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达尔富尔战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达尔富尔战争属于维基百科历史主题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人道危机与中国政府被指责的角色

移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我想是亲西方的人吧)出来指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件“苏丹达尔富尔冲突”的态度?(参看达尔富尔中非战争第二次乍得内战)--Hello World! 2007年5月29日 (二) 12:25 (UTC)[回复]

  • 第一是自己落了把柄;第二是四方蛮夷习惯性党同伐异而已。也有人纯粹是学习扁兄的华丽丽炒作艺术(比如法国的某位淑女)。他们真正想要的,恐怕不是改变非洲人的悲惨处境,而是大国之间在其他方面的让步(肮脏的交换啊)。否则卢旺达杀了那么多年怎么倒没人关注了?没有人会认真拿这件事制造真刀真枪的外交对抗的。我猜真正关心非洲人民的人在民间大有人在,在政客之中根本就没有。学习指鹿为马不是进入政界的必备一课吗。--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9日 (二) 12:40 (UTC)[回复]
    • 两位言论似乎太过亲中共吧?别忘了,在很多人眼中,中共政权比你们眼中的非洲蛮夷,还更指鹿为马。--winertai 2007年5月29日 (二) 15:49 (UTC)[回复]
      • 你居然看不出我的反讽意思?理解能力变差了吗?另外,我对你的政治立场不感兴趣。--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9日 (二) 23:06 (UTC)[回复]
      • 是卢安达的事件真的没有人关注,还是美国为系统的媒体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苏丹的问题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年欧洲方面的声音大了,美国的媒体和政界的动作也不会变大。不过呢,既然讲西方国家对于苏丹的态度,干麻非要扯一些台湾的政客?这样比较爽吗?那要不要来讲讲最近被判处死刑的某位中国高官干了什么好事呢。这位仁兄的好事还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够有名了吧。
      • 中国为什么被指责?当欧洲拼命想要推动对苏丹的制裁多年,还在责怪美国没有呼应的动作,甚至对于美国先前公开说不会派遣部队前往的事情多有指责的时候,哪个国家马上和苏丹签了更大的经济合约?而且还成为苏丹最大的经济活动国家。落人把柄,请不要扯些不怎么相干的。—cobrachen 2007年5月29日 (二) 20:57 (UTC)[回复]
    • 以前看到相关的报道都是一头雾水,哪来的达尔富尔问题惹得那么多人注意。今天算是明白些了。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去太在意西方的“双重标准”,他们一贯如此,对自己做过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在全球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就把他们当作世界级的CCTV就好了。达尔文早就说过了,物竞天择。政治斗争永远都是利益的决斗。即便往达尔富尔部署了多国部队,未必就比现在好到哪里去吧,看看伊拉克、阿富汗的“榜样”就知道了。 125.206.51.78 (留言) 2008年2月15日 (五) 11:01 (UTC)[回复]
      • 刚才看了一下日文版本,联合国投票时有四张弃权票,除了中国外,还有俄罗斯。为啥没人去指责俄罗斯呢?想起来这两天的一则新闻“俄罗斯的飞机飞越美国的航空母舰”,然后“美国不认为这是威胁”,而比俄罗斯差距很大的“中国威胁论”倒是一波一波的波涛汹涌。说到底,现在还是个拿实力说话的时代。 125.206.51.78 (留言) 2008年2月15日 (五) 11:13 (UTC)[回复]

制裁活动,受害吃苦头的是谁??固然吧,或许统计阶级日子不好过,民众岂不是更不好过??美国制裁伊拉克那么多年,萨达姆--如大家所想,是个大独裁者的话--的生活状况能受多大影响,而普通民众因为最重要的石油不能出售赚钱,才受最大的困扰吧。如果,“独裁者”真的不顾人民死活,他们会对制裁让步吗,那么,从这方面看,制裁更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水深火热的程度更甚。西方拥有话语权的阶层“迷信”(谁知道他们信不信)制裁,从政治博亦的角度上来,还好理解,我们(你们)这些普通人也这么支持制裁,到真是有点古怪。yoyus

