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班加羅爾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邦加羅爾
ಬೆಂಗಳೂರು(卡納達語)
बंगलौर(印地文)
Bangalore(英文)
Metropolis
Bengaluru
自頂部順時針:UB城英語UB City印孚瑟斯班加羅爾宮英語Bangalore Palace卡納塔克邦議會大樓英語Vidhana SoudhaLal Bagh英語Lal Bagh的溫室、巴克曼內科技園英語Bagmane Tech Park
綽號:印度硅谷
花園城
邦加羅爾在卡納塔克邦的位置
邦加羅爾
邦加羅爾
坐標:12°58′45″N 77°35′29″E / 12.9791198°N 77.5912997°E / 12.9791198; 77.5912997
國家印度
卡納塔克邦
班加羅爾市區縣
建立1537年
政府
 • 市長Shantakumari
面積
 • 市區741 平方公里(286 平方英里)
海拔[1]920 公尺(3,020 英尺)
人口(2011年)[2]
 • 排名全國第3位
 • 市區8,443,675
 • 都會區[3]10,456,000
 • 排名全國第5位
居民稱謂Bengalurean / Bengalurinavaru
郵遞區號560 xxx
電話區號+91-(0)80
車輛號牌KA-01, 02, 03, 04, 05, 41, 50, 51, 53, 58, 59, 60, 61
網站www.bbmp.gov.in

班加羅爾(英語:Bangalore),官方名稱本加盧魯[4]卡納達語ಬೆಂಗಳೂರು國際音標 /'bɛŋgəɫurʊ,英語:BengaluruKannada pronunciation:[ˈbeŋgɐɭuːɾu] ),是印度卡納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羅爾人口超過一千萬,為印度第三大城市,第五大都會區。班加羅爾位於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超過三千英尺。[2][5][6]

班加羅爾神廟中的石刻銘文可追溯到公元890年左右,銘文中最早提到了「班加羅爾」這個名字[7]。班加羅爾區域曾隸屬於古印度的西恆伽王朝朱羅王朝曷薩拉王朝,其後的毗奢耶那伽羅王朝封建地主Kempe Gowda英語Kempe Gowda I在西元1537年正式建都並取名班加盧魯,Kempe Gowda 在此建立一座土城,其四周漸漸發展出商業市集,其後的都市與道路皆以此為軸心向外擴張。

班加羅爾簡易地圖

1638年,印度教王朝馬拉地帝國佔領並統治班加羅爾,半世紀後蒙古民族的蒙兀兒帝國佔據其地,又將其轉售予毗奢耶那伽羅王朝下屬的邁索爾王國。十八世紀末,在英國於第四盎格魯邁索爾戰役英語Fourth Anglo-Mysore War取得勝利後,班加羅爾也一併被英國東印度公司佔領,原先隸屬於邁索爾王國底下的諸侯傾向英國占領者,並得到了班加羅爾城的行政控制權,名義上為英屬印度政權底下的自治區。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統治短暫地成立印度自治領,班加羅爾成為邁索爾邦(今日卡納塔克邦前身)首府,並在印度共和國建立後維持其卡納塔克邦首府的地位。班加羅爾市於2006年正名為卡納達語的「邦加魯魯」。

印度獨立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等)的中心。近10年來,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資訊科技的中心,被稱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的資訊科技公司任用印度電腦工程師的30%左右。班加羅爾與矽谷的時差近半天,故可與美國IT產業進行接力工作:當美國矽谷的廠商下班後,可將技術文件及相關資料傳到班加羅爾的廠商接力製作,半天後印度廠商下班,即可上傳回矽谷的廠商繼續製作。班加羅爾是印度增長第二快的大都市。它是許多教育和研究機構的所在地。印孚瑟斯威普羅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班加羅爾。[8]

