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叛亂列表
這是發生在中國的大規模叛亂的列表。
周朝
秦朝
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7月—12月)是秦始皇死後第一起反秦起義。奉命率所部士卒北上參與防禦漁陽的軍官陳勝、吳廣,但在安徽省因大雨洪澇不得不中途停歇。秦法嚴苛,遲到者無論原因都斬,陳、吳見無法如期履職,決定組建軍隊反抗政府,寧可戰鬥,勝過伏誅。他們成為中國各地武裝起義者的核心,數月間力量發展到一萬人,主要由不滿的農民組成。但在戰場上,他們不是高度專業化的秦軍的對手,不足一年就被平定了。大澤鄉起義是秦末民變的開始。
西漢
七國之亂是漢宗室成員國對抗漢景帝中央集權的嘗試。漢初,漢高帝分封眾多宗親為諸侯王,擁有全國的三分之一到一半。這是試圖鞏固劉氏在郡縣制系統外地區統治的嘗試。漢文帝年間,諸侯王還在自定法律,自製貨幣(儘管得文帝許可),自行收稅。很多王在自己封地上忽視朝廷權威。公元前157年景帝登基後,富裕的吳國首當其衝。吳王劉濞發起叛亂。參與的諸侯王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趙王劉遂、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
齊國和濟北國答應參與,但實際上沒有參與。齊王劉將閭最後時刻改變主意,選擇對抗叛軍。濟北王劉志被郎中令軟禁,因而未能參與叛亂。其他被說服參與但拒絕或實際未同意參與的諸侯王有:淮南王劉安、廬江王劉賜、衡山王劉勃。叛亂諸王還求援於南方獨立諸王國東海國、閩越及強大的北方匈奴。東海和閩越都派軍參戰,匈奴雖然起初也答應,卻沒有參與。作為口號,七王聲稱御史大夫晁錯意圖消滅諸侯國,聲稱一旦晁錯伏誅,他們就滿意了。
新朝
天鳳四年(17年),因王莽進行土地改革,統治無能,一場黃河大水影響了今山東和江蘇北部地區,無法繼續務農為生的人們被迫加入叛軍以求生。這些叛亂規模大而破碎。荊州遭遇饑荒,且災情因新朝官員的腐敗無能而擴大。連野生植物也被災民所吃以至短缺,導致災民互相攻擊。新市人王匡、王鳳裁決了一些紛爭,成為饑民領袖。後又有馬武、王常、成丹等加入。數月間,他們麾下達到七八千人。他們以綠林山為基地,慣用做法為攻打劫掠遠離城市的村莊求食。持續數年後,隊伍增長到數萬人。
綠林軍是反對王莽新朝的兩支大規模農民軍之一,活躍在今河南南部、河北北部地區。兩軍合力最終導致新朝滅亡和在更始帝劉玄治下暫時復辟的漢朝的建立。很多綠林領袖成為更始帝朝中要員,但朝廷的內訌和無能導致其僅2年後即敗亡,導致了最終光武帝劉秀的崛起。綠林軍得名於曾據有的據點綠林山。
王莽派使者下達赦命希望叛軍解散。使者們回到京城長安後多如實報告叛軍因苛法使他們不能生活,他們被迫叛亂。一些則為奉承王莽,告訴他那只是簡單地需要被殺掉的抵抗者,這只是暫時現象。王莽聽信奉承,將說真相的官員們罷免。王莽沒有安撫叛軍的行為,卻決定武力鎮壓。事實上叛軍被迫作亂以求活,希望饑荒結束後可以還鄉為農。結果,他們不敢攻城。
地皇二年(21年),荊州牧發兵二萬攻綠林軍,在雲杜交戰,叛軍大勝,殺數千人,獲輜重。荊州牧欲撤退,被馬武斷退路,馬武放他逃跑,不想進一步冒犯政府。綠林軍在附近遊蕩,俘獲很多女人,再回到綠林山中。當時達到五萬人。
赤眉軍是反對王莽新朝的兩支大規模農民軍之一,活躍在今山東和江蘇北部地區,最終耗盡王莽資源使其崩潰,使得綠林軍領袖劉玄推翻王莽並短暫建立新的漢朝。最終赤眉軍推翻更始帝,短暫扶立自己的傀儡皇帝劉盆子,即因領袖在戰場發揮出色卻無能統治轄區而導致民眾叛亂,迫使他們撤回家鄉。他們的道路被光武帝劉秀新建立的政權阻塞,他們向劉秀投降。
東漢
黃巾之亂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危機,饑荒導致了很多農民和北方的原軍屯戶去南方尋求雇用,大地主利用他們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因黃河下游的小股洪水,情況愈發惡化。為建造絲綢之路沿線的堡壘和要塞以抵禦外邦滲透和入侵,農民被徵收更高的稅。建寧三年(170年),地主和農民組建了不規範的武裝,開始了階級衝突。
