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四团龙补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团龙补服,又称团龙补服,是清代多罗郡王以上的高级宗室、皇帝及诸皇子、或是外藩诸王才能穿著的补服,即在身前、身后、两肩上都各有一团龙纹补子,其中又分行龙、正龙两种花纹。而同时四团龙补服也作为清代大臣、将军、王公们,在立下大功时的赏赐物,一般是作为荣誉性质的物品,但也有例外,皇帝允许日常或重大场合穿著的情况存在。是清代一项很是高贵的荣誉赏赐,根据学者王彦章先生统计,有清一代近三百载,皇帝赏赐的次数约莫只有寥寥73次而已。

清代忠勇文忠公爵傅恒
清代诚谋英勇文成公爵阿桂

规制

乾隆朝以前,清代的各项服装规制并未有十分明确的规范,因此在当时的四团龙补服上,常会出现行龙、正龙补子混用的情况,如清朝康熙皇帝的补服-“织石青缎四团金龙面袷褂”等衮服上都并非一定是正龙纹。就是在两肩为正龙纹,前后胸则是绣上双龙戏珠的行龙纹。[1]

而从目前已知的清代四团龙补服,在乾隆朝的《皇朝礼器图式》、《大清会典》时分化为四种等级的形制。分别是皇帝穿的衮服,其形制是在四团正龙补子外,在两肩上还有象征帝王的日月章纹(即《尚书·益稷》中所言象征帝王的十二种章纹)[2]及后方的万寿篆文。其二就是尚未封爵的皇子们所穿著的四团正龙补子。其三就是和硕亲王所穿著的前后正龙补子,两肩行龙补子。其四就是多罗郡王及亲王世子所穿著的四团行龙补子。

皇帝及皇子补服

石青粉染色
衮服“正龙补子”

清朝有关皇帝和皇子等的补服、补挂,最早可以在《皇朝礼器图式》、《大清会典》等乾隆朝的书籍中,见到补服的明确规范制度,如下。

  • 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皇帝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围,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前后万夀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祫,夏以纱,冬以裘,各惟其时。……皇太子龙褂,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间以五色云,棉袷纱裘,各惟其时,皇子同。”[3]
  • 《乾隆朝大清会典·卷三十·礼部·冠服》:“衮服,色用青,长覆膝,织金为卷龙文四。”[4]

可见皇帝所穿著的四团龙补服是在清代的乾隆朝时正式规范其规制,皇帝的补服为“四团正龙补子”,再佐以各种象征皇帝的纹章和篆文,就成为了皇帝穿著在最外面的补服。而尚未封爵的皇子或是皇太子的补挂,则是相同的四团正龙补子,去除掉象征皇帝皇权的纹章和篆文。

亲王补服

和硕醇亲王载沣补服
  • 《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本朝定制,亲王补服,色用石青,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世子同。”[3]
  • 啸亭杂录》:“旧制,亲王服四正龙补服,郡王服二正二行龙补服。乾隆中,傅文忠公以为与御服无别,乃奏改亲王服二行龙二正龙补服,郡王服四行龙补服,以为定制。诸王有特赐四正龙者,许服用焉。”[5]

可见清朝和硕亲王的补服在乾隆朝以前,是与皇帝皇子们一样的四团正龙补服。但到了乾隆朝时,和硕礼亲王昭梿所写的笔记《啸亭杂录》中及《乾隆朝大清会典》等记载中,就开始有了明显规制,虽说与皇帝皇子们一样前后胸都是绣上正面金龙,但是两肩上都改为侧身的龙纹,即行龙纹。使得和硕亲王及亲王世子的补服就成为了“两正龙两行龙补子”。

郡王衔端贝勒载洵补服

郡王补服

  • 《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本朝定制,郡王补服,色用石青,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3]
  • 啸亭杂录》:“旧制,亲王服四正龙补服,郡王服二正二行龙补服。乾隆中,傅文忠公以为与御服无别,乃奏改亲王服二行龙二正龙补服,郡王服四行龙补服,以为定制。诸王有特赐四正龙者,许服用焉。”[5]

