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交民巷

座標39°54′09″N 116°24′28″E / 39.90250°N 116.40778°E / 39.90250; 116.4077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9°54′09″N 116°24′28″E / 39.90250°N 116.40778°E / 39.90250; 116.40778

东交民巷
DONGJIAOMIN XIANG
東交民巷舊照
道路長度1.552公里(0.964英里)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
起點廣場東側路
終點崇文門內大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
地址北京市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近代
編號5-474
認定時間2001年
法軍拍攝的航拍照片(1900年—1901年)。

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是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側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1,552米(與東長安街平行並大致等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現已改為道路。

歷史

圖中間為1879年左右東交民巷東界崇文門外大街,左側為東交民巷。此時還有民居。
辛丑條約》第七款規定:北京的大使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以派兵保護。1900年左右的此處照片,可見,東交民巷的民居已拆除。

元朝時,大都城外,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故得名「江米巷」。明代時城牆南移並修建棋盤街,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裡居住四十天。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戰敗後,根據清政府與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1861年3月英國公使正式入住東江米巷的淳親王府(當時名為梁公府,系康熙皇帝第七子淳王允祐的府邸);法國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當時名為純公府,系努爾哈赤之孫安郡王岳樂的府邸);美國公使進駐美國公民Dr S.SWilliam位於東江米巷的私宅;俄國公使則入住清初在這裡修建的東正教教堂俄羅斯館。隨後各國公使館均選擇東交民巷一帶作為館址,到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前這裡有法國、義大利日本、美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多國使館。義和團運動爆發後,這裡因為洋人糜集而被作為攻擊的重點,曾有童謠念道「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於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庫教堂,後者即指東交民巷。

1900年義和團事變之後,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東江米巷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館街),其在中方繪製的地圖中則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部、戶部、禮部和宗人府,其餘盡數遷出。隨後在這裡出現了英國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俄國華俄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等外資銀行,還開辦了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塊使館區在辛亥革命後一直保留。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德國、意大利等日本盟友外交官之外,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撤出北平,這塊使館區才移交給國民政府

1949年以後這裡仍被作為使館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東德匈牙利緬甸等國的使館和英國的代表處沿用了這裡舊有的建築,直到1959年遷往朝陽門三里屯的第一使館區。文化大革命期間,這裡由於其歷史的特殊性,再次受到衝擊,街名被改為「反帝路」,很多西式風格的建築遭到破壞,1980年代以來,隨着北京城市建設的發展,東交民巷的建築亦受到衝擊,滙豐銀行怡和洋行、俄羅斯使館的舊址因拓寬馬路被拆除;德華銀行於1992年被拆除;日本使館舊址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使用;街上還興建了很多高層建築和現代建築,整條街的風貌遭到了極大的破壞。2001年,「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1912年的使館區,
圖中1. 即美國使館舊址。
圖中9. 即荷蘭使館舊址。
圖中10. 即俄國兵營舊址。
圖中11. 即俄國使館舊址。
圖中12. 即華俄道勝銀行舊址。
圖中13. 即東方匯理銀行舊址。
圖中18. 即橫濱正金銀行北京支行大樓。
圖中19. 即西班牙銀行舊址。
圖中20. 即日本使館舊址。
圖中21. 即日本公使館舊址。
圖中22. 即法國郵政局舊址。
圖中23. 即法國使館舊址。
圖中24. 即法國兵營舊址。
圖中25. 即東交民巷天主堂。
圖中26. 即德國使館舊址。
圖中27. 即德華銀行北京分行舊址。
圖中31. 即比利時使館舊址。
圖中35. 即國際俱樂部舊址。
圖中36. 即奧匈使館舊址。
圖中40. 即意大利使館舊址。
圖中42. 即淳親王府舊址,英國駐華使館。其中:a. Minister(公使);b. 1st Secretary(一秘);c. 2nd Secretary(二秘);d. Church(教堂)。

辛丑條約》簽訂後,整個使館界的面積約1.3平方公里,比原各使館占地總面積增加了大約20倍。《辛丑條約》第14個附件對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四至做了明確約定。

