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王桁霽/哲學上的悲觀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梅尼科·費蒂英语Domenico Fetti1612年作品《冥思義大利語Meditazione (Fetti)》。死亡、苦難與無意義是哲學上的悲觀主義的幾大主題。

哲學上的悲觀主義是一種認為生活不值得過、甚至認為非存在比存在更可取的哲學傳統。這一傳統的思想家強調,痛苦深重過快樂,幸福短暫、難以企及,而存在本身並不具備內在之價值或固有之目的。阿圖爾·叔本華等哲學家提出了一些對生活痛苦的應對方式,包括藝術的沉思與禁慾的退隱,而佛教則主張通過精神修煉來尋求解脫。悲觀主義常常涉及到創造和延續生命的倫理問題。反出生主義者主張,將新生命帶入充滿痛苦的世界,從道德而言是錯誤的,而一些悲觀主義者則認為,在極端情況下,自殺是對生活痛苦的理性反應;叔本華則認為自殺並未能解決更深層次的痛苦根源。

悲觀主義的根源可追溯至古代哲學與宗教。古印度佛教認為,人生的本質是梵語दुःख),而古希臘的思想家,如昔兰尼赫格西亞斯英语Hegesias of Cyrene則主張,幸福是無法獲得的,因為人生常常充斥著身體的病痛、慾望的未滿。進入公元初期,諾斯底派基督教稱,物質世界本質上是有缺陷的、邪惡的。到了十九世紀,叔本華提出了一套以悲觀為核心的系統性哲學,認為現實的本質是由「意志」構成——一種永不滿足的形上追求,無論如何都無法得到圓滿。後來的思想家,包括胡里奧·卡布雷拉英语Julio Cabrera (philosopher)大衛·貝納塔,則從當代的角度進一步擴展了悲觀主義,從經驗主義出發,將重點放在的生命體的體驗上,而非形而上學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