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革命
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 |
日期 | 1810年5月25日 |
---|---|
地點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結果 | 總督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被廢黜,第一委員會接管政府。阿根廷獨立戰爭開始。 |
五月革命(西班牙語:Revolución de Mayo)是一系列發生在西班牙帝國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革命事件,這起事件從1810年5月18日官方確認最高中央委員會的垮台,到5月25日推翻總督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並建立第一委員會,長達一周時間被稱為「五月周」(西班牙語:Semana de Mayo)。
1810年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推翻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任命自己的兄長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拉普拉塔總督轄區(包括現在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喪失了宗主國的支持。當年5月13日,一批英國軍隊登陸蒙得維的亞。5月25日,政務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立,推翻了拉普拉塔總督統治。
1816年7月9日,圖庫曼議會宣布拉普拉塔聯合省正式獨立。現在5月25日是阿根廷的全國性節日(Día del Primer Gobierno)。
原因
外部因素
在1776年發生的美國獨立,這成為克里奧爾人的一個例子,他們認為西班牙美洲可能實現革命以及獨立。 《美國憲法》宣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儘管當時這一宣言並未涉及奴隸),捍衛財產權和自由權,並建立了共和制的政府體制。
從18世紀末開始,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理想開始蔓延。《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的原則,在克里奧爾人資產階級的年輕人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法國大革命還激發了自由思想在歐洲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政治和經濟自由。當時的一些有影響力的政治自由主義者反對君主制和專制主義,如伏爾泰,讓-雅克·盧梭,孟德斯鳩等。
儘管這些思想在西班牙美洲中的傳播受到很大限制,但是這些思想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傳播。
自由主義的思想甚至到達了神職人員的範圍,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1548-1617)認為政治權力不是從上帝直接傳遞給統治者,而是通過人民傳遞給統治者。根據蘇亞雷斯的說法,這將是擁有權力並將其委託給管理國家的人的人,如果這些統治者沒有適當地行使他們作為共同利益管理者的職能,他們就會成為暴君,而人民有權推翻或反抗他們,並建立新的統治者。[1]
與此同時,大不列顛還處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於是為了滿足本國人口的需求,他們需要新的市場來向其出售煤、鋼和紡織品。英國的野心是,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的貿易將不再被其大都市壟斷。為次,他們試圖通過1806年和1807年的兩次入侵行動征服拉普拉塔河。
在歐洲還處於拿破崙戰爭時期,也就是拿破崙帝國和英國、西班牙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法國在初期取得巨大的優勢,通過巴約訥會晤迫使西班牙君主卡洛斯四世和他的孩子費爾南多七世的退位。王位被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的兄弟,何塞·波拿巴代替。西班牙君王制試圖通過組建西班牙和印度群島最高委員會或最高中央委員會和西班牙和印度群島攝政委員會等方式來抵抗。
內部因素
在整個18世紀,波旁王朝對西班牙帝國進行的改革,改變了哈布斯堡王朝自1700年11月16日開始的制度,他們將那個時代的西班牙美洲從相對自治的「王國」轉變為殖民地,完全依賴於西班牙為其利益做出的決定。[2]在主要的改革中,就有從秘魯總督區的廣大領土建立拉普拉塔總督區,定都布宜諾斯艾利斯。[3]
拉普拉塔總督區的對外貿易是由西班牙所壟斷,並且在法律上不允許與其他大國貿易。這種情況對布宜諾斯艾利斯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西班牙君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向該城市派遣船隻。鑑於從大都市運來的產品稀缺、昂貴且不足以養活人口,走私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受到當地大多數統治者的容忍。[4]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權力集團:
- 要求自由貿易,以從任何國家直接進口,而不必購買西班牙三角貿易中的商品。在這個集團中,可以分為一群與英國商人有聯繫的強大的克里奧爾或西班牙走私者,他們提倡對當地製造業的無效保護。另外還有一群想要打破西班牙壟斷,因為不希望本地製造業和生產業缺乏保護。
- 西班牙王室授權的壟斷商人,他們拒絕自由貿易,主張繼續壟斷,因為他們的利潤就會伴隨着商品的進口而減少。
在政治組織中,特別是自拉普拉塔總督區成立以來,駐地機構的行使權落在了由王室任命的官員身上,而這些人幾乎都是來自大都市的西班牙人,與美洲人民毫無關係。法理上,半島上的西班牙人和總督區的西班牙人在社會階級上毫無差別,但事實上,最重要的職位落到了前者身上。克里奧爾人資產階級在貿易振興和新思想的影響下得到加強,等待獲得政治領導的機會。
出生在殖民地的居民與歐洲西班牙居民之間的競爭,引發了自治的支持者與想要維持現況的人之間的鬥爭。支持自治的人稱自己為愛國者、美洲人、南美洲人或克里奧爾人,而西班牙皇室的支持者則稱自己為保皇派。保皇黨人輕蔑地指出愛國者是叛亂分子、革命分子、異端、放蕩者或無恥之徒等。而保皇黨則反過來被愛國者貶低為撒拉森人、哥特人、加利西亞人等。
布宜諾斯艾利斯在英國入侵期間兩次驅逐英軍後,在總督區的其他城市中獲得了極大的認可。[註 1]對抗英國軍隊的勝利鼓舞了獨立精神,因為他們在沒有西班牙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地保護了自己免受外部攻擊。在這場衝突中,形成了後來具有重要政治影響力的克里奧爾民兵,最重要的是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領導的帕特里西奧團。
在革命前還有一個替代選擇,那就是卡洛塔主義,即支持費爾南多七世國王的妹妹王儲卡洛塔·若阿金娜,她也是葡萄牙攝政王若昂六世的妻子。這一嘗試並沒有得到半島西班牙人的支持,而是得到了一些革命派核心人士的支持,因為他們從中看到了脫離西班牙,獨立的可能性。其中胡安·何塞·卡斯特利、胡安·何塞·帕索、安東尼奧·路易斯·貝魯蒂、伊波利托·維特斯、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但馬里亞諾·莫雷諾和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對此不同意。然而,公主本人拒絕了這種支持,並向總督舉發了他們寄給她的支持信中包含的革命動機。於是卡洛塔主義就被拋棄。即使在革命之後,也有一些人建議將加冕公主作為一種拖延策略,但這完全違背了已經發生的事件。一封發給何塞·曼努埃爾·德戈耶內切信寫到:
En estas circunstancias creo de mi deber rogarte y encargarte que emplees todos tus esfuerzos en llegar cuanto antes a Buenos Aires; y acabes de una vez con aquellos pérfidos revolucionarios, con las mismas ejecuciones que practicaste en la ciudad de La Paz.[5]
