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朝侯爵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朝宋五等爵制承袭晋制,侯爵分为开国县侯与五等县侯。开国县侯为第二品爵。[1]县为侯国者,改称县令长为相,相最初向国主称臣,宋孝武帝时革除称臣之制。[2]侯国置郎中令、典书令、典祠令、典卫令、学官令、治书、世子庶子、陵长、庙长、牧长、谒者、中大夫、舍人、典医丞、典府丞等官。[3]五等县侯为虚封爵,不开国,无食邑。南朝梁时,开国县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县侯国置郎中令一卿。除卿之外,侯国又置相、侍郎、典祠令、典书令、典卫长等官。国官皆向国主称臣。[4]南朝陈时,开国县侯为第三品爵,位视中二千石。[5]

南朝的二十等爵制承袭魏晋之制。[6][7]列侯爵二十级,分县侯(汤沐食侯)、乡侯、亭侯三等。南朝宋时,县侯为第三品爵,乡侯为第四品爵,亭侯为第五品爵。[8]南朝梁时,食邑千户以上的列侯置家丞、庶子,食邑不满千户的列侯只置庶子。[9]南朝陈时,汤沐食侯为第七品爵,乡侯、亭侯为第八品爵,位视千石。[5]关内侯爵十九级,南朝宋时为第六品爵。[8]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南朝陈时为第九品爵,位视六百石。关外侯爵十六级,南朝陈时为第九品爵,位视六百石。[5]

以下的列表,列出南朝可考的开国侯、五等侯、列侯、关内侯、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

开国侯(功臣)

开国侯(宗室)

宋疏族

营浦国

营浦国(420年—479年)[10][11]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营浦县开国侯 元公 刘遵考 420年—473年
2 营浦县开国侯 刘澄之 ?—479年 刘遵考子
齐受禅,国除

宋孝帝系

桂阳国

桂阳国(420年—478年)[12]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桂阳县开国侯 恭侯 刘义融 420年—441年 刘道邻第三子
2 桂阳县开国侯 孝侯 刘觊 ?—453年 刘义融长子
3 桂阳县开国侯 刘晃 ?—478年 刘觊弟子
伏诛,国除

建陵国/临澧国/东昌国

建陵国(466年)/临澧国(466年—478年)/东昌国(478年)[13]
以讨刘子勋之功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陵县开国侯→临澧县开国侯 忠侯 刘袭 466年—470年 刘义融第二子
2 临澧县开国侯→东昌县开国侯 刘旻 ?—478年 刘袭第二子
伏诛,国除

新渝国

新渝国(420年—477年)[14]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渝县开国侯 惠侯 刘义宗 420年—444年 刘道邻第四子
2 新渝县开国侯 怀侯 刘玠 ?—453年 刘义宗子
3 新渝县开国侯 刘承 ?—477年 刘玠弟子
伏诛,国除

当阳国

当阳国(474年—477年)[14]
以讨刘休范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当阳县开国侯 刘秉 474年—477年 刘义宗子
伏诛,国除

新野国/兴安国

新野国(425年—429年)/兴安国(429年—479年)[15][16]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野县开国侯→兴安县开国侯 肃侯 刘义宾 425年—448年 刘道邻第五子
2 兴安县开国侯 惠侯 刘综 刘义宾子
3 兴安县开国侯 刘宪 ?—479年 刘综子
齐受禅,国除

营道国

营道国(429年—479年)[17][18]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营道县开国侯 僖侯 刘义綦 429年—455年 刘道邻第六子
2 营道县开国侯 刘长猷 ?—479年 刘义綦子
齐受禅,国除

宋武帝系

泉陵国

泉陵国(?—445年)[19]
以彭城王支子封,食邑7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泉陵县开国侯 刘允 ?—445年 刘义康长子
有罪,国除

新吴国

新吴国(?—453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吴县开国侯 烈侯 刘韶 ?—453年 刘义恭第三子
无子,国除

平都国

平都国(?—453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都县开国侯 怀侯 刘坦 ?—453年 刘义恭第四子
无子,国除

江安国

江安国(?—453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安县开国侯 愍侯 刘元谅 ?—453年 刘义恭第五子
无子,国除

兴平国

兴平国(?—453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兴平县开国侯 悼侯 刘元粹 ?—453年 刘义恭第六子
无子,国除

永脩国

永脩国(?—465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脩县开国侯 殇侯 刘仲容 ?—465年 刘义恭第十四子
无子,国除

永阳国

永阳国(?—465年)[20]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阳县开国侯 殇侯 刘叔子 ?—465年 刘义恭第十五子
无子,国除

宜阳国

宜阳国(?—453年)[21]
以南郡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阳县开国侯 刘恺 ?—453年 刘义宣子
进爵为王

临武国

临武国(?—453年)[21]
以南郡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武县开国侯 悼侯 刘𢚝 ?—453年 刘义宣子
无子,国除

湘南国

湘南国(?—454年)[21]
以南郡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南县开国侯 刘悰 ?—454年 刘义宣子
伏诛,国除

祁阳国

祁阳国(?—454年)[21]
以南郡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祁阳县开国侯 刘憬 ?—454年 刘义宣子
伏诛,国除

宋文帝系

南安国

南安国(?—465年)[22]
以南平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安县开国侯 悼侯 刘敬渊 ?—465年 刘铄第二子
无子,国除

秭归国

秭归国(476年—479年)[23][24]
以继建平宣简王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秭归县开国侯 刘恬 476年—478年 刘勰第三子
齐受禅,国除

池阳国

池阳国[25]
以晋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池阳县开国侯 刘怀远 465年追封 刘昶第二子
无子,国除

原丰国

原丰国(?—471年)[26]
以晋平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原丰县开国侯 刘宣彦 ?—471年 刘休祐第四子
有罪,国除

宋孝武帝系

松滋国

松滋国(466年)[27]
以寻阳郡王降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松滋县开国侯 刘子房 466年 宋孝武帝第六子
伏诛,国除

齐宣帝系

西昌国

西昌国(479年—494年)[28]
以始安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昌县开国侯 萧鸾 479年—494年 萧道生第二子
进封宣城郡开国公

安陆国

安陆国(479年—494年)[29]
以始安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陆县开国侯 昭侯 萧缅 479年—491年 萧道生第三子
进封安陆郡王

齐高帝系

永新国

永新国(?—488年)[30]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新县开国侯 萧子廉 ?—488年 萧嶷长子
拜豫章世子,国除

南康国

南康国(?—502年)[31]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康县开国侯 萧子恪 ?—502年 萧嶷第二子
梁受禅,降爵为子

泉陵国

泉陵国(?—502年)[32]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泉陵县开国侯 萧子操 ?—501年 萧嶷第三子

洮阳国

洮阳国[32]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洮阳县开国侯 萧子行 萧嶷第四子

宜阳国

宜阳国(?—502年)[32]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阳县开国侯 萧子光 ?—501年 萧嶷子

祁阳国

祁阳国(492年—502年)[33]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祁阳县开国侯 萧子范 492年—502年 萧嶷第六子
梁受禅,降爵为子

宁都国

宁都国(493年—502年)[34]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宁都县开国侯 萧子显 493年—502年 萧嶷第八子
梁受禅,降爵为子

新浦国

新浦国(497年—502年)[35]
以豫章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浦县开国侯 萧子云 497年—502年 萧嶷第九子
梁受禅,降爵为子

州陵国

州陵国(?—502年)[36]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州陵县开国侯 萧子游 ?—502年 萧映第二子

平氏国

平氏国(?—502年)[37][38]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氏县开国侯 萧子贤 ?—502年 萧晃子

齐武帝系

永新国

永新国(?—501年)[39]
以竟陵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新县开国侯 萧昭颖 ?—501年 萧子良子
伏诛,国除

鱼复国

鱼复国(490年—?)[40]
以巴东郡王降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鱼复县开国侯 萧子响 490年追封 齐武帝第四子

梁疏族

东昌国

东昌国(502年—?)[41]
以宗室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昌县开国侯 文宣侯 萧尚之 502年追封 萧道赐长子
2 东昌县开国侯 萧灵钧 502年追封 萧尚之子
3 东昌县开国侯 萧謇 萧灵钧子

