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格施塔德公開賽
Suisse Open Gstaad 瑞士格施塔德公開賽 | |
---|---|
ATP巡迴賽 | |
賽會 | EFG Swiss Open Gstaad |
創立 | 1898年 |
地點 | 瑞士格施塔德 |
場館 | 羅伊·愛默生體育館 |
類別 | 大獎賽網球巡迴賽 (1971-1989) ATP250巡迴賽 (1990-) |
地面 | 室外紅土球場 |
籤表 | 32S/32Q/16D |
獎金 | €597,900 (2022) |
網站 | swissopengstaad.ch |
應屆冠軍 (2024) | |
單打 | 馬泰奧·貝雷蒂尼 |
雙打 | 尤奇·班布里 阿爾巴諾·奧利維蒂 |
瑞士格施塔德公開賽(Suisse Open Gstaad),也被稱為瑞士公開賽(Swiss Open),目前因為贊助商的關係被稱為盈豐銀行瑞士格施塔德公開賽(EFG Swiss Open Gstaad),是在瑞士格施塔德[1]舉辦的男子職業網球賽事。瑞士公開賽的前身賽事創辦於1898年,是最古老的網球賽事之一,最初叫做瑞士國際網球錦標賽(Swiss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2]從1979年到-1989年賽事屬於大獎賽網球巡迴賽,1990年開始屬於ATP巡迴賽,目前賽事級別是ATP250巡迴賽。
第一屆瑞士公開賽比賽於1915年在格施塔德宮酒店舉行,並與格施塔德草地網球俱樂部(LTC)合作組織。這項賽事在羅伊·愛默生體育館的室外紅土球場上進行。[3]羅伊·愛默生在這裡一共打入過9次決賽(7次單打和2次雙打),獲得5個單打冠軍。
格施塔德位於海拔1050米(3450英尺)的地方。它是在歐洲舉辦的ATP巡迴賽中海拔最高的場地,比在安第斯山脈舉辦的厄瓜多爾公開賽和前哥倫比亞公開賽要低。[3]
2003年,瑞士本土球星羅傑·費德勒在贏得他的第一個溫網冠軍後,在回到家鄉的慶典上被贈送了一頭奶牛。不過費德勒在當年的決賽中輸給了伊里·諾瓦克,但他在2004年贏得了冠軍。2013年,人們期待已久的費德勒再次回歸,並在一個特殊的儀式上再次被贈予一頭奶牛。[4]
歷年決賽
單打
年份 | 冠軍 | 亞軍 | 比分 |
---|---|---|---|
1915 | Victor de Coubasch | Charles Barde | 8–6, 6–2, 3–6, 2–6, 6–3 |
1916 | René de Grenus | ||
1917 | A. Breaud | ||
1918 | René de Grenus | ||
1919 | Charles-Henry Martin | ||
1920 | Maurice Ferrier | ||
1921 | Marcus Wallenberg, Jr. | ||
1922 | 蓋·紹特爾 | ||
1923 | Hector Fisher | ||
1924 | Đorđe Dunđerski | ||
1925 | Leonardo Bonzi | ||
1926 | Gottfried Banfield | ||
1927 | Leonce Aslangul | ||
1928 | Hector Fisher | ||
1929 | Hector Fisher | Hermann Artens | 6–3, 8–6, 6-4 |
1930 | Erik Worm | ||
1931 | Hector Fisher (4) | ||
1932 | |||
1933 | |||
1934 | |||
1935 | |||
1936 | |||
1937 | Boris Maneff | Max Ellmer | 6–3, 8–6, ret. |
1938 | |||
1939 | |||
1940 | |||
1941 | |||
1942 | Hans Pfaff | Jost Spitzer | 6–2, 6–4, 6–3 |
1943 | |||
1944 | |||
1945 | |||
1946 | Vladimír Černík | Bohuslav Hykš | 6–0, 0–6, 1–6, 6–4, 6-2 |
1947 | Marcello Del Bello | Mario Belardinelli | walkover |
1948 | Not Semifinals and Final | ||
1949 | Earl Cochell | 雅羅斯拉夫·德羅布尼 | 3–6, 6–3, 2–6, 6–3, 7–5 |
1950 | Vladimír Černík | Sumant Misra | 6–1, 2–6, 6–8, 6–4, 6–3 |
1951 | Russell Seymour | Syd Levy | 2–6, 6–3, 7–5, 1-6, 6-4 |
