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羅傑茲·克拉克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 George Rogers Clark | |
---|---|
暱稱 | 「老西北的征服者」[1] 「西部漢尼拔」[2] 「西部拿破崙」[3] 「路易維爾之父」 「聯邦建立者」[4] |
出生 | 英屬美洲弗吉尼亞殖民地阿爾伯馬爾縣 | 1752年11月19日
逝世 | 1818年2月13日 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 | (65歲)
效命 | 美國 |
服役年份 | 1776年—1790年 |
軍銜 | 准將 |
統率 | 弗吉尼亞州軍隊伊利諾伊軍團 |
參與戰爭 | 美國獨立戰爭 |
親屬 | 喬納森·克拉克(兄) 威廉·克拉克(弟) |
簽名 |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英語:George Rogers Clark,1752年11月19日—1818年2月13日),美國測量師、士兵、民兵軍官。他生於弗吉尼亞,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成為西北邊境級別最高的愛國者軍官。在獨立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他擔任肯塔基(當時是弗吉尼亞的一部分)民兵的領袖。他最為著名的戰績是在伊利諾伊戰役期間相繼攻占卡斯卡斯基亞和萬塞訥,從而極大削弱了英國在西北領地的勢力。1783年,美國通過《巴黎條約》,從英國手中獲得整個西北領地,因此克拉克經常被譽為「老西北的征服者」。
克拉克在三十歲之前取得了他最為主要的軍事成就。後來,他率領民兵參加西北印第安戰爭,但被指控在執行任務時酗酒。儘管他要求對這些指控進行正式調查,但他仍然名譽掃地,因此被迫辭職。隨後,他離開肯塔基,遷往印第安納邊境,但他在戰爭期間的開支從未得到弗吉尼亞州的全額報銷。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十年裡,他變得默默無聞,生活日益貧困,同時還要極力躲避債主。他曾兩次試圖要求西班牙向美國開放密西西比河,但都以失敗告終。在經歷中風、右腿截肢後,他落下了殘疾。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得到了家人的幫助,包括曾領導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的弟弟威廉。1818年2月13日,克拉克因中風逝世。
早年生活
1752年11月19日,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出生於弗吉尼亞殖民地夏洛茨維爾附近的阿爾伯馬爾縣。[5][6]他的父親約翰·羅傑斯·克拉克(John Rogers Clark)和母親安·羅傑斯·克拉克(Ann Rogers Clark)都是具有英格蘭和蘇格蘭血統的聖公會教徒,二人共育有10名子女,喬治排行第二。[7][8]這對夫婦的六個兒子當中,有五個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成為軍官,而他們最小的兒子威廉由於當時年齡太小,而沒有參加戰爭,但他後來因領導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而聞名。1756年,英法北美戰爭爆發後,他們全家從弗吉尼亞邊境搬到了加羅林縣,住在一個400英畝(1.6平方公里)的種植園裡,後來種植園擴展到2,000多英畝(8.1平方公里)。[9]
克拉克幾乎沒有受過正規教育。[6]他和祖父住在一起,這樣他就能在唐納德·羅伯遜開設的學校接受普通教育。該校的著名校友包括詹姆斯·麥迪遜和加羅林的約翰·泰勒。[10]同時,他也在家裡接受輔導,這是這一時期弗吉尼亞種植園主的孩子的慣例。當時沒有公共教育。他的祖父向他傳授了測量相關的知識。
1771年,19歲的克拉克離家前往弗吉尼亞西部(今西弗吉尼亞州),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測量之旅。[11]1772年,他第一次從流經匹茲堡的俄亥俄河進入肯塔基,並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考察了卡諾瓦河流域,同時了解了該地區的自然歷史和居住在那裡的印第安部落的習俗。[12][13]與此同時,根據1768年英國和易洛魁人簽訂的斯坦維克斯堡條約,成千上萬的殖民者進入該地區。[14]
