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4月10日) |
成立時間 | 1961年 |
---|---|
研究方向 | 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導彈武器 |
負責人 | 孫剛[1] |
人數 | 20000+(2023)[2] |
所有方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地理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
詳細地址 | 中國上海市閔行區元江路3888號 31°02′55.34″N 121°23′12.69″E / 31.0487056°N 121.3868583°E |
網址 | 官方主頁 |
31°02′55.32″N 121°23′12.62″E / 31.0487000°N 121.3868389°E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又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局,簡稱航天八院、八院;英語:Shanghai Academy of Spaceflight Technology,縮寫英語:SAST)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三大總體研究院之一,也是中國航天的骨幹基地之一,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市閔行區。
歷史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計劃委員會[註 1]向中央各部門印發《編制十五年遠景計劃的參考材料》[3],1955年9月15日,中國科學院第39次院務常務會議決定同年10月開始進行十五年發展願景計劃的討論和制定[4][5]。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6],會上周恩來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7],報告指出國務院已經委託國家計劃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1956年到1967年科學發展遠景計劃。「在制定這個遠景計劃的時候,必須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學的最先進的成就儘可能迅速地介紹到我國的科學部門、國防部門、生產部門和教育部門中來,把我國科學界最短缺而又是國家建設所最急需的門類儘可能迅速地補足起來,使12年後,我國這些門類的科學和技術水平可以接近蘇聯和其他世界大國。」同年3月國務院正式成立了科學規劃委員會,至此,十二年科技規劃的制定工作正式開始。經過半年左右的努力規劃基本完成,成果主要體現在《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以及《國家重要科學任務說明書和中心問題說明書》、《基礎科學學科規劃說明書》、《1956年緊急措施和1957年研究計劃要點》、《任務和中心問題名稱一覽》等文件中,共計六百餘萬字。10月29日,陳毅、李富春、聶榮臻向中共中央報告了科學規劃工作[8][9]。12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關於徵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的意見的報告[10][11]。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四個月後美國也成功發射了衛星。1958年8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完成《十二年科學規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報告》,報告寫道「發射人造衛星,將使尖端科學技術加速前進,開闢新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領域,為導彈技術動用後備力量。同時,大型的衛星上天,是洲際導彈成功的公開標誌,是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集中表現,是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向高層空間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
1958年,中國科學院將衛星研製任務定為全院當年的頭號重點任務,代號581[12][13]。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確定「上天」、「入地」、「下海」為主攻方向,並成立上天設計院。同年11月,上天設計院遷往上海,改名上海機電設計院[14]。
於1961年8月1日創建,命名為「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發展至今下分17個研究所、10個公司、10家工廠。主持中國應用衛星、導彈武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及火箭助推器的研製工作。
組織架構
總體單位
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
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又稱第八設計部(簡稱八部),成立於1978年1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戰術導彈武器的總體設計單位之一,主要負責研究和發展地空、艦空、空空等多種空天防禦武器系統。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加掛八院機載武器總體部的牌子。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又稱第八〇五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單位之一。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加掛八院空間科學總體部的牌子。
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
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又稱第五〇九研究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器的總體設計單位之一。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起源於1969年成立的上海汽輪機廠七○一車間,主要負責七○一工程技術試驗衛星的總體設計。1978年,七○一車間從上海汽輪機廠劃出,改名為上海華銀機器廠。1980年,上海機電一局所屬上海華銀機器廠劃歸上海機電二局。1982年,上海華銀機器廠劃歸航天工業部第五研究院,改稱第五○九研究所。1993年,第五○九研究所重新回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專業所
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
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又稱第八〇一所,前身是七機部二院21所,主要的研究發展方向為空間推進系統和軌姿控動力系統等。2008年,上海空間推進研究所劃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航天六院)[15]。
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
(八〇二所)
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
(八〇三所)
上海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
(八〇四所)
上海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
(八〇六所)
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
(八一一所)
總裝單位
上海精密機械研究所
(八〇〇所)
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
(一四九廠)
上海衛星裝備研究所
(八一二所)
產品與服務
- 風暴一號運載火箭
- 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
-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助推器
-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 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
- 長征六號乙運載火箭
- 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
- 長征六號X運載火箭[16]
- 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
- 通用衛星平台
- SAST9000(發射重量:,設計壽命:)、SAST5000(發射重量:,設計壽命:)、SAST3000(發射重量:,設計壽命:)、SAST2000(發射重量:,設計壽命:)、SAST1000(發射重量:,設計壽命:)
- SAST300、SAST100、SAST50
- 風雲系列衛星
- 遙感系列衛星
- 高分系列衛星
- 通信技術試驗系列衛星
- 飛船推進艙[17]
- 飛船對接機構
- 夢天實驗艙
- 嫦娥五號
- 嫦娥六號
研究成果
年度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鏈接 |
---|---|---|---|
2001 | 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 | (專用項目) |
2007 | 風雲二號C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及地面應用系統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 | (專用項目) |
2008 | 遙感衛星一號?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 | (專用項目) |
2016 | 航天大型複雜結構件特種成套製造裝備及工藝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8 | 航天超細直徑小腔檢漏管路製造技術及推廣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9 | 主動碎片清除微納GNC系統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 |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歷任院長
- 張煜(1978年-)
- 蘇世堃(1984年-1993年)
- 張文忠(1993年-1998年)
- 金壯龍(1998年-2001年)
- 袁潔(2002年-2008年)
- 朱芝松(2008年-2014年)
- 代守侖(2014年-2019年)
- 張宏俊(2019年-2023年)
- 孫剛(2023年-)
醜聞
參見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競爭運載火箭)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競爭航天器)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防禦技術研究院(競爭防空導彈)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競爭空空導彈)
外部連結
注釋
- ^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成立後,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變成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之一。
參考文獻
-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关于我们 管理团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202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中文).
