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中山陵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街道石祥路7號 | ||||
座標 | 32°03′51.90″N 118°50′53.77″E / 32.0644167°N 118.8482694°E | ||||
分類 |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 ||||
時代 | 1929年 | ||||
編號 | 1-0019-5-019 |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 | ||||
|
中山陵,中華民國國父暨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於1925年3月在北平市逝世後,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其修建陵墓。中山陵於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1]
中山陵由呂彥直設計,整體平面呈警鐘形,與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政治遺囑相契合。陵墓設計充分利用地勢,將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築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緩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國古代陵墓的對稱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階將主要建築連為軸線,並布置大片綠地,將陵墓建築群聯接成與背景山勢相稱的宏大整體。陵墓主體建築採用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的大屋頂造型,應用西方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技術,以肅穆的藍白色調和嚴謹的建築構型表現出沉靜恢弘的氣度,被認為是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融合中西的經典作品。1961年,中山陵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2][3]
建設經過
孫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因膽囊癌逝世。逝世前一天,孫中山提出效仿列寧保留遺體,並要求葬於南京。[4]據報道,他對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5]據說早在1912年3月,孫中山在紫金山打獵時就曾對胡漢民說:「等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6][7]遵照孫中山的遺願,遺體在協和醫院進行防腐處理後,暫厝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待陵寢建成後再安葬南京。1925年4月4日,當時在北京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立葬事籌備處和委員會,委員會以張靜江、汪精衛、林森、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楊庶堪、邵力子、孔祥熙、葉楚傖、林煥廷、陳去病等12人為委員,確定葬事籌備工作的順序為:確定墓址、測量墓地、交涉圈地、徵求陵墓圖案、決定陵墓圖案、招標包工、興工[8]。
選定墓址
紫金山位於南京城以東,東西長約7公里,居中的主峰北高峰海拔448.2米,東峰小茅山海拔360米,西峰天堡山海拔250米,北高峰與天堡山之間是海拔425米的二峰頭陀嶺,地勢險峻,北高峰與小茅山之間是海拔351米的中茅山,地勢較為平緩。為在紫金山上尋找合適的墓址,1925年4月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孫中山之子孫科及多位葬事籌備委員先後三次登上紫金山實地勘察。4月10日,宋慶齡與孫科趁夜趕到南京,11日上午前往紫金山初步勘查後返回上海[9]。20日下午,宋慶齡與孫科從上海再赴南京勘察墓址,同行的還有何香凝、楊杏佛、邵元沖、林煥廷、馬超俊等12人。孫科、宋慶齡等提出,墓址要高過明孝陵,並且「不可使人在更高處建墓」。他們在21日和22日兩上紫金山,經過考察後認為紫金山中部的中茅山最為合適,宋慶齡還表示陵墓應建於南面的緩坡,不宜選在山頂[8]。