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我有責任懇求您並命令您盡一切努力儘快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將那些背信棄義的革命者了結,如同在拉巴斯市一樣執行。
潛在的思想潮流
從18世紀中葉開始,兩種不同的思想潮流影響了哲學世界觀並對政治行動產生影響。這些立場在1810年初的過程中繼續存在,並在獨立中達到高潮。
第一條思想潮流是來自基督教,這個思想有兩個主要的學派。其中最根深蒂固的是耶穌會神父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所支持的薩拉曼卡學派[6],宣稱「權力是上帝賜給的人民,而不是國王。」[7],這種思想是丘基薩卡的聖方濟·沙勿略牧師皇家大學的教授傳播,其中許多學生是後來推動五月革命的愛國者。另一個學派受到美國革命的啟發,儘管有其他起源,創造了短語「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作為其國家座右銘。[8]
第二條思想潮流來自於伏爾泰和法國大革命所支持的理性主義、世俗主義和啟蒙運動。[9]
到19世紀初,在拉普拉塔總督區,兩種思潮都通過各種實現解放的愛國者得到體現。如科尼利厄斯·薩維德拉軍官,卡亞塔諾·羅德里格斯修士、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卡斯塔內達修士、佩德羅·伊格納西奧·德·卡斯特羅·巴羅斯監督、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學師、埃斯特班·奧古斯丁·加斯科、格雷戈里奧·加西亞德·塔格勒等許多人都是天主教思想和教會的擁護者,而馬里亞諾·莫雷諾、胡安·何塞·卡斯特利[10][11]和後來的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領導的反天主教團體。
背景
利尼爾斯總督
在英國入侵拉普拉塔總督區取得勝利並驅逐英國人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居民並不認可拉斐爾·德·索布雷蒙特重新擔任總督,因為他在襲擊時帶着公共財政棄城逃亡到科爾多瓦。儘管索布雷蒙特是遵守了佩德羅·德·塞瓦洛斯時期的一項法律,該法律表明在發生外部襲擊時應保護皇家資金,但他的這種行為在公眾眼中顯得像個懦夫。[12]相反,新的總督聖地亞哥·德·利尼爾斯,作為奪回領土的英雄,受到熱烈的歡迎。
但利尼爾斯的管理開始受到質疑。利尼爾斯的主要政治對手是蒙得維的亞首長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德·埃利奧,他因為利尼爾斯的法國血統而質疑他,他認為讓與西班牙交戰的拿破崙·波拿巴的同胞擔任該職位是不可接受的。然而,他無法提供具體證據證明總督與法國之間的密謀。埃利奧拒絕承認利尼爾斯的權威,並組建了獨立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蒙得維的亞委員會。
當時,不同領域對拉普拉塔總督府的未來有着不同的看法。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一個世紀前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在奧地利家族與波旁家族之間的鬥爭,十五年來,西班牙海外領地不知道該承認誰為合法國王。最後以費利佩五世登上西班牙王位而結束。在1810年,許多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認為組建一個軍政府並等待西班牙恢復正常就足夠了。[12]
阿爾薩加暴動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西班牙市長和商人馬丁·德·阿爾薩加和追隨者掀起了一場暴動,目的是廢黜總督利尼爾斯。1809年1月1日的公開參事會中要求利尼爾斯辭職並以費迪南德七世的名義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以阿爾薩加擔任主席。西班牙民兵和被市政廳鐘聲召集的一群人支持叛亂。
由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領導的克里奧爾民兵包圍了廣場,使叛亂分子散去。結果,軍事力量落在支持利尼爾的克里奧爾人手中,使得克里奧爾人和半島西班牙人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陰謀負責人被流放到卡門-德巴塔哥內斯,後被埃利奧救出並帶回蒙得維的亞。
任命西斯內羅斯總督
在西班牙,最高中央委員會決定結束拉普拉塔總督轄區的緊張情況,下令由1809年6月抵達蒙得維的亞的唐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接替利尼爾斯。最高中央委員會向新總督發出了非常明確的指示,逮捕利尼爾斯支持者和秘密爭取獨立的克里奧爾人。[13]
交接發生在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哈維爾·德·埃利奧認可了新總督並解散了蒙得維的亞委員會,重新成為該市首長。西斯內羅斯重新武裝了西班牙民兵,並赦免了阿爾薩加暴動的負責人。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胡安·馬丁·德·普埃雷東會見了軍事首領,試圖無視新總督的權威。這個計劃得到了薩維德拉、貝爾格拉諾、尤斯塔奎·迪亞茲·貝萊斯、胡安·何塞·維亞蒙特、米格爾·德·阿茲庫納加、胡安·何塞·卡斯特利和胡安·何塞·帕索,但並不被利尼爾斯看好,因為他任然忠於保皇黨。
上秘魯的革命騷動
對西班牙官員的不滿也表現在拉普拉塔河總督轄區的其他地區內,特別是在上秘魯。
1809年5月25日,一場革命推翻了監督官和查拉卡斯皇家審問院院長拉蒙·加西亞·德萊昂·伊·皮薩羅,他被指控支持葡萄牙保護國。軍事指揮權落到了胡安·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德阿雷納萊斯上校手中。
同年7月16日,另一場革命運動在拉巴斯開始,佩德羅·多明戈·穆里略上校和其他愛國者迫使塔德奧·達維拉市長和拉巴斯主教Remigio de la Santa y Ortega辭職。直到由穆里略主導的人民權利監護委員會成立,權力落入議會。
丘基薩卡革命無意改變對國王的忠誠,而拉巴斯革命則公開宣布獨立。目前,對於丘基薩卡革命是否有獨立動機,還是僅僅是費爾南多派和卡洛塔派之間的爭執,歷史學家有不同的解釋。胡安·雷耶(Juan Reyes)和吉納維芙·洛薩(Genoveva Loza)認為是後者,因為西班牙的政府制度得到維持,而拉巴斯的革命沒有。[14]特奧多西奧·伊馬納(Teodocio Imaña)、加布里埃爾·雷內·莫雷諾和費利佩·皮尼亞堅持認為丘基薩卡的那場革命是一場獨立革命。[15][16]因此,對於第一場西班牙美洲獨立革命是發生在丘基薩卡還是在拉巴斯存在分歧。
在丘基薩卡和拉巴斯的革命引發的過程中,盧梭和他的著作《社會契約論》當作論據。[1]
最終拉巴斯的革命被秘魯總督派出的軍隊血腥鎮壓,而丘基薩卡的革命則被西斯內羅斯總督派出的軍隊鎮壓。
總督對這些革命採取的措施加劇了克里奧爾人對半島西班牙人的不滿,因為阿爾薩加在起義後被赦免,致使加劇了克里奧爾人之間的不平等感。[17]其中,卡斯特利出席了丘基薩卡的聖方濟·沙勿略牧師皇家大學的辯論,影響了他在五月周期間的立場。[18]
西斯內羅斯的經濟改革和政治措施
在經濟領域,考慮到與西班牙貿易的困難和成本,西斯內羅斯接受了馬里亞諾·莫雷諾的提議,並於1809年11月6日與其他列強建立了自由貿易。主要受益者是英國和出口生皮的畜牧業。然而,從走私中獲利的商人要求西斯內羅斯取消自由貿易,他同意了這一點,以免失去他們的支持。這反過來又導致以麥金農和多伊爾船長為代表的英國人要求對這項措施進行審查,主張西班牙和英國是反對拿破崙的盟友。馬里亞諾·莫雷諾也批評了這一決定,發表了地主代表報告,這被認為是總督時代以來最完整的經濟政策報告。西斯內羅斯最終決定延長自由貿易,於1810年5月19日結束。
1809年11月25日,西斯內羅斯創建了政治監視法庭(Juzgado de Vigilancia Política),旨在追查親法人士和分離主義人士。這一措施使城市港口人認為只有一個正式的藉口就足夠爆發革命了。出於這個原因,1810年4月,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向他的親戚們表示:
Aún no es tiempo; dejen ustedes que las brevas maduren y entonces las comeremos.