1774年,克拉克加入弗吉尼亞民兵組織,並擔任上尉,從而開啟了他的軍事生涯。隨後,他準備帶領一支90人的探險隊沿俄亥俄河而下,這時,肖尼人和卡那瓦邊境的殖民者之間爆發了衝突,並最終在鄧莫爾勳爵戰爭中達到頂點。當時,肯塔基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印第安人長期居住,只有肖尼人、切羅基人、塞尼卡人等幾個印第安部落在這裡進行狩獵。俄亥俄領地的一些部落與切羅基人、殖民者共同簽署了一份條約,允許殖民者進入肯塔基地區,這使得未參加條約簽署的部落產生了極大的不滿,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世世代代用來狩獵的地區,在未經他們的同意的情況下就被割讓了。因此,他們對移居於此的殖民者抱有敵意,多次試圖反抗殖民者的入侵,但都沒有成功。克拉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肯塔基地區進行勘測,並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協助了肯塔基的建縣工作。[13][15]
獨立戰爭
隨着美國獨立戰爭在東海岸地區打響,肯塔基的殖民者也被捲入了有關該地區主權的爭端。北卡羅來納的法官兼土地投機商理查德·亨德森通過一項非法條約,從切羅基人手中買下了肯塔基的大部分土地。亨德森打算建立一個名為特蘭西瓦尼亞的私有殖民地,但許多肯塔基殖民者不承認亨德森政權對他們的統治。1776年6月,這些殖民者推選出克拉克和約翰·加布里埃爾·瓊斯,向弗吉尼亞議會遞交請願書,要求弗吉尼亞正式將肯塔基納入其管轄範圍。[16]
克拉克和瓊斯沿着荒野之路來到威廉斯堡,說服州長帕特里克·亨利建立肯塔基縣。克拉克得到了500磅(230千克)火藥,用於幫助保衛縣境內的定居點,並被任命為肯塔基縣民兵少校。[17]儘管當時他只有24歲,但比他年長的殖民者,如丹尼爾·布恩、本傑明·洛根和倫納德·赫爾姆,都視他為領袖。
伊利諾伊戰役
1777年,獨立戰爭的炮火蔓延到肯塔基。英國殖民當局副總督亨利·漢密爾頓武裝了當地的印第安人,並以「收回狩獵場」來吸引他們,鼓勵他們對肯塔基州的殖民者發動襲擊。而此時的大陸軍沒有餘力去向西北進攻或保衛肯塔基,因此只能完全由當地殖民者承擔保衛工作。[18]作為肯塔基縣民兵的領袖,克拉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保衛縣境內的定居點,抵禦印第安人的突襲,同時制定了對英軍進行打擊的計劃。他的戰略包括占領俄亥俄河以北的英國前哨站點,以極大削弱英國在印第安人當中的影響力。[13][19]
1777年12月,克拉克向弗吉尼亞州州長帕特里克·亨利提交了他的計劃,並請求允許他帶領一支秘密遠征隊,以奪取伊利諾伊地區卡斯卡斯基亞、卡霍基亞和萬塞訥等地由英國控制的村莊。亨利任命他為弗吉尼亞民兵的中校,並授權他為遠徵招募軍隊。[13][20]克拉克和他的軍官們從賓夕法尼亞、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等州招募了一些志願者。1778年2月1日,克拉克抵達位於皮特堡以南莫農加希拉河沿岸的雷石東,在那裡停留了一段時間,為接下來幾個月的遠征做準備。[21]士兵們在雷石東集結,隨後於5月12日出發,乘船沿莫農加希拉河向皮特堡進發,運送補給品,然後沿俄亥俄河向亨利堡前進,最後到達位於卡那瓦河口的倫道夫堡。他們在六月初到達俄亥俄瀑布。在那裡,他們沿着俄亥俄河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他們的秘密任務。[13][21]
1778年7月,克拉克率領大約175人的弗吉尼亞州軍隊伊利諾伊軍團,在馬薩克堡渡過俄亥俄河,向卡斯卡斯基亞進軍。7月4日晚上,他們一槍未發,就占領了那裡。[22]第二天,約瑟夫·鮑曼上尉和他的連隊以同樣的方式攻占了卡霍基亞。8月,萬塞訥的守軍向克拉克投降。[13]英國試圖得到當地人民的支持,但未能實現。隨後,其他幾個村莊和英軍駐紮的堡壘也被占領。為了抵抗克拉克的進攻,漢密爾頓在1778年12月派遣一支小部隊,重新奪取了薩克維爾堡。[23][24]
在向底特律堡發起進軍之前,弗吉尼亞州立法機構對他的撥款已經耗盡。面對缺少資金的窘境,克拉克運用自己的資源,並向朋友們借錢,以繼續他的計劃。他一方面召回了一些士兵,另一方面招募更多的人,以充實他的部隊。漢密爾頓想要等到春天再重奪卡斯卡斯基亞和卡霍基亞的要塞,但克拉克已經計劃好對薩克維爾堡發動另一次突襲。[13]1779年2月6日,他帶領大約170人離開卡斯卡斯基亞,開始了一段艱苦的跋涉,一路克服了融雪、堅冰、凍雨等種種困難,最終於2月23日抵達萬塞訥,對薩克維爾堡發動了突然襲擊。兩天後,漢密爾頓被迫放棄堡壘,並在撤離過程中被俘。這次冬季遠征是克拉克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軍事成就,也為他成為美國建國早期的軍事英雄奠定了基礎。[25]
克拉克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了喬治·華盛頓那裡,華盛頓為他的勝利大加慶祝,同時,這場勝利也被用來加強與法國的軍事同盟關係。華盛頓認識到,克拉克的成就是在未能獲得正規軍支持的情況下取得的。[26]弗吉尼亞州政府也順着克拉克遠征的東風,建立「伊利諾伊縣」,以宣稱自己對西北領地的所有權。[27]
