] |
4年 |
前178年-前175年 |
劉交之子。本上邳侯,文帝二年(前178年)晉封楚王。
|
第4任 |
三世 |
楚王 |
劉戊 |
21年 |
前174年-前154年 |
劉郢之子。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第5任 |
二世 |
楚文王 |
劉禮 |
3年 |
前153年-前151年 |
劉交之子。本平陸侯,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晉封楚王。[2]
|
第6任 |
三世 |
楚安王 |
劉道 |
22年 |
前150年-前129年 |
劉禮之子。
|
第7任 |
四世 |
楚襄王 |
劉注[3] |
14年[4] |
前128年-前115年 |
劉道之子。
|
第8任 |
五世 |
楚節王 |
劉純 |
17年[5] |
前114年-前98年 |
劉注之子。
|
第9任 |
六世 |
楚王 |
劉延壽 |
29年[6] |
前97年-前69年 |
劉純之子。地節元年(前69年)冬十一月謀反,自殺。
|
地節元年(前69年)廢國為彭城郡。
|
楚國(前50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楚孝王 |
劉囂 |
26年[7] |
前50年-前25年 |
漢宣帝劉詢第三子。本定陶王,甘露四年(前50年)徙封楚王。
|
第2任 |
二世 |
楚懷王 |
劉芳[8] |
1年 |
前24年 |
劉囂之子,無子嗣。
|
第3任 |
|
楚思王 |
劉衍 |
21年 |
前23年-前3年 |
劉囂之子。本平陸侯,陽朔二年(前23年)晉封楚王。
|
第4任 |
三世 |
楚王 |
劉紆 |
10年 |
前2年-8年 |
劉衍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楚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荊王 |
劉賈 |
6年 |
前201年-前196年 |
漢高帝劉邦從兄弟。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丙午封荊王。十一年(前196年)秋為英布所殺。[9]
|
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國除為郡。次年以故地為吳國。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吳王 |
劉濞 |
42年 |
前195年-前154年 |
漢高帝劉邦二哥劉喜之子。本沛侯,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十月辛丑晉封吳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景帝三年(前154年)國廢收為漢郡。
|
燕國(前202年-前196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燕王 |
盧綰 |
7年 |
前202年-前196年 |
高帝五年(前202年)後九月壬子封燕王。十一年(前196年)十月亡入匈奴。
|
燕國(前195年-前181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燕靈王 |
劉建 |
15年 |
前195年-前181年 |
漢高帝劉邦八子。高帝十二年(前195年)三月甲午封燕王。無子絕嗣。
|
燕國(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燕王 |
呂通 |
1年 |
前180年 |
呂肅王呂台之子。本東平侯,高后八年(前180年)十月辛丑晉封燕王,同年九月被誅,國除。
|
燕國(前179年-前127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燕敬王 |
劉澤 |
2年 |
前179年-前178年 |
漢高帝劉邦從兄弟。本琅邪王,文帝元年(前179年)十月庚戌徙封燕王。
|
第2任 |
二世 |
燕康王 |
劉嘉 |
26年[10] |
前177年-前152年 |
劉澤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燕王 |
劉定國 |
24年[11] |
前151年-前128年 |
劉嘉之子。元朔元年(前128年)坐罪自殺。[12]
|
元朔二年(前127年)國廢收為漢郡。
|
燕國(前117年-前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燕刺王 |
劉旦 |
38年 |
前117年-前80年 |
漢武帝劉徹三子。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乙巳封燕王。元鳳元年(前80年)九月坐謀反,自殺。
|
元鳳元年(前80年)國廢收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陽頃王 |
劉建 |
29年 |
前73年-前45年 |
燕刺王劉旦之子。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廣陽王。
|
第2任 |
二世 |
廣陽穆王 |
劉舜 |
21年 |
前44年-前24年 |
劉建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廣陽思王 |
劉璜 |
20年[13] |
前23年-前4年 |
劉舜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廣陽王 |
劉嘉 |
11年[14] |
前3年-8年 |
劉璜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陽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琅邪王 |
劉澤 |
3年 |
前181年-前179年 |
漢高帝劉邦從兄弟。本營陵侯,高后七年(前181年)晉封琅邪王。文帝元年(前179年)十月庚戌徙封燕王
|
齊國(前203年-前202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
齊王 |
韓信 |
2年 |
前203年-前202年 |
本漢將,漢高帝四年(前203年)二月立為齊王,五年(前202年)正月徙封楚王。
|
齊國(前201年-前127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齊悼惠王 |
劉肥 |
13年 |
前201年-前189年 |
漢高帝劉邦長子。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甲子封齊王。
|
第2任 |
二世 |
齊哀王 |
劉襄 |
10年 |
前188年-前179年 |
劉肥之子。
|
文帝二年(前178年)國分為二:劉則齊國、劉章城陽國
|
第3任 |
三世 |
齊文王 |
劉則 |
14年 |
前178年-前165年 |
劉襄之子。無子嗣。
|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齊國為六:劉將閭齊國、劉志濟北國、劉辟光濟南國、劉卬膠西國、劉雄渠膠東國、劉賢菑川國
|
第4任 |
二世 |
齊孝王 |
劉將閭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劉肥之子。本楊虛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齊王。
|
第5任 |
三世 |
齊懿王 |
劉壽 |
22年[15] |
前153年-前132年 |
劉將閭之子。
|
第6任 |
四世 |
齊厲王 |
劉次昌 |
5年 |
前131年-前127年 |
劉壽之子。無子嗣。有罪自殺。
|
元朔二年(前127年)國廢為漢郡。
|
齊國(前117年-前11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齊懷王 |
劉閎 |
8年 |
前117年-前110年 |
漢武帝劉徹次子。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乙巳封齊王。無子嗣。
|
元封元年(前110年)國廢為漢郡。
|
濟北國(前178年-前177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北王 |
劉興居 |
2年 |
前178年-前177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東牟侯,文帝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巳封濟北王,明年謀反,八月被虜。
|
文帝三年(前177年)國廢為漢郡。
|
濟北國(前164年-前15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北王 |
劉志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安都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濟北王。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徙封菑川王。
|
濟北國(前153年-前87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北貞王 |
劉勃 |
2年[16] |
前153年-前152年 |
淮南王劉長子。本衡山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封濟北王。
|
第2任 |
二世 |
濟北成王[17] |
劉胡 |
54年 |
前151年-前98年 |
劉勃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濟北王 |
劉寬 |
11年 |
前97年-前87年 |
劉胡之子。後元二年(前87年)謀反,自殺。
|
後元二年(前87年)國廢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南王 |