——科尼利厄斯·薩維德拉,[19]
參考翻譯:
時機未到;讓果實成熟,後吞之
時間軸
「五月之周「是布宜諾斯艾利斯1810年5月18日到25日之間的一周,從確認最高中央委員會的垮台到西斯內羅斯總督被免職,和第一委員會成立。
5月14日星期一,英國戰艦HMS Mistletoe (1809)從直布羅陀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帶來一月份的報紙,這些報紙宣稱塞維利亞的最高中央委員會已經被法國人占領並解散,還指出一些代表加的斯萊昂島避難。該委員會是西班牙王室權力的最後堡壘之一,最終在拿破崙帝國面前淪陷,後者曾通過巴約訥退位將國王費爾南多七世趕下台。
5月17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得知在13日蒙得維的亞從英國巡防艦HMS John Paris也傳出巧合的消息,並補充稱委員會的代表已被拒絕,並在加的斯建立新的委員會。雖然西班牙和西印度群島攝政委員會已經成立,但這兩艘船都沒有傳達這個消息。西斯內羅斯試圖通過在英國軍艦周圍建立嚴格的監視並沒收從船上降落的所有報紙來隱藏消息,但其中一份落到了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和胡安·何塞·卡斯特利的手中。這些人傳播了該消息,並對倒台的委員會任命的總督合法性提出了質疑。[20]
帕特里西奧團團長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也被告知了這一消息。他從戰略角度認為,採取行動的理想時機是拿破崙軍隊在對西班牙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優勢時。在聽到塞維利亞委員會倒台的消息後,薩維德拉認為時機已經成熟。[21]由卡斯特利領導的團體贊成舉行公開會議,而克里奧爾軍隊則提議以武力罷免總督。
5月18日星期五
在公眾得知塞維利亞政府的倒台,西斯內羅重申以國王斐迪南七世的名義執政並試圖安撫民眾的情緒。西斯內羅斯談到了伊比利亞半島微妙局勢,但沒有明確證實政府已經垮台。[22]
公告的一部分寫着:
En América española subsistirá el trono de los Reyes Católicos, en el caso de que sucumbiera en la península. (...) No tomará la superioridad determinación alguna que no sea previamente acordada en unión de todas las representaciones de la capital, a que posteriormente se reúnan las de sus provincias dependientes, entretanto que de acuerdo con los demás virreinatos se establece una representación de la soberanía del señor Fernando VII.[23]
主要的革命群體聚集在尼古拉斯·羅德里格斯·佩尼亞的家或伊波利托·維特斯的肥皂店(jabonería),這些人當中就有胡安·何塞·卡斯特利、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胡安·何塞·帕索、安東尼奧·路易斯·貝魯蒂、尤斯塔奎·迪亞茲·貝萊斯、費利西亞諾·安東尼奧·奇克拉納、何塞·達拉格拉、馬丁·雅各布·湯普森和胡安·何塞·維亞蒙特。
另一群人聚集在奧瑪的別墅(quinta),其中有何塞·伊格納西奧·格雷拉修士和多明戈·弗倫奇等人。
當天晚上,一些克里奧爾人聚集在羅德里格斯·佩尼亞的家中。在聖伊西德羅的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被緊急叫來出席會議,最後會議決定要求總督公開參事會來決定總督區的未來。[24]
5月19日星期六
經過一夜的討論,早晨薩維德拉和貝爾格拉諾會見了首席市長胡安·何塞·德·萊齊卡(Juan José de Lezica y Alquiza),卡斯特利會見了檢察官(síndico procurador)朱利安·德萊瓦,請求得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卡比爾多在總督面前公開參事會的支持,並表示如果不批准的話,「lo haría por sí solo el pueblo o moriría en el intento」(人民會去完成,否則他們會死去)。
5月20日星期日
萊齊卡將收到的請求傳達給了西斯內羅,而後者向萊瓦諮詢建議,萊瓦贊成舉行一場公開會議。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總督在7點召集了在堡壘的軍官。[25]根據西斯內羅在《回憶錄》中回憶:
(...) las reiteradas protestas y juramentos de fidelidad con que me habían ofrecido defender la autoridad y sostener el orden público y les exhorté a poner en ejercicio su fidelidad al servicio de S.M. y de la patria.
在軍官進入堡壘之前,城市營就已駐紮並配備彈藥。這些人的代表自然是薩維德拉,因為他作為整個總督區最重要的軍事單位,帕特里西奧團的團長。在《回憶錄》中,薩維德拉描述了那次會議,他解釋說,面對同事們的沉默,他說:
Señor, son muy diversas las épocas del 1º de enero de 1809 y la de mayo de 1810, en que nos hallamos. En aquella existía la España, aunque ya invadida por Napoleón; en ésta, toda ella, todas sus provincias y plazas están subyugadas por aquel conquistador, excepto solo Cádiz y la isla de León, como nos aseguran las gacetas que acaban de venir y V.E. en su proclama de ayer. ¿Y qué, señor? ¿Cádiz y la isla de León son España? (...) ¿Los derechos de la Corona de Castilla a que se incorporaron las Américas, han recaído en Cádiz y la isla de León, que son una parte de las provincias de Andalucía? No señor, no queremos seguir la suerte de la España, ni ser dominados por los franceses, hemos resuelto reasumir nuestros derechos y conservarnos por nosotros mismos. El que a V.E. dio autoridad para mandarnos ya no existe; de consiguiente usted tampoco la tiene ya, así que no cuente con las fuerzas de mi mando para sostenerse en ella. Esto mismo sostuvieron todos mis compañeros. Con este desengaño, concluyó diciendo: "Pues señores, se hará el cabildo abierto que se solicita. Y en efecto se hizo el 22 del mismo mayo"
——[26]
夜幕降臨時,羅德里格斯·佩尼亞的家裡舉行了一次新的會議,軍官交流了所發生的事情。
馬丁·羅德里格斯晚年所寫的《回憶錄》中記錄了一則軼事,提到了一個由卡斯特利和馬丁·羅德里格斯負責的委員會,在20日晚上「恐嚇」西斯內羅斯5分鐘內停止指揮。西斯內羅斯對此的回應是:「你們隨意」(hagan lo que quieran)。關於這場「恐嚇」的可疑描述並沒有顯示西斯內羅斯與軍方的上一次會議僅在幾分鐘前舉行。而一個月後的1810年6月22日,西斯內羅斯發給攝政委員會的非常詳細的正式信中,也沒有提及,連薩維德拉的回憶錄中也沒有記載。[27]
歷史學家羅伯托·馬凡尼認定,5月21日議會上的時間和西斯內羅斯1810年6月22日的報告都掩蓋或歪曲了事件的真相。西斯內羅斯20日晚與軍方商定並辭職。21日上午,卡爾比多委員奧坎波和多明格斯讓西斯內羅斯簽署辭呈,但總督改變主意並要求建立一個公開議會及其相應授權的請求。
根據馬凡尼的說法,公開會議是絕望的西斯內羅斯當時的一項權力,通過「好人」、「明智的鄰居」、「有名望的鄰居」或「主要鄰居」的投票來拯救他,並得出結論,要求公開議會的不是文職人員或軍方人士。[28]
5月21日星期一
三點時,卡比爾多開始了日常工作,但被六百名武裝人員打斷,他們稱呼自己為「地獄軍團」(Legión Infernal),並占領了勝利廣場(現五月廣場),呼籲公開參事會並將總督西斯內羅斯免職。他們拿着費爾南多七世的肖像,在夾克的扣眼上繫着一條象徵克里奧爾-西班牙統一的白色絲帶。[29]
在煽動者中,多明戈·弗倫奇和安東尼奧·路易斯·貝魯蒂脫穎而出。他們不信任西斯內羅斯和他會信守諾言,在第二天公開參事會。檢察官朱利安·德萊瓦未能通過確保按計劃舉行來安撫人群。由於帕特里西奧團團長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的干預,人們平靜下來並散開,他保證地獄軍團的主張得到了軍事支持,並表示他個人將親自任命帕特里奧斯軍官和廣場大道的警衛,並說警衛將受尤斯托基奧·迪亞茲·貝萊斯(Eustoquio Díaz Vélez)上尉的命令,他的堅持,人們絕對不會懷疑。
designar las guardias para las avenidas de la Plaza con oficiales de Patricios y que dichas guardias estarían a las órdenes del Capitán Eustoquio Díaz Vélez, de cuya adhesión, de ninguna manera, podía dudar el pueblo.
——[30]
5月21日,向首都主要鄰居和當局分發了四百五十份邀請函。邀請名單由卡爾比多準備,只考慮到該市最傑出的居民。然而負責印刷的人奧古斯丁·多納多(Agustín Donado)是貝魯蒂和弗倫奇的朋友,幫忙多印了幾張,並把它分發給克里奧爾人。
El Excmo. Cabildo convoca á Vd. para que se sirva asistir, precisamente mañana 22 del corriente, á las nueve, sin etiqueta alguna, y en clase de vecino, al cabildo abierto que con avenencia del Excmo. Sr. Virrey ha acordado celebrar; debiendo manifestar esta esquela á las tropas que guarnecerán las avenidas de esta plaza, para que se le permita pasar libremente.