        • 欧洲对非洲更关心完全有理由。当年瓜分非洲的完全是西欧列强,美国和俄国虽然被邀请列席会议,但根本没有发言权。联想到利奥波德同志对刚果的残酷统治,西欧国家对非洲实在亏欠太多(美国尽管把拉美视为自己的禁脔,可从来没有像欧洲人那样残酷掠夺过)。他们现在关心非洲,也许是想作些补偿吧。美国觉得自己在历史上根本没在非洲进行什么活动,而非洲也缺少战略意义,自然没有插手动机。至于某国,一心想赚大钱,哪里管欧洲人的良心发现。--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9日 (二) 23:19 (UTC)[回复]
          • 我对任何政治立场也没有兴趣,我只不过对于阁下反讽字眼的“蛮夷”两字相当感冒。说真格的,你言论与19世纪,达尔文“物竞天择”出炉后的帝国主义者心态无异。这样讲好了,在我看来,新崛起中国只不过想走以前其他国家走过的帝国主义路线,而就是这样,才会有这么多人出现这种视其他人种为蛮夷,并支持赞同政府援助苏丹的心态。我真希望强大的中国,在经济发达同时,也能注重一下人文﹔这种对人文的关注或许有些虚伪,但是比起扯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的帐来合理化现在行为或跟美国比滥来得好。--winertai 2007年5月30日 (三) 01:15 (UTC)[回复]
            • 哎...明着说吧。本来我的话里还有个“Heaven Dynasty”来着。后来因为不想惹麻烦,终于还是删了。两个词本来是对比使用,您明白了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30日 (三) 09:13 (UTC)[回复]
            • 这点没什么可在意的,一个超级大国,除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强大之外,必须具备文化实力。否则英国那样一个小岛,怎么会成为数百年的日不落帝国,英语也就不会成为世界语言。而中国现在看看,除了推销那些虚伪的、不伦不类所谓“中华文化”之外,他已经没有任何文化资本可言。试论,一个四十年前挖孔子坟墓的人,如今却大建“孔子学院”“孔子标准像”,这样的人怕是没啥可信度。除此之外,还需有包容的心态,否则文化的进步与活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国正是自中世以后,吸收的越来越少,以至于文化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沉沦,变成了“酱缸”。而自近代后,虽则是开放了,却只学了皮毛,没有学精髓;只学了不彻底的制度,文化精神却依旧封闭。到现在依旧没有改变的迹象,民间依然有太多人抱著“天朝大国,四夷来贡”的老大心态。正如有人说:“我真要感谢现在中国尚处于背运的阶段,否则走运起来,不知道会自大成什么样子”(原文忘记了,大意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其的社会与国民在世界上呈现什么风貌,正所谓“每个人都是民间大使”。一两个人就足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社会的真实了。—出木杉 2007年5月30日 (三) 01:33 (UTC)[回复]
唉,Winertai似乎还是没有看懂Douglasfrankfort的讽刺含义。Douglasfrankfort讽刺的就是你所感冒的西方与中国无意间流露出的帝国主义者心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30日 (三) 06:56 (UTC)[回复]

我看中国对苏丹和伊朗这样国家的态度,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能源需求,属于迫于无奈,如果没有石油,中国估计到乐得不闻不问。而且目前西方对中国的指责也是有限度的,我到没注意亲西方人士对此有何反应。说到帝国主义,我觉得中国现在是有相当的苗头,比如《大国崛起》、《狼图腾》之流简直是赤裸裸给帝国主义唱赞歌,这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兴起的明证,但是苏丹这个事儿我看和帝国主义关系不大。怎么说呢,如果没有石油中国本来也和苏丹没什么经济联系,所以中国就算支持欧洲的经济制裁也发挥不了什么实质的作用。但是现在有了石油中国就只能选择支持苏丹政府,如果说这就是中国忽视自己的人道责任,我看却也未必,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如果经济停滞国内必然混乱甚至有可能崩溃,那时候在中国的人道灾难才叫可怕,这种观点虽然未必全对,但是我看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确实不全是为了成为超级大国,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那么在面对苏丹这样的难题时政府当然不能太理想主义,还是要考虑一下利益得失。以我的判断在苏丹伊朗这样的地区投资风险是很大的,但是中国仍然要参与,可见现在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有多迫切,所以说这未必就是中国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证据。以我的观察,帝国主义思维模式在中国民间很有市场,但是在政府层面似乎还观察不到什么明显的迹象。虽然在中国这样对思想进行控制的国家一种思潮的兴起政府肯定要负有相当责任,但是这一波的思想变动我觉得还是民间自发形成不是政府主导的。这里面原因比较复杂,我觉得可能和中国现在病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美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人的示范作用有相当大的关系。—Mukdener|留言 2007年5月30日 (三) 23:09 (UTC)[回复]

