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特三式内火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三式内火艇
“カチ”
登陆中的特三式内火艇
原产地 大日本帝国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1941
制造数量19辆
基本规格
重量26.45顿
28.5吨(包含浮筒)[1]
长度10.3m
宽度3.00m
高度3.82m
操作人数5-7人

装甲10-50毫米[2]
主武器一式47公厘战车炮
备弹132发
副武器两挺九七式7.7mm机枪
(一挺同轴安放,一挺安装在车体上)
备弹3500-3900发
发动机统制一〇〇型气冷V型12缸柴油引擎
240匹(86千瓦)
悬挂圈状弹簧
作战范围320公里(路面)
140公里(水上)
速度时速32km/h(路面)
10km/h(水上)

特三式内火艇 (日语:特三式内火艇 カ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开发的水陆两用战车。于1943年采用。特三式是以一式中战车开发制成。特三式比起特二式是更大型且能力更强的车辆。

开发历史

日本海军曾计划在舰队决战中对太平洋群岛发动奇袭,占领后作为基地。便需要一种能在海上航行并靠自身动力登陆海岸的车辆。于是在1941年开发特二式内火艇。[3]

特二式设计的成功让军令部感到满意,更强的装甲和武器的大型车辆可以在未来的两栖作战和特种部队所用,决定在1943年开发特三式内火艇。第一批车辆于1943年底和1944年投入使用。

1943年到1945年,只生产了19辆特三式。海军仍优先生产舰船和飞机,由于没有特别的两栖作战计划,特三式的大规模生产仍是非常低的优先事项。

性能

特三式是由一式中战车的底盘改进,因此,它比特二式有更好的装甲防护和火力。车身采用光滑的表面配置,与前后浮筒平滑连接。前面的浮筒弯曲成军舰船头的形状,当坦克登陆时,前后浮筒都可抛弃。但通常不会抛弃,因为在实战中浮筒在面对敌人火力提供了额外防御效果。[3]

特三式内火艇装甲:正面50毫米、侧面25毫米、后部20毫米、顶部和底部10毫米。特二式内火艇的行走装置螺旋弹簧在特三式中改为外式,并在车体两侧行走装置上增加了两个轮子。有四对滚轮。[4]

特三式的主炮为一式47毫米坦克炮,炮塔装甲:正面50毫米、侧面25毫半、顶部12毫米。炮长2250毫米,口径为48,仰角为负15度至正20度。该枪固定射击方向为左右10度,初速为810米/秒,穿甲能力100米射程为55毫米,1000米射程为30毫米,跟九七式中战车改的炮类似。副武器为同轴装备的一挺九七式车载重机枪,车体前部也装备了相同的武器。由于配备浮筒,车体的大部分会在水下,因此在炮塔上突出了一个可抛弃的观察塔。它被设计成一个带有圆形冲天炉的细长观察塔,以保持舱口高于水面。特三式在炮塔后方有一个独特的大型进气管,可以为柴油发动机更有效吸入空气,并保持排气不受海水阻碍。这辆车需要七名乘员,其中一名担任登上车辆的机械师,跟特二式一样。

特三式内火艇

由于该车辆打算安装在潜艇上,因此车身采用防水和耐压结构。 在作战期间,所有乘员都被安置在车内,炮塔和车体之间的空间用耐压盖进行了水密处理,并确保高达100米的安全深度。为了在潜艇中操作特二式,需要拆除发动机和电气设备并向船内注水。 从上升到启动需要30分钟的准备时间。但特三式可以按原样启动。[2]

使用记录

特三式仅部署在日本本土,没有参与作战[5]。战争结束时,特三式被部署到横须贺第16特种陆地中队,但没有机会参与实战。

参考资料

  1. ^ 佐山二郎‘机甲入门’573页
  2. ^ 2.0 2.1 若松“海军と戦车”125页
  3. ^ 3.0 3.1 戦車研究室 特三式内火艇 カチ. [202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日语). 
  4. ^ 福岛“水陆両用车輌”111页
  5. ^ “日本の戦车”出版协同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