戰爭後期
獨立戰爭期間,克拉克的最終目標是奪取英軍控制的底特律要塞,但他從來沒有招募到足夠的兵力,也沒能獲得足夠的彈藥。[28]同時,肯塔基的民兵通常更願意保衛自己的家鄉,呆在離家更近的地方,而不是去參加漫長而有潛在危險的遠征。[29]因此,克拉克回到俄亥俄瀑布,繼續保衛俄亥俄河谷,直到戰爭結束。[30]
1780年6月,一支由英國人和來自底特律地區的肖尼人、特拉華人和懷安多特人等印第安人組成的混合部隊入侵肯塔基州。他們占領了兩個設防的定居點,並俘虜了數百名囚犯。然而,1780年8月,克拉克率領的部隊在肖尼人居住的皮夸村取得了勝利。[29]後來,人們在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附近修建了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公園,以紀念這場勝利。[31]
1781年,弗吉尼亞州州長托馬斯·傑斐遜授予克拉克准將軍銜,並讓他指揮肯塔基和伊利諾伊的所有民兵。隨後,克拉克準備帶領另一支遠征隊對抗在底特律的英軍和他們的盟友。華盛頓調來了一小群正規軍協助克拉克的行動,但他們還沒跟上克拉克,就在1781年8月遭遇慘敗。這標誌着西部戰役的結束。[32][33]
1782年8月,另一支英國-印第安人聯合部隊在藍舔戰役中擊敗肯塔基民兵。克拉克是肯塔基民兵組織的高級軍官,但沒有參加戰鬥,因此他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受到了嚴厲的批評。[34]作為對外界指責的回應,1782年11月,克拉克帶領另一支探險隊進入俄亥俄,摧毀了大邁阿密河沿岸的幾個印第安人村莊,包括位於今俄亥俄州邁阿密縣的皮夸村。這是獨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遠征。[35]
克拉克在獨立戰爭期間的活動的重要性一直是歷史學家爭論的話題。早在1779年,喬治·梅森就稱克拉克為「西北的征服者」。[36]由於英國在《巴黎條約》中將整個西北領地割讓給美國,包括威廉·海登·英格利希在內的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克拉克在戰爭期間奪取了伊利諾伊地區的控制權,使美國的國土面積增加了近一倍。克拉克在伊利諾伊的活動,尤其是奇襲萬塞訥,受到了極大的讚揚和浪漫化。[26]
近年來,洛厄爾·哈里森(Lowell Harrison)等歷史學家淡化了克拉克的活動在和平談判和戰爭結果中的重要性,認為克拉克的「征服」只不過是暫時占領了一些領土。[37][38]儘管伊利諾伊戰役經常被美國人描述為「鬥嚴寒」,但詹姆斯·菲舍爾指出,奪取卡斯卡斯基亞和萬塞訥可能並不像之前認為的那麼困難。事實證明,卡斯卡斯基亞是一個較為容易的目標;1777年6月,克拉克派了兩名間諜到那裡,這兩名間諜回覆說,「那裡沒有士兵」。[39]
克拉克的部隊也很容易地占領了萬塞訥和薩克維爾堡。在1778年他們到達之前,克拉克曾派倫納德·赫爾姆到萬塞訥收集情報。此外,當地神父皮埃爾·吉博特幫助說服該鎮居民站在美國一邊。1779年,在克拉克和他的部下出發重新奪回萬塞訥之前,弗朗切斯科·維戈向克拉克提供了關於這個城鎮、周邊地區和堡壘的更多信息。通過一系列的情報搜集工作,克拉克已經了解了這個堡壘的軍事實力、惡劣的位置以及破敗不堪的狀況。[40][41]克拉克的出其不意的進攻策略和強大的情報系統,對使得漢密爾頓和他的部下在不知情、易受攻擊的情況下被俘虜至關重要。[42]
戰後歲月
克拉克在伊利諾伊取得勝利後,移民持續湧入肯塔基,並開始開發俄亥俄河以北的土地。1783年12月17日,克拉克被任命為邦蒂地(Bounty Lands)首席測量師。[43]1784年至1788年,克拉克擔任弗吉尼亞退伍軍人監督測量師,負責測量因他們的服役經歷而被授予的土地。這個職位給克拉克帶來了一點收入,但他很少把時間花在工作上。[44]
1785年和1786年,克拉克相繼協助達成了《麥金托什堡條約》[45]和《芬尼堡條約》,但印第安人和歐洲裔定居者之間的暴力衝突仍然持續升級。[30][44]根據1790年美國政府的一份報告,自獨立戰爭結束以來,有1500名肯塔基定居者在印第安人的襲擊中喪生。[46]為了終結這種襲擊,克拉克在1786年帶領一支1200人的部隊,對沃巴什河沿岸的印第安人村莊發起了進攻。這場行動是西北印第安戰爭的第一次行動[47],但最終未能取得勝利。由於物資短缺,大約300名民兵叛變,因此克拉克不得不撤退,但在此之前,他與當地部落達成了停火協議。然而,詹姆斯·威爾金森等人散布流言,稱克拉克在軍隊中經常喝醉。[48]克拉克得知這些指控後,要求進行正式調查,但弗吉尼亞州州長拒絕了他的要求,弗吉尼亞州議會也譴責了他的行為。流言的傳播使得克拉克的名譽受損,從此他再也沒有帶兵作戰。克拉克離開肯塔基,越過俄亥俄河,來到印第安納邊境,在今印第安納州克拉克斯維爾附近定居下來。[48][49]
定居印第安納