吴平国

吴平国(502年—?)[42][43]
以宗室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吴平县开国侯 忠简侯 萧崇之 502年追封 萧道赐第三子
2 吴平县开国侯 忠公 萧昺 ?—523年 萧崇之长子
3 吴平县开国侯 光侯 萧劢 萧昺子
4 吴平县开国侯

湘阴国

湘阴国(530年—?)[44]
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阴县开国侯 恭侯 萧昂 530年—535年 萧崇之第三子
2 湘阴县开国侯

梁文帝系

西昌国

西昌国(502年—507年,509年—?)[45]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昌县开国侯 萧渊藻 502年—507年 萧懿子
以罪削爵,后复
1 西昌县开国侯 萧渊藻 509年—549年

临汝国

临汝国[46]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汝县开国侯 灵侯 萧渊猷 萧懿子
2 临汝县开国侯

泉陵国

泉陵国(506年—?)[47]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泉陵县开国侯 萧渊朗 506年—? 萧懿子
有罪,国除

番禺国

番禺国[48]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番禺县开国侯 萧渊轨 萧懿子

贞阳国

贞阳国(?—555年)[49]
以长沙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贞阳县开国侯 萧渊明 ?—555年 萧懿子
即皇帝位,国除

平乐国

平乐国(502年—526年)[50]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乐县开国侯 萧正义 502年—526年 萧宏第二子
袭封临川嗣王,国除

西丰国

西丰国(502年—525年,526年—532年)[50][51]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丰县开国侯 萧正德 502年—525年 萧宏第三子
以罪削爵,后复
1 西丰县开国侯 萧正德 526年—532年
进封临贺郡王

乐山国

乐山国(?—528年)[50][52]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乐山县开国侯 萧正则 ?—528年 萧宏第四子
有罪,国除

罗平国

罗平国(?—511年)[50]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罗平县开国侯 萧正立 ?—511年 萧宏第五子
拜临川世子,国除

建安国

建安国(526年—550年)[50][53]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安县开国侯 敏侯 萧正立 526年—? 萧宏第五子
2 建安县开国侯 萧贲 ?—550年 萧正立子
进封竟陵郡王

封山国

封山国(?—549年)[50][54]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封山县开国侯 萧正表 ?—549年 萧宏第六子
入魏,国除

武化国

武化国[50]
以临川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化县开国侯 萧正信 萧宏第七子

南浦国

南浦国(525年—?)[55][56]
以安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浦县开国侯 萧推 525年—548年 萧秀子

永丰国

永丰国(?—552年)[57]
以安成王支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丰县开国侯 萧㧑 ?—552年 萧秀子
进封秦郡王

衡山国

衡山国(509年—?)[58]
以南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衡山县开国侯 僖侯 萧恭 509年—549年 萧伟第二子

定襄国

定襄国(?—549年)[59]
以南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定襄县开国侯 萧祗 ?—549年 萧伟第四子
入魏,国除

某国

某国[60]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县开国侯 懿惠侯 萧某 萧恢第三子

湘潭国

湘潭国(?—549年)[61]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潭县开国侯 萧退 ?—549年 萧恢子
入魏,国除

观宁国

观宁国(?—554年)[62]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观宁县开国侯 萧永 ?—554年 萧恢子
陷于西魏,国除

南安国

南安国[63]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安县开国侯 萧恬 萧恢子

武林国

武林国[64][65]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林县开国侯 萧谘 ?—550年 萧恢子

宜丰国

宜丰国(?—556年)[66][67]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丰县开国侯 萧循 ?—556年 萧恢第十七子
袭封鄱阳嗣王

丰城国

丰城国(535年—557年)[68][69]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丰城县开国侯 萧泰 535年—557年 萧恢子
入齐,国除

文成国

文成国(?—550年)[70][71]
以鄱阳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文成县开国侯 萧宁 ?—550年 萧恢子
遇害,国除

广信国/新渝国

广信国(521年—525年)/新渝国(525年—?)[72]
以始兴王支子封,食邑500户→?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信县开国侯→新渝县开国侯 宽侯 萧暎 521年—? 萧憺第四子
2 新渝县开国侯

安陆国/上黄国

安陆国(520年代—525年)/上黄国(525年—?)[73]
以始兴王支子封,食邑500户→?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陆县开国侯→上黄县开国侯 替侯 萧晔 520年代—? 萧憺第五子
2 上黄县开国侯

中宿国

中宿国[53][74]
以始兴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中宿县开国侯 萧? 萧憺子

怀安国

怀安国[75][76]
以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怀安县开国侯 萧任

长乐国

长乐国[77]
以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乐县开国侯 萧基

宾化国

宾化国[78]
以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宾化县开国侯 萧云

梁武帝系

永新国

永新国(525年—?)[79]
以故豫章王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新县开国侯 萧直 525年—? 萧综子

祁阳国

祁阳国(?—550年)[80]
以南康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祁阳县开国侯 萧通理 ?—550年 萧绩第二子
遇害,国除

安乐国

安乐国(542年—550年)[81]
以南康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乐县开国侯 萧乂理 542年—550年 萧绩第六子
遇害,国除

汝南国

汝南国(535年—?)[82]
以邵陵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南县开国侯 萧坚 535年—549年 萧纶长子

正阶国/永安国

正阶国/永安国(536年—?)[83]
以邵陵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正阶县开国侯→永安县开国侯 萧确 536年—549年 萧纶第二子

威正国

威正国[84]
以邵陵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威正县开国侯 萧礩 萧纶子

南安国

南安国(?—552年)[85]
以湘东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安县开国侯 萧方矩 ?—552年 萧绎第四子
拜王太子,国除

兴梁国

兴梁国(549年—552年)[86]
以湘东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兴梁县开国侯 萧方智 549年—552年 萧绎第九子
进封晋安郡王

江安国

江安国(?—552年)[87]
以武陵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江安县开国侯 萧圆正 ?—552年 萧纪第二子
进封西阳郡王

附:西梁封爵

宜阳国

宜阳国(?—587年)[88]
以安平王支子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阳县开国侯 萧胜 ?—587年 萧岩第十三子

永脩国

永脩国(?—587年)[89]
以吴郡王支子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脩县开国侯 萧瑾 ?—587年 萧岑第三子

仁化国

仁化国(?—587年)[90]
以吴郡王支子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仁化县开国侯 萧球 ?—587年 萧岑子

武定国

武定国(?—587年)[91]
以吴郡王支子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定县开国侯 萧? ?—587年 萧岑子

武城国

武城国(?—587年)[92]
以吴郡王支子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城县开国侯 萧? ?—587年 萧岑子

陈疏族

永脩国

永脩国(558年—589年)[93][94]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脩县开国侯 定侯 陈拟 558年—560年 陈霸先从子
2 永脩县开国侯 陈党 ?—589年 陈拟子
陈亡,国除

锺陵国

锺陵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锺陵县开国侯 陈褒 558年-? 陈霸先从子
陈亡,国除

建城国

建城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城县开国侯 陈晃 558年—? 陈霸先从子
陈亡,国除

上饶国

上饶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饶县开国侯 陈炅 558年—? 陈霸先从子
陈亡,国除

虔化国

虔化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虔化县开国侯 陈訬 558年—564年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吉阳国

吉阳国(?—589年)[93]
以战功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吉阳县开国侯 陈諠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豫章国

豫章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豫章县开国侯 陈祏 558年—?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遂兴国

遂兴国(558年—589年)[93][95]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1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遂兴县开国侯 陈详 558年—573年 陈霸先从孙
2 遂兴县开国侯 陈正理 ?—589年 陈详子
陈亡,国除

宜黄国

宜黄国(558年—589年)[93][96]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1000户→2000户→2500户→3000户→6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黄县开国侯 陈慧纪 558年—589年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宁都国

宁都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宁都县开国侯 陈敬雅 558年—?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平固国

平固国(558年—589年)[93]
以宗室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固县开国侯 陈敬泰 558年—573年-? 陈霸先从孙
陈亡,国除

陈景帝系

康乐国

康乐国(562年—569年)[97]
以安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康乐县开国侯 陈叔陵 562年—569年 陈顼第二子
进封始兴郡王

建安国

建安国(560年—569年)[98]
以安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安县开国侯 陈叔英 560年—569年 陈顼第三子
进封豫章郡王