  • 東界:劃為崇文門內大街,南起崇文門,北到東單牌樓(今東單路口北);
  • 西界:劃為南起正陽門箭樓東側,向北至今新大陸(自此以北至東長安街南側,自北至南依次為原清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四個衙署所在地)西口附近向東,繞過原禮部東南牆角直線向北到東長安街南側(原清皇城南城牆)再向東,到今公安部大門偏西處(原東三座門南端)再向北,直到東長安街北側80米處(現存清皇城南城牆)。
  • 北界:劃為今東長安街北側80米處(緊鄰現存清皇城南城牆),西起今公安部大門偏西處(原東三座門以北),東到東單牌樓;
  • 南界:劃在今前門東大街(原內城南城牆根),東起崇文門,西到正陽門箭樓東側[1]

使館界四周有高牆:南牆利用內城南城垣,東、西、北三面建6米高的界牆,牆上砌有雉堞、射擊孔,相隔一定距離砌有紅漆鋼頂的炮台。整個圍牆有八個碉堡並帶鐵門,作為使館界出入口。圍牆由各國按統一圖紙分別建造。八個碉堡及鐵門的位置是:

  • 崇文門西城根東口一座:今崇文門西大街北側,緊鄰內城城牆,坐西朝東。東北方為今新僑飯店
  • 前門東城根西口一座:今前門東大街北側,緊鄰內城城牆,坐東朝西。西南方緊鄰正陽門城樓。東北方為原美國兵營,兵營東側為原美國使館
  • 東交民巷東口一座:今東交民巷東口向西數十米處,北京醫院東南,坐西朝東。門外東南側為原跑馬場(今新僑飯店)。由德國軍隊把守。
  • 東交民巷西口一座:今毛主席紀念堂東南側,正對東交民巷處,坐東朝西。門外(西側)為原東交民巷西口的「敷文」牌樓。東南方為原美國兵營。
  • 台基廠北口一座:今台基廠大街北口以南,坐南朝北。門外向北稍偏西為原東長安街牌樓。由意大利軍隊把守。
  • 東河沿北口一座:今正義路北口以南的東側,原御河東岸,坐南朝北。東南方為原意大利使館和兵營。由日本軍隊把守。
  • 西河沿北口一座:今正義路北口以南的西側,原御河西岸,坐南朝北。西南方為原英國使館。由英國軍隊把守。
  • 兵部街中段一座: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址中部偏西,坐東朝西。位於原英國兵營西南角。門內為原英國兵營。[1]

另外使館界四周各使館還另開了一些出入口:

  • 英國兵營西側門: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址北部,坐南朝北。位於原英國兵營西北角。門內為原英國兵營。由英國軍隊把守。
  • 英國兵營東側門:今公安部大門西側,原東三座門正南,坐西朝東。位於原英國兵營東北角。門內為原英國兵營。由英國軍隊把守。
  • 意大利使館和兵營北大門:今長安俱樂部南側,坐南朝北。位於原意大利使館和兵營正北中央。由意大利軍隊把守。
  • 水關門:今正義路南口,利用原內城正陽門東水關改建而成[1]
東交民巷15號
東交民巷2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2001年,「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包括14處建築:[3]

  1. 淳親王府東長安街14號。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2. 英國使館舊址:東長安街14號。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3. 日本使館舊址正義路2號。建成於1909年。曾作為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4. 橫濱正金銀行舊址:正義路4號
  5. 意大利使館舊址台基廠大街1號。建於1910年前後。現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單位。
  6. 國際俱樂部舊址:台基廠大街8號
  7. 奧匈使館舊址台基廠頭條6號。建於1910年前後。現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8. 法國兵營舊址:台基廠三條3號
  9. 法國使館舊址:東交民巷15號。建於1910年前後。曾為前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王后諾羅敦·莫尼列·西哈努克行宮
  10. 日本公使館舊址:東交民巷21號。建於1886年。
  11. 東方匯理銀行舊址:東交民巷34號
  12. 花旗銀行舊址:東交民巷36號。現為北京警察博物館
  13. 比利時使館舊址崇文門西大街9號。建於1910年前後。現為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紫金服務中心、紫金賓館(東交民巷店)。
  14. 聖米厄爾教堂:東交民巷甲13號。2019年併入「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4]

此外,此次未被列入「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的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還有:

已拆除的建築有:

新建築有: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