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王桁霁/哲学上的悲观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梅尼科·费蒂英语Domenico Fetti1612年作品《冥思义大利语Meditazione (Fetti)》。死亡、苦难与无意义是哲学上的悲观主义的几大主题。

哲学上的悲观主义是一种认为生活不值得过、甚至认为非存在比存在更可取的哲学传统。这一传统的思想家强调,痛苦深重过快乐,幸福短暂、难以企及,而存在本身并不具备内在之价值或固有之目的。阿图尔·叔本华等哲学家提出了一些对生活痛苦的应对方式,包括艺术的沉思与禁欲的退隐,而佛教则主张通过精神修炼来寻求解脱。悲观主义常常涉及到创造和延续生命的伦理问题。反出生主义者主张,将新生命带入充满痛苦的世界,从道德而言是错误的,而一些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在极端情况下,自杀是对生活痛苦的理性反应;叔本华则认为自杀并未能解决更深层次的痛苦根源。

悲观主义的根源可追溯至古代哲学与宗教。古印度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是梵语दुःख),而古希腊的思想家,如昔兰尼赫格西亚斯英语Hegesias of Cyrene则主张,幸福是无法获得的,因为人生常常充斥著身体的病痛、欲望的未满。进入公元初期,诺斯底派基督教称,物质世界本质上是有缺陷的、邪恶的。到了十九世纪,叔本华提出了一套以悲观为核心的系统性哲学,认为现实的本质是由“意志”构成——一种永不满足的形上追求,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圆满。后来的思想家,包括胡里奥·卡布雷拉英语Julio Cabrera (philosopher)大卫·贝纳塔,则从当代的角度进一步扩展了悲观主义,从经验主义出发,将重点放在的生命体的体验上,而非形而上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