丰城国

丰城国(560年代—569年)[99]
以安成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丰城县开国侯 陈叔坚 560年代—569年 陈顼第四子
进封长沙郡王

临汝国

临汝国(560年代—589年)[100]
以南康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汝县开国侯 陈方庆 560年代—589年 陈昙朗第二子
陈亡,国除

陈文帝系

温麻国

温麻国(568年)[101]
以始兴郡王降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温麻县开国侯 陈伯茂 568年 陈文帝第二子
无子,国除

湘滨国

湘滨国(?—589年)[102]
以庐陵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滨县开国侯 陈番 ?—589年 陈伯仁长子
陈亡,国除

湘潭国

湘潭国(?—589年)[103]
以江夏王支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潭县开国侯 陈元基 ?—589年 陈伯义长子
陈亡,国除

开国侯(外戚)

宋武帝始封

临贺国

临贺国(420年—479年)[104][105]
以孝穆皇后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贺县开国侯 赵裔 420年追封
2 临贺县开国侯 赵袭之 420年—? 赵裔弟孙
3 临贺县开国侯 赵祖怜 ?—479年 赵袭之子
齐受禅,国除

封阳国

封阳国(420年—479年)[104][106][107][108]
以孝懿皇后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封阳县开国侯 萧卓 420年追封
2 封阳县开国侯 萧源之 420年 萧卓子
3 封阳县开国侯 穆公 萧思话 ?—455年 萧源之子
4 封阳县开国侯 萧惠开 ?—471年 萧思话子
5 封阳县开国侯 萧叡 ?—479年 萧惠开子
齐受禅,国除

枝江国

枝江国(422年—479年)[109][110]
以永兴公主之子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枝江县开国侯 忠烈公 徐湛之 422年—453年
2 枝江县开国侯 徐恒之 徐湛之第三子
3 枝江县开国侯 徐孝嗣 ?—479年 徐恒之兄子
齐受禅,国除

宋前废帝始封

某国

某国(465年—466年)[111]
以太皇太后之父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县开国侯 孝侯 路兴之 465年追封
2 某县开国侯 敬公 路道庆 465年追封 路兴之子
3 某县开国侯 路休之 465年—466年 路道庆子
伏诛,国除

某国

某国(465年—466年)[111]
以太皇太后之弟子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县开国侯 路茂之 465年—466年 路道庆子
伏诛,国除

宋明帝始封

建宁国

建宁国(465年—479年)[112]
以废帝献皇后之兄弟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宁县开国侯 何迈 465年追封
2 建宁县开国侯 何曼倩 ?—479年 何迈子
齐受禅,国除

梁元帝始封

武康国

武康国(553年—?)[113]
以文宣太后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康县开国侯 阮灵宝 553年追封
2 武康县开国侯 553年—?

陈武帝始封

广德国

广德国(559年—589年)[114]
以武宣皇后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德县开国侯 温侯 章景明 559年追封
2 广德县开国侯 559年—?
陈亡,国除

陈文帝始封

建城国

建城国(559年—589年)[115]
以文皇后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城县开国侯 恭侯 沈法深 559年追封
2 建城县开国侯 成侯 沈钦 559年—569年 沈法深子
3 建城县开国侯 沈观 ?—589年 沈钦子
陈亡,国除

陈宣帝始封

望蔡国

望蔡国(570年—589年)[116]
以皇太子妃之父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望蔡县开国侯 贞宪公 沈君理 570年—573年
2 望蔡县开国侯 沈遵礼 ?—589年 沈君理弟子
陈亡,国除

开国侯(前朝降封)

宋武帝始封

柴桑国

柴桑国(420年—?)[117][118][119]
以晋庐陵郡开国公降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柴桑县开国侯 谢澹 420年—? 谢安孙

荔浦国

荔浦国(420年—?)[117]
以晋始安郡开国公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荔浦县开国侯 420年—? 温峤后

醴陵国

醴陵国(420年—479年)[117][120]
以晋长沙郡开国公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醴陵县开国侯 陶延寿 420年—? 陶侃玄孙
齐受禅,国除

康乐国

康乐国(420年—433年)[117][121]
以晋康乐县开国公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康乐县开国侯 谢灵运 420年—433年 谢玄孙
伏诛,国除

西丰国

西丰国(420年—479年)[122][123]
以晋临川郡王降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丰县开国侯 司马宝 420年—?
齐受禅,国除

宋孝武帝始封

萍乡国

萍乡国(约460年—479年)[124][125][126]
以安成郡开国公降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萍乡县开国侯 何? 约460年—? 何无忌之后
齐受禅,降爵为伯

齐高帝始封

华容国

华容国(479年—502年)[127][125]
以宋华容县开国公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华容县开国侯 王僧亮 479年—? 王弘孙
梁受禅,国除

梁武帝始封

新淦国

新淦国(502年—?)[128]
以齐豫章郡王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淦县开国侯 萧元琳 502年—? 萧嶷孙

监利国

监利国(502年—?)[129]
以齐巴陵郡王降封,食邑5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监利县开国侯 萧周 502年—? 萧子良孙

南昌国

南昌国(502年—554年)[130][131]
以齐南昌县开国公降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昌县开国侯 安侯 王骞 502年—522年 王俭子
2 南昌县开国侯 章侯 王规 ?—536年 王骞子
3 南昌县开国侯 王褒 ?—554年 王规子
入魏,国除

五等侯

晋安帝始封

州陵县五等侯

州陵县五等侯(406年—?)[132]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州陵县五等侯 江夷 406年—431年
2 州陵县五等侯

乐成县五等侯

乐成县五等侯(406年—?)[133]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乐成县五等侯 徐广 406年—425年
2 乐成县五等侯

晋安县五等侯

晋安县五等侯(406年—453年)[134]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晋安县五等侯 刘简之 406年—?
2 晋安县五等侯 襄侯 刘道产 ?—442年 刘简之子
3 晋安县五等侯 刘延孙 ?—453年 刘道产子
进封东昌县开国侯

始兴县五等侯

始兴县五等侯(406年—?)[135][136]
以匡复晋室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始兴县五等侯 臧熹 406年—413年
2 始兴县五等侯 臧质 —451年 臧熹子
进封开国子

吉阳县五等侯

吉阳县五等侯(415年—445年)[137]
以从征司马休之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吉阳县五等侯 谢述 415年—435年
2 吉阳县五等侯 谢综 ?—445年 谢述子
伏诛,除

吉阳县五等侯

吉阳县五等侯[138]
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吉阳县五等侯 沈叔任
2 吉阳县五等侯 贞侯 沈演之 ?—449年 沈叔任子
3 吉阳县五等侯

宋孝武帝始封

平洛县五等侯

平洛县五等侯(453年—465年)[139][140]
以讨刘劭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洛县五等侯 沈攸之 453年—465年
进封东兴县开国男

永新县五等侯

永新县五等侯(453年—?)[141]
以讨刘劭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新县五等侯 顾琛 453年—475年
2 永新县五等侯

宁陵县五等侯

宁陵县五等侯(457年—458年)[142]
以归顺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宁陵县五等侯 王僧达 457年—458年
伏诛,除

金城县五等侯

金城县五等侯(459年—467年)[143]
以讨刘诞之功封,不开国,无食邑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金城县五等侯 刘勔 459年—467年
进封鄱阳县开国侯

列侯(县侯)

宋孝武帝始封

汉水县侯

汉水县侯(454年—466年)[144]
以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汉水县侯 全景文 454年—466年
进封孝宁县开国侯

广晋县侯

广晋县侯(458年—467年)[145]
以破虏七城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晋县侯 刘怀珍 458年—467年
进封艾县开国侯

宋明帝始封

武昌县侯

武昌县侯[146]
以故武昌王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县侯 刘浑 465年追封 宋文帝第十子

某县侯

某县侯(467年—?)[147]
以宣太后之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县侯 沈道庆 467年追封
2 某县侯

晋寿县侯

晋寿县侯(469年—478年)[148]
以萧道成破薛索儿之功,降其先爵(晋兴县五等男)一等赐之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晋寿县侯 萧嶷 469年—478年 萧道成第二子
进封永安县开国公

宋顺帝始封

河阳县侯

河阳县侯(478年—?)[149][150]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阳县侯 壮侯 王玄邈 478年—497年