5月22日星期二
代表大會於中午召開,邀請布宜諾斯艾利斯所有有名望的人士,印製了600份邀請函,只發出了450份,但許多人有種種顧慮不敢參加大會,最終只有251人到會。弗倫奇和貝魯蒂人指揮着六百名手持刀具、雷筒和步槍的人,控制了進入廣場的通道,以確保開放的市政廳被克里奧爾人占領。
會議從早上一直持續到午夜,有激烈的爭論。辯論的主題在於政府的合法性以及總督的權威。根據主權歸於人民原則規定,一旦合法君主消失,權力歸還人民,人民有權利組建新政府。
這個題目產生有兩個主要的對立立場:認為情況應該保持不變,支持西斯內羅斯擔任總督。以及那些認為應該成立委員會來取代總督。他們不承認西班牙和西印度攝政委員會的權威,認為美洲殖民地沒有參與其中。這場辯論也間接地涉及了克里奧爾人和半島西班牙人之間的競爭,因為那些提議保留總督的人認為,西班牙人的意志應該優於克里奧爾人的意志。
第一位發言者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主教,貝尼托·呂埃·伊·列加,反對任何過激的改變:
No solamente no hay por qué hacer novedad con el virrey, sino que aún cuando no quedase parte alguna de la España que no estuviese sojuzgada, los españoles que se encontrasen en la América deben tomar y reasumir el mando de ellas y que éste sólo podría venir a manos de los hijos del país cuando ya no hubiese un español en él. Aunque hubiese quedado un solo vocal de la Junta Central de Sevilla y arribase a nuestras playas, lo deberíamos recibir como al Soberano.[31]
胡安·何塞·卡斯特利隨後發言,並堅持美洲人民應該掌握他們的命運方向,直到費爾南多七世重返王位的障礙停止。
Desde la salida del Infante don Antonio, de Madrid, había caducado el Gobierno Soberano de España, que ahora con mayor razón debía considerarse haber expirado con la disolución de la Junta Central, porque, además de haber sido acusada de infidencia por el pueblo de Sevilla, no tenía facultades para el establecimiento del Supremo Gobierno de Regencia; ya porque los poderes de sus vocales eran personalísimos para el gobierno, y no podrían delegarse, ya por la falta de concurrencia de los Diputados de América en la elección y establecimiento de aquel gobierno, deduciendo de aquí su ilegitimidad, la reversión de los derechos de la Soberanía al pueblo de Buenos Aires y su libre ejercicio en la instalación de un nuevo gobierno, principalmente no existiendo ya, como se suponía no existir, la España en la dominación del señor don Fernando Séptimo.[18]
帕斯夸爾·魯伊斯·惠多布羅表示,鑑於任命西斯內羅的權力已經到期,應與政府的任何職能分離,並且作為人民代表,卡爾比多應承擔和行使權威。
最保守的西班牙人代表,檢察官曼努埃爾·熱那羅·維洛塔指出,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無權在與其他城市參與辯論的情況下,對總督或攝政委員會的合法性作出單方面決定。他認為,這將破壞國家的統一,並建立與人民一樣多的主權。胡安·何塞·帕索在第一點上同意他的觀點,但認為歐洲衝突局勢以及拿破崙軍隊繼續征服美洲殖民地的可能性,需要快速解決。[32]然後他又引出了「la hermana mayor」(大姐城市)的說法,即布宜諾斯艾利斯主動做出其認為必要和方便的改變,條件是儘快邀請其他城市發言。[33]
胡安·內波穆切諾·索拉牧師認為應該將權力臨時移交給卡爾比多,直到政府會議召集總督轄區的全體人口代表。
薩維德拉的密友佩德羅·安德烈斯·加西亞指揮官在投票時評論道:
Que considerando la suprema ley la salud del pueblo y advertido y aun tocado por sí mismo la efervescencia y acaloramiento de él con motivo de las ocurrencias de la Metrópoli, para que se varíe el Gobierno, que es a lo que aspira, cree de absoluta necesidad el que así se realice, antes de tocar desgraciados extremos, como los que se persuade habría, si aún no se resolviese así en la disolución de esta Ilustre Junta; repite por los conocimientos que en los días de antes de ayer, ayer y anoche ha tocado por sí mismo, tranquilizando los ánimos de los que con instancia en el pueblo así lo piden».[34]
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提議將權力下放給卡爾比多,直到成立管理委員會。他強調了這句話:
(...) y no queda duda de que el pueblo es el que confiere la autoridad o mando.
在投票時,卡斯特利的立場與薩維德拉的立場一致。
辯論結束後,他們繼續投票是否支持總督的合法性。投票一直持續到午夜,最終以155票對69票,多數票決定罷免總督。投票分布如下:[35]
- 權力歸屬於卡比爾多方案:4票
- 胡安·內波穆切諾·索拉方案:18票
- 佩德羅·安德烈斯·加西亞、胡安·何塞·帕索和路易斯·何塞·德·喬羅蘭方案:20票
- 魯伊斯·惠多布羅方案:28票
- 薩維德拉和卡斯特利方案:87票
5月23日星期三
在會議結束後,城市的各個地方張貼了通知委員會的成立和對各省代表的傳票,並呼籲不要試圖採取違反公共秩序的行動。
早上,卡比爾多開會清點前一天的選票,並發布了一份文件:
hecha la regulación con el más prolijo examen resulta de ella que el Excmo. Señor Virrey debe cesar en el mando y recae éste provisoriamente en el Excmo. Cabildo (...) hasta la erección de una Junta que ha de formar el mismo Excmo. Cabildo, en la manera que estime conveniente.
——[36]
El sol se ponía en el horizonte, al mismo tiempo que una compañía de Patricios mandada por don Eustaquio Díaz Vélez anunciaba a son de cajas y voz de pregonero que el Virrey de las Provincias del Río de la Plata había caducado, y que el Cabildo reasumía el mando supremo del Virreinato por la voluntad del pueblo.
——[37]
5月24日星期四
24日,在檢察官萊瓦的提議下,卡爾比多成立了委員會,直到其他總督府的代表到來。成員如下:
武裝指揮官和主席:
- 巴爾塔薩·伊達爾戈·德西斯內羅斯(前總督,西班牙人)
委員(Vocal):
- 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軍人,克里奧爾人)
- 胡安·何塞·卡斯特利(律師,克里奧爾人)
- 胡安·內波穆切諾·索拉(牧師,西班牙人)
- 何塞·桑托斯·因喬雷吉(商人,西班牙人)
由五名成員組成的上述組合響應了呂埃·伊·里加主教的提議,即讓總督與一些同事或代表繼續掌權,儘管事實上在會議中的選舉中被擊敗了,認為這樣可以遏制社會中發生的革命威脅。[38]同時萊瓦起草的13條憲法,規範委員會的行為。其中委員會不會行使司法權,而是由法院(Audiencia)承擔。沒有委員會其他成員的支持,西斯內羅斯無法採取行動等規則。軍隊指揮官表示同意,包括薩維德拉和佩德羅·安德烈斯·加西亞。
但是當消息公布後,引起公眾的反對,廣場被弗倫奇和貝魯蒂指揮的人群包圍。西斯內羅斯繼續掌權被視為對最終決定出來的意志的嘲弄。馬丁·羅德里格斯上校是這樣解釋:
Si nosotros nos comprometemos a sostener esa combinación que mantiene en el gobierno a Cisneros, en muy pocas horas tendríamos que abrir fuego contra nuestro pueblo, nuestros mismos soldados nos abandonarían; todos sin excepción reclaman la separación de Cisneros.
