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夫尔条约
塞夫尔条约 | |
---|---|
签署日 | 1920年8月10日 |
签署地点 | 法国塞夫尔 |
生效条件 | 由鄂图曼帝国和协约国批准 |
签署者 | 1. 主要的协约国成员 2. 同盟国 奥斯曼帝国 |
保存处 | 法国政府 |
语言 | 法语 (主要)、英语、义大利语[1] |
收录于维基文库的条约原文 | |
《塞夫尔条约》 |
巴黎和会 |
---|
塞夫尔条约(英语:Treaty of Sèvres;法语:Traité de Sèvres),又译塞夫勒条约、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鄂图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于法国塞夫尔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份。内容主要为削弱鄂图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
该条约被普遍认为是侧重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希腊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利益,而对鄂图曼帝国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战斗,是为土耳其独立战争。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最后战胜,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取代鄂图曼帝国政权,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因此塞夫尔条约成为巴黎和会各条约中唯一以后被完全取代的条约。
和谈经过
鄂图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同盟国阵营,于1918年战败,并与协约国签订《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协约国在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鄂图曼帝国领土。希腊自西面登陆伊兹密特并向内陆挺进,而法国和亚美尼亚亦分别自南、东两面进入小亚细亚。而在协约国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及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磋商,逐步确定了它们从鄂图曼帝国获取的利益。[2]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鄂图曼帝国政府派出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帝国政府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陶菲克参加。当陶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协约国的要求后,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帝国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换了陶菲克,改派当时的首相费里德率团赴巴黎继续和谈。至同年7月22日,费里德把与协约国达成的协议带回伊斯坦堡。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随即召开内阁会议,有关协定获与会者一致通过。[3]
条约内容
1920年8月10日,费里德与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国的塞夫尔与协约国签订了《塞夫尔条约》,内容如下:[3][4]
- 恰塔尔贾线以西割予希腊,另外瑟凯至布尔汉尼耶以西主权暂归土耳其,五年后 (1925年) 以公投决定是否并入希腊。
- 黑海海岸吉雷松之东、埃尔津詹、穆什以西、比特利斯及凡湖以南归亚美尼亚
- 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旁的“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权。美、英、法、意、日、俄六国组成“海峡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航运、灯塔管理及领航等事宜。
- 原属鄂图曼之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区领土割予英、法两国,成立新的保护地。
- 鄂图曼必须废除征兵制,全国兵力不得逾45,000人,且不得有重型武器及空军、海军,亦不可有大型商船。
- 鄂图曼帝国所得的税收优先支付战争赔偿及协约国占领军队费用
- 恢复治外法权。即使将来有任何政权继承鄂图曼帝国,治外法权仍然适用。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一个协约国后,即受治外法权保障,毋需再向鄂图曼政府缴税。
- 如条款的执行情况不合协约国之意,伊斯坦堡将被占领。
废除
以凯末尔为领导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塞夫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5]。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4]。
由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小亚细亚进行激烈反抗,协约国于1921年2月21日至3月12日,在伦敦召开和会,同时邀请了奥斯曼帝国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参加。大国民议会于会上要求废除《塞夫尔条约》,未获接受,惟仍与英国达成换俘的安排,让囚禁于马尔他的伊斯坦堡国会议员返回土耳其[6]。
同年9月,土耳其军队于萨卡里亚河击败希腊军队,法国和意大利随即宣布不承认塞夫尔条约,并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和[7]。
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塞夫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8]。
后续
鄂图曼政府代表土耳其签订此条约的行动,增加了土耳其民众对苏丹的反感,并被认为是苏丹制于1922年被废除的原因之一[5]。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条约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费里德与一同签订条约的陶菲克等人都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他们大部份人终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陶菲克在1943年获特赦返回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把《塞夫尔条约》签订之日(8月10日)定为国耻日[4]。
观点
有历史学家认为,《塞夫尔条约》以协约国利益为先,其次是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利益。不仅土耳其的实际情况被忽略,即使是战时英国对土耳其境内阿拉伯人作出的自治承诺亦未被完全兑现。
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塞夫尔条约》比其他一战条约( 如《凡尔赛条约》) 更为苛刻。这些人指出,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区几乎都被割让,关税和司法权亦被剥夺。另外,土耳其损失的领土不只比邻国保加利亚,甚至连土耳其人自己居住的地方都未能完全保有 (反观领土减削最严重的奥匈帝国亦能保住大部份德语族为主的中心地带)。
持以上观点的论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公的主因是,西方人对伊斯兰教徒和土耳其人的敌视比基督徒为大(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英、法、意等国都希望在中东获取利益。[9]
参考文献
引用
- ^ Wikisource:Treaty of Sèvres/Protocol
- ^ Justin McCarthy,《The Ottoman Turk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to 1923》,376 页
- ^ 3.0 3.1 吴兴东,《土耳其史:欧亚十字路口上的国家》,155 及 156 页
- ^ 4.0 4.1 4.2 黄维民,《奥斯曼帝国》,413页
- ^ 5.0 5.1 黄维民,《奥斯曼帝国》,435 页
- ^ 吴兴东,《土耳其史:欧亚十字路口上的国家》,166 页
- ^ Frank Tachau,《开创时代政治巨人:凯末尔》,郭季娴译,57 页
- ^ 黄维民,《奥斯曼帝国》,443 页
- ^ Justin McCarthy,《The Ottoman Turk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to 1923》,374 - 376 页
来源
- 书籍
- Justin McCarthy. 《The Ottoman Turk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to 1923》. 美国: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7年. ISBN 0-582-25655-0 (英语).
- 吴兴东. 《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 台北: 三民书局. 2003年6月. ISBN 957-14-3710-7 (中文(台湾)).
- 黄维民. 《奧斯曼帝國》.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0年5月. ISBN 7-80628-380-3 (中文(中国大陆)).
- Frank Tachau. 《開創時代政治巨人:凱末爾》. 郭季娴 译. 台北: 鹿桥文化事业. 2000年. ISBN 957-523-003-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