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Marguerite Yourcenar | |
---|---|
出生 | Marguerite Antoinette Jeanne Marie Ghislain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 1903年6月8日 比利时布鲁塞尔 |
逝世 | 1987年12月17日 美国缅因州芒特迪瑟特 | (84岁)
职业 | 作家,散文家,诗人 |
国籍 | 法国 美国 比利时 |
代表作 | 《哈德良回忆录》 |
奖项 | 伊拉斯谟奖(1983) |
伴侣 | 格蕾丝·弗里克(Grace Frick,1903-1979) |
常用译名 | |
原文名 | Marguerite Yourcenar |
中国大陆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
台湾 | 玛格丽特·尤瑟娜 |
玛格丽特·安托瓦内特·让娜·玛丽·吉莱纳·克莱纳韦克·德·克拉扬古(法语:Marguerite Antoinette Jeanne Marie Ghislain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法语发音:[maʁɡ(ə)ʁit juʁsənaʁ] (ⓘ);1903年6月8日—1987年12月17日)是一名法国作家。
生平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于1903年6月8日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本名玛格丽特·德·克拉扬古(Marguerite Cleenewerck de Crayencour),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为姓氏Crayencour字母重组成Yourcenar的笔名。父亲是法国外交家,母亲是比利时人,在她出生十天,母亲产后感染而逝世,从尤瑟娜《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一文中,她谈起她的母亲,她的外公,外婆,只是觉得他们的陌生,她写到“他们和我全无关系。”母爱的缺失,对于她是一种幸运,没有母亲来按照上流社会的要求把她培养成为一个淑女;也没有这样甜腻的爱来软化她,所以她按照自己最天然的势态成长,不遵循任何准则。虽然失去母爱,但尤瑟娜受到父亲加倍的疼爱,童年时代在欧洲旅游,于法国北部、南部和巴黎度过优裕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她从未上过学校念书,早年接受私人教育,修习希腊文及拉丁文,并得到多位女管家的呵护和家庭教师的悉心指导。开明的父亲在尤瑟娜的人生扮演重要角色,可说是她的老师、知己和朋友,从小他便邀女儿和自己一同饱览丰沛的藏书,并鼓励她写作。面对女儿的教育,他没有领她走入传统女性的框架,反而留给她和自己一样乐于漂浪冒险的兴趣。12岁已经将古代英雄故事读的滚瓜烂熟;20岁已经拟好日后主要作品里各主人翁的轮廓。
尤瑟娜16岁即以长诗《幻想的乐园》崭露头角,随后将自己姓氏Crayencour重组成为Yourcenar作为笔名。她在半个多世纪里曾遍游欧美多国,专研历史和神话,累积写作能量与素材厚度,如诗歌般的中世纪长篇小说也由此萌芽。尤瑟娜一生创作有大量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拥有多种才华。她既是诗人(《幻想的乐园》(1921年),《众神未死》(1922)年)、剧作家(《埃莱克特或面具的丢失》(1954年),《阿尔赛斯特的秘密》(1963年)),又是长短篇皆佳、蜚声文坛的小说家(短篇小说集《死神驾车》(1934年)和《像水一样流》(1982年);长篇小说《哈德良回忆录》(1951年),《苦炼》(1968年))和传记作家(《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1974年),《北方档案》(1977年)),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文笔优美的翻译家(曾经翻译过希腊诗人、英语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维吉尼亚·伍尔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阴暗的河》(1964年),《王冠与竖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论家、批评家(《时间,这伟大的雕刻家》(1983年))。并在1937年时专门为此事前往伦敦拜见维吉尼亚·伍尔芙这位当时已成名的女作家。两者都留下了记述这次见面的文字,尤瑟纳尔称伍尔芙“闪耀且羞怯”、“(脸上)精致地蚀刻了思考和倦怠的痕迹”;而伍尔芙尽管连尤瑟娜的名字都没有记清楚,却用惊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写下了她的特征,“红嘴唇;精力充沛”,还写道,“这个女人肯定是有过去的。我觉得她把自己交给了爱情和智慧”。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在晚年来到日本,写过研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尤瑟娜对紫式部非常欣赏,《东方奇观》中就有改编自《源氏物语》的故事《暮年的恋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改编,尤瑟娜对紫式部和源氏物语也有著很东方、很地道的理解。
尤瑟娜少女时代曾与泰戈尔通信,想去印度游学,她的写作曾得到泰戈尔的赞赏,但这种成长历程并不妨碍她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阿利克西,或徒劳的搏斗》里,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视角进行写作,这个艺术家想要献身于自己的事业,却遭到家庭的反对,描写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年的爱情生活而惊世骇俗,被评论界视为“胆大妄为”之作。她对意大利的访问促使她写下《九只手中的一枚硬币》,(1934年,1982年出版英译本),这是一本关于梦想和现实之间差别的小说。她自己也设想过,如果青年时期真的来到印度生活,文学创作可能会大不同。