——[39]
在羅德里格斯·佩尼亞的家中曾產生過一次討論,文職人員和軍團軍官相聚於此,其中包括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尤斯托基奧·迪亞茲·貝萊斯、多明戈·弗倫奇和費利西亞諾·安東尼奧·奇克拉納,並在討論中對薩維德拉的忠誠度感到質疑。卡斯特利答應進行干預,以便再次徵求人民的意見。在馬里亞諾·莫雷諾、馬蒂亞斯·伊里戈延和費利西亞諾·奇克拉納幫助下廣場上的軍隊和青年平靜了下來。最後,他們決定撤銷已經做過的事情,再次召集人民並向卡爾比多重新提交一份修改過的候選單。因為西斯內羅斯不能留。
晚上,由卡斯特利和薩維德拉率領的代表團出現在西斯內羅斯的住所,報告民眾騷動和軍隊起義的情況,要求他辭職。他們成功讓他口頭辭職。一群愛國者在檢察官萊瓦的房子裡要求再次召集人民,儘管他最初抵抗,最終還是同意了。
5月25日星期五
5月25日上午,在多明戈·弗倫奇和安東尼奧·貝魯蒂帶領下,大批人群開始聚集在勝利廣場(現五月廣場)。他們要求廢止前一天的決議,讓西斯內羅斯總督徹底辭職,並重新成立一個委員會。歷史學家巴托洛梅·米特雷確認弗倫奇和貝魯蒂在參與者中分發了藍白花結。但後來的歷史學家質疑這一說法,但他們認為將花結分發給革命者是可能的。面對遲遲沒有出台的決議,人們開始大喊:「人們想了解全部!」(¡El pueblo quiere saber de qué se trata!)人群闖入總督府,要求總督辭職並廢除前一天通過的決議。
卡比爾多在早上九點開會,要求用武力鎮壓民眾的騷動。為此召集了主要軍官,但他們沒有服從下達的命令。西斯內羅斯繼續拒絕辭職,經過努力成功讓總督批准他的辭職條款,放棄繼續留在政府。然而這還不夠,聚集在廣場的人群代表要求恢復22日會議上確定的權力下放和成立委員會。
西斯內羅斯「以最大的慷慨和坦率將自己獻給它,辭職以表明他對公共安寧和預防更大混亂的考慮的程度」而辭職。[40]第一委員會的組成源於弗倫奇和貝魯蒂提交並得到大量簽名支持的文件。但這份文件作者存在爭議,一些人,如維森特·菲德爾·洛佩斯,堅持認為它完全是大眾倡議的產物。對於其他人,如歷史學家米格爾·安赫爾·斯凱納,這份名單很可能是三方談判的結果,而這三方各派出三名候選人。[41]
成員走到陽台上,將請願書直接提交給人民批准。但是,由於時間較晚和天氣,廣場上的人數減少了,朱利安·德萊瓦曾以此嘲笑代表代表人民發言的說法。而這壓倒了在毛毛雨下的廣場上寥寥數人的耐心。[40]
在1809年的阿爾薩加暴動之後,市政廳鐘的鍾舌被利尼爾斯總督下令拆除。鑑於可能發生更大的暴力事件,請願書被大聲宣讀並得到參與者的批准。從廣義上講,委員會的規定與為24日的委員會提議的規則相同,特別的是卡爾比多將控制委員的活動,並在委員會出現空缺時任命替代人選。
根據1810年5月26日的公告,拉普拉塔河首府臨時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而阿根廷史學將其稱為第一委員會,由以下人士構成:[註 2]
主席
委員
秘書
委員會由9名成員組成。從出生地來看,七個是美洲或克里奧爾人,兩個來自西班牙半島,後者是馬修和拉雷亞。從社會角度來看,由代表分為四個職業:4位律師(貝爾格拉諾、卡斯特利、莫雷諾和帕索)、2名軍人(薩維德拉和阿茲庫納加)、2名商人(馬修和拉雷亞)和一個牧師(阿爾貝蒂)。從政治角度來看,分為三個革命黨派
三個革命政黨各有三名成員代表:溫和派(薩維德拉、阿茲庫納加和阿爾貝蒂)、卡洛塔主義(卡斯特利、貝爾格拉諾和帕索)還有委員會主義者或阿爾薩加主義者(馬修、拉雷亞和莫雷諾)。[42]
薩維德拉向雨中聚集的人群講話,然後在炮聲和鐘聲中移動到堡壘。
同日,西斯內羅斯派何塞·梅爾喬·拉文(José Melchor Lavín)前往科爾多瓦,警告聖地亞哥·德·利尼爾斯所發生的事情,並要求對委員會採取軍事行動。
5月26日的公告
1810年5月26日,第一委員會[註 3]向「她和上級省份的居民」發布公告,通知由五月革命產生的新政權。
向內陸的市政廳通報
在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會議紀要中,指示委員會向內陸卡爾比多發出通知,以便各省派代表前往首府:
Apartado X: que los referidos SS. despachen sin perdida de tiempo ordenes circulares a los Xefes de lo interior y demas a quienes corresponde, encargandoles muy estrechamente baxo de responsabilidad, hagan que los respectivos Cabildos de cada uno convoquen por medio de esquelas a la parte principal y mas sana del vecindario, para que formando un congreso de solos los que en aquella forma hubiesen sido llamados elijan sus representantes y estos hayan de reunirse á la mayor brevedad en esta Capital.[43]
委員會於5月27日發布通知,要求選舉代表:
Asimismo importa que V. quede entendido que los diputados han de irse incorporando en esta junta, conforme y por el orden de su llegada á la capital, para que así se hagan de la parte de confianza pública que conviene al mejor servicio del rey y gobierno de los pueblos, imponiéndose con cuanta anticipación conviene á la formación de la general de los graves asuntos que tocan al gobierno. Por lo mismo, se habrá de acelerar el envío de diputados, entendiendo deber ser uno por cada ciudad ó villa de las provincias, considerando que la ambición de los extranjeros puede excitarse á aprovechar la dilación en la reunión para defraudar á Su Majestad los legítimos derechos que se trata de preservar.[44]
第一委員會推翻了總督和為他成立的委員會,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醜聞,因此內陸地區對此事的第一反應不是很好:
在科連特斯的影響
在蒙得維的亞劃界以北和亞松森附近,聖胡安的七流維拉市(San Juan de Vera de las Siete Corrientes)的卡爾比多在6月16日收到了新政府成立的消息。需要急迫選出一名代表加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委員會。當時,來自科連特斯的議會成員決定加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委員會運動,並宣誓效忠國王費而南多七世。最終在卡爾比多選出何塞·西蒙·加西亞·德·科西奧作為新政府的代表。
布宜諾斯艾利斯委員會間花了一段時間才將內陸地區的代表納入。此外,對科連特斯而言,與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的聯盟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如在1810年10月至1811年4月期間兩次遭受巴拉圭的軍事占領。此外,同年科連特斯遭到從蒙得維的亞出發的28艘保皇派艦隊的轟炸。
儘管如此,科連特斯議會批准了其在政治上跟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決定,並斷然拒絕了巴拉圭首長貝爾納多·德·韋拉斯科在攝政委員會宣誓的提議。
科連特斯機構的理由,簡單地說,是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舊聯繫。因此,科連特斯的特殊性是顯而易見的,這座城市作為革命的一部分履行了各種職能。例如,在1811年亞松森與攝政委員會斷絕關係後,兩座城市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密切,以至於產生了將該地區最傑出人物聯繫起來的書信交流聯繫。此外,隨着時間的推移,科連特斯的地緣戰略位置與亞松森和米西奧內斯區連成了對巴西領土擴張的一條圍堵線。
最後,促進了政治變革的演變和新思想的培育,導致聯邦主義運動提議,出現了如埃利亞斯·加爾文和何塞·赫瓦西奧·阿蒂加斯等人物。[45]
西斯內羅斯的說法
西斯內羅斯總督在1810年6月22日寫給國王費迪南多七世的信中提供了他對五月周事件的說法:
