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日族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8月4日) |
此章节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8月30日) |
国家 | 正面 | 负面 | 中立 | 正负面差 |
---|---|---|---|---|
印度尼西亚 | 82% | 9% | 9% | 73% |
奈及利亚 | 75% | 10% | 15% | 65% |
巴西 | 71% | 10% | 19% | 61% |
智利 | 66% | 15% | 19% | 51% |
美国 | 66% | 20% | 14% | 46% |
秘鲁 | 64% | 15% | 21% | 49% |
加拿大 | 61% | 23% | 16% | 38% |
波兰 | 59% | 9% | 32% | 50% |
加纳 | 59% | 20% | 21% | 39% |
英国 | 59% | 27% | 14% | 32% |
肯尼亚 | 58% | 11% | 31% | 47% |
法国 | 56% | 32% | 12% | 24% |
澳大利亚 | 53% | 36% | 11% | 17% |
希腊 | 50% | 20% | 30% | 30% |
土耳其 | 46% | 41% | 13% | 5% |
日本 | 45% | 9% | 46% | 36% |
俄罗斯 | 45% | 14% | 41% | 31% |
巴基斯坦 | 45% | 26% | 29% | 19% |
埃及 | 44% | 20% | 36% | 24% |
墨西哥 | 42% | 38% | 20% | 4% |
西班牙 | 36% | 32% | 32% | 4% |
德国 | 28% | 46% | 26% | -18% |
印度 | 27% | 29% | 44% | -2% |
韩国 | 15% | 79% | 6% | -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5% | 90% | 5% | -85% |
国家 | 正面 | 负面 | 中立 | 正负面差 |
---|---|---|---|---|
印度尼西亚 | 79% | 12% | 9% | 67% |
菲律宾 | 78% | 18% | 4% | 60% |
澳大利亚 | 78% | 16% | 6% | 62% |
巴基斯坦 | 51% | 7% | 42% | 44% |
马来西亚 | 23% | 50% | 27% | -27% |
韩国 | 22% | 77% | 1% | -55%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4% | 90% | 6% | -86% |
哈日族(日语:ハーリーズー)原先是指崇拜、复制日本流行文化的台湾青少年族群,这群人从生活、娱乐、思想上,大量地学习日本文化,部分也学习日语,造成日本化现象。现在不论在台湾[3]、香港[4],或是中国大陆[5],都有相当数量的哈日族。这个词汇的推广主要是起自台湾作家哈日杏子的哈日族系列漫画。
概要
“哈”字在台湾话中,有渴望、希望的意思。现在哈日族已经成为一个通俗的用法,而哈日的范围除了日本流行文化、服饰外,也包含了日本传统文化,一般只要看到一个人对日本某些领域很著迷,就会被称为“很哈日”,在满语中“哈”是拍马屁的意思。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出现了非常多崇拜日本的年轻人,被称之为“哈日族”。
台湾由于先前曾经受到日本的统治,台日两方距离又很近,而且相对于国民党早期统治台湾的威权作风、日本在台湾末期的统治是比较温和且有能力的,所以日本文化在台湾本来就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战后,虽然台湾曾经管制过日本电视剧、电影播放,但音乐、书籍、漫画、动画、电玩等,却依旧源源不绝地影响台湾的青少年。棒球是台湾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除美国的影响外,台湾最主要就是受日本的影响。
粗浅的哈日族是以外表来哈日,会在西门町这个哈日大本营中大量购买日本最流行的服饰、配件、手机吊饰等等,让自己看起来更具和风,同时也参考日本的时尚杂志,学日本人化妆。哈日族在口语上,也喜好复制日文常见语汇。日本品牌的商品,无论是否在日本制造,在台湾通常价格较高但被视为品质较佳,依然有不少人购买。由于有足够的消费市场,台湾有些书店贩售日文书籍、杂志,淳久堂、纪伊国屋及安利美特等日本大型书店更直接在台湾开设分店。
社会脉络