同時漢朝表現出內部的脆弱。自王莽以來,地主勢力已成長期問題,但黃巾之亂前,宮廷宦官取得對皇帝的重大影響力,他們濫用權力謀私。十多名有權勢的宦官組成了集團十常侍,皇帝稱其中之一張讓為「阿父」。朝廷被廣泛認為在這一背景下腐敗無能,饑荒和洪澇被認為頹廢的皇帝已喪失國祚的徵兆。
黃巾之亂由出生在鄴城鉅鹿的張角及其弟張寶、張梁發起。張氏兄弟在山東省建立了道教宗派。他們自稱為「太平道」,尊敬神祇黃老,張角稱黃老給了他一本神書《太平要術》。張角是術士,自稱「大賢良師」。教派宣傳人人平等、均分土地;起事口號:「蒼天(即漢朝)已死,黃天(即叛軍)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2世紀初,張道陵用自己身為心靈治療者和宗教領袖的人望,組織了神學運動反抗漢朝治下壓迫農民的廣泛貧窮和腐敗現象。他通過給予不受貶損的希望和將宗教實踐改為更可接受的方式的方式聚集了很多四川的追隨者。這創造了中國最早組織的宗教運動之一。
中平元年(184年),張道陵子張衡的繼承人即張道陵孫張魯反漢,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張漢。該政權延續了三十多年直至張魯被丞相魏公曹操擊敗並投降。張魯投降後來到漢朝廷。
東晉
- 孫恩起義(399年—403年)是被處決的南方道教領袖孫泰之侄孫恩發起的起義。叛軍計劃在成功後逃往蓬萊島,這場軍事行動以大規模海戰和政府對從行伍中提拔上來的兗州刺史劉牢之的依賴聞名。[1]他們丟棄的竹筏有時被認為與上海北部崇明島的早期形成有關。[2]
唐朝
此亂經歷了三位皇帝的任期。第一位唐玄宗,逃到四川。途中羽林軍要求處決了宰相楊國忠及其堂妹楊貴妃。皇太子被唐軍和宦官擁立為帝即唐肅宗,另一批地方官和文人則在金陵擁立皇子永王李璘。
此亂由安祿山發起,但其子安慶緒被殺後,叛亂由他的舊部史思明領導。唐代宗年間將領僕固懷恩、郭子儀和李光弼平定該亂。唐朝儘管成功平亂,卻被此亂極大削弱,餘年都受困於軍閥問題。
宋朝
北宋
- 方臘起義,1122年被鎮壓
南宋
元朝
- 紅巾起義,對抗蒙古統治的元朝的起義。自1340年代起,元朝經歷各種困難。黃河連年泛濫,其他自然災害也在發生。同時元朝需要可觀的軍費開支維持廣大的帝國。這主要通過附加稅解決,這又主要落在元朝治下四等人最下兩種之一的漢族人身上,這些人被旨在針對元朝統治的白蓮教所深刻影響。
明朝
- 李自成起義是旨在推翻明朝的起義。李自成開始在陝西西安招兵,最後在東北地區奪得權力。萬曆帝末年的1620年起,明朝治下的社會和經濟問題迅速惡化。李自成在攻陷京城北京推翻明朝皇帝后沒有戰勝清軍,為新興崛起的清朝鋪平了道路。儘管李自成之亂影響很大,但來自東北(最初的滿洲地區)的清軍與原明朝將領吳三桂結盟,最終導致李自成敗亡。
清朝
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由滿洲早期統治者封於華南的三位漢族將領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發起。17世紀下半葉,三將反叛清廷。此亂也是清朝統治者於1644年統治中國後最後一場對清帝國的嚴重威脅直至導致清朝於1912年滅亡的19世紀衝突。此亂引發了大約十年的內戰,延伸到中國各地。
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朝因吳三桂統一中國有功,授其雲南全部軍政大權。康熙元年(1662年),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被處決,吳三桂又得到貴州的管轄權。此後10年他鞏固權力,九年(1670年)他的影響達到了湖南、四川、甘肅乃至陝西。兩位其他有權勢的叛亂軍隊領袖也發展出類似的權勢: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他們把封地當作自留地統治,清政府實際不能控制這些南方和東南省份。
十一年(1672年),康熙帝堅信這些藩鎮是清政權的威脅。次年(1673年),尚之信上表請求退休,8月吳三桂也上類似表章,意在試探朝廷之意。康熙帝力排議政王大臣會議眾議,接受了。次年(1674年)1月,吳三桂叛亂的消息傳到北京。
白蓮教起義