4月23日晚,葬事籌備委員會在上海孫中山故居召開會議。於會議中匯報實地考察的情況,並轉達宋慶齡的意見,最終確定墓址選在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會議還決定將紫金山一帶數萬畝土地全部圈入陵園,由主任幹事楊杏佛前往南京接洽圈地、實地測量和照相等事宜[8][9]。楊杏佛隨後赴南京拍攝了中茅山南坡的照片,並請江蘇陸軍測量局協助測量墓地。但圈地一事當時並不順利,經過與占據南京的軍閥勢力反覆交涉,陵園面積只定為2,000畝,遠低於委員會的計劃。直到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後,陵園才順利擴大到45,870畝[9]。
陵墓圖案
1925年5月13日,葬事籌備委員會通過了由孫科與負責工程的常務委員宋子文的建築顧問赫門起草的《陵墓懸獎徵求圖案條例》。15日,葬事籌備委員會在《申報》、《民國日報》、《廣州民國日報》等處刊登中文《條例》和啟事,又在上海《字林西報》發布英文公告,懸獎徵求中山陵墓設計圖案。圖案評判顧問包括土木工程師淩鴻勛、雕刻家李金髮、畫家王一亭及德國建築師朴士(Emil Busch)。葬事籌備委員會在《條例》中對陵墓的性質、功能、建築風格、建築材料等都做出了規定:首先,陵墓要體現「特殊與紀念之性質」;其次,祭堂和墓室要便於公眾入內瞻仰,祭堂外要有可立五萬人的空地以舉行大型紀念活動;再次,祭堂建築風格必須為「中國古式」,或者「根據中國建築精神特創新格」;最後,為了建築的永久保存,要求使用石料和鋼筋三合土,不用磚木材料;《條例》還要求陵墓建築應簡樸莊嚴,不求奢侈華貴。[10][11]
至9月15日,葬事籌備委員會共收到40多份應徵圖案,其中呂彥直的圖案被評判顧問認為「合於中國觀念」、「簡樸渾厚」,「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最適合於陵墓之性質及地勢之情形」。20日,葬事籌備委員與家屬代表在上海召開聯席會議,一致以呂彥直的圖案為首獎、范文照的圖案為二獎,另議決楊錫宗獲三獎並確定了其他7個名譽獎。經過5天公開展覽,9月27日下午,葬事籌備委員與家屬代表開會複議,一致贊成採用呂彥直的設計方案建造陵墓,並決定聘請呂彥直主持中山陵的建築工程[8][12][11]。
施工
中山陵工程分三部進行。第一部工程包括祭堂、墓室、平台、石階、圍牆及石坡等,上海姚新記營造廠以44.3萬兩白銀中標承建。1926年1月15日開工後,因時局動盪,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29年春才完工。第二部工程包括水溝、石階、護壁、挖土填上等工程,上海新金記康號營造廠以268,084兩白銀中標承建,1927年11月開工。這時國民政府已定都南京,時局安定,因此第二部工程進展比較順利。第三部工程包括牌坊、陵門、碑亭、圍牆、衛士室等,在孫中山葬入中山陵之後進行,工程由上海陶馥記營造廠以419,706兩白銀中標承建,1929年8月開工,與第一部工程同時完工。本來按合同規定,第三部工程應於1931年2月28日以前全部完工,但巨大的墓碑石料在水運時沉入江中,只能費時重新採料。因為發生了工程事故,第三部工程直到1931年底才全部完工,被罰3,000兩白銀。[13]
中山陵工程由設計師呂彥直主持。呂彥直為工程耗費了大量心血,終因辛勞過度病倒,但他在病中仍堅持親自決定各項工藝和建築材料,只有材料樣品經檢測超過當時的美國標準才簽字准許使用,否則就要返工。由於呂彥直的要求極為嚴格,以致營造廠發出「呂建築師欲成其千載一時藝術之名,處處以試驗出之」的怨言。在第一期工程即將完工時,呂彥直因積勞成疾於1929年3月18日逝世,工程由他的好友兼合伙人李錦沛和黃檀甫繼續主持完成。[14][15]
奉安大典
1929年1月,國民政府在南京組成奉安委員會,開始進行安葬孫中山靈櫬的籌備工作。為迎接孫中山靈柩,南京市從長江邊的下關碼頭至中山陵修建了一條長15公里的迎櫬大道,名「中山大道」,所過之處都以「中山」、「逸仙」命名[註 1]。4月23日,國民政府以何應欽為「奉安迎柩總指揮」,北上迎接孫中山靈櫬前往南京。5月26日,靈櫬由北平南移,5月28日由專用列車送抵浦口站,轉由「威勝號」軍艦送至南岸,靈車15點15分抵達國民黨中央黨部禮堂,由國民黨中央委員輪流守靈。29日至31日三天為「公祭日」,民眾可到靈堂致祭並瞻仰遺容。31日18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等人依次最後一次瞻仰孫中山遺容,隨後蔣中正、孫科、孔祥熙率領孫中山生前衛士黃惠龍、馬湘、陳興漢、劉鉞、肖芹等封閉銅棺,蔣、孫、孔親自塗殯。6月1日為「奉安日」,凌晨4時舉行移靈典禮,由胡漢民主祭。4時15分,隨着獅子山炮台鳴禮炮101響,靈櫬被送上靈車。靈車上覆蓋中國國民黨黨旗與中華民國國旗,左側由孫科及其家屬以及蔣中正、各國專使、國民黨中央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執紼,右側由戴恩賽、宋子文、外賓、迎櫬專員、葬事籌備委員、孫中山故舊等執紼,宋慶齡等女眷分乘馬車隨行。整個送靈行列長達五六里,沿途送殯民眾達百萬人。9時20分,靈車到達中山陵平台。