在台湾的职场上,会读写日文通常竞争力会有优势,日文是除英文外最多台湾人学的第二外语。台语有许多外来语是来自日文。台湾的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律受留日学者的影响,不少条文均参考自日本法律。在制造业领域,也有不少用语直接承袭日式发音,例如螺丝起子lo-lai-ba即源自日文“ドライバー”;螺丝垫片则同日语被称为“ワッシャー”。即便这些日文名词最初都是来自于英文,但台湾人仍较习惯日文说法,可看出日本对于台湾各个领域的影响。台湾人常吃日本料理,并且不少人对日本制品有强烈的偏好,许多商品包装(尤其是食品)即使主要在台湾市场贩售,也会印上日文文案,营造一种日本制品的意象。许多日文的广告词也逐渐转化成通俗的台湾用语,例如“产地直送”、“严选”、“达人”等。商品电视广告也时常以日语发音。这都意味著日本文化深入台湾社会各个领域,哈日族有著各式各样的社会与文化资源来支持他们的行动。
日本文化对于台湾老一辈也有相当的吸引力,日治时期产生了一群老一辈的台湾知日派。战前出生的台湾人很多都可以使用流利的日文。吴念真曾在他编导的电影“多桑”里面特别去描述跨越两个时代的台湾人(台湾日治时期与国民党统治时期)对日本的情感。有学者认为,哈日来自于台湾社会集体的情感结构,而对日本的认同是台湾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参照[6]。因此哈日现象并不能完全以表面的流行文化或追星现象来理解。在台湾,台湾人喜爱日本事物,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不过哈日现象并不只在台湾出现,许多东亚(包括一般认为仇日的中国大陆[7]和韩国)、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都是青少年中可以发现的次文化,从这观点来看,台湾哈日族只是日本强势流行文化所造成的现象,而所谓"复杂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主要推动力[8]。
全球现象
日本的漫画、动画在全球都很流行。日本电视剧、特摄剧集、日本流行音乐也吸引不少亚洲人迷上日本文化。近年来欧美和中国等地也出现了以漫画为主的哈日潮。近年由于韩流抬头,令哈日风潮大为消退,但仍无损日本流行文化的地位,特别是日本的动漫。日本文化(特别是动画,漫画类)进入中国市场后,有些年轻人成为了“哈日族”。2009年末,环球时报调查显示15至20歳年龄层的人最喜爱的国家是日本,全体对象的“最喜爱国家”和“最想去国家”排行中,日本也进入了第5位和第3位。2010年2月北京晨报进行的针对顶级旅行社的调查中,去海外旅行的目的地人气排行中日本和台湾并排第三,位居第一位的香港和第二位的澳门之后[9]。中国网民称哈日族为“精神日本人”(简称“精日”)、“日杂”及“大和魂”来批评该等人士在文化及政治上媚日。
在欧美地区,网民都以“Weeaboo”和“Weeb”等字来称呼哈日族,此字本来是Nicholas Gurewitch的网络四格漫画里面发明出来,形容一些“令人感到不快的人”,后来在4chan里面转化成为对哈日族的贬义词。在欧美网民的观感中“哈日族”与“御宅族”无异,不过他们除了是疯狂日本动漫迷之外,最大的特征是盲目崇拜著日本文化,甚至对它严重地误解,例如幻想著自己是日本人,购买和收藏日本刀,以不咸不淡的日语与人沟通和做著模仿日本人的尴尬行为,因此欧美哈日族的形象以负面居多,经常成为网民的耻笑和嘲讽的对象。
参考资料
- ^ 2014 BBC World Service poll (PDF). [2015-06-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6).
- ^ Japanese Public’s Mood Rebounding, Abe Highly Popular. Pew Research Center. July 11, 2014.[永久失效链接]
- ^ 東京風向球-日幣貶值助長哈日風潮. 中国时报. 2013-05-18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亞洲十市調查 台北香港仍哈日. 华视. 2011-07-06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谁将“哈日”进行到底!. 新华网. 2002-07-19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 ^ Lee, Ming-Tsung (李明璁)(2004)Absorbing "Japan": Transnational Media, Cross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 陸客哈日 大陸航空業開5條航線. 中国时报. 2015-02-06 [201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從SMAP到SJ 台灣從「哈日」變「哈韓」. 今日新闻网. 2012-12-14 [2014-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中文(台湾)).
- ^ 朝日新闻201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