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彰化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彰化廳
しょうかちょう
日治臺灣的廳
1901年—1909年

彰化廳管內圖
首府彰化
歷史
歷史 
• 成立
1901年
• 廢除
1909年
行政分區7支廳→4支廳

彰化廳(日語:彰化庁彰化廳しょうかちょう Shōka chō */?)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年至1909年間,其北側隔烏溪臺中廳為界,南側隔濁水溪斗六廳為界,東側則是以八卦山南投廳為界。彰化廳的管轄範圍等同現今的彰化縣芬園鄉除外)。

沿革

1895年,臺灣總督府發布地方臨時官制,彰化地區由臺灣縣管轄。1896年3月,臺灣中部設立台中縣,在彰化地區設有「鹿港支廳」(之後改為彰化支廳)。1897年5月,台中縣下的支廳廢除,改設辨務署,彰化地區設有彰化、和美線、鹿港、二林、北斗、社頭和員林等七個辨務署。1898年5月,和美線辨務署併入彰化辨務署,二林辨務署併入北斗辨務署,而原屬北斗辨務署的沙連下堡改隸南投辨務署,社頭辨務署則併入員林辨務署。1899年3月30日,台中辨務署管轄的貓羅堡「田中央莊、快官莊、竹巷莊、風吹厝莊、大埔頭莊、石碑坑莊、番仔田莊」改隸彰化辨務署[1]。1899年9月12日,鹿港辨務署併入彰化辨務署,員林辨務署則是燕霧上堡併入彰化辨務署,其餘併入北斗辨務署,且部分武東堡併入南投辨務署,此時只剩彰化及北斗辨務署[2][3]

1901年11月11日,因辨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造成行政事務上的欠缺靈活 ,而廢止「三縣四廳」,設「二十廳」之行政單位,「廳」下設「支廳」,彰化廳因而自台中縣劃出,下設有北斗、鹿港、溪湖、員林、二林、番挖(今芳苑鄉)、田中央等七支廳。1902年5月21日,彰化廳的「六份藔莊、凹窩藔莊、湖水坑崎頭莊」改隸南投廳直轄,南投廳直轄的「泉洲藔莊」改隸屬彰化廳[4];同年11月25日,原隸屬斗六廳西螺堡的菜公溝莊、水尾莊、新厝莊和牛埔莊等4莊改隸於彰化廳[5]。1903年3月,番挖支廳併入二林支廳,田中央支廳併入北斗支廳[6]。1904年12月11日,彰化廳實行街庄整併,並整併為37區及4街227莊[7]。1905年4月1日,溪湖支廳裁撤,其下街庄併入鹿港支廳和二林支廳[8]

1909年10月25日,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彰化廳及苗栗廳之一部分併入台中廳。之後,臺中廳直轄的芬園區於1911年8月8日改隸員林支廳[9],於1915年7月10日改隸彰化支廳[10]

族群分佈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342,800人籍貫為福建、28,2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廣東省。)

1926 年日本政府實施的彰化漢人籍貫統計[11][註 1]
省份 / 居民(千人) 福建
342.8
廣東
28.2
其他
0.9
州府 / 居民(千人) 泉州
203.8
漳州
124.7
汀州
1.8
龍巖
5.3
福州
2.9
興化
0.3
永春
4.0
潮州
21.3
嘉應
6.1
惠州
0.8
地區 / 居民(千人) 安溪
28.3
同安
61.8
三邑
113.7
語言
【方言】
閩南【泉州】 客家【南靖、平和、詔安】
閩南【漳州】
客家【汀州】 客家【汀州】
閩南【龍巖、漳平】
閩東【福州】 興化【莆田、仙遊】 閩南【泉州、大田】 客家【豐順、饒平、大埔】
閩南【潮州】
客家【四縣、長樂】 客家【海陸】
閩南【潮州、漳州】
多種語言

明、清渡海至彰化開發的人群,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閩、粵兩省,以福建省泉州府和漳州府為主,泉州府籍移民為彰化最早漢族移民群體,廣泛分佈在彰化平原的街庄,其中鹿港地區有接近99%的泉州移民,當中三邑移民就佔了85%;漳州府籍移民所分佈的地點大多較接近內陸地區,以大村、社頭、二水和田中這四鄉鎮較為集中;漳泉以外的移民構成福建族群之少數,有福州、汀州[註 2]和興化移民。廣東移民內部以潮州府籍居多,並集中分佈於南彰化的埔心、員林和永靖。