9時30分,孔祥熙、吳鐵城、鄭洪年等率領槓夫將靈櫬移上靈輿。9點45分,108名槓夫抬起靈輿沿石階而上,10點08分抵達祭堂前的大平台,隨後停放在祭堂中央。宣贊員宣贊後,奉安典禮開始。孔祥熙率槓夫將靈櫬移入墓室,蔣中正主持祭禮,譚延闓、胡漢民、王寵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孫中山親屬、中央代表蔣中正、孫中山故舊代表犬養毅與各國專使代表歐登科進入墓室,率槓夫將靈櫬安葬在墓壙內。在奉安的時刻,獅子山炮台再鳴禮炮101響,全國民眾默哀3分鐘致敬。12點奉安完畢後,在祭堂內參加典禮的人員依次進墓門瞻仰並行三鞠躬禮。最後,宋慶齡率領孫科夫婦、孫婉夫婦將墓門關閉。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隨即發表通電:「本黨總理孫中山靈櫬,業於十八年六月一日正午十二時,奉安紫金山陽,大典告成,謹電以聞。」[8][16]
陵墓形制
布局
陵墓建築按南北向中軸線對稱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緩坡上,平面為大鐘形,有「喚醒民眾」的政治意涵。南面入口處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墓道以北沿山勢向上,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着陵門、碑亭、石階、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築,與四周的圍牆形成了大鐘的本體。最高處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築,到牌坊平面距離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後的墓室表現為大鐘的鐘鈕。整個陵墓建築都用藍色琉璃瓦、花崗石牆面,顯得莊重肅穆。[2]
牌坊與墓道
中山陵的入口位於墓區最南端,是一座三間四柱三樓的花崗石牌坊。在中國的明清建築中,牌坊是用來標識入口的裝飾建築。呂彥直最初將牌坊設置在陵門前,後來葬事籌備委員會決定在陵門前設一條墓道,以增添陵墓的氣勢,於是將牌坊移到了墓道最南端。牌坊高11米,寬17.3米,四楹三開間,中門橫楣上的石額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博愛」二個鎏金大字,牌坊因此又名「博愛坊」。牌坊頂端覆蓋藍色琉璃瓦,四根石柱底部為長方形大石座,在柱腳前後夾抱鼓石,牌坊上刻蓮瓣、雲朵和古代建築彩繪式的圖案。據說因為疏忽,西邊第二根石柱在取料時鑿短了約一米,雖然經過補救,現在仍能看到接縫的痕跡。
牌坊以北的墓道是一條長約480米、寬約40米的緩長坡道,通往中山陵的陵門。墓道有三條平行路面,正中是鋼筋水泥路面,寬約12米,左、右是各寬4.2米柏油路面,車輛可以沿左右車道直達陵門。三條路面之間縱向排列着五對長方形花池,花池內對稱地種植兩排雪松、四排檜柏。[1][8][17]
陵門
陵門是中山陵的正門,處於中山陵中軸線正中。陵門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寬27米,高16.5米,進深8.8米,屋身為由福建花崗石砌成的三間無梁殿式樣,在斗拱、樑、枋等處都有雕刻精美的花紋。陵門為單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南北面各有三道拱門,兩邊的拱門稍小,凸顯出中門的高大。在南面正門的上方鑲有一方石額,上刻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鎏金大字,這四個字是孫中山書贈黎民偉的。「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孫中山將「天下為公」借用為對「民權主義」的解釋,說明政權為廣大平民所共有。南面的三道門都裝有梅花鏤空仿紫銅的對開門扉,北面則僅有門洞。陵門實際面闊五間,東、西小間常年關閉。小間內曾有為年邁體弱的謁陵人士準備的藤轎六頂,其中二頂為躺式,四頂為坐式,這些轎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移到中山陵音樂台化妝室保存。陵門南面的東西兩側安放了一對高約3米的漢白玉石獅,增添了陵門建築的氣勢。這對石獅原是宋哲元從北平定王府購得,1935年7月贈送給總理陵園內的中山文化教育館,中山文化教育館又將這對石獅轉贈陵園[1][8][17][2]
陵門高踞於20級花崗石台階上,台階下是與墓道相連的一塊能容納一萬多人的水泥大平台,平台兩側的草坪上有十棵修剪成球形的大葉黃楊,還有六株傘狀的千頭松,這些四季常青的植物是對平台周圍景致的襯托。平台東西兩側還對稱地建有兩座象徵性的點綴建築,為卷棚式硬山頂,頂覆藍色琉璃瓦,東房為衛士室,西房為休息室,室內裝有洗手間設備。[1][8][17]
碑亭
