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朔方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朔方郡
別名:夏州
 • 行政中心朔方縣(西漢、唐)
臨戎縣(東漢)
魏平縣(北魏)
巖綠縣(隋)
歷史 
• 成立
前127年(西漢)
• 廢除
758年(唐)
地望: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鄂爾多斯市西部

朔方郡中國名,於西漢朝時設置。

自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戰國時為林胡樓煩白羊國據有,後被趙國所滅[1],戰國末年為匈奴攻占,秦代蒙恬西擊胡人,重新佔有此地為新秦中,屬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衛青破匈奴樓煩王與白羊王,佔有河南地,置五原郡、朔方郡。朔方郡治所朔方縣(縣治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移治臨戎縣,屬并州,後僑置於五原郡內。建安二十年(215年)廢。

北魏夏州(今陝西境內)復置朔方郡。

初廢朔方郡,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另設朔方節度使,治所在靈州(今寧夏吳忠西北古城鎮)。

郡名起源

朔方,北方之意。《尚書》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蔡沈傳:「朔方,北荒之地。」《詩經》小雅:「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爾雅》云:「朔,北方也。」

建置沿革

先秦

朔方郡所在的內蒙古河套地區,戰國時稱為河南地以及北假,是古國樓煩白羊國所在地,多次侵寇趙國,後被趙國所滅,其地入趙。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2],置九原郡,此為河套地區建置之始[1]

秦代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3],「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3],號為「新秦」。秦末戰亂,邊地戍卒被調回中原,河南地又為匈奴奪。秦代後期所置郡名不可考,可能領有渠搜、臨河、昫衍道、朐衍、高望、富平六縣[4]

西漢

漢武帝時國力轉盛,開始收復秦代邊地。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侵入漁陽上谷,殺千餘人。武帝令車騎將軍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5]主父偃進言朔方土地肥饒,宜屯田駐守,「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6]。武帝從其言,遂「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7]

西漢時,朔方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鄂爾多斯西部及巴彥淖爾西南部)及後套(寧夏銀川平原)一帶,即秦代九原郡的西半部,時稱「新秦中」,郡治在朔方縣。其東為五原郡,西、北與匈奴為鄰。郡西有雞鹿塞(今巴彥淖爾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太陽廟山哈隆格乃山口),北有高闕塞(今巴彥淖爾烏拉特後旗呼和溫都爾鎮狼山大巴圖溝口[8]),是陰山一帶漢與匈奴來往的重要通道。昭君出塞的故事就發生於此。漢成帝竟寧元年(前33年),王昭君出雞鹿塞北入匈奴。

漢武帝曾多次徙民移居朔方、五原、上郡北地諸郡,並穿鑿河渠,屯田戍守,修築長城、要塞。元朔二年,遷十萬人於朔方。三年(前126年)秋,蘇建修復秦代蒙恬所築要塞,築朔方城。五年,築臨戎城。元狩二年(前121年),徙數十萬貧民居朔方以南「新秦中」一帶。三年,又築沃野城、三封城。元鼎六年(前111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9]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巡遊北邊,親至朔方。四年,「遣拔胡將軍郭昌屯朔方」[10]。大規模的移民屯田導致河套地區的漢民人口迅速增加。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朔方郡有34338戶,136628人[11]

漢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朔方郡領十縣: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所在地 築城年代 王莽改名 備註
朔方縣 郡治 杭錦旗獨貴塔拉鎮 前126年 武符 其南有金連鹽澤、青鹽澤
三封縣 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 前120年
脩都縣
臨河縣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八一鄉 監河 其北有高闕塞
呼遒縣
窳渾縣 西部都尉 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西南土城子 極武 其東有屠申澤,西有雞鹿塞
渠搜縣 東部都尉 溝搜
沃野縣 前120年 綏武 置有鹽官
廣牧縣 中部都尉 鹽官
臨戎縣 磴口縣補隆淖爾鎮河拐子村西[12] 前124年 推武

東漢

王莽改朔方為溝搜。東漢建武初年,朔方、五原、雲中等郡為盧芳所據。建武七年(31年),盧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颯、雲中太守喬扈降漢。十一年,省朔方刺史部入并州。二十六年,南匈奴內附,並、朔邊郡居民遷回本土。自此南匈奴徙居於幽、並諸郡內,右賢王部屯戍朔方。其後,以西河郡大城縣屬朔方郡,又徙郡治於臨戎。明帝永平中,多次徵發囚犯至朔方、五原屯戍。永和五年(140年)之前,朔方郡領六縣:臨戎縣、三封縣、朔方縣、沃野縣、廣牧縣、大城縣[13]。修都、臨河、呼遒、窳渾、渠搜五縣當於東漢初省併[14]