在克拉克的軍事生涯結束後,尤其是1787年以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和經濟困難作鬥爭。克拉克的大部分軍事行動都是用借款進行的。當債權人開始要求他償還債務時,克拉克無法從弗吉尼亞州或美國國會獲得報銷。由於戰爭期間邊境上缺乏計劃的記錄,弗吉尼亞州政府拒絕為克拉克償還債務,聲稱克拉克的收據是「偽造的」。[50]
作為對戰時服役的補償,弗吉尼亞政府贈予克拉克15萬英畝(61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片土地位於今天的印第安納州南部,被稱為克拉克格蘭特。與克拉克並肩作戰的士兵也得到了小一些的土地。克拉克格蘭特和他的其他財產使克拉克擁有包括今天的印第安納州克拉克縣,以及與之毗鄰的弗洛伊德縣和斯科特縣的部分土地的所有權。[51][52]儘管克拉克因服兵役和參與土地投機而擁有數萬英畝土地,但他缺乏用於開發土地的資源。他的回憶錄大約在1791年撰寫完成,但在他的有生之年沒有出版。儘管自傳中有一些不實之處,但這部作品包含了克拉克對自己人生中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克拉克寫回憶錄是為了挽回自己受損的聲譽,並記錄下他在獨立戰爭期間的貢獻。[28]
與法國的往來
克拉克退役後,前景越發黯淡,生活也開始陷入困難。因此,1793年2月2日,他開始接觸時任法國駐美大使埃德蒙·查爾斯·熱內,並為他辦理事務,希望藉此賺到錢,來維持他的財產。[53]當時,控制路易斯安那地區的西班牙人拒絕讓美國人在密西西比河自由航行,而密西西比河又是當時美國西部人民進行長途貿易的唯一通道,這使得他們非常憤怒。華盛頓政府對西部事務也反應遲鈍。
熱內任命克拉克為「法軍少將和密西西比法國革命軍團總司令」。[54]隨後,克拉克開始組織一場奪取新馬德里、聖路易、納奇茲和新奧爾良的戰役,並得到了本傑明·洛根和約翰·蒙哥馬利等昔日戰友的幫助。同時,肯塔基州州長艾薩克·謝爾比也暗中支持他。[55]克拉克自己則花了4,680美元(相當於2020年的71,365美元)來購買用品。[56]
然而,1794年初,華盛頓發布《中立性宣言》,禁止美國人實施任何威脅美國的中立性的行動,並威脅要派遣安東尼·韋恩將軍到馬薩克堡,以阻止遠征。法國政府召回了熱內,並取消了他授予美國人的對西班牙戰爭的任務。克拉克的計劃自此宣告失敗,雪上加霜的是,他無法說服法國人償還費用。[57]獨立戰爭結束時,克拉克的聲譽已經因為早期的指控而染上污點,而這些外國陰謀又使得他的聲譽進一步受損。[58]
債台高築
晚年的克拉克,負債不斷增加,導致他所持有的土地開始被沒收。因此,克拉克將他的大部分土地轉讓給了朋友或者家人,使得他的債權人不能沒收土地。[59]然而,債權人和他們的受讓人還是剝奪了這位老兵名下幾乎所有的財產,這位西北領地曾經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只剩下了克拉克斯維爾的一小塊土地。[60]1803年,克拉克建造了一間能夠俯瞰俄亥俄瀑布的小屋,此後,他一直住在那裡,直到1809年健康惡化。[30]他還擁有一個小磨坊和兩名奴隸。[60]
克拉克對美國西部的了解,使他成為這一地區自然歷史方面的專家。多年來,他歡迎旅行者,包括那些對自然歷史感興趣的人,來到他的家。克拉克向約翰·波普和約翰·詹姆斯·奧杜邦提供了該地區植物和動物生活的細節,並在他們前往太平洋西北地區探險之前招待了他的弟弟威廉以及梅里韋瑟·劉易斯。克拉克還向艾倫·鮑伊·馬格魯德提供了關於俄亥俄河谷的印第安人部落的信息,並向約翰·P·坎貝爾提供了與築丘人有關的考古證據。[61]
除了艱辛的生活以外,晚年的克拉克還在繼續與困擾他多年的酗酒作鬥爭。他還對弗吉尼亞州政府對他的不公待遇耿耿於懷,並將他的經濟困境歸結於此。[53]
1805年,印第安納領地特許印第安納運河公司在俄亥俄瀑布附近修建運河,克拉克被任命為運河董事會成員。他加入運河測量隊,協助確定運河的路線。然而,第二年,運河還沒開工,公司就宣告倒閉,包括副總統阿龍·伯爾在內的兩名董事會成員則因叛國罪被捕。該公司120萬美元(相當於2020年的2,074萬美元)的投資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此下落不明,至今未能找到。[62]
返回肯塔基州
在克拉克生命的最後幾年裡,酗酒和惡劣的健康狀況始終折磨着他。1809年,他突然中風。不久之後,他因跌入燃燒的爐火,使得右腿被燒傷,被迫截肢。[63]從此,克拉克無法繼續經營他的產業並獨立生活。因此,他搬到了距離路易維爾8英里(13公里)的洛克斯特格羅夫農場,和他的家人們住在一起。[64]
1812年,弗吉尼亞州議會發放給克拉克每年400美元的退休金,並最終授予他一把儀式性的劍,以表彰他在獨立戰爭中的貢獻。[65]在第二次中風之後,克拉克於1818年2月13日在洛克斯特格羅夫逝世,享年65歲。[66]
身後與紀念
克拉克逝世後,起初被安葬在洛克斯特格羅夫公墓。[66]1869年10月29日,遷葬到路易維爾的洞穴山公墓。[67]