Había yo ordenado que se apostase para este acto una compañía en cada bocacalle de las de la plaza a fin de que no se permitiese entrar en ella ni subir a las Casas Capitulares persona alguna que no fuese de las citadas; pero la tropa y los oficiales eran del partido; hacían lo que sus comandantes les prevenían secretamente y éstos les prevenían lo que les ordenaba la facción: negaban el paso a la plaza a los vecinos honrados y lo franqueaban a los de la confabulación; tenían algunos oficiales copia de las esquelas de convite sin nombre y con ellos introducían a las casas del Ayuntamiento a sujetos no citados por el Cabildo o porque los conocían de la parcialidad o porque los ganaban con dinero, así es que en una Ciudad de más de tres mil vecinos de distinción y nombre solamente concurrieron doscientos y de éstos, muchos pulperos, algunos artesanos, otros hijos de familia y los más ignorantes y sin las menores nociones para discutir un asunto de la mayor gravedad.[46]
革命意圖
儘管5月25日出現的政府宣稱自己忠於被廢黜的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多七世,但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這種忠誠只是一種政治策略。[47][48][49]因為第一委員會並沒有向仍在運作的西班牙王室機構的西班牙和西印度攝政委員會效忠。由於1810年拿破崙·波拿巴可能會被擊敗,費爾南多七世可能重返王位的可能似乎遙不可及,但1813年12月11日的瓦朗塞條約最終讓這情況稱為現實。欺騙的目的是爭取時間來鞏固愛國事業的地位,聲稱君主權威仍然受到尊重,沒有進行任何革命,以避免革命的發生會引發的反應。這一系列行為被稱為「費爾南多七世的面具」由第一委員會、大委員會、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三頭政治以及最高主任所沿襲,直到1816年阿根廷獨立
科爾內利奧·薩維德拉在1811年6月27日的一封與胡安·何塞·維亞蒙特的信中私下討論了這個主題
...las Cortes extranjeras y muy particularmente la de Inglaterra, nada exigen, más que llevemos adelante el nombre de Fernando y el odio a Napoleón; en estos ejes consiste el que no sea (Inglaterra) nuestra enemiga declarada... la Corte de Inglaterra... no se considera obligada... a sostener una parte de la monarquía española contra la otra... a condición que reconozcan su soberano legítimo... luego, si nosotros no reconociésemos a Fernando, tendría la Inglaterra derecho... a sostener a nuestros contrarios... y nos declararía la guerra... En medio de estas poderosas consideraciones quiere el... ciudadano Zamudio se grite: ¡Independencia! ¡Independencia! ¿Qué (se) pierde en que de palabra y por escrito digamos: ¡Fernando! ¡Fernando![50]
對英國來說,這種變化有利促進與該地區城市的貿易,而不受西班牙對其殖民地的壟斷所阻礙。然而,英國將歐洲與法國的戰爭列為優先事項,與尚未被制服的西班牙勢力結盟,似乎無法支持美洲獨立運動,也無法讓西班牙的軍事注意力分成兩個不同的陣線。
支持或實施革命的團體在目的上並不完全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以莫雷諾、卡斯特利、貝爾格拉諾或帕索為代表的進步主義克里奧爾人和青年,渴望進行深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另一方面,以薩維德拉為首的軍隊和官僚們渴望取代西班牙人的專屬權力,但繼承他們的特權和歸屬。商人和地主將政治問題置於經濟決策之下,尤其是那些涉及是否與英國進行貿易的決策。甚至一些群體考慮以波旁的卡洛塔·若阿金娜或英國王室取代攝政委員會權威的可能性,但這個想法幾乎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這些團體為了將西斯內羅斯趕下台的共同目標而聯合起來,但當第一委員會成立時,開始產生內部分歧。
宗教因素沒有干預革命,因為所有的革命派和保皇派都同意支持天主教會。儘管如此,大多數教會領袖還是反對革命。在上秘魯,保皇派和宗教當局試圖將革命者等同於異端,但革命領袖總是在宗教方面推行和解政策。另一方面,神父和修道士在地理上是分開的,來自「下秘魯」的人民都忠於革命,而來自上秘魯的人則更願意忠於君主制。[51][52][53]
後續
攝政委員會、皇家審問院成員和來自歐洲的西班牙人,沒有一個人接受新局勢。審問院成員不認可第一委員會成員的宣誓。6月15日,皇家審問院的成員秘密宣誓效忠攝政委員會,並向內陸城市發出通告,呼籲無視新政府。為了阻止他們的行動,委員會召集了審問院成員、牧師呂埃·伊·列加和前總督西斯內羅斯,以他們有生命危險為理由,將他們送上英國Dart號輪船。船長馬科斯·布里古特(Marcos Brigut)受到拉雷亞的指示,不在任何美洲港口停留,並將所有登船的人轉移到加那利群島。在成功將他們驅逐出境之後,重新組建了一個完全由忠於革命的克里奧爾人組成的新法庭。
除科爾多瓦外,現今構成阿根廷一部分的城市支持第一委員會。由於不久前丘基薩卡革命和拉巴斯革命,上秘魯沒有公開發言。巴拉圭尚未決定。而東岸邦以及智利任然有大量的保皇派。
聖地亞哥·德·利尼爾斯在科爾多瓦領導了一場反革命運動。蒙得維的亞做好了抵禦布宜諾斯艾利斯進攻的準備。在智利,安第斯山脈是將革命者與智利保皇派分隔開的天然屏障,直到何塞·德·聖馬丁和安第斯軍跨越安第斯山脈未發生過衝突。儘管利尼爾斯在英國入侵期間的行動獲得英雄的聲望,但是科爾多瓦人普遍支持革命,這導致其軍隊的實力因逃兵而受到破壞。[54]
利尼爾斯的反革命起義很快被弗朗西斯科·奧爾蒂斯·德·奧坎波指揮的部隊鎮壓。然而,奧坎波拒絕槍決利尼爾斯,因為他曾在英國入侵中與他並肩作戰,因此處決是由卡斯特利執行。
在平息了這場叛亂後,軍事遠征隊被派往內陸的各個城市,要求支持第一委員會。幾乎所有家庭,無論貧富,都被徵兵,在此之前大多數貴族家庭決定將他們的奴隸代替孩子送入軍隊。這是阿根廷黑人減少的原因之一。
第一委員會通過將支持革命的城市派出的代表納入其自身來擴大其成員數量,此後委員會被稱為大委員會。
影響
歷史學家費利克斯·盧納在《阿根廷簡史》稱,五月革命對社會的主要影響是人民與統治者之間的關係的範式轉變。在那之前,最盛行的是共同利益,即君主權威得到尊重,但西班牙王室的命令如果有損當地居民的共同利益,那命令就不會被執行或者部分執行。隨着革命,莫雷諾、卡斯特利或蒙蒂阿古多等人提倡的人民主權取代了共同利益。他們認為在沒有合法權威的情況下,人民有權指定統治者。隨着時間的推移,人民主權變為多數決原則。
根據盧納的說法,另一個後果是拉普拉塔總督轄區領土的解體。這些城市的人口、生產、心態、背景和興趣都各不相同,唯一將其聯繫起來只有西班牙政府的權威,所以當政府被解散,蒙得維的亞、巴拉圭和上秘魯的居民開始疏離布宜諾斯艾利斯。拉普拉塔總督區僅有38年的歷史,這麼短暫的歷史並沒有為其居民產生共同的愛國情感。
胡安·包蒂斯塔·阿爾韋迪認為五月革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與內陸之間權力糾紛的最初表現之一,是阿根廷內戰圍繞的中心之一。他在《Escritos póstumos》中寫道:
La revolución de Mayo de 1810, hecha por Buenos Aires, que debió tener por objeto único la independencia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respecto de España, tuvo además el de emancipar a la provincia de Buenos Aires de la Nación Argentina, o más bien el de imponer la autoridad de su provincia a la nación emancipada de España. Ese día cesó el poder español y se instaló el de Buenos Aires sobre las provincias argentinas.