碑亭在陵門後的第二層平台上,建築結構為仿中國古代木結構,用花崗石建造,重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碑亭平面為方形,邊長12.2米,高約17米。碑亭正中豎立着長方形的花崗石墓碑,高9米,寬4米,重數十噸,碑材采自福建。墓碑正面豎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國國民黨葬 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由譚延闓以顏體書寫。葬事籌備委員會原計劃由汪精衛、胡漢民、吳稚暉分寫墓志銘、傳文和記文,但這些內容一直沒有確定下來。1928年1月7日,葬事籌備委員會認為孫中山的思想和業績不是文字能概括的,因此決定僅書寫碑文。墓碑頂端刻雲彩、底座刻巨浪,線條簡潔樸素,是呂彥直的設計。墓碑在頂端花紋下方的正反面各刻國民黨黨徽青天白日圖案一枚,這兩枚圖案原為陽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剷除,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中山陵作了一次全面維修,按照原樣重新修復,改為陰刻。碑亭的東、南、西三面,各有拱門一洞,供謁陵者出入。碑亭北側的拱門下設有石欄,只能憑欄仰望祭堂,不能通行。[1][8][17]
-
碑亭
-
碑亭內的墓碑
石階
中山陵主要建築依山而建,依次分布在紫金山中茅山南坡的南北軸線上,建築師用台階將這些建築連為整體。整個軸線上共有台階392級,全部用蘇州金山花崗石砌成。其中從碑亭到祭堂前平台的石階共290級,分成8段,各段之間設置一個平台。這些平台既為祭奠活動提供了空間,又賦予這條石階路以節奏的變化,使人在登臨的過程中不至於感覺枯燥。這種台階與平台交錯的設計還形成了頗有特色的視覺效果:向上仰視只見台階,不見平台;向下俯視則只見平台,不見台階。平台上還陳列着紀念物作為點綴。第六層平台兩側安放着上海特別市政府為紀念奉安大典捐獻的銅鼎一對,上刻「奉安大典」四個篆字,其中西側的銅鼎在1937年12月的南京保衛戰中被日軍彈片擊中,留下了兩個彈孔。第七層平台布置一對豆綠色石獅,東側為雄獅、西側為雌獅,是福建蔣文子的作品。石獅的口中含着一隻圓球,能自由轉動而不會掉出。雌獅的牙齒在日本占領期間被損壞,圓球從此失落,雌獅腳下的小獅也被盜走。從第七層平台向上攀登30級、42級,54級石階,分別是第八、第九、第十層平台。從第十層平台向上再走過9級石階就是祭堂大門。[1][8][17]
-
中山陵石階西側鼎
-
中山陵石階西側鼎內部
-
中山陵石階西側石獅
-
中山陵石階東側石獅
祭堂與墓室
祭堂是中山陵最高的建築,位於中茅山頂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層大平台正中。大平台東西寬度162米,南北進深38米,平台入口兩側分設孫科贈送的青石鼎一座。[17]祭堂兩側矗立着一對花崗石望柱,高12.6米,下部直徑2米,上部直徑1米,斷面為六邊形,六面都用捲雲紋浮雕裝飾。青石鼎和華表都是福建泉州蔣文子設計製作的。[17][8]祭堂坐北朝南,是仿木結構的石造宮殿式建築,長28米,寬22.5米,高26米,重檐歇山頂覆藍色琉璃瓦,檐下築石斗拱飛檐二層,是整個陵園中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祭堂正立面開三座拱門,與重檐頂構成一個寬高比為3:5的矩形,兩邊的堡壘式方屋各占1/5比例,使正立面形成正方形,是西方古典主義的「三段式」構圖。三座拱門分別安裝鏤空梅花格圖案的紫銅門一對,門楣上方的額枋上從東到西分別為張靜江所書寫的「民族」、「民權」、「民生」六個篆書金字,代表國父孫中山創立的三民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正中間的民生門略大,上下重檐之間嵌有直額,上刻有孫中山所題「天地正氣」四個金字。[8][17][1]
祭堂地面鋪雲南大理石,頂部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青天白日圖案,周圍環繞紅色花紋方格,以符合滿地紅的意象。堂內有12根石柱,下承大理石柱礎,柱心用鋼筋混凝土澆制,外皮包裹青島產黑色花崗石。四周牆壁上半部貼人造石,下半部為灰黑色大理石板製成的護壁,其中東西兩側護壁上刻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北側護壁上原有蔣中正、胡漢民和譚延闓分別抄錄的《總理遺訓》、《總理遺囑》和《總理告誡黨員演說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磨平。祭堂內中央偏北處安放孫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一尊,高4.6米,坐像身着長袍馬褂,書卷平攤在膝上,雙目平視遠處,是波蘭裔法國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的作品。坐像底座四周刻反映孫中山生平和革命事跡的浮雕。祭堂的四角有四間堡壘式方屋,西南角方屋內的牆壁上原有呂彥直的半身雕像[註 2],在抗日戰爭中失蹤。[17][18]