在克拉克的葬禮演說中,法官約翰·羅文說道:「森林裡的大樹已經倒下,如今小樹在四周生長。」並簡要地總結了克拉克在獨立戰爭時期阿巴拉契亞地區的地位和重要性。[68]縱觀克拉克的軍事生涯,其始終與俄亥俄-密西西比河谷密切相關。當時該地區是印第安人的家園,並與英國、西班牙、法國以及新生的美國的國家利益密切相關。[69]作為弗吉尼亞州民兵的一員,在州政府的支持下,克拉克進入伊利諾伊,加強了弗吉尼亞對已在美國控制之下的該地區土地的主張的合理性。[70]克拉克在內陸地區的服役經歷也幫助他成為了「西部領導和信息(雖然不一定準確)的重要來源」。[69]
克拉克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獨立戰爭時期西部的戰爭英雄,其中最著名的事跡是在1778-79年率領遠征軍相繼占領了卡斯卡斯基亞、卡霍基亞和萬塞訥。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克拉克的軍事行動,使得美國在促成《巴黎條約》的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13]
克拉克格蘭特位於俄亥俄河以北,是弗吉尼亞州政府為了補償克拉克的兵役經歷而給予他的土地,包括印第安納州克拉克縣大部,以及弗洛伊德縣和斯科特縣的部分地區,西北領地的第一座城鎮—克拉克斯維爾也位於其中。克拉克也曾任克拉克斯維爾的第一任理事會主席。[13][51]然而,克拉克終究未能保留他的土地所有權。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他深陷貧困,身體狀況惡劣,而且經常酗酒。[71]
克拉克去世幾年後,弗吉尼亞州贈予他3萬美元(相當於2020年的686,206美元)的遺產,作為對欠他債務的部分償還。[59]此後幾十年,弗吉尼亞州政府一直以這種方式償還克拉克的債務,直至1913年。[72]
克拉克從未結婚,也從未有過任何戀愛關係,然而,他的家人認為他曾與西屬路易斯安那副總督費爾南多·德·萊巴的妹妹特雷莎·德·萊巴相愛。威斯康星州歷史協會檔案中的「德雷珀手稿」中有他的侄女和堂兄寫的文章,證實了他們的觀點,即克拉克確實有過一段失敗的戀情,並為此抱憾終生。[73]
後世紀念
- 1928年5月23日,時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下令在印第安納州的萬塞訥建立一座關於克拉克的紀念建築,即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紀念堂。該紀念堂於1933年竣工,並在1936年6月14日由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主持落成典禮。其為羅馬式建築,坐落於薩克維爾堡的舊址上。此地後來成為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國家歷史公園,並於1966年正式隸屬於國家公園管理局。紀念堂內有一尊由赫蒙·阿特金斯·麥克尼爾雕刻、高7.5英尺(2.3米)的克拉克銅像。此外,其牆上還有七幅壁畫,描繪了克拉克的著名遠征。[74][75]
- 1929年2月25日,為紀念占領薩克維爾堡150周年,美國郵政署發行了一枚兩美分的紀念郵票。[76]
- 1975年,印第安納州議會指定每年2月25日為當地的喬治·羅傑斯·克拉克日。[76]
- 1979年,印第安納州發行占領薩克維爾堡200周年紀念汽車牌照。[77]
- 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中心的士兵與水手紀念碑附近有一尊克拉克銅像。該雕像由約翰·H·馬奧尼於1895年雕刻完成。[78]
- 20世紀初,美國革命女兒會在伊利諾伊州馬薩克縣的馬薩克堡遺址放置了一尊由雕塑家萊昂·赫曼特雕刻的克拉克塑像。[79]
- 雕塑家菲利克斯·德·韋爾登雕刻了一尊克拉克雕像,其現位於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的濱河廣場。[80]
- 查爾斯·凱克雕刻了一尊克拉克的紀念雕像,其被置於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附近的皮夸戰役舊址。[81]
- 1921年,弗吉尼亞大學內的紀念廣場上豎立起了一座羅伯特·英格索爾·艾特肯雕刻的克拉克銅像。[82]2021年7月,因為該雕像被認為「對印第安人具有冒犯性」,弗吉尼亞大學決定將其移除。[83]
- 1909年,市民們在伊利諾伊州昆西密西西比河東岸的河景公園豎起了一座克拉克雕像。[84]
- 1929年4月,位於印第安納州蒙夕的美國革命女兒會保羅·里維爾分會在弗吉尼亞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華盛頓大街為克拉克樹立了紀念碑。[85]克拉克的童年是在加羅林縣度過的,那裡距離弗雷德里克斯堡約40英里。
