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丁輔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輔之
子修、輔之
鶴廬、守寒巢主、簠叟
性別
出生丁仁友、丁仁
1879年8月14日
 大清浙江杭縣
逝世1949年7月12日(1949歲—07—12)(69歲)
 中華民國上海
國籍 中華民國
職業篆刻家書法家畫家

丁輔之(1879年8月14日—1949年7月12日),原名仁友,後改名子修輔之以字行鶴廬,又守寒巢主,晚年別署簠叟[1]浙江杭縣人,中國近代篆刻家、書畫家,是集「印、書、畫、詩」四絕於一體的大家。他的畫作常常配上甲骨文的題跋,別具一格,並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2]

人物生平

丁輔之是晚清著名藏書家「八千卷樓主人」丁松生從孫,家富收藏[3]。丁輔之1879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幼承家學,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因得趙之謙為其外祖父著名印學家魏稼孫所刻「鶴廬」印,遂襲用其

1904年,與王禔葉銘吳隱共同創辦西泠印社,又親赴上海吳昌碩出任西泠印社社長。與吳昌碩黃賓虹王一亭童大年黃葆戉俞人萃葛昌楹高野侯高絡園等文化界人士交好[3]

1919年,丁輔之利用活版印刷技術成功開發「聚珍仿宋版字體」,並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國家認可的,有自己版權的字體發明者和使用者[2]。丁輔之與其弟從1911年開始醞釀印詩集的事,卻始終覺得當時通行的方形宋體字莊重有餘、靈秀不足。後兩兄弟決意親自鑄造一套字模,用於印行詩集。該字體於1921年歸於中華書局,丁輔之享有專利權,用以排印《四部備要》(丁輔之任監造)。字體精整古雅,可與宋元刊媲美。

1924年,46歲的丁輔之開始學畫。學畫僅三年便頒布潤例,開始以鬻畫、鬻書為生[2][4]。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不久後病危去世[3]

參見

參考資料

  1. ^ 馬國權. 近代印人传.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8: 125–128. ISBN 7-80512-963-0. 
  2. ^ 2.0 2.1 2.2 46岁才学画的“后起之秀”丁辅之. 人民網. 2018-01-05 [2020-03-09]. 
  3. ^ 3.0 3.1 3.2 朱浩云:永远不缺买家的丁辅之. 人民網. 2017-03-03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4. ^ 丁利年《先祖父丁輔之常用印印面考察》:「一九二四年,先祖父四十六歲,歲逢甲子,二月開始畫梅。次年,開始畫蔬果。秋,作蔬果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