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哈尔邦
比哈爾邦 बिहार | |
---|---|
印度的邦 | |
比哈爾邦在印度的位置 | |
比哈爾邦地圖 | |
坐标 (巴特那):25°36′36″N 85°08′29″E / 25.61000°N 85.14139°E | |
國家 | 印度 |
地區 | 印度东部 |
成立 | 1912年比哈爾與奧立沙省成立,1936年比哈爾省成立 |
首府 | 巴特那 |
最大城市 | 巴特那 |
縣 | 38 |
政府 | |
• 邦长 | Ram Nath Kovind |
• 首席部長 | Nitish Kumar (JDU) |
• 邦議會 | 兩院制 Legislative Council 75 Legislative Assembly 243 |
• 人民院選區 | 40 |
• 高等法院 | 巴特那高等法院 |
面积 | |
• 总计 | 94,163 平方公里(36,357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全國第13位 |
人口(2011年)[1] | |
• 總計 | 103,804,637人 |
• 排名 | 全國第3位 |
• 密度 | 1,102人/平方公里(2,850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IST(UTC+05:30) |
UN/LOCODE | INBR |
ISO 3166码 | IN-BR |
車輛號牌 | BR |
HDI | ▲ 0.41[2](低) |
HDI排名 | 第21位(2011年) |
識字率 | 63.4%(第28位) 73.4%(男) 53.3%(女) |
官方語言 | 印地语、乌尔都语、迈蒂利语 |
網站 | gov |
比哈尔邦(印地語:बिहार,乌尔都语:بہار,轉寫:Bihār)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传说是佛教的起源地。除印地语、乌尔都语外,比哈尔语也是该邦的官方语言,此語言包含的方言有昂加语、博杰普尔语、摩揭陀語以及迈蒂利语。華氏城與王舍城,菩提伽耶是印度佛教的重要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是全印度婆羅門與賤民互鬥最嚴重的地方。恆河橫貫比哈爾邦邦境。南部為拉杰默哈爾丘陵。邦議會為兩院制。全邦下分38縣。比哈爾邦是主要礦產地,產雲母、煤、銅。農業產品有稻米、甘蔗、油籽、黃麻、玉蜀黍及小麥。工業產品有鋼鐵、機床工具、水泥、電機、化學肥料及紙張。
人口
比哈尔邦人口有約一億人口,為印度人口第三高的邦,該邦約89%人口居住於鄉村地區,為印度各邦中城市化率第二低的邦,該邦亦是印度人口密度最高的邦。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比哈爾邦有58%人口年齡低於25歲,比例於印度各邦中最高。
比哈尔邦82.69%人口信仰印度教,16.84%信仰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印地語。比哈爾邦25%人口說印地語,此外多數人說一種比哈爾語,包含博杰普爾語、邁蒂利語、摩揭陀語等,這些語言也經常被認為是印地語的方言,另外有8.42%人口使用烏爾都語,烏爾都語主要被穆斯林所使用。[4]
經濟
2016年,比哈爾邦生產總值23%由農業貢獻,17%來自工業,60%來自服務業。[5]
印度主要城市人均gdp:
印度全國 | 巴特那 | 班加羅爾 | 孟買 | 德里 | 加爾各答 | 海德拉巴 |
---|---|---|---|---|---|---|
Rs 22,946[6] | Rs 31,441[6] | Rs 29,394 [7] | Rs 40,768 [7] | Rs 43,155 [7] | Rs 27,868 [7] | Rs 28,768 [7] |
- 單位為印度盧比
主要經濟走向
下表是表示比哈爾邦邦內生產總值[8]由印度統計和計畫部門所公佈的資料,單位為百萬印度盧比。
年份 | 比哈爾邦邦內生產總值 |
---|---|
1980年 | 73,530[i] |
1985年 | 142,950[i] |
1990年 | 264,290[i] |
1995年 | 244,830 |
2000年 | 469,430 |
2008年 | 568,450 |
中國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的訓練
1942年7月15日,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由因帕爾開往蘭伽 (Ramgarh Cantonment),當時該地屬於比哈爾邦。 2000年行政區域劃分,今天歸屬賈坎德邦。
8月初,從緬甸北方野人山脫險入印的第5軍新22師和軍直屬部隊也來到了藍姆伽。根據中美協議,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撤銷,改稱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 史迪威為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同時,國民政府利用駝峰航線的飛機回航機會,每天空運幾百名士兵到印度,以補充兵源。
1942年底,由於史迪威與羅卓英矛盾不可調和,蔣中正被迫將羅卓英調回國內,經過反复考慮,決定派第8軍軍長鄭洞國中將接替羅卓英的職務。同時決定在駐印軍指揮部下設新編第一軍建制,下轄新38師、新22師。鄭洞國任軍長,孫立人為副軍長兼新38師師長,廖耀湘為新22師師長。 1943年3月中旬,鄭洞國率軍部人員來到蘭姆伽,正式成立新一軍。 [9]
這批經過休整和訓練的中國軍隊,1944年3月在胡康河谷與密支那戰役獲得決定性勝利,包括對日軍18師團 (參與南京大屠殺)完成毀滅性打擊。
迄今,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還保存完好。[10]
参考文献
- ^ census of india. Census of India 2001. Government of India. 27 May 2002 [14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4月3日).
- ^ HDI in India rises by 21%: Kerala leads, Gujarat far behind. Firstpost. 2011-10-21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C-16 Population By Mother Tongue – Bihar. Census of India 2011.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14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 ^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of India 2011. [29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March 2012).
- ^ Bihar records 10.2% GDP growth rate in 2016-17. The Times of India.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ugust 2017).
- ^ 6.0 6.1 Nigam, Aditi. For Bihar, P stands for Patna and prosperity. The Financial Express. 2008 [200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 ^ 7.0 7.1 7.2 7.3 7.4 Bangaloreans make less moolah than others. Deccan Herald. 2008 [200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帮助) - ^ 估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4-06-26.
- ^ 《中緬印戰場抗日戰爭史》,徐康明著,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
- ^ 存档副本.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