它在將四川從湖北和陝西分隔開的山間地區爆發。它起初是作為預言彌勒菩薩降世、提倡恢復明朝、對信徒許諾個人拯救的秘密宗教社團白蓮教領導的抗稅開始的。起初和珅控制下的清廷派出不完備且不充足的官軍鎮壓缺乏組織的叛軍。但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1796年—1820年在位)剛掌權就推翻和珅一黨,為重樹紀律和士氣,支持精力更充沛的清軍統帥們的戰功。一個系統的安撫計劃出台,要求人們重新安置在數百村寨里,以團練之名組建民兵。最後一步,清朝的鎮壓政策包含了追殲叛軍游擊隊和大赦逃兵。儘管清朝最終平叛,滿洲軍事無敵的神話破滅,這可能是因為19世紀遠更頻繁的叛亂。
癸酉之變
中國清朝年間,癸酉之變於1813年爆發。事變由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天理教的一批人發動。這場由林清、李文成領導的事變在中國直隸、山東、河南各省爆發。
1812年,八卦教又名天理教的領導人聲稱領導人李文成為「大明天順李真主」,宣稱於1813年起事。同時林清自稱彌勒佛轉世,並採用流行小說《水滸傳》「順天開道」的旗號。他們認為他是深奧的中國宗教的無生老母派來剷除被他們認為已經失去統治的天命的清朝的。
第三領袖是馮克善,他被稱為「地王」,而李文成稱「人王」,林清稱「天王」。
這組人贏得了紫禁城內一些有權勢的宦官的支持。1813年9月15日,他們攻打北京宮禁。他們攻入城內,若非王子綿寧即未來的皇帝用封禁的步槍驅逐了他們,他們可能已經成功推翻了清朝。
此亂被認為與之前的白蓮教起義相似,前者出於宗教目的,而後者八卦教的後者領導人似乎對通過推翻清朝而得的個人權力更感興趣。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1850年—1864年)是中國南部由自稱耶穌之弟的客家人洪秀全發起的叛亂。很多資料稱此亂總死亡人數為約20,000,000,[3]另一些則稱高達50,000,000.[4]總共,「一些史學家已估計自然災害和政治鎮壓可能在1850年—1865年間造成了200,000,000中國人喪生」。[5]這一數字不像真的,因這近乎1851年中國估計人口的一半。[6]
洪秀全在大亂時期聚集起自己的支持者。國家已遭受一系列自然災害、經濟問題和對西方列強的戰敗,清政府卻幾乎沒有做減輕問題的事。南方反清最嚴重,不滿者加入洪秀全。1840年代,該教派進入軍事化,起初是為了對抗盜賊。教派遇到的困擾是將奮鬥發展為游擊戰和全面爆發戰爭動力。叛亂開始於廣西省。1851年1月初,一支萬人的叛軍在金田起義中於金田擊潰清軍。清軍進攻但被擊退。8月,洪秀全宣布建立以自己為絕對統治者的太平天國。叛亂急速向北發展。1853年3月,500,000太平軍奪取南京,殺30,000清軍,屠殺數千人。南京城成為了叛軍的首都,被重命名為天京直至被收復。
捻軍起義
捻軍起義(1851年—1868年),是中國北方的大規模武裝起義。該亂未能推翻清朝,但導致了廣大的經濟災難和死亡,也成為清朝垮台的主要長期原因之一。
捻軍於1840年代末由張樂行組建,1851年達到近40,000人。捻軍與太平天國不同,起初除了批判清政府外沒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目的。但在一系列生態災害後,捻軍被刺激直接對抗清軍。咸豐元年(1851年),黃河潰堤,淹沒數百到數千平方英里,造成大量死亡。災後,清政府漸漸開始處理災情,但因對英的鴉片戰爭和正對太平軍的屠殺,政府財政枯竭,不能提供有效援助。災難造成的損失尚未修復,五年(1855年)黃河再度潰堤,淹死數千人,摧毀了肥沃的江蘇省。當時清政府試圖與西方列強和談,因國家財政如此嚴重受損,朝廷不能提供有效救濟援助。這使捻軍憤怒,指責西方人造成了中國的困境,愈發視清政府在西方列強面前無能怯懦。
當年,張樂行直接進攻華中政府軍。夏季,移動迅速的、受到良好訓練的、完全裝備了現代化火器的捻軍騎兵已切斷北京和南方與太平軍作戰的清軍之間的聯繫。因叛軍遍布中國,清軍嚴重超負荷,使得捻軍占領大片土地,控制經濟繁榮地區。捻軍加固已占領的城市,用為據點對鄉間的清軍展開騎兵進攻,促成當地城鎮自我加固防禦捻軍突襲。這導致了持續的戰鬥,摧毀了原先富裕的省份江蘇和湖南。