劉辟光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扐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濟南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景帝三年(前154年)國廢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膠西王 |
劉卬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平昌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膠西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第2任 |
始封 |
膠西於王 |
劉端 |
47年 |
前154年-前108年 |
漢景帝劉啟八子。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乙亥封膠西王。無子嗣。
|
元封三年(前108年)國廢為漢郡。
|
膠東國(前164年-前15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膠東王 |
劉雄渠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白石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膠東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第2任 |
始封 |
膠東王 |
劉徹 |
5年 |
前153年-前150年 |
漢景帝劉啟十子。景帝四年(前153年)四月乙巳封膠東王,七年(150年)四月丁巳立為皇太子。
|
景帝七年(150年)國廢為漢郡。
|
膠東國(前148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膠東康王 |
劉寄 |
28年 |
前148年-前121年 |
漢景帝劉啟十二子。景帝中二年(前148年)夏封膠東王。
|
第2任 |
二世 |
膠東哀王 |
劉賢 |
14年[18] |
前120年-前107年 |
劉寄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膠東戴王 |
劉通平 |
24年 |
前106年-前83年 |
劉賢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膠東頃王 |
劉音 |
54年 |
前82年-前29年 |
劉通平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膠東共王 |
劉授 |
14年 |
前28年-前15年 |
劉音之子。
|
第6任 |
六世 |
膠東王 |
劉殷 |
22年[19] |
前14年-8年 |
劉授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膠東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菑川王 |
劉賢 |
11年 |
前164年-前154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武城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菑川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被誅。
|
第2任 |
一世 |
菑川懿王 |
劉志 |
25年[20] |
前154年-前130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濟北王,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徙封菑川王。
|
第3任 |
二世 |
菑川靖王 |
劉建 |
20年 |
前129年-前110年 |
劉志之子。
|
第4任 |
三世 |
菑川頃王 |
劉遺 |
36年[21] |
前109年-前74年 |
劉建之子。
|
第5任 |
四世 |
菑川思王 |
劉終古 |
28年 |
前73年-前46年 |
劉遺之子。
|
第6任 |
五世 |
菑川考王 |
劉尚 |
5年[22] |
前45年-前41年 |
劉終古之子。
|
第7任 |
六世 |
菑川孝王 |
劉橫 |
31年 |
前40年-前10年 |
劉尚之子。
|
第8任 |
七世 |
菑川懷王 |
劉友 |
6年 |
前9年-前4年 |
劉橫之子。
|
第9任 |
八世 |
菑川王 |
劉永 |
11年[23] |
前3年-8年 |
劉友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菑川公。
|
城陽國(前178年-前169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城陽景王 |
劉章 |
2年 |
前178年-前177年 |
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本朱虛侯,文帝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晉封城陽王。
|
第2任 |
二世 |
城陽共王 |
劉喜 |
8年 |
前176年-前169年 |
劉章之子。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徙封淮南王。
|
城陽國(前165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2任 |
二世 |
城陽共王 |
劉喜 |
22年[24] |
前165年-前144年 |
城陽景王劉章之子。本淮南王,文帝十五年(前165年)復為城陽王。
|
第3任 |
三世 |
城陽頃王 |
劉延 |
26年[25] |
前143年-前118年 |
劉喜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城陽敬王 |
劉義 |
9年 |
前117年-前109年 |
劉延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城陽惠王 |
劉武 |
11年 |
前108年-前98年 |
劉義之子。
|
第6任 |
六世 |
城陽荒王 |
劉順 |
46年 |
前97年-前52年 |
劉武之子。
|
第7任 |
七世 |
城陽戴王 |
劉恢 |
8年 |
前51年-前44年 |
劉順之子。
|
第8任 |
八世 |
城陽孝王 |
劉景 |
24年 |
前43年-前20年 |
劉恢之子。
|
第9任 |
九世 |
城陽哀王 |
劉雲 |
1年 |
前19年 |
劉景之子。
|
中有3年無繼位者。
|
第10任 |
|
城陽王 |
劉俚 |
24年[26] |
前16年-8年 |
劉景之子、劉雲之兄[27]。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城陽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
|
呂宣王 |
呂公 |
- |
- |
漢高后呂雉之父,高后元年(前187年)追尊為呂王。
|
|
|
呂悼武王 |
呂澤 |
- |
- |
呂公之子,高后元年(前187年)追尊為呂王。
|
第1任 |
始封 |
呂肅王 |
呂台 |
1年 |
前187年 |
呂澤之子。本周呂侯,高后元年(前187年)四月辛卯晉封呂王。
|
第2任 |
二世 |
呂王 |
呂嘉 |
5年 |
前186年-前182年 |
呂台之子。高后二年(前186年)十一月癸亥封呂王。六年(前182年)十月廢。
|
第3任 |
一世 |
呂王 |
呂產 |
1年 |
前182年 |
呂澤之子、呂台之弟。本洨侯,高后六年(前182年)十一月晉封呂王,明年二月徙封梁王。
|
第4任 |
始封 |
呂王 |
劉太 |
1年 |
前181年 |
漢惠帝劉盈七子。本昌平侯,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晉封呂王,七月丁巳改稱濟川王。
|
淮南國(前203年-前173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南王 |
英布 |
9年 |
前203年-前195年 |
本九江王,高帝四年(前203年)七月[28]徙封淮南王,十一年(前196年)七月謀反,隔年十月被誅。
|
第2任 |
始封 |
淮南厲王 |
劉長 |
23年 |
前196年-前174年 |
漢高帝劉邦七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七月[29]封淮南王。文帝六年(前174年)有罪,憤不食死。
|
文帝六年(174年)國廢為漢郡。
|
淮南國(前168年-前165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南王 |
劉喜 |
4年 |
前168年-前165年 |
城陽景王劉章之子。本城陽王,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徙封淮南王,以明年為元年,文帝十五年(前165年)復為城陽王。
|
淮南國(前164年-前122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南王 |
劉安 |
43年 |
前164年-前122年 |
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本阜陵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淮南王。元狩元年(前122年)謀反,自殺。
|
元狩元年(前122年)國廢為九江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廬江王 |
劉賜 |
12年 |
前164年-前153年 |