-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2023-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中文).
- ^ 胡維佳.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 21 (3).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6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1954年8月下旬國家計委向中央各部發出《編制十五年遠景計劃的參考材料》後,編制科學發展遠景規劃的工作實際上已開始醞釀,中國科學院院長顧問柯夫達1955年1月對制定科學發展規劃的一些具體建議,則實際推動了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工作的進程。
- ^ 中国科学院关于制订中国科学院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的指示 6 (11). 科學通報. 1955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中文).
為此,本院決定自1955年10月開始進行本院十五年發展遠景計劃的討論和制定。
- ^ 订好中国科学院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 6 (11). 科學通報. 1955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中文).
為了使我國科學事業能夠更有計劃地發展和儘快地趕上國際水平,以便更有力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中國科學院決定從今年十月起開始進行十五年發展遠景計劃的討論與制訂,並向各學部、各研究單位發出「關於制訂中國科學院十五年發展遠景計劃的指示」。
- ^ 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毛泽东同志号召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人民日報. 1956-01-30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中文).
- ^ 周恩來.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1956年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 人民日報. 1956-01-30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中文).
- ^ 编年史 1956. 中國科學院. [201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 (中文).
- ^ 陳毅, 李富春, 聶榮臻. 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 (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中央檔案館. 1956-10-29 (中文).
- ^ 中央. unknown. 中央檔案館. 1956-12-22 (中文).
中央同意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十二月二十日報告中的意見。《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是國家的重要規劃文件,希望你們注意研究,並將意見和各方面的反應,告訴給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
- ^ 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黨組. 关于征求《一九五六―一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意见的报告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中央檔案館. 1956-12-22 (中文).
《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修正草案,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則批准的陳毅、李富春、聶榮臻三同志十月二十九日的報告,我們已於十二月二十日以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名義發給國務院各部、委和各省(市)人民委員會徵求意見。希望他們着重就兩個方面的問題用簡便的方式組織討論:(1)關於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原則和體制問題(各省市還應多注意地方科學事業問題);(2)關於規劃中的科學技術內容問題。為了把這個徵求意見的工作作得更好,我們希望國務院各部、委黨組和各省(市)委、自治區黨委能注意加以領導和研究。因此,希望中央將這個報告批轉給國務院各有關部、委黨組和各省(市)委、自治區黨委。
- ^ 張勁夫.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怎样上天的?. 人民日報. 2006-10-17 [202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 ^ 張勁夫. 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人民日報. 1999-05-06 [202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2) (中文).
- ^ 编年史 1958. 中國科學院. [2018-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 ^ 陳全育.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六院挂牌成立. 2008-07-22 [2020-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新六院整合了我國位於陝西、北京、上海三地的液體動力專業資源——原六院及其成員單位以及北京11所、101所、上海801所等,總部設在西安,共由10個研究所、工廠組成,並控股上市公司——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集中了我國液體動力的專業、產品和生產能力,將在融合原有市場、技術、資源、人才、文化優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我國航天液體動力新體系。
- ^ 趙聰. 全新长征六号告别“长时待机” —— 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全面升级的背后. 中國航天報. 2019-11-15 [2020-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中文).
除了長六甲,長六火箭另一型已經立項的改進型號為長六X。長六X火箭將驗證垂直起降技術,在一子級完成任務後,實現垂直返回,進而重複利用。
- ^ 施金苗, 羅斌.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神舟飞船研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 25 (4). 宇航學報. 20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
神舟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共同研製,其中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了飛船電源分系統、推進分系統、測控與通信分系統、推進艙等關鍵系統和產品的研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