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陆军暂编第十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军暂编第十镇中国清朝末年军队现代化改革之后的新军编制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的规模。中华民国成立后更名为陆军第十四师二次革命后遭到北京国民政府减编为陆军第二十七混成旅

背景

在清末新军计画启动后,计画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福建省所进行的新军整建计画第一阶段为建立一师新军部队,也就是陆军暂编第十镇。

光绪三十一年(1905)11月,陆军暂编第十镇成镇。光绪三十二年(1906),福宁镇总兵官同时也是福建武备学堂创办人孙道仁被清廷任命为陆军暂编第十镇统制,成为福建新军部队的编练者兼指挥官,驻地福建省福州福宁(今宁德市境内)、延平等地。陆军暂编第十镇的部队主体是由福建常备军左右镇移编,军官455员、士兵6,788人。

按建军计画,暂编第十镇应比照其它新军建立两协四标,满编逾万的正规部队。但至辛亥革命前夕,暂编第十镇的整军计画并未完成,其下辖的第十九协统领(旅长)王麒,第二十协统领(旅长)则是由许崇智出任。两协下辖部队为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三十七、三十八标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成军,三十九、四十标则是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1月成军。该镇另编有骑兵第十团。

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党开始运作进行行省独立。福建省的状况则是湖南起义都督谭延闿致信劝说统制孙道仁响应革命,同时有革命党身分之部属,包括第二十协统领许崇智、四十标统带林肇民、炮兵营管带萧奇斌劝说,孙道仁加入同盟会,发动福州起义,宣布福建独立。

福建独立后,暂编第十镇先是改名为闽军第一镇。中华民国成立后,元年(1912)8月更名为陆军第十四师,表示其仍然具有中央军之身分,师长仍为孙道仁,代师长许崇智,下辖第二十七旅(旅长蒋国斌),旅下属53、54团、二十八旅(旅长孙宝榕),旅下属55、56团、2炮兵营、1工兵营、骑兵连、锱重连。编制有官581人,兵7,336人,匠夫943人。各团所辖之步兵营原编制为3营,但均缺第2营,因此主力部队缺少了4个步兵营编装,实际编制仍无法满足一个标准新军师。

许崇智在二次革命时响应国民党,在民国二年(1913)7月25日遭北京政府革职,孙道仁后任命杜持接任许崇智的师长职务。之后李厚基率领的陆军第四师第七旅进入福建省,控制第十四师。同年年末,第十四师撤销番号,官兵则被缩编为陆军第二十七混成旅,[1]旅长初由李厚基兼任,后由王麒接任。

参考文献

  1. ^ 六、民国时期军事机关和驻军. 福州市志(福建省情资料库). [2011-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