革命前只有一個允許的報紙,革命後文化生活空前繁榮,產生了大量的如《La Lira Argentina》、《布宜諾斯艾利斯報》、《商務郵報》、《Mártir o Libre》、《El Censor de la Revolución》、《El Independiente》、《El Grito del Sud》的報紙。文學上也產生了大量如巴托洛梅·伊達爾戈、比森特·洛佩茲-普拉內斯、埃斯特班·德·盧卡等革命詩人。[55]
史學分析
阿根廷歷史上的第一個著名的研究史學由巴托洛梅·米特雷創立。米特雷認為,五月革命是政治平等主義的標誌性表達,是現代自由主義與西班牙君主制之間的衝突,和試圖建立一個基於憲法原則的國家機關,而非考迪羅所領導。[56]
而埃斯特班·埃切維里亞在社會進步和民主的概念中綜合了五月革命的思想。在未來,這些概念成為了區分五月革命經典史學觀點和歷史修正主義的主軸。[56]
馬里亞諾·莫雷諾的形象也因為他反抗的方式引起了爭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他是革命或由此產生的政府的主要推動者,而另一些歷史學家則淡化了他的影響力。關於他是否為雅各賓,對其思想或行為的分析存在差異。但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馬里亞諾·莫雷諾是五月革命的主角之一,一個最激進和最堅定革命立場的人。[56]
紀念
阿根廷每年的5月25日以法定假日紀念五月革命。烏拉圭1834年到1933年以美洲日(Día de América)紀念。
1910年,五月革命百年慶典進行了盛大的儀式。同年4月,羅克·薩恩斯·佩尼亞被選為總統。不久之後,以他名字命名的選舉法通過,讓所有18歲以上的男性擁有普遍選舉權。[57]
19世紀末期,由於肉類、皮革、羊毛和小麥等農畜產品貿易的進步,阿根廷在西方世界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大豐富了牧場家庭、肉類加工商和其他商人,他們開始採取美好年代的歐洲和美國上層社會階層的生活方式。然而,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現實與數百萬移民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被這個富裕國家提供的可能性所吸引,越過大西洋尋求在這片土地上更好的生活質量、和平和社會經濟進步的可能性。儘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很短的時間內融入了社會結構並形成阿根廷的中產階級,另一方面,部分人繼續生活在貧困條件下。
阿根廷百年慶典期間,多國大使和特別代表團來到阿根廷參見活動,這些人受到何塞·菲格羅亞·阿爾科塔總統的接見。最令人期待的是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姑姑瑪麗亞·伊莎貝爾的訪問。智利總統佩德羅·蒙特、秘魯副總統歐金尼奧·拉拉布爾等國家領導人也到場。烏拉圭、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和日本的代表都在參加各種閱兵式的國家名單中。
令人印象深刻是在哥倫布劇院中意大利男中音蒂塔·魯弗表演的弄臣。五月革命百年慶典的慶祝活動不僅在國家層面,當時的知識分子和作家也來到阿根廷,如拉蒙·德爾巴列-因克蘭、哈辛托·貝納文特、比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喬治·克列孟梭、讓·饒勒斯和阿納托爾·法朗士。
2010年舉行了五月革命二百周年紀念。
通常情況下,五月革命以卡爾比多的形象來代表。其他變體有五月大道和五月廣場,後者的五月金字塔在革命同年豎立,並在1856年重建稱現在的模樣。
5月25日(25 de mayo)是阿根廷許多地區、公共場所的名稱。如聖胡安省五月二十五日縣、米西奧內斯省五月二十五日縣、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五月二十五市,羅薩里奧五月二十五廣場、五月二十五島(國際上稱為喬治王島)等。同時在25分比索的硬幣上以卡爾比多來代表五月革命。而5分硬幣上有一個五月太陽。
流行文化中的五月革命
五月革命的性質促使它經常出現在阿根廷兒童雜誌中,例如Billiken,和小學的手冊中。由於其暴力或政治內容,這些出版物通常會省略歷史事件的某些方面。相反,革命被視為沒有暴力的事件,會不可避免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發生,而重點放在民俗方面。[32][58]當然各種革命角色的人物原型也會被展示出來,如運水工、5月25日在廣場上分發empanada的馬薩莫雷拉等。[59]
這些事件被翻拍成電影《五月革命》,這是阿根廷最早的無聲電影之一,由馬里奧·加洛於1909年拍攝並在1910年首映。這是第一部由專業演員製作的阿根廷電影。[60]
5月25日以及7月9日的慶祝活動中,人們通常準備或食用locro。
參見
註解
- ^ Este prestigio fue utilizado como argumento por el patriota Juan José Paso para justificar en el cabildo abierto que Buenos Aires tomara la iniciativa de reemplazar al virrey sin consultar previamente a las otras ciudades.
- ^ El orden en que se mencionan los miembros de la Junta es el orden en que prestaron juramento, y que suele ser interpretado como reflejo de una relación de poder, o de la importancia relativa de los sectores involucrados en el desarrollo de la Revolución.
- ^ 全稱Junta Provisional Gubernativa de la capital del Río de la Plata(拉普拉塔河首府臨時管理委員會)
參考
- ^ 1.0 1.1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387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Factores convergentes y determinantes.
- ^ Levene, Ricardo. Las indias no eran colonias. Madrid Espasa-Calpe. 1951. OCLC 1067886522 (西班牙語).
- ^ Kossok, Manfred. El virreinato del Río de la Plata; su estructura económico social. 布宜諾斯艾利斯: Hyspamérica. 1986. ISBN 9789506144326 (西班牙語).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391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Factores convergentes y determinantes.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395-396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Factores convergentes y determinantes.
- ^ Atilio Dell'Oro Maini; Miguel A. Fiorito; Franceschi, Gustavo; Furlong, Guillermo; R. Güel, Oscar; J. Legón, Faustino; Menossi, Doncel; P. Ramos, Juan; Ruiz Moreno, Isidoro. Presencia y sugestión del filósofo Francisco Suárez: su influencia en la Revolución de Mayo. Publicaciones de la Fundación Vitoria y Suárez. Guillermo Kraft Limitada. 1959. OCLC 250018801 (西班牙語).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409頁.
- ^ Cecilia González Espul. Corrientes interpretativas de la Revolución de mayo de 1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西班牙語).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391頁.
- ^ Hugo Wast. Año X. 布宜諾斯艾利斯: Theoría. 1995. ISBN 9789879048085 (西班牙語).
- ^ Ibarguren, Federico. Las etapas de mayo y el verdadero Moreno. 布宜諾斯艾利斯: Theoria. 1964: 73. OCLC 253312549.
- ^ 12.0 12.1 Luna, Félix. La etapa colonial / Las Invasiones Inglesas. Breve historia de los argentinos. Planeta Argentina. 1997: 272. ISBN 950-742-811-9.
- ^ Cattáneo, José Luis. Un tal Mariano Moreno. 布宜諾斯艾利斯: Dunken. 2013: 33. ISBN 978-987-02-6373-9 (西班牙語).
- ^ La Razón. El primer gobierno libre latinoamericano. 16/7/2006[來源請求]
- ^ Ramiro Prudencio Lizón. La gran revolución de Chuquisaca. [2022-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 ^ Pigna, Felipe. La Revolución de Mayo. Los mitos de la historia argentina. Grupo editorial Norma. 2007: 224. ISBN 987-545-149-5.
Debe seguirse la suerte de España o resistir en América? Las Indias son un dominio personal del rey de España; el rey está impedido de reinar; luego las Indias deben gobernarse a sí mismas-Bernardo de Monteagudo
- ^ Pigna, Felipe. La Revolución de Mayo. Los mitos de la historia argentina. 阿根廷: Grupo editorial Norma. 2007: 226–227. ISBN 987-545-149-5.