始封者不详

邛都县侯

邛都县侯[151]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邛都县侯 爨宝子
2 邛都县侯 爨龙颜 ?—446年 爨宝子之子
邛都县侯 爨硕瑞 爨龙颜孙

龙乡县侯

龙乡县侯[152]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龙乡县侯 ?隆 424年前后

德阳县侯

德阳县侯[152]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德阳县侯 孙康 424年前后

霄城县侯

霄城县侯(?—453年)[153][154]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霄城县侯 萧斌 ?—453年
伏诛,除

范阳县侯

范阳县侯[155]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范阳县侯 姚道和 477年前后

新定县侯

新定县侯[156]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新定县侯 南齐时

列侯(乡侯)

晋孝武帝始封

阳遂乡侯

阳遂乡侯(379年—?)[157][158]
以崇学敦教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遂乡侯 范甯 379年—?
2 阳遂乡侯 宣侯 范泰 ?—428年 范甯子
3 阳遂乡侯

晋安帝始封

都乡侯

都乡侯(418年—?)[159]
以从征之劳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简穆公 何尚之 418年—460年
2 都乡侯

宋少帝始封

都乡侯

都乡侯(424年—?)[160]
以半城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刘荣祖 424年
2 都乡侯

宋孝武帝始封

都乡侯

都乡侯(453年—466年)[161][162]
以南奔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敬侯 褚湛之 453年—460年
2 都乡侯 褚渊 ?—466年 褚湛之子
进封雩都县开国伯

都乡侯

都乡侯[163]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质侯 刘效
2 都乡侯

宋后废帝始封

都乡侯

都乡侯(473年—476年)[164]
以始安王支子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刘伯猷 473年—476年 刘休仁子
伏诛,除

宋顺帝始封

东乡侯

东乡侯(477年—498年)[165]
以王敬则讨袁粲之功赐爵,食邑37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乡侯 王元迁 477年—498年 王敬则长子
伏诛,除

梁武帝始封

西乡侯

西乡侯[166]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乡侯 萧劝 ?—550年 萧昺子

东乡侯

东乡侯[167]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乡侯 萧勉 ?—550年 萧昺子

曲江乡侯

曲江乡侯(?—557年)[168]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曲江乡侯 萧勃 ?—557年 萧昺子
伏诛,除

上甲县都乡侯

上甲县都乡侯[169]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萧韶 萧渊猷子
袭封长沙蕃王

南安乡侯

南安乡侯[170][171]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安乡侯 萧骏 萧渊猷子

湘西乡侯

湘西乡侯[172]
以宗室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湘西乡侯 萧隐

始封者不详

西乡侯

西乡侯[173]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乡侯 裴松之 ?—451年

南乡侯

南乡侯[174]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乡侯 刘徽
2 南乡侯 刘超 刘徽子
3 南乡侯 刘休 ?—482年 刘超子
4 南乡侯

南乡侯

南乡侯[175]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南乡侯 僖侯 王懋

笠乡侯

笠乡侯[176]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笠乡侯 刘怀民 ?—463年

列侯(亭侯)

晋武帝始封

奉圣亭侯

奉圣亭侯(267年—589年)[177][178][179][180][181][182]
以孔子后宗圣侯进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奉圣亭侯 孔震 267年—?
奉圣亭侯 孔亭 325年前后
奉圣亭侯 孔靖之 386年—?
奉圣亭侯 孔继之 ?—431年 孔亭五世孙
奉圣亭侯 孔隐之 442年—445年
奉圣亭侯 孔惠云 451年—?
奉圣亭侯 孔迈 458年—?
奉圣亭侯 孔荂 孔迈子
奉圣亭侯 孔英哲 567年—?
陈亡,除

晋废帝始封

东亭侯

东亭侯(370年—?)[183][184]
以从讨袁真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亭侯 献穆公 王珣 370年—400年
2 东亭侯 王柳 王珣第三子
3 东亭侯 王猷 ?—465年 王柳子
4 东亭侯 康侯 王瞻 ?—502年 王猷子
5 东亭侯

晋安帝始封

都亭侯

都亭侯(411年—?)[185]
以预讨卢循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王准之 411年—433年
2 都亭侯

宋孝武帝始封

大亭侯

大亭侯(453年—459年)[143]
以讨萧简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大亭侯 刘勔 453年—459年
进封金城县五等侯

永安亭侯

永安亭侯(459年—479年)[186]
以讨刘诞之功赐爵,食邑37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安亭侯 萧赤斧 459年—479年
进封南丰县开国伯

刘子勋始封

新亭侯

新亭侯(465年—466年)[187]
以响应举事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亭侯 荀伯玉 465年—466年
事败,除

宋明帝始封

新亭侯

新亭侯(470年—?)[188]
以有称明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亭侯 傅琰 470年—?

宋后废帝始封

始兴南亭侯

始兴南亭侯(470年代—?)[189]
食邑37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始兴南亭侯 刘系宗 470年代—495年

梁武帝始封

都亭侯

都亭侯[190]
以军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裴之平 509年—549年

利亭侯

利亭侯(509年—?)[191]
以尚富阳公主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利亭侯 简宪公 张缵 509年—549年
2 利亭侯

永安亭侯

永安亭侯(510年代—?)[192]
以义兴公主之子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安亭侯 贞子 王锡 510年代—534年
2 永安亭侯

都亭侯

都亭侯[193]
以尚长城公主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柳偃 ?—550年
2 都亭侯

东安亭侯

东安亭侯(537年—589年)[194]
以新安穆公主之子赐爵,食邑15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安亭侯 元简公 王冲 537年—567年
2 东安亭侯
陈亡,除

武阳亭侯

武阳亭侯(?—589年)[195]
以义兴长公主之子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阳亭侯 成子 王通 ?—574年
2 武阳亭侯
陈亡,除

甲口亭侯

甲口亭侯(?—589年)[196]
以义兴长公主之子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甲口亭侯 安子 王质 ?—570年
2 甲口亭侯
陈亡,除

莫口亭侯

莫口亭侯(?—589年)[197]
以义兴长公主之子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莫口亭侯 恭子 王固 ?—575年
2 莫口亭侯
陈亡,除

陈武帝始封

永安亭侯

永安亭侯(558年—570年)[116]
以尚会稽长公主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安亭侯 沈君理 558年—570年
进封望蔡县开国侯

始封者不详

都亭侯

都亭侯[152]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都亭侯 ?纲 424年前后

龙川县都亭侯

龙川县都亭侯[198]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梁粲之 南朝宋时

新亭侯

新亭侯[155]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新亭侯 任候伯 477年前后

都亭侯

都亭侯[199]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都亭侯 何胤 502年前后

都亭侯

都亭侯[200]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都亭侯 梅兴祖 ?—502年

关内侯

齐高帝始封

关内侯

关内侯(479年—?)[201]
以随萧长懋镇襄阳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关内侯 肃侯 胡谐之 479年—493年
2 关内侯

始封者不详

关内侯

关内侯[202]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关内侯 吴道爽 ?—502年

名号侯

宋明帝始封

高山侯

高山侯(466年—?)[203][204]
以斩晋熙太守阎湛之、晋安王子勋典签沈光祖之功赐爵,食邑30户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山侯 梅式生 466年—?

威山侯

威山侯[204]
以西阳蛮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威山侯 田治生

捍山侯

捍山侯[204]
以西阳蛮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捍山侯 梅加羊

齐明帝始封

弗中侯

弗中侯(495年—?)[50]
以东夷高丽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弗中侯 解礼昆 495年—?

面中侯

面中侯(495年—?)[50]
以东夷高丽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面中侯 木干那 495年—?

弗斯侯

弗斯侯(496年—?)[205]
以东夷高丽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弗斯侯 馀固 496年—?