墓室設在祭堂後方,與祭堂通過墓門相連。墓門分內外兩道,第一道是美國造雙開紫銅保險門,開在祭堂孫中山坐像身後,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外框,橫額上是孫中山原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字。第二道是獨扇銅門,門上鐫有張靜江書寫的「孫中山先生之墓」七個篆字。墓室為半球形建築,直徑18米,高11米。墓室外壁為香港花崗石,中間澆築鋼筋混凝土,內壁為妃色人造石貼面,穹頂用彩色馬賽克鑲嵌成青天白日滿地紅圖案。墓室中央設圓形下沉式墓壙,直徑4.3米,四周用白色大理石圍欄。墓壙深1.6米,底部用白色瓷片鋪地,正中陳設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孫中山臥像,由捷克雕刻家高崎用北京大理石雕成按照孫中山遺體形象塑造。孫中山遺體用銅棺盛殮,安葬在臥像下方5米處的墓穴內。[17]
-
祭堂
-
祭堂正立面
-
祭堂天頂
-
祭堂內的孫中山坐像,身後是通向墓室的墓門
-
墓室內的孫中山臥像,靈柩位於臥像下方五米處。
管理與維護
管理機構
1929年6月,孫中山入葬中山陵,葬事籌備委員隨即解散,月底成立國民政府直屬的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下設陵園設計委員會、總務處和警衛處,負責管理守護陵園,繼續完成陵墓工程,以及進行陵園內的工程和農林建設。[19]管理委員會制定的《謁陵規則》規定,祭堂每日開放,墓室則僅在每年的1月1日、3月20日、5月5日、6月1日、10月10日和11月12日對外開放。[20]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11月攻占上海後繼續向南京進攻,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2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17日即派員返回南京接收陵園。1946年7月2日,國民政府公布《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改原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為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22][23],1948年轉隸於總統府。[24][25](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後,總統府即不再有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相關編制和預算,但《總統府組織法》的相關法條及《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一直未廢止[26]。)
管理處衛隊投降解放軍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4月24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首長指示尖兵部隊第105師第315團前衛第二營:「中山陵一定要保護好,不使遭到破壞,你們要想盡辦法取得和平解決」,帶隊的315團副政委劉志誠、石副團長與中山陵園管理處下屬的拱衛處代理處長范良上校(1904-1998,孫中山生前衛士,解放前多次見過、交往周恩來)和拱衛大隊大隊長王全中校談判,拱衛大隊的槍支彈藥全部集中封存,早已準備好的槍支彈藥清冊、拱衛處編制人員清冊以及資財檔案等全部交給劉志誠副政委接收處理完成正式交接手續,劉志誠副政委接收以後,宣布拱衛處的人員一律留用,原職原薪。拱衛大隊官兵繼續徒手執勤,協助解放軍保護陵園,防止破壞事件的發生,陵園內所存設備要保護好,聽候軍管會接收;解放軍第315團二營四連守護紫金山天文台;五連守護中山陵,對通向南京市區的各條路口派出警戒;六連進駐靈谷寺,向馬群和孝陵衛方向派出警戒;二營部駐明孝陵附近的中山植物園。1949年5月,陵園管理委員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8月改稱中山陵園管理處,此後相繼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中共中央華東局、南京市園林處、南京市城建局等管轄。1996年,中山陵園管理處改稱中山陵園管理局,直屬於南京市人民政府[23]。
1993年,中山陵園管理處以「加強保護」為由,開始對中山陵遊客收取門票[27]。2010年11月12日,陵寢重新免費開放[28],此後一年接待遊客超過800萬人次[29]。
維修保護
