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廌
阮廌 | |||||||||
---|---|---|---|---|---|---|---|---|---|
越南政治家、儒学者及文学家 | |||||||||
丞相(追封金紫荣禄大夫) | |||||||||
国家 | 大越 | ||||||||
时代 | 陈朝、后黎朝 | ||||||||
姓 | 阮、黎 | ||||||||
姓名 | 阮廌 | ||||||||
号 | 抑斋 | ||||||||
位阶 | 正一品 | ||||||||
封爵 | 冠服侯 | ||||||||
出生 | 1380年 | ||||||||
逝世 | 1442年 | ||||||||
| |||||||||
著作 | |||||||||
| |||||||||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阮
生平
初仕胡朝
阮廌祖籍凤山县支碍社(今属北江市),生于上福县蕊溪社(今河内市常信县)一官僚家庭,是榜眼阮飞卿的儿子。阮廌为陈元旦的外孙,因而与后黎朝另一位开国功臣陈元扞有亲谊。胡朝建新三年(1400年),阮廌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胡朝庚辰科的一名进士。
1407年,明成祖以平讨陈氏叛臣之名,派遣八十万明军南下攻灭胡朝,其父阮飞卿被明军俘虏,押往金陵。阮廌送其父至南关隘口(今友谊关)时恸哭不愿返回,其父劝其回去,说“我观天文,二十年后,西方必有真主兴。汝当决志于此,雪国之耻,复父之仇”[3]。
起义抗明
阮廌返回昇龙后,日夜思虑反明复国之事,隐居于茶山。1418年,黎利率兵至磊江县,阮廌迎接并献“平吴三策”,因而受到黎利的赏识和提拔,自此参加蓝山起义[4][5]。阮廌在战争中建功甚多,并向黎利主张不杀明俘、避实击虚,又协助黎利整齐号令,严明军纪,成功获得越南百姓的支持。
1427年,明交州总兵王通困守昇龙,明朝派柳升、沐晟领10万兵分两路来援,阮廌主张围而不打,在援军必经之地支棱(位于今谅山省)设伏。东路的柳升果然中伏,在马鞍山(今谅山省同登市镇)战死,西路沐晟连夜经老街逃回云南。后明军十万再攻,向昌江进发,又被黎利军大败,溃不成军。
黎利命阮廌撰《与王通书》,以“夫大厦将倾,非一木之所能支;长堤将溃,非杯土之所能障”劝王通退兵,并告知王通明朝援军已经几路覆没的事实,威胁“倘若犹豫不决,吾之将士,疲于攻㦸,废其农桑,决意兼攻”[6]。王通最终被迫议和,领兵退回广西,黎利军最终在长达十年的抗明战争中获胜,使越南再次恢复独立。
建国以后
1428年黎利称帝后被任为丞相,黎太祖赐其国姓,并封为冠服侯。阮廌完成《平吴大诰》,以记击败明朝之功,在任内制定了后黎朝的典章制度,并致力恢复与明朝的外交关系,使明朝正式确认越南的独立。黎太祖死后,曾辞官回昆山清虚洞隐居,后又被重新启用。1442年七月,黎太宗阅兵到至灵县(今海阳省至灵市),顺路前往探望阮廌宅邸,见其妻(或称小妾)阮氏路有姿色,令随驾伺候。不料太宗突然暴毙,阮廌受诬陷遭到处死,并被诛三族。黎圣宗时冤案得以昭雪,被追封为金紫荣禄大夫。
阮廌的汉文作品有《蓝山实录》三卷、《军中词命集》、《平吴大诰》、《抑斋诗集》、《抑斋舆地考》等。他编选的《国音诗集》收入字喃诗254首,是越南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喃字诗歌集,作品全部用唐律诗体写成,在形式上,唐律体到了阮廌的笔下有了创新。他追求脱离唐律诗体严格的韵律规定,创造出了有别于中国的民族诗体。他的创新明显地表现于诗人在唐律体的七言诗中插入一句或多句六言和首尾吟。阮廌诗歌的特点被后世越南诗人陆续采用。
封号
阮廌生前因功受封亚大智字冠服侯(李陈至黎初的爵位制度),后因黎太宗遇刺,夺爵族诛。黎圣宗为其平反,追封赞畴伯。襄翼帝洪顺四年(1512年),加封济文侯。显宗景兴初年,加封太保溪郡公。[7]
历代累加大王字号,为应义建谋济艰定难宣猷迪德匡弱弼辟赞圣翊运显功扬烈大王。景兴二十八年(1767年),加宣灵延庆四字。景兴四十年(1779年),加佐治迪猷四字,为应义建谋济艰定难宣猷迪德匡弱弼辟赞圣翊运显功扬烈宣灵延庆佐治迪猷大王。[7]
子女
据黎贵惇《全越诗集·黎廌》,阮廌有一子。
参见
参考资料
- (越南文)(中文)从胡春香喃字唐律诗看中越文学交流.[永久失效链接]
- (中文)越南簡史(明朝出兵越南).[永久失效链接]
- (英文)阮廌生平事跡略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