齐和帝始封

东昏侯

东昏侯[206]
以废帝追封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昏侯 萧宝卷 501年追封

始封者不详

八中侯

八中侯(?—496年)[207]
以东夷高丽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八中侯 馀古 ?—496年
进爵为阿错王

关中侯

晋安帝始封

关中侯

关中侯(410年代—?)[208]
以从征伐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关中侯 卜祖 410年代—?
2 关中侯 壮侯 卜天与 ?—453年 卜祖子

宋孝武帝始封

关中侯

关中侯(450年代—479年)[209]
以豫勋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关中侯 周山图 450年代—479年
齐受禅,进封广晋县开国男

梁武帝始封

关中侯

关中侯(526年—529年)[210]
以伐魏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关中侯 陈庆之 526年—529年
进封永兴县开国侯

始封者不详

关中侯

关中侯[211]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关中侯 申季历 432年前后

关外侯

梁武帝始封

关外侯

关外侯(535年—537年)[212]
以来奔赐爵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关外侯 杨忠 535年—537年
归西魏,除

参考文献

  1. ^ 《通典 卷三十七 职官十九》:“第二品:特进、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诸持节都督、开国县侯伯子男(爵)。”
  2. ^ 《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先是郡县为封国者,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至世祖孝建中,始革此制,为下官致敬。”
  3. ^ 《宋书 卷四十 志第三十》:“有郎中令、中尉、大农为三卿。大国置左右常侍各三人,省郎中,置侍郎二人……典书、典祠、典卫、学官令、典书令丞各一人,治书四人,中尉司马、世子庶子、陵庙牧长各一人,谒者四人,中大夫六人,舍人十人,典医丞、典府丞各一人。宋氏以来,一用晋制,虽大小国,皆有三军。晋制,典书令在常侍下,侍郎上;江左则侍郎次常侍,而典书令居三军下矣。江左以来,公国则无中尉、常侍、三军,侯国又无大农、侍郎……”
  4. ^ 《隋书 卷二十六 志第二十一》:“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上于天朝,皆称陪臣。有所陈,皆曰上疏。其公文曰言事……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公已下,各置相、典祠、典书令、典卫长一人……皇弟皇子之庶子县侯国郎中令……县侯国郎中令……”
  5. ^ 5.0 5.1 5.2 《隋书 卷二十六 志第二十一》:“嗣王、蕃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
  6. ^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裴注: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
  7. ^ 《隋书 卷十一 志第六》载梁制:“县、乡、亭、关内、关中及名号侯,金印龟钮,紫绶,朝服,进贤二梁冠,兽头鞶,腰劔。关内、关中及名号侯则珪钮。关外侯,银印珪钮,青绶,朝服,进贤二梁冠,兽头鞶,腰劔。”
  8. ^ 8.0 8.1 《宋书 卷四十 志第三十》:“县侯。右第三品……乡侯。右第四品……亭侯。右第五品……关内侯。右第六品……”
  9. ^ 《隋书 卷二十六 志第二十一》:“诸列侯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员。不满千户,则但置庶子员。”
  10.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遵考服属之亲,国戚未远,宗室无多,宜蒙宠爵。可封营浦县侯,食邑五百户……元徽元年卒,时年八十二。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元公。”
  11.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营浦侯相,汉旧县,属零陵。”
  12.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义庆弟义融,永初元年,封桂阳县侯,食邑千户……昇明二年,与员外散骑侍郎安成戢仁祖、荒人王武连、羽林副彭元隽等谋反,国除。”
  13.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太宗嘉之,以为郢州刺史,封建陵县侯,食邑五百户。建陵县属苍梧郡,以道远,改封临澧县侯……昇明二年,改封东昌县侯,与兄晃俱伏诛。”
  14. ^ 14.0 14.1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永初元年,进爵为侯……子怀侯玠嗣,琅邪、秦郡太守。为元凶所杀,追赠散骑常侍。无子,弟秉以子承继封……二年,加散骑常侍、丹阳尹,解吏部。封当阳县侯,食邑千户……与二子承、俣并死。”
  15.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义宗弟义宾,元嘉二年,封新野县侯。六年,以新野荒敝,改封兴安县侯……子惠侯综嗣。卒,子宪嗣。昇明三年,齐受禅,国除。”
  16.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兴安侯相,吴立曰建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7.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义宾弟义綦,元嘉六年,封营道县侯……昇明三年,卒,齐受禅,国除。”
  18.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营道侯相,汉旧县,属零陵。”
  19. ^ 《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于是免义康及子泉陵侯允、女始宁丰城益阳兴平四县主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六子:允、肱、珣、昭、方、昙辩。允初封泉陵县侯,食邑七百户。”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宋书 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叡弟韶字元和,封新吴县侯,官至步兵校尉。追赠中书侍郎,谥曰烈侯。韶弟坦字元度,平都怀侯。坦弟元谅,江安愍侯。元谅弟元粹,兴平悼侯……伯禽弟仲容,封永脩县侯。为宁朔将军、临淮济阳二郡太守。仲容弟叔子,封永阳县侯。叔子弟叔宝,及仲容、叔子,并为前废帝所杀。谥仲容、叔子并曰殇侯。”
  21. ^ 21.0 21.1 21.2 21.3 《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恺字景穆,生而养于宫内,宠均皇子。十岁,封宜阳县侯……其年,转五兵尚书,进爵为王……𢚝封临武县侯,年十八卒,谥曰悼侯。悰封湘南县侯。憬封祁阳县侯。”
  22.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敬渊初封南安县侯……追赠敬渊黄门侍郎,谥曰悼侯。”
  23.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其年冬,封长沙成王义欣子勰第三子恬为秭归县侯,食邑千户,继宏后,顺帝昇明二年卒,国除。”
  24.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秭归侯相,汉旧县。”
  25.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时太宗已即位,名长者曰思远,小者曰怀远,寻并卒。追封怀远为池阳县侯,食邑千户。”
  26.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次宣彦,封原丰县侯,为宁朔将军、彭城太守,未拜,免废。”
  27. ^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上虞令王晏起兵杀觊,囚子房,送还京都,上宥之,贬为松滋县侯,食邑千户。”
  28. ^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太祖践阼,迁侍中,封西昌侯,邑千户……封宣城郡公,三千户。”
  29. ^ 《南齐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建元元年,封安陆侯,邑千户……建武元年,赠侍中,司徒,安陆王,邑二千户。”
  30. ^ 《南齐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初,嶷养鱼复侯子响为世子,子廉封永新侯,千户。子响还本,子廉为世子。”
  31. ^ 《梁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永明中,以王子封南康县侯……天监元年,降爵为子……”
  32. ^ 32.0 32.1 32.2 《南齐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第三子子操,泉陵侯……义师围城,子操与弟宜阳侯子光卒于尚书都座。第四子子行,洮阳侯,早卒。”
  33. ^ 《梁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齐永明十年,封祁阳县侯,拜太子洗马。天监初,降爵为子……”
  34. ^ 《梁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七岁,封宁都县侯。永元末,以王子例拜给事中。天监初,降爵为子。”
  35. ^ 《梁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年十二,齐建武四年,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采。天监初,降爵为子。”
  36. ^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第二子子游,州陵侯。”
  37. ^ 《大唐故持节华州诸军事华州刺史柱国方阳县开国男萧使君墓志铭并序》:“曾祖子贤,出养临川献王,封平乐侯……父峭,少隐华山,周朝征拜给事中,迁肝胎太守,封湮阳县公。”
  38. ^ 《唐故河南尹上柱国酂县开国男萧公墓志》:“六代祖长沙王建邦启土……曾祖峭,周肝胎郡守……”
  39. ^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昭胄惩往时之惧,与弟永新侯昭颖逃奔江西……昭胄兄弟与同党皆伏诛。”
  40. ^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先是贬为鱼复侯。”
  41. ^ 《梁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天监初,追谥文宣侯。尚之子灵钧,仕齐广德令。高祖义师至,行会稽郡事,顷之卒。高祖即位,追封东昌县侯,邑一千户。子謇嗣。”
  42. ^ 《梁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天监初,追谥忠简侯……高祖践阼,封吴平县侯,食邑一千户……子劢嗣。”
  43.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44. ^ 《梁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二年,封湘阴县侯,邑一千户。出为江州刺史。大同元年,卒,时年五十三。谥曰恭。”
  45. ^ 《梁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八年,复封爵……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46.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藻弟猷,封临汝侯,为吴兴郡守。”
  47.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猷弟朗字靖彻,天监五年,例以王子封侯……坐事流广州。”
  48. ^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释僧凤,姓萧氏。梁高,其族祖也。曾祖懿,梁侍中、宣武王。大父轨,梁明威将军、番禺侯。显考长,陈招远将军、新昌守。”