南京保衛戰期間,教導總隊奉命在紫金山布防,當時構築的工事和堡壘至今仍分布於陵園各地。中山陵警衛大隊也參加了保衛陵園的戰鬥,共有24人戰死或被害。[21]戰爭期間,陵園的花房溫室、奉安紀念館、永慕廬、桂林石屋、永豐社、中山文化教育館以及陵園新村等建築全部被毀,中山陵墓也遭到一定損壞,奉安紀念鼎上至今仍留有彈孔。[30]抗戰結束後,陵園管理委員遷回南京,制定了恢復陵園的計劃,並為此向國內外募捐。由於經費遠遠不夠,恢復計劃沒有實施,陵管會僅修補了部分受損牆體。[22]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籌備委員會」,撥款100萬元全面維修中山陵。維修工程替換了所有損壞的琉璃瓦,全面翻修了墓道,整修了陵門。但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博愛坊匾額上的「博愛」兩字和墓碑上的國民黨黨徽被紅衛兵認為是「四舊」,被迫鏨掉,祭堂和墓室屋頂用彩色馬賽克鑲嵌的中華民國國旗圖案也被鑿除,改用水泥粉刷。[31]祭堂北牆上的蔣介石手書《總理遺訓》、胡漢民手書《總理遺囑》、譚延闓手書《總理告誡黨員演說詞》被磨平。[17]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奉安50周年時國家文物局撥款整修中山陵,陵園管理處維修了下水道,全面整修了台階,並處理了滲水的建築縫隙[31]。1981年6月至9月,為準備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中山陵管委會開始着手修復在文革中受到破壞的部份。恢復了「博愛」匾額石刻,修復了祭堂和墓室的國民黨黨徽與中華民國國旗圖案,並對刻字重新貼金。墓碑上的國民黨黨徽原為陽刻,恢復時只能改為陰刻[31][32]。1986年孫中山誕辰120周年時,中山陵再次維修,處理了靈堂屋面漏水、圍牆開裂等問題,並進行了琉璃瓦的更換、銅椽除鏽、陵門銅製門窗修復等工作,1987年完成。2009年,中山陵園對中山陵主體建築、附屬紀念建築等進行大修,更換了全部藍色琉璃瓦。2011年6月,中山陵進行短期保養,對祭堂坐像底座上的浮雕進行了修復。[33]
2024年10月21日起至2025年1月20日,中山陵祭堂啟動修繕工程,修繕期間,祭堂實施半封閉圍擋施工修繕保護。[34]
陵園綠化
紫金山全山面積45,872畝,其中約30,000畝可用於造林。歷史上的紫金山樹木蔥蘢,但民國初年時已經成為荒山禿嶺。陵園自1927年秋到1936年春,共植樹成活642萬餘株,加上原有樹木,紫金山在抗日戰爭前共有樹木約1,050萬株,初步完成全山的綠化造林。[35]南京保衛戰期間,陵園成為戰場,南京被日軍占領後,紫金山一帶又成為日軍的演習場,大量植被被毀,陵園林木遭到大規模掠奪和盜採,後山林木幾乎全部損失,全山林木僅剩戰前的五分之一。[30]抗日戰爭結束後,陵園由於經費拮据,只能少量補種,無力恢復陵園植被。[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陵園重新造林。1950年,劉伯承從雲南調給陵園2萬棵樹苗,1950年代陵園又通過中國駐印度大使袁仲賢從印度購得雪松樹種並育苗成功,至1965年園林共培育雪松等樹苗600多萬株。自1953年至1962年,陵園種植馬尾松、黑松、楓香、雪松、杉樹等樹木440萬株,並在紫金山東北麓播種麻櫟70公頃。1962年至1965年,又在東北坡岩石地種植黑松40萬株。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山有林地28,208畝,文化大革命期間森林撫育工作一度中斷。[36]現中山陵園綠化覆蓋率已達80%。
陵園在主要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尤其是陵園大道兩側的懸鈴木形成著名的綠色隧道景觀。自1930年代初開始,陵園在吳王墳大批栽植梅花,後來發展為賞梅勝地梅花山。
- 1931年6月1日,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謁陵。
- 1936年9月,尢列自知不久於人世,扶病謁陵。
- 1946年5月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山陵舉行還都典禮。
- 1946年7月8日,蔣中正、周恩來先後謁陵。
- 1946年11月15日,制憲國民大會開幕全體代表謁陵。
- 1948年3月29日,行憲國民大會開幕全體代表謁陵。
- 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蔣中正、李宗仁謁陵。
- 1949年10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謁陵。
- 195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謁陵。
- 1954年10月,貝魯特、博爾茨、什圖拉、布爾加寧、赫魯曉夫、米高揚、尼赫魯、英迪拉·甘地先後謁陵。