从中华文化的传统来看,中国似乎不会发展成帝国主义,因为中国人历来只是关心自己的“天下”,哪种中国政府都不太关心外部事务。不过所有政府都是自私的,欧洲国家也并不是悔罪,而是在争取本国黑人的选票,毕竟苏丹人在欧洲移民并不多,不然他们为什么不关心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的歧视,不关心土耳其人对库尔德人的歧视。中国政府不仅关心石油,还关心整个非洲的资源,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出现资源短缺的迹象,世界上还只有非洲的资源目前最廉价,此外非洲还是中国对抗欧美的天生同盟者。毛泽东就说过:中国进入联合国是被非洲国家抬进去的。中国进入非洲摆出的是一付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的架势,那怕违反任何道德底线,以显示和欧美的明确区别,争取非洲各国政府的信任感。此外对非洲的大量援助可能也是解决巨额外汇储备的一种政治投资方式之一。—方洪渐 2007年5月31日 (四) 01:03 (UTC)[回复]
题外话,现在我才感觉到《大国崛起》、《狼图腾》的帝国主义唱赞歌。Mukdener可否解释一下,或者我比较迟钝。zzz……很困 找我 2007年5月31日 (四) 04:58 (UTC)[回复]
如果Ktsquare看过上面两部作品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大国崛起》我都看了,《狼图腾》我只看了尾声,我看书比较奇怪,喜欢先看看后面才能定下心从头读起,不巧的是,我认为这本书后面写的实在太臭了,所以前面也就没读。大国崛起我认为作为一般性的历史节目还算不错,知识性满强,但是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显然不是向观众介绍历史知识这么简单,好像片子最后一集里说是想从这些大国的兴衰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的崛起找到出路云云。怎么说呢,我觉得片子在立意和角度上都有问题。首先片子中选择的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可能这还只是巧合,因为那时候就是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侵略扩张,在我的印象中片子对此有所提及,但是疯狂的侵略扩张对其他国家甚至本国造成了哪些后遗症片子却只字不提,比如二战之后亚非拉的反殖民地革命,或者近日法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些也都是大国崛起得失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缺少这一部分,片子给观众的印象似乎就是,侵略扩张乃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我不知道片子的制作方如何看这个问题,也许他们刻意忽略这个部分,那这片子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其次,我不明白这样的片子是为了拍给谁看?整部片子的视角都是从国家或者统治者角度来审视大国崛起,似乎有种公车上书的味道,普通观众除了能从中知道些历史知识外实在学不到什么有实质意义的东西,而统治者恐怕未必有闲看这部片子。大国崛起的得失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我想是相当大的,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转而从事工业生产,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其中有许多不公平现象。恰巧中国现在也面临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当年英国对圈地运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处理,或者犯了哪些错误,这些对今日中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很遗憾,片中我记得只是对瓦特发明蒸汽机进行了详细介绍,也许它是想说科技的领先是大国崛起的条件,但是在今日之中国这恐怕已经变成老生常谈了,没有谁还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其实没有过多着墨的必要,而且类似什么西葡荷重视海权之类的关乎国家战略的大道理,拍给普通观众看意义其实不大,何况这些国家的海权根本就是帝国主义的海权,中国当年根本就是受害者,今日再回过头来崇拜这些垃圾逻辑上也说不通啊。再说《狼图腾》,我只谈尾声部分,作者似乎是想总结什么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民族性,前者积极进取不断扩张乃狼性后者只会守成缺乏进取精神乃羊性云云。这不是赤裸裸给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唱赞歌是什么呢?