教育

參見:班加羅爾高等教育機構列表

班加羅爾早期教育

直到19世紀早期,班加羅爾的教育主要是由宗教領袖管理,而且僅限於宗教學生[9]。 西方的教育制度是在Mummadi Krishnaraja Wodeyar的統治時期引入的。隨後,英國衛斯理教會代表團在1842年建立了第一所英語學校——聖約瑟夫的印度機構[10]。 班加羅爾高中是由邁索爾政府於1858年開辦的,而主教棉花男子學校英語Bishop Cotton Boys' School的學校於1865年成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喬治六世國王在班加羅爾開設了喬治國王的軍事學院;這所學校被稱為班加羅爾軍事學校英語Bangalore Military School[11][12]

基礎教育

在獨立後的印度,兒童學校(16個月- 5年)被稱為托兒所、幼兒園或遊戲學校,這些學校廣泛地基於蒙特梭利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論[13]教育的方法[14]。 中小學教育在班加羅爾是提供的各種學校隸屬於董事會的教育之一,如中學畢業證書英語Secondary School Leaving Certificate(SSLC),印度中等教育證書英語Indian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ICSE),中等教育中央委員會英語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CBSE),國際學士學位(IB)、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和國家開放教育研究所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of Open Schooling(NIOS)。[199]班加羅爾的學校要麼是政府辦的,要麼是私立的(由政府資助和非資助)。[15] 班加羅爾有相當數量的國際學校,便於外籍人士和IT人群子女就讀。[16] 在完成中學教育後,學生可以進入大學預科英語Pre-university course(PUC),或者在三種流派中繼續讀高中——博雅教育、商業或科學。或者,學生也可以參加文憑課程。在完成所要求的課程作業後,學生通過橫向進入進入大學的一般或專業學位[17][18]

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

印度國立法律大學英語印度國立法律大學, 被稱為「東方哈佛」的premier law大學
基督大學英語Christ University
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印度首屈一指的管理機構之一。

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 班加羅爾大學成立於1886年,提供了超過500所大學的隸屬關係,學生總數超過30萬。這所大學在班加羅爾有兩個校區——Jnanabharathi和中央學院[19]

維斯瓦拉亞工程學院英語University Visvesvaraya College of Engineering成立於1917年,由Bharat Ratna Sir M創立,是班加羅爾大學唯一的工程學院。班加羅爾還有許多隸屬於維斯瓦拉亞科技大學英語Visvesvaraya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私立工程學院。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於1909年為了完成塔塔集團創辦人賈姆希德吉·塔塔的遺願所設立,是印度歷史最悠久的科研教育機構[20][21]印度國家生物學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re for Biological Sciences(NCBS),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等科學研究中心英語Jawaharlal Nehru Centre for Advanced Scientific Research(JNCASR),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英語Indian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拉曼研究所,以及國際理論科學中心英語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是印度科學研究和研究的主要機構。全國知名專業機構,如班加羅爾農業科學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ngalore的(UASB),國家設計院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國家時尚技術研究院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IFT),印度國家大學法學院英語National Law School of India University(NLSIU),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木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英語Institute of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CAR-National)動物營養學和生理學研究所(NIANP),印度統計研究所英語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班加羅爾國際信息技術研究所英語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ngalore(IIIT-B)位於班加羅爾。這個城市也是印度國家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研究所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nd Neurosciences(NIMHANS)的首要精神衛生機構所在地。

班加羅爾的私立大學包括SVKM's NMIMS英語Narsee Monjee管理研究所共生國際大學英語Symbiosis International (Deemed University)基督大學英語Christ University耆那大學英語Jain University班加羅爾的醫學院英語Bangalore Medical College and Research Institute包括聖約翰醫學院英語St. John's Medical College[22][23]班加羅爾醫學院和研究所英語M. P. Birl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BMCRI)[24]