由於南匈奴內附,北匈奴對朔方等邊郡的威脅大為降低,故「朔方以西障塞多不修復」[15]和帝以後,鮮卑佔據漠北,常南下鈔寇,並殺南匈奴漸將王。順帝時應南單于要求,增兵邊郡,修復障塞。永和五年(140年),南匈奴左部句龍吾斯車紐叛亂,殺朔方、代郡長史及上郡都尉,寇略幽、冀、並、涼四州,邊郡殘破。乃以朔方郡僑置於五原郡內。《續漢書》郡國志載朔方郡有1987戶,7843人,未知為何年之數[16]

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春,因胡羌侵擾,曹操「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17],割太原郡北部設立新興郡,以安置四郡人口。四郡各置一縣領其民,原朔方郡民被安置於新興郡廣牧縣[18]。魏青龍三年正月己亥日(235年2月24日),魏明帝曹叡復置朔方郡[19]

十六國至隋唐

十六國後趙於漢代朔方縣故地復置朔方郡、朔方縣,前秦以後廢。北魏始光四年(427年)滅,以其都城統萬(今陝西榆林靖邊縣白城子)置統萬鎮。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統萬鎮為夏州。後於夏州南部置朔方郡,治魏平縣(在今陝西延安一帶),領魏平、政和、朔方三縣。延昌二年(513年)屬東夏州

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諸郡。大業三年(607年),改夏州為朔方郡,治巖綠縣,領三縣:

  • 巖綠縣
  • 寧朔縣
  • 長澤縣

大業五年,有11673戶。大業十三年(617年),梁師都據朔方郡反隋,建國號曰貞觀二年(628年)滅梁師都,置夏州,改巖綠縣為朔方縣,為夏州治所[20]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夏州為朔方郡,領朔方、德靜、長澤三縣。天寳年閒,有9213戶,53104人。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夏州。

  • 劉它人,漢宗室。成帝永始中為朔方太守,永始三年(前14年)遷宗正[21]
  • □譚,姓失載,平帝元始中為朔方太守,上奏廣牧縣女子死而復生事。[22]
  • 田颯,朔方縣人。東漢初盧芳所置朔方太守,建武七年(31年)降漢。[23]
  • 賈宗,字武孺,南陽冠軍人,賈復之子。章帝建初中為朔方太守,後為長水校尉。[24]
  • 王彪,和帝永元中為朔方太守,十二年(100年)行度遼將軍。[15]
  • 仇□,上郡人。桓帝永壽(156年)二年在任。[25]
  • 董援,單超外孫,桓帝延熹中為朔方太守。[26]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史記李牧列傳》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2. ^ 史記》趙世家
  3. ^ 3.0 3.1 《史記》秦始皇本紀
  4. ^ 後曉榮《秦代政區地理》
  5. ^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6. ^ 漢書》主父偃傳
  7. ^ 《漢書》武帝紀。漢書地理志謂元朔二年,九原郡更名為五原郡
  8. ^ 王治國,《高闕塞考辨》,載於《河套文化》2006年第十一期;舒振邦,《趙長城終點高闕地望考》,載於《河套文化》2007年第三期
  9. ^ 《漢書》食貨志
  10. ^ 《漢書》武帝紀
  11. ^ 《漢書》地理志
  12. ^ 《巴彥淖爾盟志》,1997,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3. ^ 後漢書》郡國志。大城,《漢書》地理志作大成。
  14.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七章第四節
  15. ^ 15.0 15.1 《後漢書》南匈奴傳
  16. ^ 《後漢書》郡國志
  17.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18.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卷五
  19. ^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20. ^ 舊唐書》地理志
  21. ^ 《漢書》百官公卿表
  22. ^ 《漢書》五行志
  23. ^ 《後漢書》光武紀、盧芳傳
  24. ^ 《後漢書》賈復傳
  25. ^ 洪适《隷釋》蒼頡廟碑
  26. ^ 《後漢書》第五種傳

來源

書籍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嚴耕望,1948,《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 譚其驤 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