六年(1856年)初,清政府派新近大破太平軍大軍的蒙古將領欽差大臣科爾沁博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去剿滅捻軍。僧格林沁軍攻陷幾個被加固的城市,消滅了大部分捻軍步兵,在一次伏擊中殺了張樂行。但因天平軍統帥來到控制捻軍,捻軍存活下來,大部分捻軍騎兵完好。僧格林沁基於步兵的軍隊不能阻止快速移動的騎兵破壞鄉間和奇襲清軍。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及其護衛被捻軍伏殺,朝廷失去了最好的軍事統帥。清廷派欽差大臣曾國藩統軍,提供給他以高價從歐洲買來的當代的炮和武器。曾國藩軍造溝渠包圍捻軍騎兵,這是一種有效但緩慢昂貴的辦法。被捻軍打破一處防線後,曾國藩被罷官。將領江蘇巡撫李鴻章和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左宗棠奉命鎮壓捻軍。五年(1866年)末,捻軍分裂為二,東捻留在華中,西捻潛行接近北京。六年(1867年)末,李、左的軍隊已從捻軍手中收復很多領土,十八年(1868年)初,捻軍被官軍和常勝軍的聯軍所滅。
杜文秀起義
杜文秀起義(1856年—1872年)是由杜文秀(本名蘇萊曼·伊本-阿布德·阿爾-拉赫曼)率領的雲南西部穆斯林回民的分離運動。
杜文秀自稱為「總統兵馬大元帥」,攻陷大理後,被英國人稱為「大理蘇丹」。大理成為叛軍的基地。叛軍四圍昆明(1857年、1861年、1863年和1868年)並在第三次嘗試中短暫占據之。後來,隨着清軍開始占據上風,叛軍寫信給英女王維多利亞,請求英方正式認同和軍事援助;英國反對。叛亂最終被清軍鎮壓,服毒自殺的杜文秀的屍體被斬首。暴力的鎮壓導致了很多回民逃到鄰近雲南邊境的鄉村。倖存的回民逃到緬甸、泰國和老撾,在這些國家形成了中國回族的小規模基地。在這些肅亂行動中,數千回民有數百被屠殺或死亡。
此亂對緬甸的貢榜王朝有顯著的消極影響。在將下緬甸輸給英國後,緬甸失去了通往廣大產米地區的通道。為了不得罪中國,緬甸王國同意按中國要求拒絕與叛亂回族貿易。緬甸不能從中國進口米,被迫從英國進口米。緬甸經濟很依賴中國的棉花出口,因而突然失去了通往廣大中國市場的渠道。
同治回變
在納克什班迪教團蘇非派的兩個亞秩序哲合忍耶穆斯林及其敵對的哈非耶蘇非派穆斯林之間的宗派暴力事件蘇四十三起義導致了一場哲合忍耶蘇非派穆斯林叛亂,被中國的清政府在哈非耶蘇非派穆斯林幫助下鎮壓。[7]
同治回變(1862年—1877年)[8]是陝西、甘肅、寧夏穆斯林發動的起義。
在此前多年,已有中國穆斯林到西亞。其中一些已接受激進的蘇非主義伊斯蘭教義即新教義。這些新教義信徒已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四十八年(1783年)試圖起事。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威望低落,軍隊忙於他處。六年,清政府派最好的官員之一、鎮壓天平軍的功臣左宗棠為陝甘總督去陝西。他的軍隊奉命鎮壓捻軍,直到七年(1868年)12月他才能對付穆斯林叛軍。左宗棠的策略是通過提倡農業尤其是棉花和穀物並支持正統儒家教育來重建地區。因當地貧困,左宗棠不得不依賴西北以外的金融支持。有了可供軍需的足夠的穀物儲備後,左宗棠攻打最重要的穆斯林首領馬化龍。馬化龍被圍在金積堡16個月直至於十年(1871年)3月投降。左宗棠判處馬化龍及其部下八十多名官員凌遲處死。數千穆斯林被流放到中國的不同地區。儘管屢蒙大赦,很多穆斯林繼續抵抗直至甘肅肅州陷落。十二年(1873年)叛亂失敗,導致一些回民移民到俄羅斯。他們的後代繼續居住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地區。
河湟起義(1895年—1896年)是第二起反清的回族動亂。他們被忠於朝廷的穆斯林軍隊擊敗。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1899年11月—1901年9月7日)是一起反對歐洲對中國的商業、政治、宗教、技術影響的動亂。截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8月,230多名外國人、數千中國基督徒、未知數量的叛軍及其同情者和其他中國人在動亂及其鎮壓中被殺。