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本陽周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晉封廬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封衡山王。
|
景帝四年(前153年)國廢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衡山貞王 |
劉勃 |
12年 |
前164年-前153年 |
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本安陽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晉封衡山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封濟北王。
|
第2任 |
始封 |
衡山王 |
劉賜 |
31年 |
前153年-前122年 |
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本廬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封衡山王。元狩元年(前122年)謀反,自殺。
|
元狩元年(前122年)國廢為衡山郡,明年分屬六安國、廬江郡、江夏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六安共王 |
劉慶 |
38年 |
前121年-前84年 |
膠東康王劉寄之子。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丙子封六安王。[30]
|
第2任 |
二世 |
六安夷王 |
劉祿 |
10年 |
前83年-前74年 |
劉慶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六安繆王 |
劉定 |
22年 |
前73年-前51年 |
劉祿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六安頃王 |
劉光 |
27年 |
前50年-前24年 |
劉定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六安王 |
劉育 |
31年[31] |
前23年-8年 |
劉光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六安公。
|
梁國(前202年-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梁王 |
彭越 |
6年 |
前202年-前196年 |
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封梁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三月謀反,被殺。
|
第2任 |
始封 |
梁王 |
劉恢 |
16年 |
前196年-前181年 |
漢高帝劉邦五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二月丙午封梁王。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徙封趙王。
|
第3任 |
|
梁王 |
呂產 |
- |
- |
呂澤之子、呂台之弟。本呂王,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徙封梁王,未就國,任太傅。
|
第4任 |
|
梁王 |
劉太 |
1年 |
前180年 |
漢惠帝劉盈七子。本濟川王,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戊辰徙封梁王,同年被殺。
|
梁國(前178年-3年;5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梁懷王 |
劉揖[32] |
10年 |
前178年-前169年 |
漢文帝劉恆四子。文帝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封梁王。[33]無子嗣。
|
第2任 |
一世 |
梁孝王 |
劉武 |
25年[34] |
前168年-前144年 |
漢文帝劉恆次子。本淮陽王,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徙封梁王,以明年為元年。
|
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國分為五:劉買梁國,劉明濟川國,劉彭離濟東國,劉定山陽國,劉不識濟陰國
|
第3任 |
二世 |
梁共王 |
劉買 |
7年 |
前143年-前137年 |
劉武之子。
|
第4任 |
三世 |
梁平王 |
劉襄 |
40年 |
前136年-前97年 |
劉買之子。
|
第5任 |
四世 |
梁貞王 |
劉毋傷 |
11年 |
前96年-前86年 |
劉襄之子。
|
第6任 |
五世 |
梁敬王 |
劉定國 |
40年 |
前85年-前46年 |
劉毋傷之子。
|
第7任 |
六世 |
梁夷王 |
劉遂 |
6年 |
前45年-前40年 |
劉定國之子。
|
第8任 |
七世 |
梁荒王 |
劉嘉 |
15年 |
前39年-前25年 |
劉遂之子。
|
第9任 |
八世 |
梁王 |
劉立 |
27年 |
前24年-3年 |
劉嘉之子。元始三年(3年)有罪,廢為庶人。[35]
|
元始三年(3年)國廢為漢郡,王位中斷2年。
|
第10任 |
九世 |
梁懷王 |
劉音 |
5年 |
5年-8年 |
梁共王劉武八世孫。元始五年(5年)二月丁酉封梁王。[36]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梁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韓王 |
姬信 |
6年 |
前205年-前200年 |
故韓國宗室。漢高帝二年(前205年)十一月被漢王劉邦立為韓王,六年(前202年)正月國遷徙於太原郡,明年九月降匈奴。
|
高帝七年(前200年)國廢收為漢郡。
|
代國(前200年-前19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代頃王 |
劉喜 |
2年 |
前201年-前200年 |
漢高帝劉邦次兄。高帝六年(前201年)十月壬子封代王,明年十二月棄國走,貶為合陽侯。
|
第2任 |
一世 |
代王 |
劉如意 |
3年 |
前200年-前198年 |
漢高帝劉邦三子。高帝七年(前200年)正月辛卯封代王,九年(198年)正月徙封趙王。[37]
|
代國(前196年-前11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代王 |
劉恆 |
17年 |
前196年-前180年 |
漢高帝劉邦第四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年)正月丙子[38]封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年)閏九月己酉即位為大漢皇帝。
|
第2任 |
二世 |
代王 |
劉武 |
3年 |
前178年-前176年 |
漢文帝劉恆次子。文帝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39]封代王。四年(前176年)徙封淮陽王。
|
第3任 |
|
代孝王 |
劉參 |
15年[40] |
前176年-前162年 |
漢文帝劉恆第三子。本太原王,文帝四年(前176年)徙封代王。
|
第4任 |
三世 |
代共王 |
劉登 |
28年 |
前161年-前114年 |
劉參之子。元鼎三年(前114年)徙封清河王。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太原王 |
劉參 |
3年 |
前178年-前176年 |
漢文帝劉恆第三子。文帝二年(前178年)二月乙卯封太原王,[41]四年(前176年)徙封代王。
|
淮陽國(前187年-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陽懷王 |
劉彊 |
5年 |
前187年-前183年 |
漢惠帝劉盈次子。高后元年(前187年)五月封淮陽王。五年(前183年)八月薨。無子嗣。
|
第2任 |
|
淮陽王 |
劉武 |
3年 |
前182年-前180年 |
漢惠帝劉盈六子。本壺關侯,高后五年(前183年)晉封淮陽王,以明年為元年。八年(前180年)被殺。
|
淮陽國(前176年-前169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陽王 |
劉武 |
9年 |
前176年-前168年 |
漢文帝劉恆次子。本代王,文帝四年(前176年)徙封淮陽王,十一年(前169年)徙封梁王。
|
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國廢為漢郡。
|
淮陽國(前155年-前15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陽王 |
劉餘 |
2年 |
前155年-前154年 |
漢景帝劉啟四子。景帝二年(前155年)封淮陽王,三年(前154年)徙封魯王。
|
景帝三年(154年)國廢為漢郡。
|
淮陽國(前63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淮陽憲王 |
劉欽 |
36年 |
前63年-前26年 |
漢宣帝劉詢次子。元康三年(前63年)封淮陽王。
|
第2任 |
|
淮陽文王 |
劉玄 |
26年 |
前27年-前2年 |
劉欽之子。
|
第3任 |
|
淮陽王 |
劉縯 |
9年[42] |
前1年-8年 |
劉玄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淮陽公。
|
魯國(前187年-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魯王 |
張偃 |
8年 |
前187年-前180年 |
張敖之子,漢高帝劉邦外孫。高后元年(前187年)四月封魯王,八年(前180年)貶為南宮侯。
|
文帝元年(前179年),國廢為薛郡。
|