- 全美共有6個縣以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命名,分別位於伊利諾伊州[86]、印第安納州[87]、俄亥俄州[86]、肯塔基州[88]、弗吉尼亞州[89]和威斯康星州[90]。除此之外,在田納西州[91]、西弗吉尼亞州[92]等州,也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 位於肯塔基州路易維爾、橫跨俄亥俄河的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紀念大橋於1929年通車。31號國道經過該橋。[93]
- 1979年,印第安納州美國革命兩百周年紀念委員會和印第安納州高速公路委員會豎立了大約600個標誌,用來標記克拉克和他的士兵在獨立戰爭期間曾用過的經由今天的印第安納州的路線。[94]
- 芝加哥的克拉克街也以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的名字命名。[95]
參考文獻
- ^ Miles P DuVal. George Rogers Clark: Conqueror of the Old Northwest. 1969.
- ^ Holmberg, James J. The Clark Family and the Kentucky Derby. The Filson News Magazine. Vol. 4 no. 1 (The Filson Historical Society). 2004 [202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3).
- ^ Mead, Edwin Doak. Old South Meeting House. The Old South Leaflets: Annual Series. 18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 ^ Biles, Roger. Illinois A History of the Land and Its People.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5: 36–37. ISBN 978-0-87580-604-4.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3. ISBN 0-7661-8139-1.
- ^ 6.0 6.1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09.
- ^ MacDougall, Donald John. Scots and Scots' Descendants in America. Caledonian publishing Company. 1917: 54.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35–38.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4–5. ISBN 0-7661-8139-1.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56.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51. ISBN 0-7661-8139-1.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60.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Gugin, Linda C.; St. Clair, James E. Indiana's 200: The People Who Shaped the Hoosier State. Indianapolis: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15: 60. ISBN 978-0-87195-387-2.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56. ISBN 0-7661-8139-1.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74. ISBN 0-7661-8139-1.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70–71.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9. ISBN 0-8131-9014-2.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394. ISBN 0-7661-8139-1.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7.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92.
