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
王僧孺(465年—522年),字僧孺,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人。魏卫将军王肃八世孙,晋左光禄大夫王雅的曾孙。祖父王准是南朝宋司徒左长史[1]。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
僧孺五岁时就能读《孝经》,六岁能属文,因家贫,常帮人抄书,所写既毕,内容都背诵无误。南朝齐时担任太学博士,因善辞藻入幕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编撰《四部要略》,与任昉有往来,与沈约、任昉并为当时三大藏书家。南朝梁初历任南海太守、御史中丞及南康王长史,被典签汤道愍所排斥。天监十年,转徙至南徐州。工于书法,《南史》本传说他“善楷、隶”。晚年患有“癫眩屡动,消温频增”之病。
原有集三十卷[2],散佚,明代张溥辑为《王左丞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