- 1956年10月9日,上海市市長陳毅陪同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謁陵。
- 1956年11月12日,中國國家副主席朱德、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濟深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組織的中央謁陵團在中山陵舉行孫中山誕辰90周年謁陵儀式。蘇聯、蒙古、日本、緬甸、朝鮮、英國、加拿大等國代表團先後謁陵。
- 1960年12月21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外交部長陳毅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謁陵。
- 19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00周年紀念儀式。
- 1975年4月22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家主席金日成率朝鮮黨政代表團謁陵,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陪同。
- 1980年4月,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謁陵。
- 1983年5月8日,法國總統密特朗謁陵。
- 1985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顧委主任鄧小平謁陵。
- 1986年10月4日,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昂納克謁陵。
- 198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20周年紀念儀式。
- 1987年7月15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謁陵。
- 1989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謁陵。
- 2005年4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謁陵。
- 2009年6月1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大陸訪問團謁陵,紀念奉安80周年。
- 2014年2月12日,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謁陵。
- 2016年10月31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率2016兩岸和平論壇訪問團謁陵。
- 2018年3月22日,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謁陵。
- 2023年3月28日,曾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率團謁陵,並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附錄
- 陵墓建設與管理[13]
|
|
- 其他
- 1935年12月16日,續範亭在祭堂前剖腹明志,要求抗日。
- 1947年3月10日,中央訓練團將官班400多編餘將官在祭堂前「哭陵」。
- 1966年8月28日(一說為9月16日[39]),梅屋莊吉贈送的孫中山銅像從新街口廣場移至陵園收藏[38]。1968年,孫中山銅像安放在中山陵南端孝經鼎石台上。1985年3月遷到藏經樓前。
- 2013年11月,《中山陵志》出版。[40]
相關條目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南京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南京建筑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6: 211-216. ISBN 7801220803.
- ^ 2.0 2.1 2.2 劉敘傑. 巍巍中山陵. 建築創作. 2009, (05).
- ^ 盧海鳴. 南京民国建筑评析. 上海城市管理. 2002, (2).
- ^ 克禮. “德医克礼关于孙中山病逝之报告”. 南京市檔案館, 中山陵園管理處 (編). 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
- ^ 千古一瞥時之孫先生. 上海:民國日報. 1925-03-16. [轉引自路中康. 孫中山現代中國理念與中山陵. 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 2009(02).]