魯國(前154年-前6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魯共王 |
劉餘 |
26年[43] |
前154年-前129年 |
漢景帝劉啟四子。本淮陽王,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乙亥徙封魯王。元光六年(前129年)去世。[44]
|
第2任 |
二世 |
魯安王 |
劉光 |
40年 |
前128年-前89年 |
劉餘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魯孝王 |
劉慶忌 |
37年 |
前88年-前52年 |
劉光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魯頃王 |
劉勁 |
28年 |
前51年-前24年 |
劉慶忌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魯文王 |
劉睃 |
18年[45] |
前23年-前6年 |
劉勁之子。
|
建平元年(前6年)國廢為漢郡。
|
魯國(前4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魯王 |
劉閔 |
12年[46] |
前4年-8年 |
魯頃王劉勁之子。本郚鄉侯,建平三年(前4年)六月辛卯晉封魯王。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魯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昌邑哀王 |
劉髆 |
11年 |
前97年-前87年 |
漢武帝劉徹五子。天漢四年(前97年)六月乙丑封昌邑王。
|
第2任 |
二世 |
昌邑王 |
劉賀 |
13年 |
前86年-前74年 |
劉髆之子。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丙寅立為大漢皇帝。
|
臨江國(前155年-前153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臨江哀王 |
劉閼 |
3年 |
前155年-前153年 |
漢景帝劉啟三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封臨江王,四年(前153年)七月薨。
|
臨江國(前150年-前14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臨江愍王 |
劉榮 |
3年 |
前150年-前148年 |
漢景帝劉啟長子。本皇太子,景帝七年(前150年)正月廢為臨江王。[47]景帝中二年(前148年)三月坐罪自殺。
|
景帝中二年(前148年)國廢為南郡。
|
長沙國(前202年-前157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長沙文王 |
吳芮 |
1年 |
前202年 |
異姓王。本衡山王,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乙未徙封長沙王,同年薨。
|
第2任 |
二世 |
長沙成王 |
吳臣 |
8年 |
前201年-前194年 |
吳芮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長沙哀王 |
吳回 |
7年 |
前193年-前187年 |
吳臣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長沙共王 |
吳右[48] |
9年[49] |
前186年-前178年 |
吳回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長沙靖王 |
吳著[50] |
21年[51] |
前177年-前157年 |
吳右之子。
|
文帝後七年(前157年)國廢為漢郡。
|
長沙國(前155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長沙定王 |
劉發 |
27年[52] |
前155年-前129年 |
漢景帝劉啟七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封長沙王。元光六年(前129年)去世。[44]
|
第2任 |
二世 |
長沙戴王 |
劉庸 |
28年[53] |
前128年-前101年 |
劉發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長沙頃王 |
劉鮒鮈[54] |
17年 |
前100年-前84年 |
劉庸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長沙剌王 |
劉建德 |
34年 |
前83年-前50年 |
劉鮒鮈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長沙煬王 |
劉旦 |
2年 |
前49年-前48年 |
劉建德之子。無子嗣。
|
中隔2年無繼位者。
|
第6任 |
|
長沙孝王 |
劉宗 |
3年[55] |
前45年-前43年 |
劉建德之子、劉旦之弟。初元四年(前45年)封長沙王。[56]
|
第7任 |
六世 |
長沙繆王 |
劉魯人 |
48年 |
前42年-6年 |
劉宗之子。
|
第8任 |
七世 |
長沙王 |
劉舜 |
2年 |
7年-8年 |
劉魯人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長沙公。
|
趙國(前203年-前19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趙景王 |
張耳 |
2年 |
前203年-前202年 |
異姓王,大梁人。漢高帝四年(前203年)十一月被漢王劉邦立為趙王。明年十二月乙丑薨。[57]
|
第2任 |
二世 |
趙王 |
張敖 |
4年 |
前201年-前198年 |
張耳之子,劉邦女婿。高帝九年(前198年)正月貶為宣平侯。[58]
|
趙國(前198年-前181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趙隱王 |
劉如意 |
4年 |
前198年-前194年 |
漢高帝劉邦三子。本代王,[59]高帝九年(前198年)正月徙封趙王。[60]
|
第2任 |
一世 |
趙幽王 |
劉友 |
14年 |
前194年-前181年 |
漢高帝劉邦六子。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4年)臘月封趙王。[61]
|
第3任 |
一世 |
趙共王 |
劉恢 |
1年 |
前181年 |
漢高帝劉邦五子。本梁王。高后七年(前181年)二月徙封趙王,同年六月自殺。
|
趙國(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 |
- |
趙昭王 |
呂釋之 |
- |
- |
漢高后呂雉兄弟。高后七年(前181年)秋追尊為王。
|
第1任 |
始封 |
趙王 |
呂祿 |
1年 |
前180年 |
呂后侄,呂釋之子。本胡陵侯,高后八年(前180年)晉封趙王,同年被殺。
|
趙國(前179年-前15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二世 |
趙王 |
劉遂 |
26年 |
前179年-前154年 |
趙幽王劉友之子。文帝元年(前179年)十二月封趙王。景帝三年(前154年)謀反,兵敗自殺。
|
景帝三年(前154年)國廢為漢郡。
|
趙國(前152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趙敬肅王 |
劉彭祖 |
61年[62] |
前152年-前92年 |
漢景帝劉啟六子。本廣川王,景帝五年(前152年)徙封趙王。太始四年(前93年)薨。[63]
|
第2任 |
二世 |
趙頃王 |
劉昌 |
19年 |
前91年-前73年[64] |
劉彭祖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趙懷王 |
劉尊 |
5年 |
前72年-前68年[65] |
劉昌之子。
|
中隔2年無繼位者。
|
第4任 |
|
趙哀王 |
劉高 |
1年 |
前66年 |
劉昌之子、劉尊之弟。地節四年(前66年)二月甲子封趙王,四月薨。
|
第5任 |
四世 |
趙共王 |
劉充 |
55年[66] |
前65年-前11年 |
劉高之子。
|
第6任 |
五世 |
趙昭王 |
劉隱 |
18年[67] |
前10年-8年 |
劉充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趙公。
|
中山國(前154年-前5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中山靖王 |
劉勝 |
42年[68] |
前154年-前113年 |
漢景帝劉啟九子。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乙巳封中山王。
|
第2任 |
二世 |
中山哀王 |
劉昌 |
1年 |
前112年-前111年 |
劉勝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中山康王[69] |
劉昆侈 |
21年 |
前110年-前90年 |
劉昌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中山頃王 |
劉輔 |
4年 |
前89年-前87年 |
劉昆侈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中山憲王 |
劉福 |
17年 |
前86年-前70年 |
劉輔之子。
|
第6任 |
六世 |
中山懷王 |
劉循 |
15年 |
前69年-前55年 |
劉福之子。無子嗣。國絕。
|
中山國(前44年-前35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中山哀王 |
劉竟 |
10年[70] |
前44年-前35年 |
漢宣帝劉詢五子。本清河王,初元五年(前44年)徙封中山王。無子嗣,國絕。
|
中山國(前23年-前1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中山孝王 |
