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皇元年(581年)改楚州置,治所在巴縣(今重慶市)。「因渝水為名」(《元和郡縣誌》)。轄境相當今重慶市江北、涪陵、長壽、巴南區及璧山、永川、江津、南川、武隆等市縣地。大業初年,改為巴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為渝州,並分置涪州,轄境縮小。僅有今重慶市江北巴南區和江津、璧山、永川等市縣地。天寶初改為南平郡,乾元初復為渝州。北宋時屬夔州路。崇寧元年(1102年)改為恭州。
今天重慶市的簡稱「渝」正是由此而來。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三年 | ||||
州 | 渝州 | 郡 | 巴郡 | ||||
郡 | 巴郡 | 七門郡 | 涪陵郡 | 縣 | 巴縣 江津縣 涪陵縣 | ||
縣 | 巴縣 | 江陽縣 | 漢平縣 |
唐朝渝州轄縣 | |
---|---|
618年 | 巴縣、江津縣(涪陵縣改屬涪州) |
620年 | 巴縣、江津縣(增萬春縣[1]) |
622年 | 巴縣、江津縣、萬春縣(改為萬壽縣) |
639年 | 巴縣、江津縣、萬壽縣(南平縣[2]來屬) |
683年 | 巴縣、江津縣、萬壽縣、南平縣[3] |
757年 | 巴縣、江津縣、萬壽縣、南平縣(增壁山縣[4]) |
- 唐朝渝州刺史
- 薛敬仁(623年)
- 崔順(武德、貞觀年間)
- 蕭齡之(634年)
- 獨孤延壽(貞觀年間)
- 長孫知仁(顯慶年間)
- 蕭釴(唐高宗時)
- 高審行(680年)
- 王守真(唐高宗時)
- 劉憲(神龍初年)
- 李邕(719年)
- 段懷本(733年)
- 慕容損(開元年間)
- 顏中和(開元年間)
- 皇甫珣(開元年間)
- 南平郡太守
- 劉卞(759年)
- 王昇(760年)
- 郭英干(764年)
- 嚴震(768年—769年)
- 楊冕(769年)
- 王口一(大曆年間)
- 任超(779年—783年)
- 邵膺(807年)
- 李方古(元和年間)
- 周載(821年)
- 鄭某(846年)
- 陳侹(851年)
- 田某(882年)
- 柳玭(892年—893年)
- 牟崇厚(897年)
- 王宗阮(897年)
- 田師偘(900年)
- 王宗本(天復年間)
- 王宗阮(904年)
- 周庠(唐末)
注釋
參考資料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編》
京畿道 關內道 | |
---|---|
都畿道 河南道 | |
河東道 | |
河北道 | |
山南西道 | |
山南東道 | |
淮南道 | |
江南東道 | |
江南西道 | |
隴右道 | |
河西道 | |
劍南道 | |
黔中道 | |
嶺南道 | 廣州 | 潮州 | 循州 | 韶州 | 端州 | 岡州 | 新州 | 恩州 | 春州 | 勤州 | 瀧州 | 康州 | 封州 | 高州 | 竇州 | 辯州 | 潘州 | 羅州 | 雷州 | 崖州 | 儋州 | 萬安州 | 振州 | 白州 | 山州 | 廉州 | 欽州 | 陸州 | 桂州 | 蒙州 | 昭州 | 富州 | 梧州 | 賀州 | 藤州 | 義州 | 容州 | 禺州 | 牢州 | 黨州 | 平琴州 | 鬰林州 | 貴州 | 綉州 | 龔州 | 潯州 | 象州 | 柳州 | 融州 | 環州 | 宜州 | 芝州 | 澄州 | 嚴州 | 賓州 | 橫州 | 淳州 | 邕州 | 田州 | 籠州 | 瀼州 | 湯州 | 武峨州 | 武安州 | 長州 | 峰州 | 福祿州 | 交州 | 愛州 | 驩州 | 安南都護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