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一君萬民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所謂的一君萬民論,是日本的一種政治學說,由吉田松陰主張,這是種只承認一個君主固有的權威和權限,其他臣民之間原則上不承認一切差別和身份差異的思想和主張。

概略

在日本,這概念源於律令制,並由吉田松陰板垣退助所提倡。[1]幕末以來,根據這個受到討幕派志士廣泛支持的思想,明治政府創立華族制度、將武士身份編入士族等作法,雖然當初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以前的身份制度,但政府也因為堅決執行廢藩置縣徵兵令日語徴兵令秩祿處分等政策之故,而進行了特權身份的改革。另外,還頒佈了到江戶時代爲止將被歧視部落民平等化的解放令。

明治維新以來

明治維新後,一君萬民論作爲朝野的思想底流根深蒂固,不斷強化天皇的權威和縮小皇室以外的身份特權。士族制度在很早的階段就變得有名無實,而對於以貴族院爲根據、擁有不少特權的華族制度,也有不少批判的聲音。板垣退助對特權身份制度的世襲持懷疑態度,使得他拜謝華族的爵位並呈遞了《辭爵表》,但最終沒有敕許,而他最後以三顧茅廬的方式接受了他的爵位,但他死後,他的嫡子板垣圓柱太郎還了回去。板垣退助在《一代華族論》中寫道,自己圍剿幕府的目的是恢復公民自由、實現一君萬民的理想。[2][3]

討幕人士為了爲打倒藩閥體制和引進民主主義的大義,因此提出一君萬民論,這思想不僅對身份特權造成影響,還起到了對抗財閥等經濟權力的意識形態作用。在昭和前期,在知識分子之外,也出現了一批支持一君萬民論的青年軍官革新官僚

日本國憲法實施以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並因此被佔領後,人們不再公開宣揚這種思想,隨着華族制度日本國憲法中被廢除,天皇、皇族以外的制度上固定的身份正在消失。

關聯條目

參考文獻

  1. ^ 板垣, 退助. 一代華族論. 
  2. ^ 森島, 豊. 日本型平等思想の成立における宗教的要素 : 「一君万民」と「天皇赤子」をめぐって (PDF). キリスト教と文化 . (青山學院宗教センター). [2022-07-19]. doi:10.34321/2095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31). 
  3. ^ 一代華族論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dl.ndl.go.jp. [202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2)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