劉興 |
16年[71] |
前23年-前8年 |
漢元帝劉奭三子。本信都王,陽朔二年(前23年)徙封中山王。
|
第2任 |
二世 |
中山王 |
劉箕子 |
7年[72] |
前7年-前1年 |
劉興之子,元壽二年(前1年)九月辛酉即位為大漢皇帝,即漢平帝。
|
中山國(1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中山王 |
劉成都 |
8年 |
1年-8年 |
東平思王劉宇之孫、桃鄉侯劉宣之子。元始元年(1年)春封中山王。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中山公。
|
河間國(前178年-前165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河間文王 |
劉辟疆 |
13年 |
前178年-前166年 |
趙王劉友之子。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乙卯封河間王。
|
第2任 |
二世 |
河間哀王 |
劉福 |
1年 |
前165年 |
劉辟彊之子。無子嗣,國絕。
|
河間國(前155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河間獻王 |
劉德 |
26年 |
前155年-前130年 |
漢景帝劉啟次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封河間王。
|
第2任 |
二世 |
河間共王 |
劉不害[73] |
4年 |
前129年-前126年 |
劉德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河間剛王 |
劉基[74] |
12年 |
前125年-前114年 |
劉不害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河間頃王 |
劉授[75] |
16年[76] |
前113年-前98年 |
劉基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河間孝王 |
劉慶 |
43年 |
前97年-前55年 |
劉授之子。
|
第6任 |
六世 |
河間王 |
劉元 |
17年 |
前54年-前38年 |
劉慶之子。
|
建昭元年(前38年)國廢為漢郡,王位中斷6年。
|
第7任 |
|
河間惠王 |
劉良 |
27年 |
前32年-前6年 |
劉慶之子、劉元之弟。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封河間王。
|
第8任 |
七世 |
河間王 |
劉尚 |
13年[77] |
前5年-8年 |
劉良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河間公。
|
清河國(前147年-前136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清河哀王 |
劉乘 |
12年 |
前147年-前136年 |
漢景帝劉啟十三子。景帝中三年(前147年)三月丁酉封清河王。無子嗣,國絕。
|
清河國(前114年-前66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清河剛王 |
劉義 |
20年[78] |
前114年-前95年[79] |
代共王劉登之子。本代王,元鼎三年(前114年)徙封清河王。
|
第2任 |
二世 |
清河頃王 |
劉陽[80] |
25年[79] |
前94年-前70年 |
劉義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清河王 |
劉年 |
4年[81] |
前69年-前66年 |
劉陽之子。地節四年(前66年)十二月,坐罪廢為庶人。
|
清河國(前47年-前44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清河王 |
劉竟 |
4年 |
前47年-前44年 |
漢宣帝劉詢五子。初元二年(前47年)二月丁巳封清河王。五年(前44年)徙封中山王。
|
(因避漢文帝劉恆名諱,後將恆山改稱常山)
恆山國(前187年-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恆山哀王 |
劉不疑 |
1年 |
前187年-前186年 |
漢惠帝劉盈三子。高后元年(前187年)五月封恆山王,明年七月薨。
|
第2任 |
一世 |
恆山王 |
劉義 |
2年 |
前186年-前184年 |
漢惠帝劉盈四子。本名劉山。本襄城侯,高后二年(前186年)晉封恆山王,[82]四年(前184)五月丙辰即位為大漢皇帝。
|
第3任 |
一世 |
恆山王 |
劉朝 |
4年 |
前184年-前180年 |
漢惠帝劉盈五子。本軹侯,高后四年(前184)五月晉封恆山王,八年(前180年)被殺。
|
常山國(前145年-前113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常山憲王 |
劉舜 |
32年[83] |
前145年-前114年 |
漢景帝劉啟十四子。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四月丁巳封常山王。[84]
|
第2任 |
二世 |
常山王 |
劉勃 |
- |
數月 |
劉舜之子。元鼎三年(前114年)坐罪廢王位。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真定頃王 |
劉平 |
25年 |
前114年-前90年 |
常山憲王劉舜之子。元鼎三年(前114年)封真定王。[85]
|
第2任 |
二世 |
真定烈王 |
劉偃 |
18年 |
前89年-前72年 |
劉平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真定孝王 |
劉申[86] |
22年 |
前71年-前50年 |
劉偃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真定安王 |
劉雍 |
26年 |
前49年-前23年 |
劉由之子。
|
第5任 |
五世 |
真定共王 |
劉普 |
15年 |
前22年-前8年 |
劉雍之子。
|
第6任 |
六世 |
真定王 |
劉陽 |
15年[87] |
前7年-8年 |
劉普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真定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泗水思王 |
劉商 |
10年[88] |
前113年-前104年 |
常山憲王劉舜之子。元鼎四年(前113年)封泗水王。[89]
|
第2任 |
二世 |
泗水哀王 |
劉安世 |
1年 |
前103年 |
劉商之子。
|
第3任 |
|
泗水戴王 |
劉賀 |
22年[90] |
前102年-前81年 |
劉商之子、劉安世之弟。太初三年(前102年)即位為泗水王。後薨,無子嗣,國絕。
|
第4任 |
三世 |
泗水勤王 |
劉煖[91] |
39年 |
前80年-前42年 |
劉賀遺腹子。元鳳元年(前80年)三月丙子立為泗水王。
|
第5任 |
四世 |
泗水戾王 |
劉駿 |
31年 |
前41年-前11年 |
劉煖之子。
|
第6任 |
五世 |
泗水王 |
劉靖 |
18年[67] |
前10年-8年 |
劉駿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泗水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汝南王 |
劉非 |
3年 |
前155年-前153年 |
漢景帝劉啟五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封汝南王,四年(前153年)六月乙亥徙封江都王。
|
景帝四年(前153年)國廢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江都易王 |
劉非 |
26年[92] |
前153年-前128年 |
漢景帝劉啟五子。本汝南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六月乙亥徙封江都王。
|
第2任 |
二世 |
江都王 |
劉建 |
7年[93] |
前127年-前121年 |
劉非子。元狩二年(前121年)自殺,國除。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陵厲王 |
劉胥 |
64年 |
前117年-前54年 |
漢武帝劉徹四子。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乙巳封廣陵王,五鳳四年(前54年)春正月有罪,自殺。國絕
|
五鳳四年(前54年)國除,王位中斷7年。
|
第2任 |
二世 |
廣陵孝王 |
劉霸 |
13年 |
前47年-前35年 |
劉胥之子。初元二年(前47年)三月壬申封廣陵王。
|
第3任 |
三世 |
廣陵共王 |
劉意 |
3年 |
前34年-前32年 |
劉霸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廣陵哀王 |
劉護 |
16年 |
前31年-前17年 |
劉意之子。無子嗣,國絕。
|
鴻嘉四年(前17年)國除,王位中斷6年。
|
第5任 |
|
廣陵靖王 |
劉守[94] |
17年[95] |
前11年-6年 |
劉霸之子。元延二年(前11年)四月封廣陵王。
|
第6任 |
五世 |
廣陵王 |
劉宏 |
2年[96] |
7年-8年 |
劉守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陵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高密哀王 |
劉弘 |
8年[97] |
前73年-前66年 |
廣陵厲王劉胥之子。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高密王。[98]
|
第2任 |
二世 |
高密頃王 |
劉章 |
34年 |
前65年-前32年 |