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被英國所敗。英國和其他國家法蘭西、俄羅斯、日本見中國政府軟弱,開始對中國施加影響。因軍隊和海軍劣勢,清朝被迫簽訂很多不平等條約,其中包括《南京條約》(1842年)、《璦琿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1858年)、《北京條約》(1860年)、《馬關條約》(1895年)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1898年)。
如此條約被很多中國人認為不公。因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受到特權,他們的威望被這些條約嚴重損害。中外政府關於在中國的外國人應該如何被起訴的條約造成的一個結果是圍繞外國人犯罪的流言。在貴州,當地官員據報看到樞機坐着裝飾得和總督一樣的轎時震驚了。天主教會禁止一些中國的儀式和傳統也是爭執的問題之一。19世紀末,這樣的感覺愈發導致針對中外基督徒的公民不服從和暴力。
此亂起初由起事反清但隨後自行和清朝和解的義和拳發起。拳亂集中在中國北部,那是歐洲列強開始索求領地、鐵路和礦產特權的地方。因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兩名傳教士在山東省被殺,德國報復,奪取青島港。一個月後,一支俄海軍中隊占領在遼寧南部的旅順。英、法也跟進,分別占領威海和湛江。
清末革命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革命團體發起多次起義,試圖推翻清政府,結束封建帝制。其中,同盟會發動十餘次起義,史稱十次革命起義。最終新建陸軍中的革命者在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成功。辛亥革命是一場推翻清朝並導致中華民國建立的共和主義革命。它終結了有4,000年歷史的中國君主制,代之以民主理念的共和國。革命戰爭從1911年10月10日開始直至1912年2月12日中華民國建立而告終。因1911年是中國農曆干支紀年辛亥年,辛亥革命得名。
革命以武裝的武昌起義開始,革命游擊隊蔓延南方諸省,在分別以北京和南京為基地的彼此敵對的朝廷和共和政權之間的長期談判後,宣統帝退位,革命達到頂峰。
辛亥革命被中華民國以國慶日的方式紀念,又稱雙十節。如今該節主要在台灣被慶祝。此外,大量海外華人也慶祝雙十節,活動常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舉辦。
據報道,還有一項由外國銀行家支持的計劃,如果這次革命的共和計劃失敗,將擁立衍聖公為中國的漢族皇帝。[9][10]
中華民國
五四運動期間西方思想來到中國後,李大釗等共產主義者於1921年在共產國際支持下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黨員被允許加入孫中山領導下正尋求結盟以終結軍閥時代、統一中國的國民黨。隨着國民黨新的領導人蔣介石於1924年發起北伐戰爭,國民黨內的保守派變得仇視共產黨員,武漢的國民黨左派則樂於和共產黨員結盟。當四一二事件中共產黨員在上海遭到捕殺,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共產黨員在周恩來和朱德領導下,於1927年8月1日發動南昌起義反抗國民革命軍,隨後建立控制江西自稱的「蘇維埃區」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其都城瑞金在1934年被國民政府收復,但共產黨在長征中躲過國民革命軍,撤退到陝西。
當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以對抗日本入侵,雙方出現了暫時的停火。中華蘇維埃政府被重命名為陝甘寧邊區,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成為新四軍和國民革命軍八路軍。這些改動只是名義上的,在戰爭期間共產黨發展了勢力,和政府也有爭鬥。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時,國共摩擦變為國共衝突。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通過前後,國共內戰全面爆發。