- ^ 21.0 21.1 Clark, George Rogers. Collections of the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Library: Virginia series, Volume 8 of George Rogers Clark Papers, 1771-1784.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Library: Trustees of the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Library. 1912: 28, 117–118.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168.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1.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234.
- ^ Price, Nelson. Indiana Legends: Famous Hoosiers From Johnny Appleseed to David Letterman. Carmel, IN: Guild Press of Indiana. 1997: 9-11. ISBN 1578600065.
- ^ Price, Nelson. Indiana Legends: Famous Hoosiers From Johnny Appleseed to David Letterman. Carmel, IN: Guild Press of Indiana. 1997: 11. ISBN 1578600065.
- ^ 26.0 26.1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391–394. ISBN 0-7661-8139-1.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400–421. ISBN 0-7661-8139-1.
- ^ 28.0 28.1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10.
- ^ 29.0 29.1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682.
- ^ 30.0 30.1 30.2 Gugin, Linda C.; St. Clair, James E. Indiana's 200: The People Who Shaped the Hoosier State. Indianapolis: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15: 61. ISBN 978-0-87195-387-2.
- ^ Raitz, Karl (編). A Guide to the National Roa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01. ISBN 9780801851568.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730.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424. ISBN 0-7661-8139-1.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93-94. ISBN 0-8131-9014-2.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758–760.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79. ISBN 0-7661-8139-1.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18. ISBN 0-8131-9014-2.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IIX. ISBN 0-7661-8139-1.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23.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23-124.
- ^ Madison, James H. Hoosiers: A New History of Indiana.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14: 22. ISBN 978-0-253-01308-8.
- ^ Sheehan, Bernard W. "The Famous Hair Buyer General": Henry Hamilton,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American Indian.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83, 1 (79): 20.
- ^ Clark, George Rogers. James, James Alton , 編. George Rogers Clark papers, 1781-1784. Virginia Series IV. Springfield, IL: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Library. 1912: 251.
- ^ 44.0 44.1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1. ISBN 0-8131-9014-2.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790–91.
- ^ James, James Alton. The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325.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2. ISBN 0-8131-9014-2.
- ^ 48.0 48.1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4. ISBN 0-8131-9014-2.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00–803.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10, 128.
- ^ 51.0 51.1 Madison. Hoosiers. : 27.
- ^ Indiana Historical Bureau. Plat of Clark's Grant. IN.gov. [2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9).
- ^ 53.0 53.1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5. ISBN 0-8131-9014-2.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18.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21–822.
- ^ James, James Alton. The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8: 425.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6. ISBN 0-8131-9014-2.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30.
- ^ 59.0 59.1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00. ISBN 0-8131-9014-2.
- ^ 60.0 60.1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62.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31.
- ^ Dunn Jr., Jacob Piatt. Indiana and Indianans. Chicago and New York: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 1919: 382–383.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69.
- ^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80.
- ^ Clark after the Revolution. 印第安納州歷史局. [20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9).
- ^ 66.0 66.1 English, William Hayden. Conquest of the Count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1778–1783, and Life of Gen. George Rogers Clark 2. Indianapolis: Bowen-Merrill. 1896: 887.
- ^ 印第安納州歷史局. Clark's Death. 印第安納州政府官網. 2020-12-07 [2022-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英語).
- ^ George Rogers Clark National Historic Park. 國家公園管理局.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7).
- ^ 69.0 69.1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20.
- ^ Fischer, James. A Forgotten Hero Remembered, Revered, and Revised: The Legacy and Ordeal of George Rogers Clark.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1996, 92 (2): 122.
- ^ Price, Nelson. Indiana Legends: Famous Hoosiers From Johnny Appleseed to David Letterman. Carmel, IN: Guild Press of Indiana. 1997: 12. ISBN 1578600065.
- ^ Harrison, Lowell H.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ar in the West.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98. ISBN 0-8131-9014-2.
- ^ Palmer, Frederick. Clark of the Ohio: A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Kessinger Publishing. 1929: IX, 297. ISBN 0-7661-8139-1.
- ^ George Rogers Clark National Historic Park. 國家公園管理局. [20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9).
- ^ Greiff, Glory-June. Remembrance, Faith and Fancy: Outdoor Public Sculpture in Indiana. Indianapolis: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05: 142. ISBN 0-87195-180-0.