- ^ 18.0 18.1 O'Donell, Pacho. El Grito Sagrado. 布宜諾斯艾利斯: Sudamericana. 1998. ISBN 9500713314.
- ^ Crónica Histórica Argentina I. CODEX: 145. 1968. OCLC 977255432.
- ^ Fernández, Jorge; Rondina, Julio César. Historia Argentina. Universidad Nac. del Litoral. 2004: 31. ISBN 987-508-331-3 (西班牙語).
- ^ Saavedra 1960,第1050-1052頁.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404頁,Las jornadas de Mayo de 1810: Divulgación de las noticias sobre el curso de la invasión francesa a España.
- ^ Pigna 2007,第229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 ^ Domínguez, Luis L. Sección V: la Revolución. Capítulo 1: el 25 de mayo de 1810.. Historia Argentina. Imp. del Orden. 1861: 204–205.
- ^ Domínguez, Luis L. Sección V: la Revolución. Capítulo 1: el 25 de mayo de 1810.. Historia Argentina. Imp. del Orden. 1861: 205–206.
- ^ Saavedra 1960,第1052頁.
- ^ Bruno 1971,第243頁.
- ^ Marfany 1981,第11頁.
- ^ Crónica Histórica Argentina I. CODEX: 148. 1968. OCLC 977255432.
- ^ Rodríguez Bosch, Raúl. Eustoquio Díaz Vélez: Soldado de la Independencia y la Organización Nacional. 布宜諾斯艾利斯: Selene. 1986: 21. ISBN 950-95007-2-0.
- ^ Pigna 2007,第234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 ^ 32.0 32.1 Pigna 2007,第26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 ^ Luna, Félix. 1810 y sus efectos / La Revolución. Breve historia de los argentinos. 布宜諾斯艾利斯: Planeta / Espejo de la Argentina. 1994: 62. ISBN 950-742-415-6 (西班牙語).
- ^ De Gandía 1960,第110頁.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409頁,Las jornadas de Mayo de 1810: Divulgación de las noticias sobre el curso de la invasión francesa a España.
- ^ Pigna 2007,第238頁.
- ^ Mitre 1960,第383頁.
- ^ Abad de Santillán 1965,第410頁,Las jornadas de Mayo de 1810: Divulgación de las noticias sobre el curso de la invasión francesa a España.
- ^ O』Donnell, Pacho. La participación popular en Mayo. Página/12. 2015-05-26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西班牙語).
- ^ 40.0 40.1 Actas capitulares desde el 21 hasta el 25 de mayo de 1810. [202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西班牙語).
- ^ Scenna, Miguel Ángel. Las brevas maduras. Memorial de la Patria I. 布宜諾斯艾利斯: La Bastilla. 1984: 231–232. ISBN 950-008-021-4.
- ^ Ramallo, Jorge María. Los grupos políticos en la Revolución de Mayo. 布宜諾斯艾利斯: Macchi. 1983: 69–80. ISBN 950-037-024-7.
- ^ Juan Carlos Garavaglia. Manifestaciones iniciales de la representación en el Río de la Plata: la revolución en la laboriosa búsqueda de la autonomÍa del individuo (1810-1812). Revista de Indias. 2004, LXIV (231): 349-382 [2022-07-01]. ISSN 0034-834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01) (西班牙語).
- ^ 1810年5月27日發給內陸各省的通知
- ^ Ramírez Braschi, Dardo. La revolución desde Buenos Aires y el origen del federalismo argentino. Temas Americanistas (Departamento de Historia de América. Universidad de Sevilla). 2012, (26): 77-101 [2022-07-01]. ISSN 1988-78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 ^ 46.0 46.1 file General de Indias. Sevilla. E. 122 C.C.L.26, 1810. Carta del Virrey de Buenos Aires donde cuenta a Su Majestad con varios documentos que acompaña, de los sucesos ocurridos en la Capital, en el mes de mayo de aquel año. Buenos Aires, 23 de junio de 1810.
- ^ Pigna 2007,第243頁,La Revolución de Mayo.
- ^ Luna 2004,第25頁,Consecuencias de la asonada.
- ^ Halperín Donghi, Tulio. Historia contemporánea de América Latina. 馬德里: Alianza. 1983. ISBN 9789686001068.
- ^ Deleis, Mónica; de Titto, Ricardo. Cartas que hicieron la historia. 布宜諾斯艾利斯: Aguilar. 2001: 116. ISBN 9789505117550 (西班牙語).
- ^ Di Stéfano, Roberto. El púlpito y la plaza. 布宜諾斯艾利斯: Siglo XXI. 2004. ISBN 987-1105-75-4.
- ^ Di Stéfano, Roberto; Zanatta, Loris. Historia de la Iglesia Argentina. 布宜諾斯艾利斯: Grijalbo Mondadori. 2000. ISBN 987-9397-17-7.
- ^ Calvo, Nancy; Di Stéfano, Roberto; Gallo, Klaus. Los curas de la Revolución. 布宜諾斯艾利斯: Emecé. 2002. ISBN 950-04-2396-0.
- ^ Luna 2004,第108頁,El Enemigo - La contrarrevolución.
- ^ Harari, Fabián. Hombrecitos asustados (PDF). Grupo de Investigación de la Revolución de Mayo.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4).
- ^ 56.0 56.1 56.2 Poli Gonzalvo, Alejandro. Mayo, la revolución inconclusa. 布宜諾斯艾利斯: Emece. 2008. ISBN 978-950-04-3030-2 (西班牙語).
- ^ Luna, Félix. Historia Integral de la Argentina II 1°. Planeta. 2006: 805. ISBN 950-49-1586-8 (西班牙語).
- ^ Fabián Harari. La Revolución que Billiken nos ocultó. Revista Veintitrés. 2008, II (516): 22–27. 1851-6602.
- ^ Lanata, Jorge. “¿A qué especie pertenece un negro?”. Crítica de la Argentina. 2008-05-19 [202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西班牙語).
- ^ Día del Cine Nacional: La Revolución de Mayo, de Mario Gallo,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7)
參考書目
- Alonso, María Ernestina; Elisalde, Roberto Mario; Vázquez, Enrique Carlos; Cukier, Zulema; Tornadú, Beatriz. Historia: Europa moderna y América colonial. 布宜諾斯艾利斯: Aique. 1994. ISBN 950-701-202-8.
- Abad de Santillán, Diego. Historia Argentina. 布宜諾斯艾利斯: TEA (Tipográfica Editora Argentina). 1965. OCLC 651293057.
- De Gandía, Enrique. Historia del 25 de Mayo: nacimiento de la libertad y de la independencia argentinas. Biblioteca de historia 4. 布宜諾斯艾利斯: Claridad. 1960. OCLC 592107492.
- Luna, Félix. Breve historia de los argentinos. 布宜諾斯艾利斯: Planeta. 1994. ISBN 950-742-415-6.
- Luna, Félix. Mariano Moreno. Grandes protagonistas de la Historia Argentina. 布宜諾斯艾利斯: Planeta. 2004. ISBN 950-49-1248-6.
- Pigna, Felipe. Los mitos de la historia argentina. 阿根廷: Grupo editorial Norma. 2007. ISBN 987-545-149-5.
- Poli Gonzalvo, Alejandro. Mayo, la revolución inconclusa. 布宜諾斯艾利斯: Emece. 2008. ISBN 978-950-04-3030-2.
- Saavedra, Cornelio. Memoria autógrafa. Biblioteca de Mayo. Colección de obras y documentos para la historia argentina. Autobiografías. 1960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 25 de mayo de 18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家教育部製作)(西班牙文)
- 五月革命(背景、事件和結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西班牙文)
- 關於五月革命的無聲電影(1910年製作)(西班牙文)
- 五月革命的200年後。五月,一個還是多場革命? (西班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