  49.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朗弟明字靖通,少被武帝亲爱,封贞阳侯……及称尊号,改承圣四年为天成元年,大赦境内。”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无子,高祖诏以罗平侯正立为世子,由宏意也。宏薨,正立表让正义为嗣,高祖嘉而许之,改封正立为建安侯,邑千户。卒,子贲嗣。正义先封平乐侯,正德西丰侯,正则乐山侯,正立罗平侯,正表封山侯,正信武化侯。”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w”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1. ^ 《梁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九》:“初,高祖未有男,养之为子,及高祖践极,便希储贰,后立昭明太子,封正德为西丰侯,邑五百户……顷之,遂逃奔于魏,有司奏削封爵。七年,又自魏逃归,高祖不之过也。复其封爵……封临贺郡王,邑二千户,又加左卫将军。”
  52.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大通二年,坐匿劫盗,削爵徙郁林。”
  53. ^ 53.0 53.1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诸侯例封五百户,正立改封实土建安县侯,食邑一千户。后位丹阳尹,薨,谥曰敏。子贲嗣……南康嗣王会理谋袭景,贲与中宿世子子邕告之,贼矫封贲竟陵王,子邕随郡王,并改姓侯氏。”
  54. ^ 《北史 卷五 魏本纪第五》:“七年春正月戊辰,梁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以镇内附,封兰陵郡公、吴郡王。”
  55. ^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普通六年,以王子例封……城遂陷,推握节死之。”
  56. ^ 《梁书 卷三 本纪第三》:“十一月辛酉,贼攻陷东府城,害南浦侯萧推、中军司马杨暾。”
  57. ^ 《周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在梁,封永丰县侯,邑一千户……纪称尊号于成都,除侍中、中书令,封秦郡王,邑三千户,给鼓吹一部。”
  58. ^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天监八年,封衡山县侯,以元襄功,加邑至千户……侯景乱,卒于城中,时年五十二。诏特复本封。世祖追赠侍中、左卫将军。谥曰僖。”
  59.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恭弟祗字敬谟,美风仪,幼有令誉。天监中,封定襄县侯。后历位北兖州刺史。侯景乱,与从弟湘潭侯退谋起兵内援,会州人反城应景,祗遂奔东魏。”
  60. ^ 《文苑英华·卷六七八·赠韦司业书》:“系祖司徒鄱阳忠烈王,追迹二南,迈德荆郢。有子四十人,俾侯锡社,入卿出牧,且忠且贤,终始梁代。第三子侍中懿惠侯,大同中以信武将军都督北兖州,缘淮南军,遗爱在人,诏学士谢兰撰德政碑文。”
  61.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及湘东王至,范依旧述职,遣弟湘潭侯退随丧而下。”
  62.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范乃复遣其弟观宁侯永将兵通南川,助庄铁。”
  63.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众秘不发丧,奉弟南安侯恬为主,有众数千。”
  64.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范弟谘字世恭,位卫尉卿,封武林侯。”
  65. ^ 《梁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十月,盗杀武林侯谘于广莫门。”
  66.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谘弟脩字世和,封宜丰侯。”
  67. ^ 《梁书 卷六 本纪第六》:“己亥,以太保、宜丰侯萧循袭封鄱阳王。”
  68.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脩弟泰字世怡,封丰城侯。”
  69. ^ 《周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梁大同元年,封丰城县侯,邑五百户……时陈武帝执政,征为侍中。世怡疑而不就,乃奔于齐。”
  70. ^ 《梁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一》:“时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逃贼入吴,襄遣迎宁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帅众拒子仙。”
  71. ^ 《梁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文成侯宁于吴西乡起兵,旬日之间,众至一万,率以西上。景厢公孟振、侯子荣击破之,斩宁,传首于景。”
  72.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普通二年,封广信县侯……帝许之,改封新渝县侯……卒官,谥曰宽侯。”
  73. ^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初封安陆侯……服阕,改封上黄侯……乃谥替侯。”
  74. ^ 《资治通鉴 卷一六三 梁纪十九》:“子邕,憺之孙也。”
  75. ^ 《梁书 卷六 本纪第六》:“勃故记室李宝藏奉怀安侯萧任据广州作乱。”
  76. ^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又庄铁小竖作乱,久挟观宁、怀安二侯……”
  77. ^ 《陈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时观宁侯萧永、长乐侯萧基、丰城侯萧泰避难流寓,闻敷信义,皆往依之。敷愍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
  78. ^ 《陈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侯景之乱,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以郡让羽,羽年老,但治郡事,令宝应典兵。”
  79. ^ 《梁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九》:“俄有诏复之,封其子直为永新侯,邑千户。”
  80. ^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通理字仲宣,位太子洗马,封祁阳侯。”
  81. ^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大同八年,封安乐县侯,邑五百户。”
  82. ^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长子坚,字长白。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户……坚遇害。”
  83. ^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
  84. ^ 《资治通鉴·卷一六三·梁纪十九》:“王僧辩军至鹦鹉洲,郢州司马刘龙虎等潜送质于僧辩,邵陵王纶闻之,遣其子威正侯礩将兵击之,龙虎败,奔于僧辩。”
  85. ^ 《梁书 卷八 列传第二》:“初封南安县侯……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
  86. ^ 《梁书 卷六 本纪第六》:“太清三年,封兴梁侯。承圣元年,封晋安王,邑二千户。”
  87. ^ 《梁书 卷五 本纪第五》:“散骑常侍江安侯圆正”
  88. ^ 《萧胜墓志》:“爰自绮年,以膺茅社,封为宜阳侯。”
  89. ^ 《萧瑾墓志》:“孝明帝降犹子之爱,以公为永修县侯。”
  90. ^ 《萧球墓志》:“君结庆琨海,连华日干,解褐给事中、仁化县开国侯。”
  91. ^ 《萧慎墓志》:“父武定侯,太子洗马。”
  92. ^ 《萧隆墓志》:“祖,梁吴王。赋起雄风,歌凝密雪。界长沙盐铁之利,苑小山神仙之赏。父,梁武城侯,随谒者台通直郎。”
  93. ^ 93.00 93.01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 93.09 93.10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从子持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监南徐州拟,持节、通直散骑侍郎、贞威将军、北徐州刺史褒,从子晃、炅,从孙假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訬,假节、信威将军、北徐州刺史吉阳县开国侯諠,假节、通直散骑侍郎、信武将军祏,假节、散骑侍郎、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广梁太守详,贞威将军、通直散骑侍郎慧纪,从孙敬雅、敬泰,并枝戚密近,劬劳王室,宜列河山,以光利建。拟可永脩县开国侯,褒锺陵县开国侯,晃建城县开国侯,炅上饶县开国侯,訬虔化县开国侯,諠仍前封,祏豫章县开国侯,详遂兴县开国侯,慧纪宜黄县开国侯,敬雅宁都县开国侯,敬泰平固县开国侯,各邑五百户。”
  94. ^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天嘉元年卒,时年五十八。赠领军将军,凶事所须,并官资给。谥曰定。二年,配享高祖庙廷。子党嗣。”
  95. ^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永定二年,封遂兴县侯,食邑五百户……天嘉元年,随例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以所统失律,无赠谥。子正理嗣。”
  96. ^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高祖践祚,封宜黄县侯,邑五百户……增邑并前一千户……增邑并前二千户……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增邑并前三千户……其年,以应接之功,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征西将军,增邑并前六千户,馀如故。”
  97.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天嘉三年,随后主还朝,封康乐侯,邑五百户。”
  98.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天嘉元年,封建安侯。太建元年,改封豫章王,仍为宣惠将军、都督东扬州诸军事、东扬州刺史。”
  99.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天嘉中,封丰城侯。太建元年,立为长沙王,仍为东中郎将、吴郡太守。”
  100. ^ 《陈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八》:“天嘉中,封临汝县侯。”
  101.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可特降为温麻侯,宜加禁止,别遣就第。”
  102.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长子番,先封湘滨侯,隋大业中,为资阳令。”
  103.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长子元基,先封湘潭侯,隋大业中为谷熟县令。”
  104. ^ 104.0 104.1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外祖赵光禄、萧光禄,名器虽隆,茅土未建,并宜追封开国县侯,食邑五百户。于是追封裔临贺县侯。裔长子宣之,仕至江乘令,蚤卒,无子。以弟孙袭之继宣之绍封。袭之卒,子祖怜嗣。齐受禅,国除。”
  105.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临贺侯相,汉旧县。晋太康地志、王隐云属南海,而二汉属苍梧,当是吴所度。”
  106. ^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萧思话……追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如故,谥曰穆侯。”萧思话之谥,《宋书》本传作“穆侯”,《陈书》萧允传作“穆公”,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当称公,本传“穆侯”当为后世校书者妄改。
  107. ^ 《宋书 卷八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七年卒,时年四十九。子叡嗣,齐受禅,国除。”
