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堈
秦堈(16世紀—17世紀),字器新,號儼海,又號任城,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1]。
生平
秦堈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應天鄉試舉人[2],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獲授澤州知州,但因父喪歸鄉未赴任;之後出任福寧知州,解決人民賦稅問題,又以勸告代替恐嚇處理案件。很快他入朝擔任戶部山西司員外郎,管理京城糧廳;宦官張彝憲巡視戶工二部,金鉉抗疏彈劾馮元颺,他和何楷慷慨支持,忤逆張彝憲而辭官[1]。弘光年間他得起用為郎中,和葛遇朝、張弘弼、吳國斗、雍鳴鸞、趙明遠、許承欽、任弘震、區志遠、夏時泰、曹璣、陸禹思、張大章、何應璜、方岳朝、周憲申、蔡元宸、陳宗大、趙翼心、盛黃、周伯瑞、張永禧、劉世斗、侯鼎鉉、傅如湯、張鼎隅、趙悅心、王泰際、章甫、徐懋賢、倪元善一同共事,張有譽上疏讓他改任通政,但未通報南京已經失陷,最後到東皋居住終老[3][4]。
參考文獻
-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傳第七》:堈,字器新,無錫人。天啟二年進士。歷澤州、福寧知州,入為山西司員外郎,管軍糧廳。以忤張彝憲去。
- ^ 光緒《無錫金匱縣志·卷十六·選舉》:(萬曆)四十三年乙卯科(舉人)……秦堈 壬戌進士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傳第七》:(弘光)時戶部司官先後可紀者,為葛遇朝、張弘弼、吳國斗、雍鳴鸞、趙明遠、許承欽、任弘震、區志遠、秦堈、夏時泰、曹璣、陸禹思、張大章、何應璜、方岳朝、周憲申、蔡元宸、陳宗大、趙翼心、盛黃、周伯瑞、張永禧、劉世斗、侯鼎鉉、傅如湯、張鼎隅、趙悅心、王際泰、章甫、徐懋賢、倪元善。……起郎中,張有譽疏改通政,未報而南京亡。
- ^ 光緒《無錫金匱縣志·卷十九·宦望》:秦堈,字器新,天啟二年進士,知澤州,父喪歸。補福寧州,輸賦令民自封,屬邑解餉。許竟達藩司決獄,以開諭得情,不以恫喝。入為戶部員外郎,管京糧廳;宦官張彝憲以督理戶工二部,至屬視諸曹。金鉉抗疏論劾馮元颺,索馬徑去。而堈及何楷與慷慨講分庭禮,璫意大忤,堈亦遂歸,晚居東皋以終。
官銜 | ||
---|---|---|
前任: 方孔炤 |
明朝福寧州知州 天啟年間 |
繼任: 王運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