交通

班加羅爾雖然成了許多高等科技公司的基地,但基礎設施建設尚未跟上,交通擁擠,經常停電,許多公司要求市政儘快改進設施建設,修建地鐵等交通樞紐以緩解交通擁擠現狀。

班加羅爾國際機場是印度第四繁忙的機場,有航班飛往倫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

氣候

班加羅爾屬於熱帶乾濕季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Aw),城市有明顯的干濕季節。由於海拔較高,班加羅爾通常全年氣候較為溫和,儘管偶爾的熱浪會讓夏天有些不舒服[25],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低溫為15.1°C (59.2°F),最熱的月份是4月,平均高溫為35°C (95°F)。[26]班加羅爾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為39.2 °C(103°F)(記錄於2016年4月24日)[27],因為2016年發生了強烈的聖嬰現象。當天還有非官方記錄41°C(106°F),班加羅爾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是1884年1月的7.8°C (46°F)。]冬季氣溫很少低於14°C (57°F),夏季氣溫很少超過36°C (97 °F) 。[28][29]

班加羅爾經接收來自東北季風西南季風的降雨,最潮濕的月份依次是9月、10 月和8月,相當頻繁的雷暴緩解了當地夏季的炎熱,但偶爾會導致停電和局部洪水。大部分降雨發生在下午/傍晚或夜間,中午之前的降雨很少。2015年11月(290.4 毫米)被記錄為班加羅爾最潮濕的月份之一,暴雨導致一些地區發生嚴重洪水[30],1997年10月1日記錄的24小時內最大降雨量為179 毫米(7英寸)。[31]