1949年10月,毛澤東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至1950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基本控制中國大陸全境。在此期間,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北,兩岸分治,此後未能收復大陸。台灣和部分福建省被稱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儘管持續遭到共產黨軍隊的入侵威脅。《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一直有效直至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主要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的殘餘軍事力量主導、土匪及各類武裝參與的叛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50年代通過全國大剿匪,消除了這些成建制的反叛勢力。其後,中國大陸境內的反叛組織,以各類分離主義勢力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此類組織、個人持高壓消滅之態。
另見
參考
- ^ Lewis, Mark Edward. China Between Empir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p. 68 f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9.
- ^ Li, Jack. "Chongming Is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hina Travel Depot, 17 August 2011. Accessed 18 Jan 2015.
- ^ Users.erols.com. [201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 ^ Powerkil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hangri-La River Expeditions.com. [201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AFE. [201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 ^ Jonathan N. Lipman; Jonathan Neaman Lipman; Stevan Harrell. Violence in China: 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 SUNY Press. 1990: 76. ISBN 978-0-7914-0113-2.
- ^ 雖然需要注意,此名稱也用於同時的杜文秀起義。
- ^ Thomson, John Stuart. China Revolutionized. Bobbs-Merrill Company. 1913: 449 [2022-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1).
It is to be hoped that the Duke Kung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Kung family , will take their places in China's government , intellectual and religious life .
- ^ Thomson, John Stuart. China Revolutionized. Bobbs-Merrill Company. 1913: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