- ^ 中山陵. 金陵圖書館·南京民國建築.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申報. 1912-03-12.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盧海鳴,楊新華. 陵墓以及纪念性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2013-04-28]. ISBN 7-305-036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9.0 9.1 9.2 孫中山紀念館 (編). “选址和征地”. 中山陵史话.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4: 15-18 [2012-11-01]. ISBN 7-80614-90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 ^ 南京市檔案館,中山陵園管理處 (編). 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
- ^ 11.0 11.1 李恭忠.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溯源.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2003-04, (13)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8).
- ^ 孫中山紀念館 (編). “陵墓图案征集与设计”. 中山陵史话. 2004: 19-21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9).
- ^ 13.0 13.1 孫中山紀念館 (編). “招标和兴工”. 中山陵史话. 2004: 22-26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30).
- ^ 徐百柯. 吕彦直:中山陵的记忆. 中國青年報. 2005-04-06 [2012-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趙遠景. 中山陵建陵史实与吕彦直. 華中建築. 1994, (02).
- ^ 奉安專刊委員會. “奉安实记(1930年1月)”. 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 1986.
-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孫中山紀念館 (編). “中山陵盛貌”. 中山陵史话. 2004: 98-105 [2012-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 ^ Lu Yan-Chih. Memorials to Sun Yat-sen in Nanking and Canton. China weekly review. 1928-10-10: 70–72.
- ^ “总理陵管会之沿革与组织(1935年)”. 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 1986.
- ^ “谒陵规则(1929年9月30日)”. 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 1986.
- ^ 21.0 21.1 孫中山紀念館 (編). “中山陵浴血保卫战”. 中山陵史话. 2004: 68-71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 ^ 22.0 22.1 22.2 孫中山紀念館 (編). “国父陵园恢复建设”. 中山陵史话. 2004: 82-84.[永久失效連結]
- ^ 23.0 23.1 中山陵园组织机构历史沿革. 新浪旅遊. 2008-08-11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 ^ 第17條:中央研究院、國史館、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隸屬於總統府,其組織均另以法律定之。總統府組織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2015-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 ^ 绿营又瞄上孙中山 “国父陵园管委会”68年没运作蔡当局打算废了. 環球網.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 ^ 王前華,中山陵園文物管理辦公室. 加强对中山陵的保护. 瞭望. 1992, (25).
- ^ 蔣芳,蔡玉高. 免费开放放大中山陵效应. 瞭望. 2010, (47)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0).
- ^ 免费一年800万人次游中山陵这个游客量是收费时的3倍多. 現代快報. 2011-11-11.
- ^ 30.0 30.1 孫中山紀念館 (編). “汪伪国父陵园始末”. 中山陵史话. 2005: 76-78.
- ^ 31.0 31.1 31.2 劉維才(口述),張鵬斗(整理). 见证中山陵的三次维修. 檔案與建設. 2006, (02).
- ^ 新華社. 中山陵装修竣工后接受群众瞻仰参观. 人民日報. 1981-09-14.
- ^ 毛麗萍,孫蘭蘭. 中山陵装修竣工后接受群众瞻仰参观 中山陵陵寝下月起闭门保养20天. 現代快報. 2011-05-20: F9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期待近百年建筑重焕生机 中山陵祭堂启动修缮保护. 新畫報業網 (交匯點新聞). 2024-11-11 [2024-11-11].
- ^ 孫中山紀念館 (編). “园林绿化初见成效”. 中山陵史话. 2004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 ^ 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经济建设时期的中山陵园”. 中山陵园史录. 南京: 南京出版社. 1989: 129-132. ISBN 978-7-80560-123-6.
- ^ 孫中山紀念館 (編). “建国以来几次重大谒陵活动”. 中山陵史话. 2004.
- ^ 38.0 38.1 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中山陵园大事记(1925—1986年)”. 中山陵园史录. 1989.
- ^ 揭秘南京孙中山铜像的沧桑身世(下). 收藏快報. 2009-09-16: 14版 [2013-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 ^ 《中山陵志》出版 一批珍贵史料首度公开. 新華網. 2013-11-13 [2014-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9).
- ^ 《中山陵志》,主編:王鵬善. [202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