可见在乾隆朝以前,多罗郡王的补服还是两正龙两行龙的形制,但等到乾隆朝开始划分等级后,就将多罗郡王的补服改为“四团行龙补子”,即四条侧身的龙纹。

至于在往下层级的清代宗室贵族,就是所谓的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虽说还是以圆形补子为样式,但是却不再是五爪龙纹,而是改为四爪蟒纹,并且其团数也少了肩上的两个,变成只有前后胸的补子样式。多罗贝勒为“两团正蟒补子”,固山贝子则是“两团行蟒补子”。而再往下的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及非宗室的民公、侯、伯等超品爵位,则更是不再能使用圆形补子,改为方形补子,即“两方正蟒补子”。[6]

清代补服等级图
身分 样式 相同者
清朝皇帝 四团正龙补子 皇太子、皇子、皇子福晋
和硕亲王 两正龙两行龙补子 亲王世子、亲王福晋、世子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
多罗郡王 四团行龙补子 郡王福晋、县主
多罗贝勒 两团正蟒补子 贝勒夫人、郡君
固山贝子 两团行蟒补子 固伦额驸、贝子夫人、县君
奉恩镇国公 两方正蟒补子 奉恩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非宗室公爵)、侯爵、伯爵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女性后妃或命妇等,在穿著朝服时,穿著的是无袖的“朝褂”,而在女性穿著吉服时,则要穿著与男性相同的“补褂(补服)”,因此被称为“吉服褂”、“女补挂”。而上述写的相同者中女性人物的部分,即为吉服褂的部分。

受赏人物

除了外藩宗室诸王以外,清代时还将赏四团龙补服当作一项殊荣给予立下大功的臣子,根据学者杨虎于《故宫博物院刊·清代赏四团龙补服述略》一文中所统计的资料,有清一代,获赏四团龙补服的大臣,一共有73位[1]

一共有4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图海 满洲镶黄旗 康熙十五年(1676年 抚远大将军、中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满洲正黄旗都统 一等忠达公爵 文襄 平陕西王辅臣之乱
孙思克 汉军正白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太子少保、振武将军、甘肃提督 一等男爵兼一云骑尉 襄武 昭莫多战役
马见伯 汉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镇守山西太原等处地方副将总兵官事 康熙六旬万寿盛典
施世骠 汉军镶黄旗 康熙六十年(1721年 福建水师提督 一等轻车都尉 勇果 平台湾朱一贵之乱

一共有4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年羹尧 汉军镶黄旗 雍正二年(1724年 太保、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 一等公爵 平青海罗布藏丹津之乱
隆科多 满洲镶黄旗 雍正二年(1724年 太保、步军统领吏部尚书,兼管理藩院 一等公爵 《圣祖仁皇帝实录》、《大清会典》、《明史》总裁官
高其位 汉军镶黄旗 雍正二年(1724年 江南提督 文恪 进献双龙玉印
岳锺琪 汉人 雍正二年(1724年 奋威将军、四川提督 三等威信公爵 襄勤 平青海罗布藏丹津之乱

一共有19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史贻直 汉人 乾隆初登基时 户部尚书、署理陕西巡抚 文靖 旧臣入觐,伏谒梓宫
李卫 汉人 乾隆二年(1737年 太子少保直隶总督 敏达 执法秉公
鄂尔泰 满洲镶蓝旗 乾隆十年(1745年 太保、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
三等襄勤伯爵 文端 病危
傅恒 满洲镶黄旗 乾隆十四年(1749年 太保、经略大金川军务、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 一等忠勇公爵 文忠 大金川之战主帅
班第 蒙古镶黄旗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定北将军、兵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 一等诚勇公爵 义烈 准噶尔之役
萨赖尔 蒙古正黄旗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定边右副将军、领侍卫内大臣 一等超勇公爵 准噶尔之役
玛木特 准噶尔部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北路参赞大臣内大臣 三等信勇公爵 准噶尔之役
策楞 满洲镶黄旗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定西将军、内大臣 一等公爵 擒获厄鲁特阿睦尔撒纳
兆惠 满洲正黄旗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定边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 一等武毅谋勇公爵 文襄 黑水营之围主帅
额敏和卓 维吾尔族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参赞大臣 吐鲁番回部札萨克多罗郡王 黑水营之围一役
霍集斯 蒙古正白旗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阿克苏回部郡王品级多罗贝勒 黑水营之围一役
黄廷桂 汉军镶红旗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陕甘总督 三等忠勤伯爵 文襄 筹办西域军需
明瑞 满洲镶黄旗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议政大臣、云贵总督、兵部尚书、正白旗汉军都统 一等承恩毅勇公爵 果烈 清缅战争
车布登扎布 车臣汗部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第十代车臣汗 喀尔喀扎萨克多罗郡王 七十大寿
阿桂 满洲正蓝旗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太子太保、御前大臣、定西将军
户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
一等诚谋英勇公爵 文成 大小金川之役主帅
福康安 满洲镶黄旗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兼管甘肃巡抚
办理将军事务
多罗嘉勇郡王 文襄 林爽文事件
海兰察 满洲镶黄旗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领侍卫内大臣、参赞大臣、正红旗蒙古都统 一等超勇公爵 武壮 林爽文事件
阮光平 京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安南国王 越南西山朝光中帝 太祖武皇帝(越谥)
忠纯(清谥)
乾隆八旬万寿盛典
拉特纳巴都尔 廓尔喀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廓尔喀额尔德尼王爵 乾隆八旬万寿盛典