1952 | Herbert Flam | Irvin Dorfman | 6–4, 6–2, 6–1 |
1953 | Not Semifinals and Final | ||
1954 | Lew Hoad | Neale Fraser | 6–4, 11–9, 6–4 |
1955 | Arthur Larsen | Enrique Morea | 6–4, 2–6, 6–2, 6–2 |
1956 | 雅羅斯拉夫·德羅布尼 | Neale Fraser | 7–5, 6–3, 6–3 |
1957 | 巴奇·帕蒂 | 雅羅斯拉夫·德羅布尼 | 3–6, 6–3, 6–3, 6–1 |
1958 | Ashley Cooper | Neale Fraser | 2–6, 3–6, 7–5, 6–4, 6–3 |
1959 | Luis Ayala | Jan-Erik Lundqvist | 6–1, 6–2, 6–1 |
1960 | 羅伊·愛默生 | Mike Davies | 6–4, 9–7, 6–2 |
1961 | 羅伊·愛默生 (2) | Luis Ayala | 6–3, 6–1, 6–0 |
1962 | 羅德·拉沃 | Neale Fraser | 6–4, 6–4, 8–6 |
1963 | 尼古拉·彼得蘭傑利 | 羅伊·愛默生 | 7–5, 6–2, 6–2 |
1964 | Thomaz Koch | Ronald Barnes | 6–3, 6–1, 7–9, 7–5 |
1965 | Patricio Rodriguez | Thomaz Koch | 2–6, 6–3, 6–2, 6–2 |
1966 | 羅伊·愛默生 (3) | 曼努埃爾·桑塔納 | 5–7, 7–5, 6–3 |
1967 | 羅伊·愛默生 (4) | 曼努埃爾·桑塔納 | 6–2, 8–6, 6–4 |
公開賽年代 | |||
1968 | 克利夫·德賴斯代爾 | 湯姆·奧克 | 6–3, 6–3, 6–0 |
1969 | 羅伊·愛默生 (5) | 湯姆·奧克 | 6–1, 12–14, 6–4, 6–4 |
1970 | 托尼·羅奇 | 湯姆·奧克 | 7–5, 7–5, 6–3 |
1971 | 約翰·紐康姆 | 湯姆·奧克 | 6–2, 5–7, 1–6, 7–5, 6–3 |
1972 | 安德烈斯·希梅諾 | 阿德里亞諾·帕納塔 | 7–5, 9–8, 6–4 |
1973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羅伊·愛默生 | 6–4, 6–3, 6–3 |
1974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曼努埃爾·奧蘭特斯 | 6–1, 6–2 |
1975 | 肯·羅斯威爾 | Karl Meiler | 6–4, 6–4, 6–3 |
1976 | 勞爾·拉米雷斯 | 阿德里亞諾·帕納塔 | 7–5, 6–7, 6–1, 6–3 |
1977 | Jeff Borowiak | Jean-François Caujolle | 2–6, 6–1, 6–3 |
1978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José Luis Clerc | 6–3, 7–6, 6–4 |
1979 | Ulrich Pinner | 彼得·麥克納馬拉 | 6–2, 6–4, 7–5 |
1980 | 海因茨·金特哈特 | 金·沃里克 | 4–6, 6–4, 7–6 |
1981 | 沃伊切赫·菲巴克 | 雅尼克·諾阿 | 6–1, 7–6 |
1982 | José Luis Clerc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6–1, 6–3, 6–2 |
1983 | 桑迪·邁耶 | 托馬什·施密德 | 6–0, 6–3, 6–2 |
1984 | 約阿基姆·尼斯特倫 | 布賴恩·蒂徹 | 6–4, 6–2 |
1985 | 約阿基姆·尼斯特倫 (2) | Andreas Maurer | 6–4, 1–6, 7–5, 6–3 |
1986 | 斯蒂芬·埃德伯格 | Roland Stadler | 7–5, 4–6, 6–1, 4–6, 6–2 |
1987 | 埃米利奧·桑切斯 | 羅納德·阿格諾爾 | 6–2, 6–3, 7–6 |
1988 | 達倫·卡希爾 | 雅各布·赫拉塞克 | 6–3, 6–4, 7–6 |
1989 | Carl-Uwe Steeb | 馬格努斯·古斯塔夫森 | 6–7, 3–6, 6–2, 6–4, 6–2 |
ATP巡迴賽 (2009-) | |||
1990 | 馬丁·傑特 | 塞爾希·布魯格拉 | 6–3, 6–7, 6–2, 6–2 |
1991 | 埃米利奧·桑切斯 (2) | 塞爾希·布魯格拉 | 6–1, 6–4, 6–4 |
