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1999年規定印章直徑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國務院製發。
主要領導
總指揮王 勇 國務委員
副總指揮
4
黃 明 應急部部長
李國英 水利部部長
吳亞男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孟 揚 國務院副秘書長
秘書長周學文 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部副部長
副秘書長余 勇 氣象局副局長
馬 欣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類型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
授權法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辦事機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原設在水利部
聯絡方式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
實際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二條2號
對外官網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
機構沿革
成立時間1988年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簡稱「國家防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的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全國的防工作。

沿革

1950年6月3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央防汛總指揮部。首屆總指揮部主任由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擔任,副主任由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長傅作義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部長李濤擔任[1][2]。1967年「文革」前,鄧子恢譚震林等先後擔任中央防汛總指揮部主要領導[1]。1950年6月7日,政務院發布《關於建立各級防汛機構的決定》[2]

1971年6月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成立中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通知》,成立中央防汛抗旱指揮部,由總參謀部、國家計委、商業部、交通部、農林部、財政部、水利電力部組成。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水利電力部,日常工作由水利電力部抓總。長江中下游和黃河防汛指揮部機構仍按國務院1969年防汛工作的通知規定不變[3]

1985年7月2日,重新恢復中央防汛總指揮部,國務院副總理李鵬,水利部部長錢正英分任總指揮和副總指揮[1][2]

1977年3月,成立國務院抗旱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相關部門的抗旱工作[4]。1988年8月11日《國務院關於非常設機構設置問題的通知》(國發〔1988〕56號)將國家防汛總指揮部列為國務院非常設機構,總指揮田紀雲、顧問錢正英,具體工作由水利部承擔,原國務院抗旱領導小組併入該指揮部[5]。1988年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務院已撤三十八個非常設機構的通知》(國辦函〔1988〕81號)將國務院抗旱領導小組列為已撤銷的國務院非常設機構[6]

1979年6月2日,國務院抗旱領導小組辦公室由原農林部改設水利部。1988年6月2日,該辦公室併入國家防汛總指揮部辦公室[2]

1988年4月20日,國家防汛總指揮部舉行1988年第一次會議,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水利部部長楊振懷講話[7]

1988年6月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國發〔1988〕34號文件決定成立國家防汛總指揮部,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任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楊振懷、國務院副秘書長李昌安國家計委副主任葉青任副總指揮[1][2][8]。1992年8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家防汛總指揮部更改名稱的通知》(國辦發〔1992〕45號)稱,「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防汛總指揮部改名為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負責全國防汛抗旱工作的統一指揮和調度。總指揮部組成單位不變,辦事機構仍設在水利部。」[9]

根據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具體工作由水利部承擔[1]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規定:「組建應急管理部。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國地震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由應急管理部管理。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制後,與安全生產等應急救援隊伍一併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幹力量,由應急管理部管理。不再保留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0][11][12]

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和國務院「三定方案」規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國務院領導下,負責領導組織全國的防工作[1]

組成人員

中央防汛總指揮部
中央防汛抗旱指揮部
指揮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辦事機構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辦事機構是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簡稱「國家防總辦公室」),設在水利部[1]

1985年7月2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調整中央防汛總指揮部領導成員的通知》(國發〔1985〕84號)規定「中央防汛總指揮部辦公室仍設在水利電力部,辦公室不另列編制。」[15]1993年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國辦發〔1993〕32號)規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水利部」[16]。1998年4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國辦發〔1998〕11號)[18]、1999年4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國辦發〔1999〕30號)[19]、2003年3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國辦發〔2003〕17號)均規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在水利部單設辦事機構」[20]

根據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水利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設置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是:

  1. 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國防汛抗旱工作。
  2. 組織協調指導颱風、山洪等災害防禦和城市防洪工作。
  3. 負責對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
  4. 編制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並組織實施,組織編制、實施全國大江大河大湖及重要水工程防禦洪水方案、洪水調度方案、水量應急調度方案和全國重點乾旱地區及重點缺水城市抗旱預案等防汛抗旱專項應急預案。
  5. 負責全國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的洪水影響評價工作,組織協調指導蓄滯洪區安全管理和運用補償工作。
  6. 負責全國汛情、旱情和災情掌握和發布,指導、監督重點江河防汛演練和抗洪搶險工作。
  7. 負責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綜合協調工作,組織各成員單位分析會商、研究部署和開展防汛抗旱工作,並向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提出重要防汛抗旱指揮、調度、決策意見。
  8. 負責中央防汛抗旱資金管理工作,指導全國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與管理、防汛抗旱機動搶險隊和抗旱服務組織的建設與管理。
  9. 負責組織實施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組織開展全國防汛抗旱工作評估工作。
  10. 承辦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水利部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1]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內設處室是:

  • 綜合處
  • 防汛一處
  • 防汛二處
  • 防汛三處
  • 防汛四處
  • 抗旱一處
  • 抗旱二處
  • 減災處
  • 技術信息處[1]