附註

  1. ^ 臺北新北福建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苗栗最多廣東人口,新竹其次。
    高雄最多其他人口,臺南其次。
    臺北新北泉州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漳州人口,嘉義縣宜蘭其次。
    臺中最多潮州人口,新竹其次。
    苗栗最多嘉應人口,屏東其次。
    新竹最多惠州人口,桃園其次。
    臺北新北安溪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北新北同安人口的總和最多,臺南其次。
    臺南最多三邑人口,彰化其次。三邑指泉州府的晉江、南安、惠安三縣。
  2. ^ 根據學者吳中傑的研究,彰化市有魏、游、胡、蘇等四姓永定人聚居,定光佛廟附近亦有永定蘇姓後裔居住,不過因資料不充足,僅能推測廟址附近可能即為永定人聚落。[12]

歷任廳長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須田綱鑑
(?–?)
1901年11月11日[a] 1904年6月29日
2 加藤尚志
(?–?)
1904年6月29日[b] 1907年9月12日[c]
3 小松吉久
(1867–?)
1907年9月12日[d] 1909年10月25日[e]

附註

  1. ^ 臺南縣鹽水港辨務署長。
  2. ^ 原警察本署衛生課長。
  3. ^ 改任臺北廳長。
  4. ^ 臺北監獄長。
  5. ^ 改任宜蘭廳長。

行政區劃

1902年 (七支廳)

彰化廳管內街庄長管轄區域名稱公布於1902年4月25日,同年5月1日起施行。廳直轄及各支廳所轄之區名如下(粗體為支廳署所在區名):[13]

  • 廳直轄
    • 管轄:彰化區、大竹圍區、東門外區、嘉犁區、和美線區、下見口區、新港區、竹巷區、橋仔頭區、茄苳腳區
  • 鹿港支廳
    • 支廳署:馬芝堡鹿港街
    • 管轄區名:鹿港區、許厝埔區、楓仔林區、中頭崙埔區、洪堀藔區、番社區
  • 溪湖支廳
    • 支廳署:二林上堡溪湖街
    • 管轄:溪湖區、頂三塊厝區
  • 北斗支廳
    • 支廳署:東螺西堡北斗街
    • 管轄:北斗區、小埔心區、舊眉區、海豐崙區、下壩區
  • 員林支廳
    • 支廳署:燕霧下堡員林街
    • 管轄:員林區、大莊區、大埔心區、羅厝區、永靖區、社頭區、湳雅區
  • 二林支廳
    • 支廳署:二林下堡二林街
    • 管轄:二林區、內蘆竹塘區、大城厝區
  • 番挖支廳
    • 支廳署:深耕堡番挖街
    • 管轄:番挖區
  • 田中央支廳
    • 支廳署:武東堡田中央莊
    • 管轄:沙仔崙區、二八水區、卓乃潭區

1905年 (四支廳)

