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影譯製廠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9月5日) |
上海電影譯製廠,全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上譯廠或上譯,中國唯一的譯製外國影視片的專業廠,創辦於1957年4月1日,隸屬於上影集團,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初創期的翻譯片組在上海市江西路、福州路口的漢彌爾登大樓中,1950年6月,翻譯片組遷至萬航渡路618號(當時叫梵皇渡路,現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6年上海電影譯製廠搬遷到永嘉路383號,在這裡締造了1980年代譯製片的輝煌,邱岳峰、畢克、李梓、蘇秀、趙慎之、童自榮、劉廣寧、喬榛、丁建華、曹雷、尚華、於鼎等眾多的譯製片演員都從這裡塑造了大量的經典形象。
目前地址是上海市虹橋路廣播大廈的19樓。上譯廠共有四個錄音棚。一般進口電影,發行商要為上譯廠提供5盤國際聲道,分別為原版電影(有對白、聲效和音樂)、空白版電影、電影聲效、背景音樂。譯製工作包括翻譯、初對、對口型、複對、配音、鑑定、補配、混錄等多道嚴格完整的工序。平均一部電影的譯製日期在20天左右。而配音環節只需要兩、三天[1]。
歷史
1949年5月,上海電影界委派陳敘一率領導演周彥、寇嘉弼及錄音師陳錦榮等人前往長春到東北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譯製工作流程。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12月29日,陳敘一等人返回上海,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正式籌建,辦公地位於福州路與江西中路口處漢彌爾登大樓的一間辦公室內。1950年2月,上海翻譯片組建成,組長陳敘一。初期陸續加入的配音演員有姚念貽、張同凝、蘇秀、邱岳峰、富潤生、胡慶漢、楊文元、尚華等,翻譯有楊范、陳涓、肖章、寇嘉弼、岳路、黎海生、時漢威等,錄音師有陳錦榮、張福寶、梁英俊、金文江等。[2][3]
1950年,翻譯片組譯製了它的第一部作品——蘇聯電影《團的兒子》[4],除此之外,1950年還譯製了《鄉村女教師》《米丘林》等10部蘇聯影片。[3]
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成立[5],翻譯片組脫離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上海電影譯製廠[4],首任廠長柯崗,次任陳敘一。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打斷中國電影文化事業的發展,1966年-1970年無翻譯作品。
1978年,上海電影譯製廠引進翻譯法國意大利合拍的《佐羅》(阿蘭·德龍主演),轟動全國,至少7000萬人觀看影片。
經典作品
名稱 | 導演 | 主演 |
---|---|---|
尼羅河上的慘案 (Death on the Nile) | 約翰·古勒米 (John Guillermin) | 彼得·烏斯蒂諾夫 Peter Ustinov 貝蒂·戴維斯 Bette Davis 米亞·法羅 Mia Farrow 奧麗維婭·赫西 Olivia Hussey 安吉拉·蘭斯伯瑞 Angela Lansbury 大衛·尼文 David Niven 瑪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喬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 洛伊絲·奇利斯 Lois Chiles Simon MacCorkindale |
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 Jean Delannoy | Gina Lollobrigida Anthony Quinn Jean Danet Alain Cuny |
葉塞尼亞 (Yesenia) | Alfredo B. Crevenna | Jacqueline Andere |
紅與黑 (Rouge et le noir, Le) | Claude Autant-Lara | Gérard Philipe Danielle Darrieux |
簡愛(Jane Eyre) | Delbert Mann | George C. Scott Susannah York Ian Bannen |
參考文獻
- ^ 唐愛明. 探访上海电影译制厂 揭秘进口片“声音”的秘密. 華商網-華商報. 2012-06-21 [201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中文(簡體)).
- ^ 許曉青. 译制片的未来在哪. 《北京晚報》. 2014年1月8日 [201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中文(簡體)).
- ^ 3.0 3.1 新中国电影译制片初创事略. [2017-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 ^ 4.0 4.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4-02-10]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4-02-10]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