2010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同意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設立國家防汛抗旱督察專員,隨後部分省(市、自治區)的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也設立了防汛抗旱督察專員[26]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歷任主任、副主任、國家防汛抗旱督察專員、巡視員、副巡視員是: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介.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 201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2. ^ 2.0 2.1 2.2 2.3 2.4 當代水利史上的六月,中國水利1989(6):46
  3. ^ 張晉藩等 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 關於成立中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通知 
  4. ^ 王浩 主編. 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0年. (二)抗旱減災的主要措施 
  5. ^ 国务院关于非常设机构设置问题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198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6.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已撤三十八个非常设机构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198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7. ^ 田紀雲副總理對今年防汛工作的幾點意見——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日在國家防汛總指揮部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水利1988(6):4-6
  8. ^ 王維洛,中國防汛決策體制和水災成因分析,當代中國研究1999年第3期(總第66期)
  9.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家防汛總指揮部更改名稱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2年第23號
  10. ^ 王勇.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18年3月1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中國人大網.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9日). 
  11.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中國人大網. 2018-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8). 
  12.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中國人大網. 2018-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8). 
  13. ^ 长江洪水记忆(五). 搜狐. 2016-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4. ^ 努力开创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访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人民網. 2000-12-24 [201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03).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调整中央防汛总指挥部领导成员的通知(国发〔1985〕84号). 中國政府網. 1985-07-02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3年第11號
  17. ^ 17.0 17.1 17.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5年第12號
  18. ^ 18.0 18.1 18.2 18.3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98年第11號
  19. ^ 19.0 19.1 19.2 19.3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湖南政報1999年第08期
  20. ^ 20.0 20.1 20.2 2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的通知(国办发〔2003〕17号)date=2003-03-31. 中國政府網.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1. ^ 21.0 21.1 2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的通知(国办发〔2007〕2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7年第17號.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2. ^ 22.0 22.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甘肅政報2008年8期(總347期)
  23. ^ 23.0 23.1 23.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3〕33号). 中國政府網. 2013-05-10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4.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8〕49号). 中國政府網. 2018-06-25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25.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9〕12号). 中國政府網. 2019-03-19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3). 
  26. ^ 我国加快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 中國經濟網. 201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7. ^ 孫永清,全國防洪減災研討會在京舉行,上海水務1992(2):54-55
  28. ^ 鄂竟平. 中國領導幹部資料庫.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5). 
  29. ^ 29.0 29.1 关于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通知(部任〔2012〕6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2-10-15. [永久失效連結]
  30. ^ 30.0 30.1 30.2 2016-04-12. 李坤刚接替张志彤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網易.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31. ^ 关于李坤刚、张志彤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6-04-11. [永久失效連結]
  32. ^ 珠水宣,汪恕誠部長率組檢查珠江防汛工作,人民珠江2000(3):9
  33. ^ 张志彤任水利部总规划师,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不再兼任. 網易. 2015-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34. ^ 國家防總東北防汛檢查組在東北四省(區)檢查防汛,東北水利水電1991(8):51
  35. ^ 王府義,全國城市防洪規劃與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水利規劃與設計1994(4):65-65
  36. ^ 蔡尚途,珠江流域部署今年防汛工作 強調抓早抓實 立足「五個確保」,珠江現代建設1999(3)
  37.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田以堂. 中國政府網. 200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38. ^ 38.0 38.1 38.2 38.3 《中國水利年鑑》編纂委員會. 中国水利年鉴2012.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2年. 重要任免 
  39. ^ 水利部副司局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公示公告. 中國水網. 2002-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0. ^ 关于李文汉等人任职的通知(部任〔2006〕1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6-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1. ^ 41.0 41.1 水利部司局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2. ^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201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3. ^ 关于李坤刚任职的通知(部任〔2008〕1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8-04-01. [永久失效連結]
  44. ^ 44.0 44.1 44.2 关于万海斌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部任〔2011〕2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1-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关于张旭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部任〔2012〕5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2-09-19. [永久失效連結]
  46. ^ 关于史芳斌任职的通知(部任〔2010〕1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关于王磊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5-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48. ^ 关于王翔任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3-01-22. [永久失效連結]
  49. ^ 49.0 49.1 49.2 49.3 49.4 关于王翔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4-11-25. [永久失效連結]
  50. ^ 国家防办副主任姚文广转任黄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中國經濟網.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51. ^ 关于刘学峰、于琪洋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5-05-26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52. ^ 52.0 52.1 52.2 关于尚全民、李兴学任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5-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53. ^ 关于马艳等人任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6-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54. ^ 关于王章立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55. ^ 关于周瑾成等人任职的通知(部任〔2007〕5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56. ^ 国家防办工作组来皖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水資訊網. 2010-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57. ^ 田以堂在2011年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的讲话. 太湖網. 2011-05-06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58. ^ 58.0 58.1 58.2 关于李坤刚等人任职的通知(部任(2011)2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7-02-13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59. ^ 关于乔建华等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人事司. 201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60. ^ 張恩頤:《國家防總檢查組在我省查看旱情檢查指導抗旱工作》,《陝西水利》2007(3):3
  61. ^ 水利部司局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06-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62. ^ 关于刘玉忠任职的通知(部任〔2011〕1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1-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63. ^ 关于刘玉忠免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64. ^ 国家防办领导来日照检查防汛抗旱工作. 鳳凰網. 2014-09-19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