彰化廳行政區劃
直轄/支廳 管轄區域 備註
堡里 街庄
直轄 彰化區 線東堡 彰化街
大竹圍區 大竹圍莊番社口莊渡船頭莊牛稠仔莊阿夷莊
南門口區 南門口莊大埔莊莿桐腳莊西門口莊
嘉犁區 嘉犁莊西勢仔莊新莊仔莊中藔莊柑仔井莊
和美線區 線西堡 和美線莊頭前藔莊月眉莊七張犁莊番雅溝莊大霞佃莊
下見口區 十五張犁莊頂犁莊下犁莊下見口莊
新港區 塗厝厝莊埤仔墘莊溪底莊新港莊泉州厝莊
橋仔頭區 燕霧上堡 三家春莊橋仔頭莊白沙坑莊
茄苳腳區 茄苳腳莊陝西莊秀水莊口莊
快官區 貓羅堡 快官莊田中央莊
馬興區 馬芝堡 馬興莊馬鳴山莊安東莊埔姜崙莊曾厝厝莊下崙莊
鹿港支廳 鹿港區 鹿港街
頂厝區 頂厝莊橋頭莊打鐵厝莊顏厝莊海埔厝莊
頂番婆區 廖厝莊溝墘莊頂番婆莊南勢莊草港中莊草港尾莊
番社區 番社莊外埔莊外中莊三汴頭莊大崙莊
洪堀藔區 福興莊菜園角莊洪堀藔莊管嶼厝莊鎮平莊
埔鹽區 牛埔厝莊四塊厝莊三塊厝莊南港莊崙仔腳莊廍仔莊埔鹽莊瓦磘莊南勢埔莊三省莊 原屬溪湖支廳
二林上堡 浸水莊石埤腳莊
溪湖區 溪湖莊頂藔莊大突莊田中央莊汴頭莊西勢厝莊
武西堡 阿媽厝莊崙仔腳莊
員林支廳 羅厝區 羅厝莊同安宅莊竹仔腳莊
大埔心區 大溝尾莊舊館莊大埔心莊大平莊瓦磘厝莊埤霞莊梧鳳莊
燕霧下堡 加錫莊大崙莊
大莊區 南平莊黃厝莊埤仔頭蓮花池莊擺塘莊過溝莊大莊茄苳林莊
員林區 員林街三條圳莊三塊厝莊東山莊
武東堡 番仔崙莊
湳雅區 湖水坑莊萬年莊大饒莊柴頭井莊湳雅莊
關帝廳區 枋橋頭莊
武西堡 關帝廳莊湳港西莊湳港舊庄五汴頭莊陳厝厝莊崙仔莊田中央莊湳底莊
社頭區 張厝莊
武東堡 石頭公莊許厝藔莊舊社莊社頭莊崙雅莊
北斗支廳 卓乃潭區 普興莊內灣莊卓乃潭莊大平莊
二八水區 東螺東堡 鼻仔頭莊大坵園莊二八水莊過圳莊十五莊
下霸區 圳藔莊西畔莊下霸莊過溪仔莊下水埔莊
田中央區 內三塊厝莊大新莊外三塊厝莊
武東堡 田中央莊大紅毛社莊
武西堡 鎮平莊小紅毛社莊
海豐崙區 東螺東堡 獨鰲莊海豐崙莊打簾莊田尾莊饒平厝莊
武西堡 曾厝崙莊
東螺西堡 溪仔頂莊
北斗區 北斗街北斗莊北勢藔莊
舊眉區 舊眉莊溪洲莊溪墘厝莊三條圳莊潮洋厝莊水尾莊
小埔心區 新莊仔莊斗六甲莊牛稠仔莊番仔埔莊三塊厝莊大湖厝莊路口厝莊小埔心莊崙仔莊埤頭莊連交厝莊
二林下堡 周厝崙莊
二林支廳 二林區 二林上堡 塗仔崙莊挖仔莊萬興莊 原屬溪湖支廳
深耕堡 𥕟磘莊丈八斗莊
二林下堡 二林莊中西莊火燒厝莊竹圍仔莊外蘆竹塘莊犁頭厝莊後厝莊山藔莊大排沙莊萬合莊
番挖區 草湖莊王功莊漢寶園莊舊趙甲莊
深耕堡 番挖莊路上厝莊後藔莊溝仔墘莊頂廍仔莊埤腳莊
大城厝區 三塊厝莊新街庄山藔莊公館莊西港莊頂海墘厝莊下海墘厝莊下牛稠莊下山腳莊頂山腳莊魚藔莊大城厝莊外五間藔莊
內蘆竹塘區 潭墘莊尤厝莊內蘆竹塘莊鹿藔莊九塊厝莊內新厝莊下溪墘莊番仔藔莊田頭莊樹仔腳莊五莊仔莊面前厝莊

參考文獻

  1. ^ 府令第22號. 臺灣總督府報 第490號. 1899-03-30. 
  2. ^ 府令第111號. 臺灣總督府報 第599號. 1899-09-12. 
  3. ^ 臺中廳. 臺中廳治一斑. 1914-12-27. 
  4. ^ 南投廳令第4號 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廳令第三號街庄社管轄區名及其區域中左ノ通リ改正ス. 南投廳報. 1902-05-21. 
  5. ^ 廳位置及管轄區域中改正. 臺灣總督府報. 1902-11-25. 
  6. ^ 臺灣總督府. 彰化廳管內番挖田中央ノ二支廳廢止及管轄區域改正ノ件. 臺灣總督府檔案. 1903-03-26. 
  7. ^ 彰化廳令 第17號. 彰化廳報 第344號. 1904-12-10. 
  8. ^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彰化廳支廳中廢合幷ニ管轄區域變更. 臺灣史料稿本. 1905. 
  9. ^ 告示第125號. 臺灣總督府報 第3298號. 1911-08-08. 
  10. ^ 告示第81號. 臺灣總督府報 第792號. 1915-07-10. 
  11. ^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Han people in Taiwan]. Taihoku-shi (Taipei): Taiwan Sotoku Kanbo Chosaka. 1928. 
  12. ^ 存档副本. [2022-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1). 
  13. ^ 《彰化廳管內街庄長管轄區域名稱》,彰化廳廳令第三號,190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