  108.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封阳侯相,汉旧县。”
  109. ^ 《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永兴公主一门嫡长,早罹辛苦。外孙湛之,特所钟爱。且致节之胤,情实兼常。可封枝江县侯,食邑五百户……世祖即位,追赠司空,加散骑常侍,本官如故,谥曰忠烈公……聿之子孝嗣绍封,齐受禅,国除。”
  110.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枝江侯相,汉旧县。”
  111. ^ 111.0 111.1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废帝景和中,以休之为黄门侍郎,茂之左军将军,并封开国县侯,邑千户。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孝侯;道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敬侯(公)。”
  112. ^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太宗即位,追封建宁县侯,食邑五百户。子曼倩嗣,齐受禅,国除。”
  113. ^ 《梁书 卷七 列传第一》:“承圣二年,追赠太后父齐故奉朝请灵宝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武康县侯,邑五百户;母陈氏,武康侯夫人。”
  114.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明年,追封后父为广德县侯,邑五百户,谥曰温。”
  115.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世祖即位,为皇后。追赠后父法深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建城县侯,邑五百户……子观嗣,颇有学识,官至御史中丞。”
  116. ^ 116.0 116.1 《陈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
  117. ^ 117.0 117.1 117.2 117.3 《宋书 卷三 本纪第三》:“可降始兴公封始兴县公,庐陵公封柴桑县公(侯),各千户;始安公封荔浦县侯,长沙公封醴陵县侯,康乐公可即封县侯,各五百户:以奉晋故丞相王导、太傅谢安、大将军温峤、大司马陶侃、车骑将军谢玄之祀。其宣力义熙,豫同艰难者,一仍本秩,无所减降。”
  118. ^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刘裕以安勋德济世,特更封该弟澹为柴桑侯,邑千户,奉安祀。”
  119. ^ 《宋故海陵太守散骑常侍谢府君之墓志》:“大宋革命,诸国并皆削除,惟从祖太傅文靖公安庐陵公降为柴桑侯,玄复苻坚之难,功封康乐县开国公,余诸侯爵南康、建昌、豫宁并皆除国。”
  120.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醴陵侯相,后汉立。”
  121. ^ 《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高祖受命,降公爵为侯,食邑五百户。”
  122. ^ 《宋书 卷三 本纪第三》:“封晋临川王司马宝为西丰县侯,食邑千户。”
  123. ^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西丰侯相,吴立曰西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24. ^ 《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时安成公何勗,忌之子也……勗官至侍中,追谥荒公。”
  125. ^ 125.0 125.1 《南史 卷四 齐本纪上第四》:“诏降宋南康郡公为县公,华容公为侯,萍乡侯为伯,减户有差,以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之祀。”
  126. ^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萍乡侯相,吴立。”
  127. ^ 《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子僧亮嗣。齐受禅,降爵为侯,食邑五百户。”
  128. ^ 《南齐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褒隆往代,义炳彝则。朕当此乐推,思弘前典。豫章王元琳、故巴陵王昭胄子同,齐氏宗国,高、武嫡胤,宜祚井邑,以传世祀。降新淦县侯,五百户。”
  129. ^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梁受禅,降封昭胄子周监利侯。”
  130. ^ 《梁书 卷七 列传第一》:“可降封南昌县公为侯,食邑千户。”
  131. ^ 《梁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五》:“服阕,袭封南昌县侯……三年,江陵陷,入于周。”
  132. ^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陵县五等侯。”
  133. ^ 《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十五》:“豫讨桓玄功,封南郡州陵县五等侯。”
  134. ^ 《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袭父爵晋安县五等侯……十九年卒,追赠征虏将军,谥曰襄侯。”
  135. ^ 《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以建义功封始兴县五等侯……二十八年……上嘉质功……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136.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太子左卫率始兴县五等侯臧质勒东宫禁兵……”
  137. ^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转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封吉阳县五等侯。”
  138. ^ 《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太祖痛惜之,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侯。”
  139. ^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新亭之战,身被重创,事宁,为太尉行参军,封平洛县五等侯。”
  140. ^ 《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屯骑校尉南清河太守谭金、强弩将军童太壹、车骑中兵参军沈攸之,诚略沈果,忠干勇鸷,消荡氛翳,首制鲸凶,宜裂河山,以酬勋义。金可封平都县男,太壹宜阳县男,攸之东兴县男,食邑各三百户。”
  141. ^ 《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以起义功,封永新县五等侯。”
  142. ^ 《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大明元年,迁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以归顺功,封宁陵县五等侯。”
  143. ^ 143.0 143.1 《宋书 卷八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元嘉末,萧简据广州为乱,勉起义讨之,烧其南门。广州刺史宗悫又命为军府主簿。以功封大亭侯……事平,封金城县五等侯……还京都,拜太子左卫率,封鄱阳县侯,食邑千户……可赠散骑常侍、司空,本官、侯如故,谥曰忠昭公。子悛嗣,顺帝昇明末,为广州刺史。齐受禅,国除。”
  14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u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4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o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46. ^ 《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太宗即位,追封为武昌县侯。”
  147. ^ 《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一》:“太后弟道庆为给事中。泰始三年卒,追赠通直散骑常侍,赐爵县侯。”
  148. ^ 《南齐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太祖破薛索儿,改封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以定策功,改封永安县公,千五百户。”
  149. ^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封河阳县侯……赠安北将军、雍州刺史。谥曰壮侯。”
  150.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河阳令。”
  151. ^ 《爨龙颜碑》:“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袭封邛都县侯……宁州长子𬴊弘早终……嗣孙硕瑞……”
  152. ^ 152.0 152.1 152.2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侍中臣琇、散骑常侍臣嶷之、中书监尚书令护军将军建城县公臣亮、左卫将军臣景仁、给事中游击将军龙乡县侯臣隆、越骑校尉都亭侯臣纲、给事黄门侍郎臣孔璩之、散骑侍郎臣刘思考、员外散骑侍郎臣潘盛、中书侍郎臣何尚之、羽林监封阳县开国侯臣萧思话、长兼尚书左丞德阳县侯臣孙康、吏部郎中骑都尉臣张茂度、仪曹郎中臣徐长琳、仓部郎中臣庾俊之、都官郎中臣袁洵等上表曰……”
  153. ^ 《宋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使持节、督青冀幽三州徐州之东安东莞二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霄城侯萧斌,推三齐之锋,为之统帅。”
  154. ^ 《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萧斌闻大航不守,惶窘不知所为,宣令所统,皆使解甲,自石头遣息约诣阙请罪,寻戴白幡来降,即于军门伏诛。”
  155. ^ 155.0 155.1 《南齐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今遣新除使持节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闻喜县开国侯黄回、员外散骑常侍辅国将军骁骑将军重安县开国子军主王敬则、屯骑校尉长寿县开国男军主王宜与、屯骑校尉陈承叔、右军将军葛阳县开国男彭文之、骠骑行参军振武将军邰宰,精甲二万,冲其首旆。又遣散骑常侍游击将军湘南县开国男吕安国、持节宁朔将军越州刺史孙昙瓘、屯骑校尉宁朔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左军将军新亭侯任候伯、龙骧将军虎贲中郎将尹略、屯骑尉南城令曹虎头、辅国将军骁骑将军萧顺之、新除宁朔将军游击将军下邳县开国子垣崇祖等,舳舻二万,骆驿继迈。又遣屯骑校尉苟元宾、抚军参军郭文考、抚军中兵参军程隐隽、奉朝请诸袭光等,轻艓一万,截其津要。骁骑将军周盘龙、后将军成买、辅国将军王敕勤、屯骑校尉王洪范等,铁骑五千,步道继进,先据陆路,断其走伏。持节、督雍梁二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县开国侯、新除镇军将军张敬儿,志节慷慨,卷甲樊、邓,水步俱驰,破其巢窟。持节、督司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范阳县侯姚道和,义烈梗概,投袂方隅,风驰电掩,袭其辎重。万里建旍,四方飞旆,莫不总率众师,云翔雷动。人神同愤,远迩并心。”
  156.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409页·南北朝官印·二·南齐官印:“新定县矦之印”
  157. ^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温薨之后,始解褐为馀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甯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
  158. ^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五年,卒,时年七十四。追赠车骑将军,侍中、特进、王师如故。谥曰宣侯。”
