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提毗
摩诃提毗 | |
---|---|
原初至高女神、宇宙之母、夏克提 | |
天城体 | महादेवी |
梵文转写 | Mahādevī |
神系 | 提毗、薄伽梵蒂 |
住处 | 摩尼岛 |
真言 | Ōm āim hrīm śrīm klīm |
法宝 | 索套、象鞭、神轮、法螺、三叉戟 |
性别 | 女 |
伐诃纳 | 狮 |
印度教典籍 | 女神颂 提毗薄伽梵往世书 卡利卡往世书 游乐母千名颂 沙克达奥义书 |
地区与教派 | 性力派 |
配偶 | 摩诃提婆 |
摩诃提毗(梵语:महादेवी, IAST:Mahādevī)也译作大天女、大女神,与男性的摩诃提婆·大天相对应,被称作沙克蒂女神(Shakti)、原初沙克蒂女神(Adi-Shakti)、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Adi Parashakti),是印度教的原初女神与至高母神,湿婆派、性力派认为雪山神女是其主要化身,毗湿奴派认为吉祥天女是其主要化身。[1]
湿婆派
《湿婆往世书》描述在宇宙诞生初期原初至高女神以原质的形式化为湿婆的左半身。《林伽往世书》指出,原初女神在所有宇宙中通过每个帕尔瓦蒂与湿婆神的结合,为每个宇宙带来生命的进化。《室犍陀往世书》与《摩根德耶往世书》记录帕尔瓦蒂是所有造物的神圣之母,也是原初沙克蒂女神的最真实的形态。[2][3]
性力派
在《提毗之歌》中,沙克蒂女神在转世为帕尔瓦蒂之前,出现在喜马拉雅国王面前,并向他展示了神圣、永恒的知识。沙克蒂女神用《吠陀》来解释自己的存在无始无终,是唯一永恒的真理,整个宇宙都是祂的创造物。祂是唯一的胜者,也是胜利本身。祂是一个显化的、未显化的、超然的神。然后展示了祂近似无形的身躯:梵天界位于祂的前额,被创造的宇宙是祂的头发,日月是祂的眼睛,祂的耳朵中有四方向,吠陀是祂的话语,死亡、情感和情绪是祂的牙齿,摩耶从祂的微笑中显现。[4]帕尔瓦蒂化身为热胎母以宇宙卵的形式诞生了宇宙。归根结底,原初沙克蒂女神本身是零能量,存在于宇宙毁灭之后,在宇宙被创造之前。
原初至高女神的形态
雪山神女是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完整身体的具象体现。[5]雪山神女前世是娑提。娑提是原初至高女神的直接化身。而娑提死后重生为雪山神女。雪山神女被表现为善良和慈爱的女神母亲。摩诃提毗可以化身各种形态,包括时母,难近母,忿怒母等。
根据性力派传统,游乐母是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完整化身的终极女神。祂拿着甘蔗弓、花箭、索套和刺棒。祂从梵卵之上的摩尼岛下来,消灭跋陀阿修罗,后来居住在Kamakoti Peetha 被称为 Kamakshi Para Bhattarika。祂的住所被描绘有室利脉轮,这个梵卵上的梵天、毗湿奴、湿婆都是祂的下属,没有祂的力量就不能运作。因此,祂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女神和性力派最主要的神,因为祂是最接近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的代表,而后进一步化身为雪山神女。无论信仰的是什么神,最终都是在崇拜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6]
每隔一段时间,祂就会化身为各种形态以维护正法。按照最高阶瑜伽士的说法,祂是以安芭的形态驻留在拙火的力量,大小是31/2圈,当拙火被高度意识的灵魂从骶骨中唤醒,拙火也被唤醒,然后祂从脊骨上升,打开所有的脉轮。腹轮, 脐轮, 心轮, 喉轮, 眉心轮,最后通过顶轮,将灵魂连接到神圣的遍在力量(或共同意识)。[6]通过三脉, 左脉(暗质)、右脉(激质)和中脉(纯质),拙火穿过中脉,平衡所有左右脉。[6]
时母是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的第三部分。祂是力量、精神实现、时间的女神,同时也是宇宙毁灭的主导者。祂给予人类救赎,是雪山神女的化身,是湿婆化身大黑天的配偶。祂以摩诃摩耶形态帮助主摩诃毗湿奴杀死了的阿修罗马杜和吉图跋。祂也以㤭悉诘的形态杀死了愚昧的象征阿修罗森巴和尼森巴,祂被称为瑜伽摩耶。祂穿着红色或黑色的衣服,掌管暗质。
形象
原初至高沙克蒂女神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抽象女神,但祂的外貌在《提毗薄伽梵往世书》、《卡利卡往世书》、《摩根德耶往世书·女神颂》、《梵卵往世书·游乐母千名颂》和《超三位之秘》中都有描述。根据《提毗薄伽梵往世书》,这位女神曾经邀请三相神去摩尼岛。三相神看到至尊女神万有母坐在宝石座上。女神的美丽面容散发着百万星辰般的光芒,以致于三相神都不敢直视。祂两只手展示着无畏印、施与印,两只手拿着套索、刺棒。然后三相神意识到祂是使整个宇宙得以被创造、保护和毁灭的能量。[5]
毗湿奴派
在毗湿奴派中,女神吉祥天女被认为是拥有18臂的摩诃提毗。五夜派《吉祥天女怛特罗》和《室建陀往世书·吉祥天女千名颂》解释了吉祥天女的终极形态。