前一阵有个德国学者直言不讳,他这根本就是纳粹主义的中国翻版,这种评价于我心实有戚戚焉。而且他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随意的歪曲历史,我且不说狼几乎就是掠夺的代名词,游牧民族不断的侵略扩张基本是人类历史的消极因素,并不值得提倡,何况中国两千多年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扩张才有今日的版图,怎么能简单的就把中国归为羊的一类?作者还附会说中国龙的形象就是起源于狼,竟然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给自己的歪论寻找支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Mukdener|留言 2007年5月31日 (四) 15:46 (UTC)[回复]
其实人类的文化和文字起源都是源于农耕民族,只有从事农业定居才能建立国家,才需要文字,游牧民族历史上一直是和农耕民族存在矛盾,但游牧民族只有在占领农业国家后,才能形成有文化的国家,才开始对人类的文化有贡献,此前一直是在起破坏作用。狼只是在现在濒临灭绝才开始受到保护,以前即使是游牧民族对它们也是狠之入骨的。—方洪渐 2007年6月1日 (五) 02:48 (UTC)[回复]
《大国崛起》作为有历史知识性和带有从统治者审视与前瞻的节目;我认为Mukdener兄和我的意见是一样的。不过所谓忽略对普通人的评语未免有点不尽不实。拿日本那集为例,旁述者说明治维新改革带来政府财政困难与激化社会矛盾(政府以超低价将官场出售给个人激起民众对官商勾结的不满,几乎导致暴动;天皇出面罢免一批高官才制止事态的恶化。)、开化过程中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与本土文化的激烈冲突(相搏手故意违反禁令当街表演一事)。我善意推定《大国崛起》将现时现实中的问题直接挂钩有点太过;它是历史知识节目,不要想太多。zzz……很困 找我 2007年6月5日 (二) 17:47 (UTC)[回复]
K兄,这是部奇怪的片子,虽然它里面有不少历史,但是不是历史片,因为它对史事的选择太片面了。我基本上把它定位为政治宣传片,所以就必须问一句它到底要宣扬什么?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我以为大概是给现在的和平崛起政策造势,但是片子里的大国没有哪个有资格作为和平崛起的榜样。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现在价值判断混乱的一种体现,不分好坏只问强权?— Mukdener  留 言  2007年6月6日 (三) 10:27 (UTC)[回复]
呵呵,恐怕中国是没有机会成为所谓的“霸权大国”的,难脱“经济巨人,文化侏儒”的形象(搞不好连“学样的猴子”资格以后都没有)。现在众多大国都在致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与媒体产业,这也很可能成为世界新一波的经济产业升级。仅仅在东亚,韩国的电视剧与日本动漫在全世界势不可挡,相对较低的成本却赚来滚滚的外汇。嫌这些事物是“庸俗文化”也无所谓,但起到“倒贴钱的国家广告”却是事实。而华人圈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文化与媒体中心:台湾的媒体乱象自不必言;香港的港剧如今也今不如昔,综艺更是已经被台湾拉开,更遑论新闻了;大陆的媒体在权威下永远都只能扮演麦克风的角色。而外国看中国的媒体,也就自然永远只能视其为传声筒,中国也就永远不可能有BBC之类的世界媒体。纵使是《大国崛起》,外国人关注更多的也是其背后的政治意味,而不是纪录片本身的制作水准。然而,这波经济升级,没有政治的自由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是不可能做到的。—出木杉 2007年6月9日 (六) 03:22 (UTC)[回复]
我必须反对把讨论范围拓展至反华势力之流的讨论。关注此事的最主要人士是人权组织与及苏丹政治异见人士,他们都不是欧洲政府或美国政府的代表,不要把批评中国政府角色的人士看待成为反华势力,此讨论将会无益—Kittyhawk2(谈♥) 2008年2月14日 (四) 01:09 (UTC)[回复]

删除最后一句网民观点

个别网民观点并不适宜成为百科内容,故删除下列文字。

还有网民观点认为,鉴于90年代美国对伊拉克的生活必需品禁运反倒造成伊拉克平民大批死亡,不应对苏丹进行制裁<ref>[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36/57/54/6_1.html “中华网论坛:悲哀之二--对达尔富尔问题进行扫盲”] , 2008年2月16日</ref>

--罚抄(罚抄会馆) 2010年6月15日 (二) 03:55 (UTC)[回复]

重新定义至

达福尔危机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达尔富尔战争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21: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