1934年,尤瑟娜在美国遇到了格雷丝·弗里克,她们成为非常亲密的伙伴(注:她们是生活中的终身伴侣,相伴50年,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译者)。1937年,尤瑟娜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离开法国前往美国定居,这次旅行原本预计为期半年,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12年后自己才得以重返欧洲。 从事记者、翻译和教师等工作,但初到美国的那些年仍然是她生命中最为黯淡的一段时光。远离古老的欧洲,她不仅失去了经济来源,更令她痛心的是,她还失去了自己的出版商和读者。1947年,尤瑟娜获得美国及法国双重国籍,定居美国东北海岸芒特德塞岛·(1’ile deMount Desert)。迫于生计,她在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比较文学,在这里前后工作了8年,这是她一生中惟一一段靠薪水谋生的经历。在世界和个人的命运都飘摇不定的岁月里,格雷丝始终用忠诚的友谊支撑著尤瑟娜。她于1937年将维吉尼亚·伍尔芙的《海浪》(The Waves)译成法文,1947年又出版了亨利·詹姆斯《梅齐知道什么》(What Maisie Knew)的法文译本。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前夕,小说《苦炼》出版。这部作品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1971年,尤瑟娜被比利时皇家学院接纳为外籍院士。正当她稳步走向荣誉的顶峰时,格雷丝的病情却无可挽回地每况愈下。1979年11月,格雷丝经过21年与疾病的顽强搏斗后去世。
在格雷丝去世之前的差不多10年时间里,尤瑟娜被迫过著“静止不动的生活”,但她对旅行始终怀有一种焦灼的期待。她重新出发的第一站是加勒比海群岛。格雷丝死后,陪伴她的是一个30岁的同性恋男子。1980年3月6日,就在即将启程之际,她获悉自己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院士。这个消息并没有阻挡尤瑟娜远行的脚步。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尤瑟娜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旺盛精力。她不仅多次重游欧洲旧地,还探访了埃及、肯亚、印度和日本等国度;同时她的新作也源源不断地问世。
1981年1月,尤瑟纳尔于法兰西学院发表了院士就职演说,致答辞的让·端木松(Jeand' Ormesson)用浪漫的语言将这位绿袍加身的女作家的生平、作品、气质和个性做了精彩的介绍和评价,而其中的一段话别耐人寻味:“夫人,您今天来到这里并不是因为您是女人,而是因为您是大作家……如果您是男性,我们也会选您,也许更容易,更快,这我承认。但愿三百五十年来我们所选出的男性都具有您这位女性的超人才华。……我们不愿意屈从于当今盛行的女权主义的风头或潮流。我们只是努力忠实于我们的传统使命:在法兰西文学方面寻找 尽可能地 最优秀、最有价值、最持久的东西。您使我们成功了,夫人。”这番自陈,把这个两性构成的世界里的某种矛盾诚恳地表达了出来,性别对于生命而言确是偶然,但这种偶然所带来的影响无法被抹煞和忽视。
尤瑟纳尔以《苦炼》(1968年费米娜文学奖)和《哈德良回忆录》为代表作,并使她风靡国际文坛。1951年,尤瑟娜在法国出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并立即取得极大的成功,获得1951年法兰西学院大奖及费米娜文学奖两项法国文学大奖,更于2002年入选诺贝尔学院和挪威读书会策画的“所有时代最佳百部经典”名单。1986年,她被授予法国第三级荣誉勋位(French award, Comman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和美国艺术家俱乐部的文学奖章(the American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for Literature)。
1987年,尤瑟娜准备远行时不幸脑溢血突发,于1987年12月17日卒于美国缅因州的东北港。
2003年是尤瑟娜诞辰一百周年,欧洲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机构纷纷举行学术纪念活动。
作品年表
- Le jardin des chimères (1921年)《幻想的乐园》(诗集)
- Les Dieux ne sont pas morts(1922年)《众神未死》(诗集)
- Alexis ou le traité du vain combat (1929年)《阿利克西,或徒劳的搏斗》(小说)
- (英文) Alexis, translated 1965, ISBN 0-374-51906-4
- La nouvelle Eurydice (1931)《新欧里狄克》(小说)
- Pindare (1932)
- 《九只手中的一枚硬币》/《默默无闻的人》Denier du rêve (1934年,1958–59年修订)(小说)
- (英文) A Coin in Nine Hands
- 《死神驾车》La mort conduit l'attelage (1934年)(短篇小说集)
- Feux 《火》(散文诗)(1936年)
- (英文) Fires《火》(散文诗)(Dori Katz翻译成英文版), ISBN 0-374-51748-7
- 《东方奇观》(Nouvelles orientales) (1938年)(短篇小说集)
- (英文) Oriental Tales, ISBN 1-85290-018-0
- Les songes et les sorts (1938)
- 《一弹解千愁》(Le coup de grâce) (1939)(小说)
- (英文) Coup de Grace, ISBN 0-374-51631-6
