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鍔
任美鍔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浙江寧波 | 1913年10月7日
逝世 | 2008年11月4日 江蘇南京 | (95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教育程度 | 國立中央大學,1930 格拉斯哥大學,1936~1939 |
獎項 | 維多利亞獎章 |
經歷
|
任美鍔(1913年10月7日—2008年11月4日),男,浙江寧波人,中國地理學家、地貌學家、海洋地質學家,中國自然地理學泰斗,建設地理學的先驅。曾任浙江大學史地系教授,復旦大學教授兼史地系主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南京大學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唯一獲國際地理科學最高榮譽「維多利亞獎章」的科學家。[1][2][3]
生平
1930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地理學系,師從胡煥庸、張其昀等教授,期間與同窗李旭旦合譯法國人文地理學家白呂納的《人地學原理》英文版,對中國地理科學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1934年畢業後,到資源委員會任研究實習員。1936年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地理系,師從貝利教授,193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國。
2008年11月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6歲。
社會兼職
曾任中國地理學會總幹事、副理事長、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地理學報》總編輯,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河口海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海岸線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海岸帶開發與管理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主席。
學術貢獻
在經濟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方面,任美鍔在抗戰後期關心戰後經濟建設問題,認為地理學要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服務,地理學要解決重大經濟建設問題,撰寫了「地理研究與經濟建設」、「經濟地理學理論體系」、「戰後中國的工業中心」等一系列論著與論評。他提出了「建設地理學」,認為區域設計計劃屬於經濟地理學的應用,並於抗戰勝利後出版《建設地理新論》。
著作有《建設地理新論》、《自然風景與地質構造》、《中國自然地理綱要》。
參考資料
- ^ 林呂建主編.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
- ^ 張品興, 殷登祥, 陳有進等主編.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 ^ 蔡開松, 於信鳳主編; 曾卓明, 周溯源, 趙書剛副主編.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