劉弘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高密懷王 |
劉寬 |
11年 |
前31年-前21年 |
劉章之子。
|
第4任 |
四世 |
高密王 |
劉慎 |
28年[99] |
前20年-8年 |
劉寬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高密公。
|
定陶國(前52年-前5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定陶王 |
劉囂 |
3年 |
前52年-前50年 |
漢宣帝劉詢四子。甘露二年(前52年)十月乙亥封定陶王,四年(前50年)徙封楚王。[100]
|
甘露四年(前50年)國廢為漢郡。
|
定陶國(前25年-前5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定陶共王 |
劉康 |
3年[101] |
前25年-前23年 |
漢元帝劉奭次子。本山陽王,河平四年(前25年)四月徙封定陶王。
|
第2任 |
二世 |
定陶王 |
劉欣 |
15年[102] |
前22年-前8年 |
劉康之子。綏和元年(前8年)二月發丑立為皇太子。
|
第3任 |
一世 |
定陶王 |
劉景 |
3年 |
前8年-前5年 |
楚思王劉衍之子。綏和元年(前8年)十一月壬子封定陶王,建平二年(前5年)徙封信都王。
|
廣川國(前155年-前152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川王 |
劉彭祖 |
4年 |
前155年-前152年 |
漢景帝劉啟八子。景帝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封廣川王,五年(前152年)徙封趙王。
|
廣川國(前148年-前70年;前66年-前5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川惠王 |
劉越 |
12年[103] |
前148年-前137年 |
漢景帝劉啟十一子。景帝中二年(前148年)四月乙巳封廣川王。
|
第2任 |
二世 |
廣川繆王 |
劉齊 |
45年[104] |
前136年-前92年 |
劉越之子。
|
第3任 |
三世 |
廣川王 |
劉去[105] |
22年 |
前91年-前70年 |
劉齊之子。本始四年(前70年)秋有罪,廢為庶人,自殺。
|
本始四年(前70年)國除,王位中斷4年。
|
第4任 |
三世 |
廣川戴王 |
劉文 |
2年 |
前66年-前65年 |
劉齊之子。地節四年(前66年)夏封廣川王。
|
第5任 |
四世 |
廣川王 |
劉海陽 |
15年 |
前64年-前50年 |
劉文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夏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
廣世國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世王 |
劉宮 |
7年[106] |
2年-8年 |
江都易王劉非曾孫。[107]本盱台侯,元始二年(2年)四月晉封廣陵王。[108]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陵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平干頃王 |
劉偃 |
11年 |
前91年-前81年 |
趙敬肅王劉彭祖之子。征和二年(前91年)九月封平干王。
|
第2任 |
二世 |
平干繆王 |
劉元 |
25年 |
前80年-前56年 |
劉偃之子。五鳳二年(前56年)坐殺謁者罪,不得立後。
|
五鳳二年(前56年)國廢為漢郡。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平王 |
劉廣漢 |
12年[46] |
前4年-8年 |
中山憲王劉福之孫、廣德夷王劉雲客之弟。建平三年(前4年)正月壬寅封廣平王。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平公。
|
信都國(前37年-前23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信都王 |
劉興 |
14年 |
前37年-前23年 |
漢元帝劉奭三子。建昭二年(前37年)封信都王,陽朔二年(前23年)徙封中山王。
|
信都國(前5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信都王 |
劉景 |
13年 |
前5年-8年 |
楚思王劉衍之子。本定陶王,建平二年(前5年)徙封信都王。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信都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東平思王 |
劉宇 |
32年[109] |
前52年-前21年 |
漢宣帝劉詢三子。甘露二年(前52年)十月乙亥封東平王。[110]
|
第2任 |
二世 |
東平煬王 |
劉雲 |
17年 |
前20年-前4年 |
劉宇之子。建平三年(前4年)坐祝詛上,自殺。
|
建平三年(前4年)國除,王位中斷4年。
|
第3任 |
三世 |
東平王 |
劉開明 |
5年[111] |
1年-5年 |
劉雲之子。元始元年(1年)二月丙辰封東平王。
|
第4任 |
四世 |
東平王 |
劉匡 |
2年 |
6年-7年 |
劉雲之孫,劉開明之兄劉信之子。居攝二年(7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並併東平國。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東王 |
劉彭離 |
29年 |
前144年-前116年 |
梁孝王劉武之子。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五月丙戌晉封濟東王,元鼎元年(前116年)有罪,廢為庶人。
|
元鼎元年(前116年)國廢為大河郡。
|
山陽國(前144年-前136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山陽哀王 |
劉定 |
9年 |
前144年-前136年 |
梁孝王劉武之子。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五月丙戌晉封山陽王,九年薨,無子嗣。
|
建元五年(前136年)國廢為漢郡。
|
山陽國(前33年-前25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山陽王 |
劉康 |
9年 |
前33年-前25年 |
漢元帝劉奭次子。本濟陽王,竟寧元年(前33年)徙封山陽王,河平四年(前25年)四月徙封定陶王。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陽王 |
劉康 |
9年 |
前41年-前33年 |
漢元帝劉奭次子。永光三年(前41年)三月封濟陽王,竟寧元年(前33年)徙封山陽王。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陰哀王 |
劉不識 |
2年 |
前144年-前143年 |
梁孝王劉武之子。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五月丙戌晉封濟陰王,明年薨,無子嗣。
|
景帝後元年(前143年)國廢為漢郡。
|
濟川國(前181年-前180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川王 |
劉太 |
2年 |
前181年-前180年 |
漢惠帝劉盈七子。本呂王,高后七年(前181年)七月丁巳改稱濟川王,明年八月戊辰徙封梁王。
|
濟川國(前144年-前13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濟川王 |
劉明 |
6年 |
前144年-前138年 |
梁孝王劉武之子。本桓邑侯,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五月丙戌晉封濟川王,建元三年(138年)坐罪廢為庶人。
|
建元三年(138年)國廢為漢郡。
|
廣德國(前19年-前1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德夷王 |
劉雲客 |
2年 |
前19年-前18年 |
中山頃王劉輔之曾孫、中山憲王劉福侄孫、中山懷王劉脩的從父弟子,利鄉孝侯劉安之孫、利鄉戴侯劉遂之子。鴻嘉二年(前19年)六月封廣德王。[112]無子嗣,國絕。
|
廣德國(2年-8年)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德靜王 |
劉倫[113] |
2年 |
前19年-前18年 |
廣川惠王劉越曾孫、廣川戴王弟襄隄侯劉聖之子。元始二年(2年)四月丁酉封廣德王。
|
第2任 |
|
廣德王 |
劉赤 |
3年 |
6年-8年 |
劉榆之子。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德公。
|
傳位 |
世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備注
|
第1任 |
始封 |
廣宗王 |
劉如意 |
7年 |
2年-8年 |
代孝王劉參玄孫、清河頃王劉陽之孫。元始二年(2年)四月丁酉封廣宗王。始建國元年(9年)正月貶為廣宗公。
|
附:服外諸王
傳位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西漢南越國(前203年-前111年)
|
第1代 |
南越武王(南越武帝) |
趙佗 |
66年 |
前203年-前137年
|
第2代 |
南越文王(南越文帝) |
趙眜 |
15年 |
前137年-前122年
|
第3代 |
南越明王 |
趙嬰齊 |
7年 |
前122年-前115年
|
第4代 |
南越哀王 |
趙興 |
3年 |
前115年-前112年
|
第5代 |
南越王 |
趙建德 |
1年 |
前112年-前111年
|
