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菲利浦曲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菲利普斯曲線(英語:Phillips Curve),新西蘭統計學家威廉·菲利普斯於1958年根據英國近百年(1861-1957)的總體經濟數據,畫出了一條表現工資增長率與失業率關係的曲線:名義工資率的變化率與失業率呈負相關關係,低工資變化率與低失業率不能並存,高工資變化率與高失業率不能並存。進而推論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關係(因通貨膨脹的數據難以取得,於是以名義工資的增長率來代替通貨膨脹率),得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負關係[1]

此曲線表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交替關係,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

歷史

19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索洛根據美國宏觀經濟數據證實了菲利普斯曲線所表示的交替關係在美國同樣存在,並指出,可以根據菲利普斯曲線所揭示的這種關係來指導宏觀經濟政策,通過緊縮或擴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將通貨膨脹和失業控制在社會可接受的水準[2]

但60年代末米爾頓·弗里德曼埃德蒙·費爾普斯等人發表文章適應性預期批評菲利普斯曲線,否定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在長期經濟中存在相關性,並認為,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線在通貨膨脹失業率之間進行權衡是危險的。在當時人們很難接受這樣大膽的觀點,因為薩繆爾森羅伯特·索洛有歷史數據支持。埃德蒙·費爾普斯因此而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數學表達

其中:t時的通貨膨脹率, :之前時期的通貨膨脹率, :t時的期望通貨膨脹率, :t時的失業率。

參考資料

  1. ^ 袁守啟. 《現代宏觀經濟學》. : 第184頁. 
  2. ^ 袁守啟. 《現代宏觀經濟學》. : 第185頁.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