- 《哈德良回忆录》(Mémoires d'Hadrien) (1951年)(小说)
- 《哈德良回忆录》英文版(英文) Memoirs of Hadrian ,格雷丝翻译
- Électre ou La chute des masques (1954年)《埃莱克特或面具的丢失》(戏剧)
- 《阿尔西帕的慈悲》Les charités d'Alcippe (1956)(诗集)
- Constantin Cavafy (1958)
- 《遗存篇》 Sous bénéfice d'inventaire (1962)
- (英文) Dark Brain of Piranesi and Other Essays (1984)
- Fleuve profond, sombre rivière: les negros spirituals (1964)
- 《苦炼》(L'Œuvre au noir)(小说)(1968年)
- (英文) The Abyss, translated by Grace Frick (1976) ISBN 0-85628-127-1, ISBN 0-374-51666-9
- Yes, Peut-être, Shaga (1969)
- Théâtre, 两卷戏剧集(1971年)
- Souvenirs pieux (1974)
- (英文) Dear Departed: A Memoir translated by Maria Louise Ascher
- 《北方档案》(Archives du Nord) (1977年)(传记)
- (英文) How Many Years: A Memoir translated by Maria Louise Ascher
- 《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Le labyrinthe du monde (1974-84年)(传记)
- 《三岛由纪夫:或者空虚的视野》Mishima ou la vision du vide (1980年)(论文)
- (英文) Mishima: A Vision of the Void, ISBN 0-226-96532-5(1981年)《三岛由纪夫:或者空虚的视野》的英文版
- 《安娜姐姐》Anna, soror... (1981年) (小说)
- 《像水一样流》Comme l'eau qui coule (1982年)(短篇小说集)
- 《时间,这伟大的雕刻家》Le temps, ce grand sculpteur (1984年)(文论集)
- (英文) That Mighty Sculptor, Time
- 《何谓永恒?》(Quoi? L'Éternité) (1988)(小说)
注:《何谓永恒?》为尤瑟娜最后的遗著,但最后一章馀50馀页未及时完成,由于几近完成,因此这对整个作品无关大局,虽不能按原定计划完成全部著作,前面已经完成的各章也可以出版。
延伸阅读
- Joan E. Howard, From Violence to Vision: Sacrifice in the Works of Marguerite Yourcenar (1992)
- Josyane Savigneau, Marguerite Yourcenar: Inventing a Life (1993).
- George Rousseau, Marguerite Yourcenar: A Biography (London: Haus Publishing, 2004).
- Judith Holland Sarnecki, Subversive Subjects: Reading Marguerite Yourcenar (2004)
- Giorgetto Giorgi, "Il Grand Tour e la scoperta dell’antico nel Labyrinthe du monde di Marguerite Yourcenar," in Sergio Audano, Giovanni Cipriani (ed.), Aspetti della Fortuna dell'Antico nella Cultura Europea: atti della settima giornata di studi, Sestri Levante, 19 March 2010 (Foggia: Edizioni il Castello, 2011) (Echo, 1), 99–108.
- Les yeux ouverts, entretiens avec Mathieu Galey (Éditions du Centurion « Les interviews », 1980).
- Bérengère Deprez, Marguerite Yourcenar et les États-Unis. Du nageur à la vague, Éditions Racine, 2012, 192 p.
- Bérengère Deprez, Marguerite Yourcen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Prophecy to Protest, Peter Lang, coll. « Yourcenar », 2009, 180 p.
- Deprez, Marguerite Yourcenar. Écriture, maternité, démiurgie, essai, Bruxelles, Archives et musée de la littérature/PIE-Peter Lang, coll. « Documents pour l’histoire des francophonies », 2003, 330 p.
- Donata Spadaro, Marguerite Yourcenar et l'écriture autobiographique : Le Labyrinthe du monde, bull. SIEY, no 17, décembre 1996, p. 69 à 83
- Donata Spadaro, Marguerite Yourcenar e l'autobiografia (ADP, 2014)
- Mireille Brémond, Marguerite Yourcenar, une femme à l'Académie (Garni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