傳位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西漢東海國(前191年-前138年)
|
第1代 |
東海王 |
騶搖 |
?年 |
前191年-?
|
第?代 |
東海王 |
騶望 |
?年 |
?-前138年
|
傳位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西漢閩越國(前202年-前110年)
|
|
閩越王 |
騶無諸 |
|
前202年-?
|
|
閩越王 |
騶郢 |
|
?-前135年
|
|
繇王 |
騶丑 |
約15年 |
前135年-約前120年
|
|
繇王 |
騶居股 |
約10年 |
約前120年-前110年
|
|
東越王(閩越武帝) |
騶余善 |
25年 |
前135年-前110年
|
傳位 |
諡號 |
姓名 |
在位年數 |
在位時間
|
西漢南海國(前195年-前179年至前174年間)
|
第1代 |
南海王 |
織 |
約16年至21年 |
前195年-前179年至前174年間
|
注釋
- ^ 《漢書》名「劉郢客」。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表〉及《漢書》卷14〈諸侯王表〉均作景帝四年(前153年)晉封楚王,蓋三年繼位後,以明年即景帝四年為楚王元年。
- ^ 《史記》卷50〈楚元王世家〉名「劉經」。
- ^ 在位年數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表〉、卷50〈楚元王世家〉及《漢書》卷36〈楚元王傳〉《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2年。
- ^ 在位年數據《史記》卷50〈楚元王世家〉集解引徐廣說「純立十七年卒,謚節王。子延壽立,十九年(當作二十九年)死」,《漢書》卷14〈諸侯王表〉及卷36〈楚元王傳〉作在位16年。
- ^ 在位年數據《史記》卷50〈楚元王世家〉集解引徐廣說「純立十七年卒,謚節王。子延壽立,十九年(當作二十九年)死」,《漢書》卷14〈諸侯王表〉及卷36〈楚元王傳〉作在位32年。
- ^ 《漢書》卷80〈宣元六王傳〉作在位28年,乃將定陶王年數計入。
- ^ 《漢書》卷80〈宣元六王傳〉名「劉文」。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高帝六年(前201年)十二月為英布敗亡。
- ^ 年數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漢書》卷35〈荊燕吳傳〉誤作在位9年。
- ^ 年數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漢書》卷35〈荊燕吳傳〉誤作在位42年。
- ^ 劉定國自殺之年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漢書》卷35〈荊燕吳傳〉所載各燕王在位年推算而來,《漢書》卷6〈武帝紀〉、《漢紀》卷12〈孝武皇帝紀三〉、《資治通鑑》卷18作元朔二年(前127年)坐罪自殺。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在位21年。
- ^ 《漢書》卷35〈荊燕吳傳〉作在位12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及卷38〈高五王傳〉作誤作在位23年。
- ^ 《漢書》卷44〈淮南衡山濟北王傳〉作在位14年,乃將衡山王年數計入,然前後王合計,只13年。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武王」,《漢書》卷44〈淮南衡山濟北王傳〉作「式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在位15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3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及《漢書》卷38〈高五王傳〉作在位35年,乃將濟北王年數計入。
- ^ 年數據《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及《漢書》卷38〈高五王傳〉,《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5年。
- ^ 年數據《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及《漢書》卷38〈高五王傳〉,《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6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2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史記》、《漢書》作在位33年,乃將淮南王年數計入。
- ^ 《史記》卷52〈齊悼惠王世家〉誤作在位28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5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劉雲之弟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十月乙丑」。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十二月庚午」,《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十月庚午」,疑皆「七月庚午」之誤。
- ^ 封六安王年月日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書》卷6〈武帝紀〉及《漢紀》卷13作元狩三年夏封六安王,相差1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3年。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及卷58〈梁孝王世家〉皆作名「劉勝」,《漢紀》卷八作「劉楫」。
- ^ 《史記》卷10〈孝文本紀〉及《漢書》卷4〈文帝紀〉作三月封梁王。
- ^ 《史記》、《漢書》作在位35年,乃將代王、淮陽王年數計入。
- ^ 《漢書》卷12〈平帝紀〉作四年夏有罪自殺。
- ^ 《漢書》卷12〈平帝紀〉作閏五月封梁王。
- ^ 封代王事僅見《漢書》卷1〈高帝紀〉,《史記》紀表傳及《漢書》表傳皆無此事。吳玉貴《資治通鑑疑年錄》認為封代王事在正月而非十二月。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誤作「二月丙子」。
- ^ 《史記》卷10〈孝文本紀〉及《漢書》卷4〈文帝紀〉作「三月」。
- ^ 《史記》卷58〈梁孝王世家〉及《漢書》卷47〈文三王傳〉作在位17年,乃將太原王年數計入。
- ^ 《史記》及《漢書》本紀作三月封太原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在位19年。
- ^ 年數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五宗世家》,《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8年,乃將淮陽王年數計入。
- ^ 44.0 44.1 《漢書》卷6〈武帝紀〉、漢紀卷12〈孝武皇帝紀三〉、資治通鑑卷18誤作元朔元年(前128年)去世。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9年。
- ^ 46.0 46.1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3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十一月己酉廢為臨江王,相差2月。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吳若」。
- ^ 此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8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吳產」,卷34〈韓彭英盧吳傳〉作名「吳差」。
- ^ 此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2年。
- ^ 年數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五宗世家》,《漢書》卷14〈諸侯王表〉、卷53〈景十三王傳〉作在位28年。
- ^ 年數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五宗世家》,《漢書》卷14〈諸侯王表〉、卷53〈景十三王傳〉作在位27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劉附朐」。
- ^ 年數據《漢書》卷14〈諸侯王表〉,卷53〈景十三王傳〉誤作在位5年,乃將無王2年計入。
- ^ 封長沙王之年據《漢書》卷9〈元帝紀〉、卷14〈諸侯王表〉,卷53〈景十三王傳〉作初元三年(前46年)封長沙王。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高帝四年薨。
- ^ 《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元年在高帝五年,八年廢。
- ^ 《史記》及《漢書》無封代王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四月封趙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三月丙午封趙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63年,乃將廣川王年數計入。然據卷5〈景帝紀〉及卷6〈武帝紀〉所載封廣川王及卒年推算,實為64年。
- ^ 《漢書》卷6〈武帝紀〉作征和元年(前92年)三月薨。