  159. ^ 《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追赠司空,侍中、中书令如故。谥曰简穆公。”
  160. ^ 《宋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五》:“追论半城之功,赐爵都乡侯。”
  161. ^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以南奔赐爵都乡侯。”
  162. ^ 《南齐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湛之卒,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袭爵都乡侯……改封雩都县伯,邑五百户。”
  163. ^ 《宋书 卷八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勉弟效,泰始中,为宁朔将军、交州刺史,于道遇病卒。先有都乡侯爵,谥曰质侯。”
  164.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后废帝元徽元年,赐爵都乡侯。建平王景素为逆,杨运长等畏忌宗室,称诏赐伯融等死。”
  165. ^ 《南齐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又封敬则子元迁为东乡侯,邑三百七十户……长子黄门郎元迁,为宁朔将军,领千人于徐州击虏,敕徐州刺史徐玄庆杀之。”
  166.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劝字文肃,少以清静自立,封西乡侯,位南康内史,太舟卿。大宝元年,与南康王会理谋诛侯景,事发遇害。”
  167.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勉字文祗,封东乡侯,位太子洗马,及劝同见害。”
  168.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勉弟勃位定州刺史,封曲江乡侯……及陈武禅代之际,举兵不从,寻败,遇害。”
  169.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猷子韶字德茂,初封上甲县都乡侯……改超继宣武王,封长沙王,遂至郢州刺史。”
  170. ^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韶弟骏字德款,善草隶,工文章,晚更习武,膂力绝人,与永安侯确相类。位尚书殿中郎、超武将军,封南安侯。”
  171. ^ 《梁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超武将军南安乡侯骏”
  172. ^ 《陈书 卷十 列传第四》:“景军据有新安,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奔依灵洗,灵洗奉以主盟。”
  173. ^ 上《三国志》注表:“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书侍郎西乡侯臣裴松之上。”
  174. ^ 《南齐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休初为驸马都尉,奉朝请,宋明帝湘东国常侍。好学谙忆,不为帝所知。袭祖封南乡侯。”
  175. ^ 《梁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也。父懋,光禄大夫、南乡僖侯。”
  176. ^ 《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君讳怀民,青州平原郡平原县都乡古迁里。 春秋五十三,大明七年十月己未薨。”
  177. ^ 《晋书 卷三 帝纪第三》:“十二月,徙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侯。”
  178.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秋八月庚午,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
  179. ^ 《宋书 卷十七 志第七》:“明帝太宁三年,诏给事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祭宜如泰始故事。亭五代孙继之博塞无度,常以祭直顾进,替慢不祀。宋文帝元嘉八年,有司奏夺爵。至十九年,又授孔隐之。兄子熙先谋逆,又失爵。二十八年,更以孔惠云为奉圣侯。后有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又以孔迈为奉圣侯。迈卒,子荂嗣,有罪,失爵。”
  180. ^ 《南齐书》卷3:〔永明七年二月〕己丑,诏曰:“宣尼诞敷文德,峻极自天,发辉七代,陶钧万品,英风独举,素王谁匹。功隐于当年,道深于日月,感麟厌世,缅邈千祀,川竭谷虚,丘夷渊塞,非但洙泗湮沦,至乃飨尝乏主。前王敬仰,崇脩寝庙,岁月亟流,鞠为茂草。今学𢽾兴立,实禀洪规,抚事怀人,弥增钦属。可改筑宗祊,务在爽垲。量给祭秩,礼同诸侯,奉圣之爵,以时绍继。”
  181. ^ 《梁书》卷6:〔太平〕二年春正月壬寅,诏曰:“夫子降灵体喆,经仁纬义,允光素王,载阐玄功,仰之者弥高,诲之者不倦。立忠立孝,德被蒸民,制礼作乐,道冠群后。虽泰山颓峻,一篑不遗,而泗水馀澜,千载犹在。自皇图屯阻,祀荐不脩,奉圣之门,胤嗣歼灭,敬神之寝,簠簋寂寥。永言声烈,实兼钦怆。外可搜举鲁国之族,以为奉圣后;并缮庙堂,供备祀典,四时荐秩,一皆遵旧。”
  182.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十二月庚寅,以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183. ^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追赠车骑将军、开府……”
  184. ^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未拜,卒,时年四十九。谥康侯。”
  185. ^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预讨卢循功,封都亭侯。”
  186. ^ 《南齐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宋大明初,竟陵王诞反广陵,赤斧为军主,隶沈庆之,围广陵城,攻战有勋,事宁,封永安亭侯,食邑三百七十户……封南丰县伯,邑四百户。”
  187. ^ 《南齐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泰始初,子勋举事,伯玉友人孙冲为将帅,伯玉隶其驱使,封新亭侯。”
  188. ^ 《南齐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三十四》:“山阴,东土大县,难为长官,僧祐在县有称,琰尤明察,又著能名。其年爵新亭侯。”
  189. ^ 《南齐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三十七》:“元徽初,为奉朝请,兼中书通事舍人,员外郎。封始兴南亭侯,食邑三百七十户。”
  190. ^ 《梁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少亦随邃征讨,以军功封都亭侯。”
  191. ^ 《梁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八》:“缵年十一,尚高祖第四女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遂害之,弃尸而去,时年五十一。元帝承制,赠缵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简宪公。”
  192. ^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以戚属封永安侯……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谥贞子。”
  193. ^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诏尚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都亭侯,太子舍人,洗马,庐陵、鄱阳内史。大宝元年,卒。”
  194. ^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大同三年,以帝甥赐爵安东亭侯,邑一百五十户。”校勘记:“安东”南史作“东安”。
  195. ^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以帝甥封武阳亭侯。”
  196. ^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以帝甥封武阳亭侯。”
  197. ^ 《陈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少清正,颇涉文史,以梁武帝甥封莫口亭侯。”
  198. ^ 《广弘明集僧行篇第五之初(卷二十三)》:“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子粲之,仕宋,征虏府参军事,封龙川县都亭侯。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
  199. ^ 《梁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前新除侍中、太子少傅朏,前新除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都亭侯胤,羽仪世胄,徽猷冠冕,道业德声,康济雅俗。”
  200. ^ 《魏书 卷十九中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又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萧衍阴山戍,破之,斩其戍主龙骧将军、都亭侯梅兴祖。”
  201. ^ 《南齐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文惠太子镇襄阳,世祖以谐之心腹,出为北中郎征虏司马、扶风太守,爵关内侯。”
  202. ^ 《魏书 卷十九中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仍引攻白槁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
  203. ^ 《宋书 卷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晋熙蛮梅式生亦起义,斩晋熙太守阎湛之、晋安王子勋典签沈光祖,封高山侯,食所统牛岗、下柴二村三十户。”
  204. ^ 204.0 204.1 204.2 《南齐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捍山侯。”
  205. ^ 《南齐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广武将军馀固,忠效时务,光宣国政,今假行建威将军、弗斯侯。”
  206. ^ 《南齐书 卷七 本纪第七》:“又令依汉海昏侯故事,追封东昏侯。”
  207. ^ 《南齐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三十九》:“建威将军、八中侯馀古,弱冠辅佐,忠效夙著,今假行宁朔将军、阿错王。”
  208. ^ 《宋书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高祖闻其有干力,召补队主,从征伐,封关中侯……广威将军关中侯卜天与提戈赴难,挺身奋节,斩殪凶党,而旋受虐刃。勇冠当时,义侔古烈,兴言追悼,伤痛于心。宜加甄赠,以旌忠节。可赠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谥曰壮侯。”
  209. ^ 《宋书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建元元年,封广晋县男,邑三百户。”
  210. ^ 《梁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六》:“转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211. ^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民黎,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之授,绩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
  212. ^ 《周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梁武帝深奇之,以为(大)〔文〕德主帅、关外侯。”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