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楊梅 | |
---|---|
楊梅成熟的果實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殼斗目 Fagales |
科: | 楊梅科 Myricaceae |
屬: | 楊梅屬 Myrica |
種: | 楊梅 M. rubra
|
二名法 | |
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
| |
異名 | |
Morella rubra Lour. |
楊梅(學名:Myrica rubra),又稱為樹梅,楊梅科楊梅屬喬木植物,亦是水果樹種。喜濕,耐陰寒,生長於溫帶、亞熱帶。[1]
分布
原產中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中國東南地區,在日本列島、朝鮮半島、臺灣及菲律賓群島等地區均有種植[1][2]。
產於廣東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的西臚烏酥楊梅為中國優稀品種,是潮陽楊梅的代表。產於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的楊梅,每年5至6月份就是新鮮上市的時間,可以加工製作成楊梅乾、楊梅酒等。臺灣有原生種銳葉楊梅(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及固有種恆春楊梅(Myrica adenophora Hance),產季則在每年5月底至6月,產期稍短。[1]
產期
一般在4月中下旬會剪枝剪果。小滿前後當季,一般在端午節後過季。
特性
營養
藥用
《本草綱目》記載:「鹽藏食,去痰止嘔噦,消食下酒。乾作屑,臨飲酒時服方寸匕,止吐酒。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燒灰服,斷下痢,甚驗。鹽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臟下氣。」[3]
形態
常綠喬木;樹皮灰色;葉革質,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先端稍有鈍鋸齒;雌雄異株,雄花序圓柱形,紅黃色葇荑花序,雌花序卵狀長橢圓形,穗狀花序;2月開花結果,5月成熟,球形核果狀果實,密生多數囊狀體,果子有紅、白、紫三色,根據不同品種有不同種類的上品楊梅,一般鮮紅色的比較酸甜,最為成熟的標誌是紫紅色。
文化
楊梅最早於西漢起即有人工栽培[4],李白的詩多次提及楊梅如《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又如孟浩然《裴司士員司戶見尋》:「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
臺灣楊梅區舊名「楊梅壢」,「壢」在客家語裡是「坑谷」的意思,清代客家人先後移民到這裡,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野生的楊梅樹,所以把這裡稱為楊梅壢,而楊梅樹因此也理所當然成為楊梅區的「區樹」。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外部連結
- 杨梅. 中国植物志.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透過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中文(中國大陸)).
- 楊梅 Yangme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葉綠醇 Phyt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