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溫
徐溫(862年—927年),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蘇東海)人,唐末軍事人物。南唐建立者徐知誥(李昪)養父,廟號義祖。
生平
徐溫出身鹽販,為淮南節度使、吳王楊行密帳下右衙指揮使。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長子楊渥繼立,調動自己在宣州的親兵將領朱思勍等人入衛,將領們不安。因此徐溫與左衙指揮使張顥於天祐四年(907年)發動政變,攻滅朱思勍,共掌軍政,楊氏大權旁落。
次年(908年)與張顥殺楊渥,立楊行密次子楊隆演。張顥意欲排擠徐溫出外,但淮南謀士嚴可求與徐溫交好,說服節度副使李承嗣一同干預,遂未果。不久,徐溫又殺張顥,將殺楊渥之事單獨歸咎之,遂獨攬大權。徐溫個性多疑,只信任謀士駱知祥、嚴可求而已,掌權後逐步翦除楊氏舊將勢力。
911年,天祐八年,為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派兵攻打吳越國。當年秋,吳越國反擊,進攻常州,吳、吳越戰於常州,吳越敗北。
南吳天祐十二年(915年)徐溫受封為管內水陸馬步諸軍都指揮使、兩浙都招討使、守侍中、齊國公,鎮潤州(今江蘇鎮江)。
天佑十六年(919年)楊隆演登吳國王位,封徐溫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其子徐知訓因驕傲荒淫為朱瑾所害後,因其他兒子都年幼且能力不足,徐溫只得讓養子徐知誥代徐知訓管理政事,還把朱瑾的屍體沉入雷塘,並殺死可能有意聯絡朱瑾的泰寧軍節度使米志誠及其諸子。徐溫對徐知訓的胡作非為尚不知情,並且想肅清朝中大臣。經過徐知誥等人的說明之後,方才解怒。處罰了負責教育知訓的人。隨後回到金陵,將一切政務交由知誥處置。順義七年(927年)徐溫去世,被追封為齊王,諡忠武王。雖然嚴可求等謀士一直力勸,徐溫一直不願以親子取代徐知誥,徐溫的妾陳夫人也認為,既然在貧賤時以徐知誥為養子,就不應該在富貴時將其拋棄。徐溫直至臨死前才有意讓親生子徐知詢取代徐知誥,寫了表文讓徐知詢上表楊溥,徐知誥聞訊也有意請辭求任鎮南節度使,但徐知詢尚未將表文送達,徐溫已死,徐知詢折返奔喪,徐知誥也因而沒有辭職,並得以繼位。
家庭
徐溫原配白夫人,繼妻李氏,還有妾陳夫人等。共有六子:徐知訓、徐知詢、徐知誨、徐知諫、徐知證、徐知諤,可能還有早死的長子[1]。另有一女出家,二女分別嫁李建勛和王崇文,後都被封為廣德長公主。
徐知誥建南唐後,追諡徐溫為武皇帝,廟號太祖,陵墓號為定陵。徐知誥恢復原姓,並改名李昪後,再改徐溫廟號為義祖。徐溫第二任夫人李夫人尊為明德皇后。[2]
徐溫的兒子徐知證、徐知諤在宋朝時顯靈,展示神蹟,成為福建信仰的二徐真人,徐溫第一任夫人白夫人也得到了道士的祭祀。徐溫因而也被祭拜,宋理宗封為忠武真人,其妻白夫人為仁壽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