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所羅門馬房

座標31°46′35″N 35°14′13″E / 31.77639°N 35.23694°E / 31.77639; 35.236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6年12月,新改建的馬爾瓦尼清真寺[1]

馬爾瓦尼清真寺(Marwani Mosque;希伯來語אורוות שלמה‎, 阿拉伯語:المصلى المرواني‎)是一個地下拱形空間,現在用作穆斯林祈禱室,面積約500平方米,從阿克薩清真寺向下延伸的樓梯底部,位於聖殿山下方,到耶路撒冷聖殿山的南牆的底部。所羅門馬房(Solomon's Stables)位於聖殿山東南角的下面,在庭院下方12.5米,設有十二排柱子和拱門。1996年12月,瓦合甫將該區域改為「馬爾瓦尼祈禱室」('Marwani Prayer Hall),增加燈光和地磚[2]

歷史

據稱,該建築是由大希律王(前37–前4年在位)所建,作為其聖殿山平台向南延伸到俄斐勒(Ophel)的一部分。他的工程師在聖殿山的山坡上方,建造了巨大的矩形平台,通過建造一個由一系列拱形拱門組成的下部結構,來降低對擋土牆的壓力。[3] 這些拱頂由88根柱子支撐,分隔成十二排柱廊[4]。最初是第二聖殿的存儲區。在希律樓梯區域,現在仍保留了許多原始的內部空間,尚未重新裝修,成為清真寺[3]。但遊客很少獲准進入這片希律風格的區域[3]

除了在十字軍統治耶路撒冷期間,大部分地下空間都是空的[1]。十字軍將其改為騎兵的馬廄。在某些柱子上仍然可以看到拴馬的環。 自十字軍東征以來,該建築就被稱為所羅門馬房,這個詞是歷史的重疊:「所羅門」是指原本位於此處的所羅門聖殿,而「馬房」是指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時期(1118–1131年),該空間對於十字軍的功能用途[5]

所羅門馬房歷史的另一解釋

約旦學者Raef Yusuf Najm 認為這座清真寺最初是在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二世紀建造的蓄水池,從牆體的接合可以推斷出,它是與目前環繞阿克薩清真寺的石牆是同時建造的。它的整體結構非常類似於拉姆拉的羅馬蓄水池。

蓄水池被用來收集周圍地區的水,水通過石質的水平輸水管道流入蓄水池外壁的垂直水道。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一條垂直的水道,位於馬爾瓦尼清真寺正門的高度。它是半圓形的,內襯羅馬石灰岩,混合有粘土和沙子。蓄水池的地板是石頭製成的,但上面積聚了多年的淤泥。」[6]

馬爾瓦尼清真寺的現代建築

1996年冬天,耶路撒冷伊斯蘭瓦合甫獲准在齋月的陰雨天,使用所羅門馬房,作為備用的禮拜場所[1]。後來,瓦合甫宣布其目標是建造一座容納10,000信徒的清真寺,使其成為該國最大的清真寺[1]。此舉旨在強化穆斯林對聖殿山的主權[1]

聖殿山的南牆

在沒有得到耶路撒冷市政當局或考古部門的許可下,瓦合甫使用拖拉機和重型車輛,開始在聖殿山的東南部地區挖了一個大洞[1]。這一舉動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批評,說考古層和文物正在被破壞。挖掘削弱了南牆的穩定性。挖掘在南牆上形成了一個大的,可見的凸起,從而威脅到聖殿山的結構完整性,因此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維修。[7] 維修被稱「難看」,因為在棕褐色的粗石牆壁上,出現了大塊白色明亮的光滑石頭[7]

1996年12月,新的馬爾瓦尼清真寺正式啟用。

2019年火災

2019年4月15日,馬爾瓦尼清真寺庭院的警衛室發生了小型火災。瓦合甫消防隊成功撲滅了火災。從某些角度看,似乎是從地下清真寺本身冒出了煙霧[8]

文物

挖出的土壤傾倒在橄欖山附近,以方進行了聖殿山篩分項目(Temple Mount Sifting Project)的救援考古,目的是篩分考古遺蹟的殘骸。他們獲得了許多重要發現。[9] 以色列文物局於1999年發布了一份報告。根據該報告:[1]

  • 14%的碎片可追溯到第一聖殿時期
  • 19%第二聖殿時期
  • 6% 羅馬時期
  • 14%拜占庭時期
  • 15%早期穆斯林和中世紀
  • 32%無法確定。

在2000年6月接受《耶路撒冷郵報》採訪時,瓦合甫首席考古學家說,他的同事「在挖掘之前或之後」檢查了從挖掘中取出的材料,「沒有發現有特殊意義的東西」[1]。2016年,在篩選過程中發現了羅馬碎石鑲嵌畫 (Opus sectile)類型的精美地磚,並被解釋為可能屬於希律聖殿建築群,用來裝飾門廊的地板[10]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ivka Gonen. Contested Holiness: Jewish, Muslim, and Christian Perspectives on the Temple Mount in Jerusalem. KTAV Publishing House, Inc. 2003: 167–169 [2020-02-01]. ISBN 978-0-88125-79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2. ^ Joshua Hammer, "What is Beneath the Temple Mou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mithsonian, April 2011
  3. ^ 3.0 3.1 3.2 Hershel Shanks, Jerusalem an Archaeological Biography, Random House, 1995, p. 141-15.
  4. ^ Priscilla Soucek, "The Temple of Solomon in Islamic Legend and Art." In The Temple of Solomon: Archaeological Fact and Medieval Tradition in Christian, Islamic and Jewish Art. Edited by Joseph Gutmann. Missoula, MT: Scholars Press, 1976, p. 97
  5. ^ Linquist, J.M., The Temple of Jerusalem, Praeger, London, 2008, p.207
  6. ^ Raef Yusuf Najm, Jordan’s Role in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Islamic and Christian Holy Sites in Al Quds Al Sharif, Islamic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SESCO) conference, Amman, November 2004
  7. ^ 7.0 7.1 "Temple Mount Repairs Leave Eyesor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ershel Shanks, September/October 2010,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8. ^ O'Connor, Tom. Jerusalem's Al-Aqsa Mosque burns at the same time as fire engulfs Notre Dame Cathedral in Paris. Newsweek. 2019-04-15 [201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6). [4:58 PM EDT] 
  9. ^ First Temple artifacts found in dirt removed from Temple Mount. [202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9). 
  10. ^ Biblical Temple flooring 'restored'. BBC News. 2016-09-06 [2018-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2) (英國英語). 

31°46′35″N 35°14′13″E / 31.77639°N 35.23694°E / 31.77639; 35.2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