1992 | 塞爾希·布魯格拉 | 法蘭西斯科·克拉維特 | 6–1, 6–4 |
1993 | 塞爾希·布魯格拉 (2) | 卡雷爾·諾瓦切克 | 6–3, 6–4 |
1994 | 塞爾希·布魯格拉 (3) | 居伊·福爾熱 | 3–6, 7–5, 6–2, 6–1 |
1995 | 葉夫蓋尼·卡費爾尼科夫 | 雅各布·赫拉塞克 | 6–3, 6–4, 3–6, 6–3 |
1996 | 阿爾韋特·科斯塔 | 費利克斯·曼蒂利亞 | 4–6, 7–6(7–2), 6–1, 6–0 |
1997 | 費利克斯·曼蒂利亞 | 霍安·阿爾伯特·維洛卡 | 6–1, 6–4, 6–4 |
1998 | 亞歷克斯·科雷查 | 鮑里斯·貝克爾 | 7–6(7–5), 7–5, 6–3 |
1999 | 阿爾韋特·科斯塔 (2) | 尼古拉斯·拉潘蒂 | 7–6(7–4), 6–3, 6–4 |
2000 | 亞歷克斯·科雷查 (2) | 馬里亞諾·普埃爾塔 | 6–1, 6–3 |
2001 | 伊里·諾瓦克 | 胡安·卡洛斯·費雷羅 | 6–1, 6–7(5–7), 7–5 |
2002 | 亞歷克斯·科雷查 (3) | 加斯頓·高迪奧 | 6–3, 7–6(7–3), 7–6(7–3) |
2003 | 伊里·諾瓦克 (2) | 羅傑·費德勒 | 5–7, 6–3, 6–3, 1–6, 6–3 |
2004 | 羅傑·費德勒 | 伊戈爾·安德烈耶夫 | 6–2, 6–3, 5–7, 6–3 |
2005 | 加斯頓·高迪奧 | 斯坦·瓦林卡 | 6–4, 6–4 |
2006 | 里夏爾·加斯奎特 | 菲里西亞諾·洛佩茲 | 7–6(7–4), 6–7(3–7), 6–3, 6–3 |
2007 | 保羅-亨利·馬蒂厄 | 安德烈亞斯·塞皮 | 6–7(1–7), 6–3, 7–5 |
2008 | 維克托·哈內斯庫 | 伊戈爾·安德烈耶夫 | 6–3, 6–4 |
2009 | 托馬斯·貝魯奇 | 安德烈亞斯·貝克 | 6–4, 7–6(7–2) |
2010 | 尼古拉斯·阿爾瑪格羅 | 里夏爾·加斯奎特 | 7–5, 6–1 |
2011 | 馬塞爾·格拉諾勒斯 | 費爾南多·沃達斯科 | 6–4, 3–6, 6–3 |
2012 | 托馬斯·貝魯奇 (2) | 揚科·蒂普薩雷維奇 | 6–7(6–8), 6–4, 6–2 |
2013 | 米哈伊爾·尤日尼 | 羅賓·哈斯 | 6–3, 6–4 |
2014 | 巴勃羅·安杜哈爾 | 胡安·摩納哥 | 6–3, 7–5 |
2015 | 多米尼克·蒂姆 | 大衛·戈芬 | 7–5, 6–2 |
2016 | 菲里西亞諾·洛佩茲 | 羅賓·哈斯 | 6–4, 7–5 |
2017 | 法比奧·福尼尼 | 揚尼克·漢夫曼 | 6–4, 7–5 |
2018 | 馬泰奧·貝雷蒂尼 | 羅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 | 7–6(11–9), 6–4 |
2019 | 阿爾伯特·拉莫斯-維諾拉斯 | 塞德里克·馬塞爾·史特比 | 6–3, 6–2 |
2020 | 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 ||
2021 | 卡斯珀·魯德 | 雨果·加斯頓 | 6–3, 6–2 |
2022 | 卡斯珀·魯德 | 馬泰奧·貝雷蒂尼 | 4–6, 7–6(7–4) , 6–2 |
2023 | 佩德羅·卡欽 | 阿爾韋特·拉莫斯-比尼奧拉斯 | 3–6, 6–0, 7–5 |
2024 | 馬泰奧·貝雷蒂尼 (2) | 康坦·阿利斯 | 6–3, 6–1 |
雙打
另見
參考
- ^ Tourismus, Schweiz. 格施塔德(Gstaad). 瑞士國家旅遊局.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中文(簡體)).
- ^ Swiss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 Roll of honour. thetennisbase.com. Tennis Base 2017. [4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4).
- ^ 3.0 3.1 Thomas Stephens. Advantage Gstaad: 100 years of ‘unique’ tennis. Swissinfo. 23 July 2015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 ^ Got Milk? Well, Gstaad Gave Roger Federer Cows | ATP Tour | Tennis. ATP Tour. [2022-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