班加羅爾 (1981–2010, extremes 1901–2012)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2.8
(91.0)
35.9
(96.6)
37.3
(99.1)
38.3
(100.9)
38.9
(102.0)
38.1
(100.6)
33.3
(91.9)
33.3
(91.9)
33.3
(91.9)
32.4
(90.3)
31.7
(89.1)
31.1
(88.0)
38.9
(102.0)
平均高溫 °C(°F) 27.9
(82.2)
30.7
(87.3)
33.1
(91.6)
34.0
(93.2)
33.3
(91.9)
29.6
(85.3)
28.3
(82.9)
27.8
(82.0)
28.6
(83.5)
28.2
(82.8)
27.2
(81.0)
26.5
(79.7)
29.6
(85.3)
平均低溫 °C(°F) 15.8
(60.4)
17.5
(63.5)
20.0
(68.0)
22.0
(71.6)
21.7
(71.1)
20.4
(68.7)
19.9
(67.8)
19.8
(67.6)
19.8
(67.6)
19.6
(67.3)
18.0
(64.4)
16.2
(61.2)
19.2
(66.6)
歷史最低溫 °C(°F) 7.8
(46.0)
9.4
(48.9)
11.1
(52.0)
14.4
(57.9)
16.7
(62.1)
16.7
(62.1)
16.1
(61.0)
14.4
(57.9)
15.0
(59.0)
13.2
(55.8)
9.6
(49.3)
8.9
(48.0)
7.8
(46.0)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1.9
(0.07)
5.4
(0.21)
18.5
(0.73)
41.5
(1.63)
107.4
(4.23)
106.5
(4.19)
112.9
(4.44)
147.0
(5.79)
212.8
(8.38)
168.3
(6.63)
48.9
(1.93)
15.7
(0.62)
986.9
(38.85)
平均降雨天數 0.2 0.4 1.1 3.1 6.7 6.2 7.2 9.9 9.8 8.3 3.8 1.4 58.1
平均相對濕度(%) (17:30 IST 41 32 29 35 47 62 65 67 64 65 61 53 52
月均日照時數 262.3 247.6 271.4 257.0 241.1 136.8 111.8 114.3 143.6 173.1 190.2 211.7 2,360.9
數據來源1:印度氣象局[32][33]
數據來源2:NOAA (sun: 1971–1990)[34]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1. ^ H.S. Sudhira; T.V. Ramachandra; M.H. Bala Subrahmanya. City Profile — Bangalore (PDF). Cities (Bangalore). 2007, 24 (5): 382 [13 October 2013]. doi:10.1016/j.cities.2007.04.0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4 December 2012). 
  2. ^ 2.0 2.1 Karnataka (India): Districts, Cities, Towns and Outgrowth Wards –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Maps and Charts.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3. ^ Urban agglomerations/cities having population 1 million and above (PDF). Provisional population totals, census of India 2011.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1 [2012-01-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5). 
  4. ^ “印度硅谷”改名惹争议. 廣州日報. 新浪網. 2006-11-02 [2023-09-11]. 1日,被譽為「印度硅谷」的印度著名信息技術城市、「呼叫中心之都」——班加羅爾(Bangalore)正式更名為「班加魯魯」(Bangaluru,也有一個版本 為Bangalooru) 
  5. ^ Swaminathan, Jayashankar M. Indian Economic Superpower: Fiction Or Future?. 2 of World Scientific series on 21st century business, ISSN 1793-5660. World Scientific. 2009: 20. ISBN 9789812814661. 
  6. ^ Srinivas, S. The bean city.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05-02-22 [200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7. ^ 1000-year old inscription stone bears earliest reference to Bengaluru | Bengaluru News – Times of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8. ^ Sen, Meghna. Ease of Living Index: Bengaluru is the best city to live in India, Pune next. mint. 2021-03-04 [2021-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英語). 
  9. ^ Rao 1929,第494頁
  10. ^ History. stjosephsindianinstitutions.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March 2014). 
  11. ^ Rao 1929,第497頁
  12. ^ Punekar, Vijaya Bhaskar. Assimilation: A Study of North Indians in Bangalore. Popular Prakashan. 1974: 54. ISBN 9788171540129. 
  13. ^ Gopalakrishnan, Karthika. intelligence/articleshow/5224559.cms?referral=PM Pre-schools work on develop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 請檢查|url=值 (幫助). The Times of India. 2009-11-13 [2015-12-01]. [永久失效連結]
  14. ^ Bangalore a hot destin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The Times of India. 2003-08-09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15. ^ Broad choice of Class X boards. Deccan Herald. 2004-07-01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6). 
  16. ^ Ullas, Sruthy Susan. IT crowd, elite prefer international schools. The Times of India. 2013-07-02 [2015-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0). 
  17. ^ Diploma students have a chance in gover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s. The Indian Express. 29 August 2013 [14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September 2013). 
  18. ^ Khongwir, Darinia. PUC is not the only option. The Times of India. 2009-05-06 [2013-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19. ^ BU overloaded, wants to split. The Times of India. 2007-01-09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20. ^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ISc)簡介. [2014-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21. ^ General Info - About IISc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15.
  22. ^ Parvathi Menon and Ravi Sharma. work= the Hindu, Volume 23 – Issue 17 Hub of research 請檢查|url=值 (幫助). 2006-09-08 [2012-01-25]. 
  23. ^ Bangalore, the education hub. The Times of India. 2011-06-27 [2013-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24. ^ About Us. M. P. Birl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2012-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25. ^ Rise in temperature 'unusual' for Bangalore.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05-05-18 [2007-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26. ^ Bangalore. 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India. [2007-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8). 
  27. ^ Bengaluru records highest temperature since 1931. The Hindu. 2016-04-24 [2017-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0). 
  28. ^ Amaresh, Vidyashree. Set up rain gauges in areas prone to flooding.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06-05-10 [200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6). 
  29. ^ Ashwini Y.S. Bangalore weather back again. Deccan Herald. 2006-12-17 [200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4). 
  30. ^ Global monitoring precipitation. cpc.ncep.noaa.gov. [2016-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1. ^ Sharma, Ravi. Bangalore's woes. The Frontline. 2005-11-05 [200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0). 
  32. ^ Station: Bangalore/Bangaluru Climatological Table 1981–2010 (PDF). Climatological Normals 1981–2010. 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81–82. January 2015 [2020-04-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2-05). 
  33. ^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 Rainfall for Indian Stations (Up to 2012) (PDF). 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M88. December 2016 [2020-04-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2-05). 
  34. ^ Bangalore Climate Normals 197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2-12-24]. 
  35. ^ Sister Cities. The Minsk Herald. 2016-01-01 [2018-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1). 
  36. ^ 36.0 36.1 US-India Sister City Relationships. Asia Matters for America. [2015-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7). 
  37. ^ Bangalore’s Chinese twin comes calling. The Hindu. [2016-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3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