一共有31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朱珪 汉人 嘉庆四年(1799年 太子少保、南书房行走、管理三库大臣、户部尚书 文正 召见重用
宗室亲王郡王及御前行走之蒙古亲王郡王等30人 嘉庆十一年(1806年

一共有5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玛尼巴达喇 土默特部 道光八年(1828年 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郡王衔多罗贝勒、固伦额驸 张格尔之乱
长龄 蒙古正白旗 道光八年(1828年 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扬威将军 一等威勇公爵 文襄 张格尔之乱
策登多尔济 土尔扈特部 道光九年(1829年 第六任札萨克卓哩克图汗、土尔扈特汗盟长 张格尔之乱筹备军需
绵偲 满洲?旗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右宗正、镶蓝旗蒙古都统 多罗贝勒 七十寿辰
僧格林沁 科尔沁部 道光三十年(1850年 左翼监督、正蓝旗满洲都统 第十一代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

一共有5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奕𫍽 满洲镶白旗 咸丰元年(1850年 和硕醇亲王 咸丰皇帝登基
奕詥 满洲?旗 咸丰元年(1850年 多罗锺郡王 咸丰皇帝登基
奕𬤝 满洲?旗 咸丰元年(1850年 多罗孚郡王 咸丰皇帝登基
僧格林沁 科尔沁部 咸丰五年(1855年 御前大臣、参赞大臣、正蓝旗满洲都统 第十一代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 太平天国林凤祥北路军
端华 满洲?旗 咸丰十年(1860年 御前大臣、内廷行走、步军统领、崇文门正监督、正蓝旗满洲都统 和硕郑亲王 咸丰三旬万寿盛典

一共有5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本格 满洲正蓝旗 光绪十五年(1889年 阅兵大臣、总理行营事务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左宗正 和硕豫亲王 光绪皇帝大婚
奕劻 满洲镶蓝旗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火器营事务
宗人府右宗正、镶黄旗满洲都统
和硕庆亲王 光绪皇帝大婚
世铎 满洲?旗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管理钦天监 和硕礼亲王 光绪皇帝大婚
伯彦讷谟祜 科尔沁部 光绪十六年(1890年 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臣、管理武备院事务、正白旗满洲都统 第十二代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 光绪二旬万寿盛典
晋祺 满洲?旗 光绪二十年(1894年 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右宗正、正白旗满洲都统 多罗克勤郡王 慈禧六旬万寿盛典

一共有1位。

人物 民族 时间 官职 爵位 谥号 事件
善耆 满洲?旗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民政部尚书、宗人府左宗正、管满洲火器营事、玉牒馆总裁官、镶蓝旗满洲都统 和硕肃亲王 宣统皇帝登基

参考文献

  1. ^ 1.0 1.1 杨  虎. 清代赏四团龙补服述略 (PDF). 故宫博物院刊. 2013年, (2013年第4期・ 总第168期): 129–142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09). 
  2. ^ 孔子. 《尚書·虞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3. ^ 3.0 3.1 3.2 《皇朝禮器圖式·卷四·冠服一》.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4. ^ 《乾隆朝大清會典·卷三十·禮部·冠服》. 维基文库.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5. ^ 5.0 5.1 和硕礼亲王昭梿. 《嘯亭雜錄》.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6. ^ 《皇朝礼器图式》:“本朝定制,贝勒补服,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本朝定制,贝子补服,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行蟒各一团,固伦额驸同。……本朝定制,镇国公补服,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方补,辅国公和硕额驸皆同。……本朝定制,民公补服,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侯伯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