作家学者D. R. Rajeshwari说,根据《女神颂》,吉祥天女的肖像特征:祂有18只手,分别持着念珠、斧头、狼牙棒、箭、霹雳、莲花、水罐、杖、沙克蒂、神剑、圣盾、法螺、铃、酒杯、三叉戟、索套和神轮。[7]C. D. Chatterjee 教授说:吉祥天女也是摩诃提毗或地母神。早在基督时代之前,吉祥天女就被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共同崇拜。《摩根德耶往世书》有一整节都是关于女神和祂的赞颂(女神颂)。[8]
与毗湿奴十大化身的关系
密续将十慧母与毗湿奴的十大化身联系在一起,并声明慧母形态是毗湿奴化身出现的起源。
慧母 | 毗湿奴化身 | |
---|---|---|
1. | 时母 | 黑天 |
2. | 度母 | 罗摩 |
3. | 游乐母 | 迦乐季 |
4. | 万有母 | 筏罗诃 |
5. | 陪胪母 | 那罗希摩 |
6. | 无首母 | 持斧罗摩 |
7. | 烟女 | 筏摩那 |
8. | 面缚母 | 俱利摩 |
9. | 贱民女神 | 佛陀 |
10. | 莲花女 | 摩蹉 |
与九曜的关系
原初沙克蒂女神被认为是可以控制九曜。祂将自身分出沙克蒂能量化身为难近母,后者分裂为9个女神:
参考
- ^ Bonnefoy, Yves. Asian Mytholog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05-15: 95 [2021-08-17]. ISBN 978-0-226-0645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英语).
- ^ Shastri, J. 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 L. Shastri , 编. The Shiva Purāṇa (includes glossary). 197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1) –通过Wisdom Library.
- ^ Shiva Mahapurana | Gitapress Gorakhpur
- ^ The Devi Gita index. Sacred-texts.com. [201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5.0 5.1 Kinsley, David. HinduGoddesses: Visions of the Divine Feminine in the Hindu Religious Tradition.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1998 [2021-11-26]. ISBN 978-81-208-039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英语).
- ^ 6.0 6.1 6.2 Bonnefoy, Yves. Asian Mytholog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05-15: 95 [2021-11-26]. ISBN 978-0-226-0645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英语).
- ^ D. R. Rajeswari. Sakti Iconography. Intellectual Publishing House. 1989: 19 [2021-11-26]. ISBN 97881707601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According to Sapta Sati the icon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kshmi are as follows: She is having 18 hands carrying rosary, axe, mace, arrow, thunderbolt, lotus, pitcher, rod, Sakti, Sword, Shield, Conch, bell, wine-cup, trident, noose and the discus
- ^ C. D. Chatterjee. Journal of the Uttar Pradesh Historical Society. U. P. Historical Society. : 4.
Lakshmi is also Mahadevi or the bountiful Earth. Lakshmi was worshipped by both Hindus and Buddhists even before the Christian era. The Markan- deya Purana has a whole section devoted to Devi and her glories (Devi Mahatm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