- ^ 據卷6〈武帝紀〉所載趙王劉彭祖卒年往後推算,《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元年在征和元年(前92年)。
- ^ 據卷6〈武帝紀〉所載趙王劉彭祖卒年往後推算,《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元年在本始元年(前73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56年,以前後王之元年推算,只55年。
- ^ 67.0 67.1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9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誤作在位43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中山糠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及卷80〈宣元六王傳〉作在位13年,乃將清河王年數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0年,乃將信都王年數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6年,乃未將元壽二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劉不周」。
- ^ 《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作名「劉堪」。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劉緩」。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卷53〈景十三王傳〉均誤作在位17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4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8年,乃將代王年數計入;卷47〈文三王傳〉作在位40年。
- ^ 79.0 79.1 《漢書》卷47〈文三王傳〉作在位24年。
- ^ 《漢書》卷47〈文三王傳〉作名「劉湯」。
- ^ 《漢書》卷47〈文三王傳〉作在位3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高后三年封恆山王。
- ^ 在位年數據《史記》,《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1年,卷53〈景十三王傳〉作在位33年。
- ^ 封常山王月日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三月丁巳封常山王。
- ^ 此據《漢書》卷14〈諸侯王表〉及《前漢紀》,《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元年在元鼎四年。
- ^ 《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作名「劉由」。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6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此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卷59〈五宗世家〉及《漢書》卷6〈武帝紀〉、卷53〈景十三王傳〉及《前漢紀》卷13所載封泗水王之年推算,實為在位10年。《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在位15年,《史記》卷59〈五宗世家〉誤作在位11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元鼎二年封泗水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0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名「劉綜」,《前漢紀》作名「劉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8年,乃將汝南王年數計入。卷53〈景十三王傳〉誤作27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6年,乃未將元狩二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10〈成帝紀〉作名「劉宇」,前漢紀作名「劉憲」。
- ^ 《漢書》卷63〈武五子傳〉作在位20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3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63〈武五子傳〉作在位9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十月封高密王,相差3月。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29年,乃將始建國元年1年計入。
- ^ 《漢書》卷80〈宣元六王傳〉作三年徙封楚王。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9年,乃將濟陽王、山陽王年數計入。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在位14年,乃未將綏和元年1年計入。
- ^ 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及《漢書》卷14〈諸侯王表〉,《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作在位13年。
- ^ 據《史記》卷17〈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卷59〈三宗世家〉及《漢書》卷14〈諸侯王表〉,《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作在位44年。
- ^ 《漢書》卷8〈宣帝紀〉作名「劉吉」。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誤作在位5年。
- ^ 《漢書》卷12〈平帝紀〉作劉非之孫。
- ^ 《漢書》卷12〈平帝紀〉作封廣川王。
- ^ 《漢書》卷80〈宣元六王傳〉誤作33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九月封東平王,相差1月。
- ^ 《漢書》卷80〈宣元六王傳〉作3年。
- ^ 《漢書》卷14〈諸侯王表〉作八月封廣德王,相差2月。
- ^ 此據《漢書》卷12〈平帝紀〉,卷14〈諸侯王表〉作名「劉榆」,卷53〈景十三王傳〉作名「劉瘉」。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 《史記/卷017》,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文獻
-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
- 史記‧卷十‧孝帝皇帝本紀
- 史記‧卷十一‧孝景皇帝本紀
- 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 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史記‧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 史記‧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史記‧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 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 漢書‧卷二‧惠帝紀第二
- 漢書‧卷三‧高后紀第三
- 漢書‧卷四‧文帝紀第四
- 漢書‧卷五‧景帝紀第五
-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 漢書‧卷七‧昭帝紀第七
- 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
- 漢書‧卷九‧元帝紀第九
- 漢書‧卷十‧成帝紀第十
-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
- 漢書‧卷十二‧平帝紀第十二
- 漢書‧卷十三‧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 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
- 漢書‧卷三十二‧張耳陳餘傳第二
- 漢書‧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 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 漢書‧卷三十五‧荊燕吳傳第五
-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
- 漢書‧卷四十七‧文三王傳第十七
- 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 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 漢書‧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 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第六十九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