- ^ 76.0 76.1 Celebrating Clark. 印第安納州歷史局. [20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9).
- ^ Madison, James H.; Sandweiss, Lee Ann. Hoosiers and the American Story. Indianapolis: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14: 39. ISBN 978-0-87195-363-6.
- ^ Greiff, Glory-June. Remembrance, Faith and Fancy: Outdoor Public Sculpture in Indiana. Indianapolis: 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 2005: 12, 164. ISBN 0-87195-180-0.
- ^ Federal Writers Project. The WPA Guide to Illinois: The Prairie State. American Guide Series. Trinity University Press. 2013-10-31: 434 [2018-02-12]. ISBN 9781595342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6).
- ^ Kleber, John E., ed. (2001). "Riverfront Plaza/Belvedere". Encyclopedia of Louisville.
- ^ Dedication of Monument to George Rogers Clark. resources.ohiohistory.org. [2022-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6).
- ^ Gohdes-Baten, Betsy.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Registration Form: George Rogers Clark Sculpture (PDF). 國家公園管理局. 1996-04-13 [2016-09-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28).
- ^ Armus, Teo and Natanson, Hannah. Charlottesville takes down two more statues, deemed offensive to Native Americans, in weekend of removals. 華盛頓郵報.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 ^ Schneider, Steve. The View from Here: The Story of the George Rogers Clark Statue in Quincy, Illinois. Journal of the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7, 100 (4): 360–382. JSTOR 40204701.
- ^ George Rogers Clark Historical Marker. The Historical Marker database. [200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2).
- ^ 86.0 86.1 Gannett, Henry. The Origin of Certain Place Na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t. Print. Off. 1905: 82.
- ^ Clark County, Indiana Genealogical Records Informati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 ^ Clark County. The Kentucky Encyclopedia. 2000 [2014-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2).
- ^ Gannett, Henry. The Origin of Certain Place Na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t. Print. Off. 1905: 83.
- ^ About Us. [2022-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6).
- ^ Clarksville, Tennessee: Gateway to the New South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10-05.
- ^ [1]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2-05.
- ^ Luhan, Gregory A.; Domer, Dennis; Mohoney, David. Louisville Guid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4: 105 [2022-01-26]. ISBN 1-56898-4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George Rogers Clark Trail: An Indiana Bicentennial Project. Indianapolis: Indiana American Bicentennial Commission. 1979. OCLC 32801237.
- ^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Clark Street. 芝加哥每日論壇報. 1927-04-01.
延伸閱讀
- Alberts, Robert C.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Winning of the Old Northwest.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Park Service, U. 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1975. OCLC 2020739.
- Bakeless, John. Background to Glory: The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ison Book. 1992 [1957]. ISBN 0-8032-6105-5.
- Bodley, Temple. George Rogers Clark: His Life and Public Servic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26.
- Butterfield, Consul Willshire. History of George Rogers Clark's Conquest of the Illinois and the Wabash Towns, 1778 and 1779. Columbus, Ohio: Heer. 1904.
- Carstens, Kenneth C.; Carstens, Nancy Son (編). The Life of George Rogers Clark, 1752–1818: Triumphs and Tragedies.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2004. ISBN 0-313-32217-1.
- Nester, William R. George Rogers Clark: "I Glory in War".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12. ISBN 978-0-8061-4294-4.
- Seineke, Kathrine Wagner. The George Rogers Clark Adventure in the Illinois: and Selected Document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t the Frontier Posts. New York: Polyanthos. 1981.
- Sheehan, Bernard W. 'The Famous Hair Buyer General': Henry Hamilton, George Rogers Clark, and the American Indian. Indiana Magazine of Hist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March 1983, 79 (1): 1–28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8).
- Thruston, R. C. Ballard. The Grave of General George Rogers Clark. Filson Club History Quarterly. October 1936, 10 (4) [2011-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 Thruston, R. C. Ballard. Some Recent Finds Regarding the Ancestry of General George Rogers Clark. Filson Club History Quarterly. January 1935, 9 (1) [2011-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外部連結
- 1778年1月2日帕特里克·亨利下達給克拉克的秘密命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於印第安納州歷史學會
-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橫穿伊利諾伊的路線,存檔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日期 2012-01-03)
- 印第安納領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印第安納州歷史局
-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回憶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印第安納州歷史局
- 關於克拉克的家庭的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密蘇里州歷史博物館檔案館
- George Rogers Clark Papers,存檔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日期 2009-03-23)
- Biography.com上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的傳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上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的傳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大英百科全書》1911年版上喬治·羅傑斯·克拉克的傳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