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前卫号战列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卫号
HMS Vanguard (23)
概观
舰种战列舰
拥有国 英国
前型狮级战列舰
次型
完成1944年11月30日下水
结局1960年退役解体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42,500吨
满载排水量51,820吨
全长248.3米,水线长239米
全宽32.8米
吃水9.3米
燃料4,850吨重油
433吨柴油
锅炉八具海军上将式三鼓蒸气锅炉
动力四部帕森式蒸汽涡轮引擎,四轴推进(三叶螺旋桨)
功率130,000 马力
发电机4具蒸气涡轮发电机,单具输出480kw
4具柴油发电机,单具输出450kw
电力输出2920千瓦,输出电压220伏特
最高速度30节
续航距离9,000海里/20节
乘员1,500-2000人
侦搜系统一台960型对空雷达
一台293型平面搜索雷达
一台277型高度测量雷达
两台274型15吋主炮火控雷达
四台275型5.25吋副炮火控雷达
十台262型40mm高射炮火控雷达
武器装备四台连装15吋42倍口径主炮
8台连装5.25吋50倍口径高平两用副炮
10台六连装40毫米口径高射炮
两台连装40毫米口径高射炮
11台单装40毫米口径高射炮
四座三磅礼炮
装甲舷侧装甲带:4.5-14吋
船舱隔墙:4-12吋
炮座:11-13吋
炮塔(正面):13吋
甲板:5-6吋
司令塔:13寸

前卫号战列舰(英语:HMS Vanguard)是英国皇家海军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在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动工后,英国海军开始设计狮级战列舰,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尚须数年始能完工的狮级战列舰于1940年10月停建。根据战时应急计划,英国海军采纳安装4座双联装15英寸口径主炮炮塔(1924年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后拆下的库存物资)的方案。针对英王乔治五世级适航性能不足的缺陷,前卫号改良舰型设计,提高舰艏干舷,使航海性能十分优良,并改进水密隔舱结构的设计,同时装备了较为完善的雷达火控系统。

然而,由于是急造方案,英国皇家海军并未替新战舰开发主炮,因此前卫号只能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旧型战舰的主炮,其八门主炮分别来自以下各舰:光荣号(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改造为航空母舰后留下的一门炮,先是装到厌战号战列舰上后又被卸掉,经过整修后装在了前卫号上,另两门来自于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备用炮管,两门来自于R级战列舰拉米利斯号,一门来自于君权号,一门来自于决心号,最后一门来自于浅水重炮舰暗界号,这导致前卫级火力远逊于其他国家战舰,甚至不及其前两级战舰的火力。

前卫号于1941年10月开工,1946年服役,1949年改为训练舰,并一度作为皇室邮船,1954年退役。于1960年拆毁。

在前卫号退役拆解前于1960年上映的电影"Sink The Bismarck 击沉俾斯麦号"中,前卫号贡献不少场景,甚至身兼多个战舰脚色,如胡德号、乔治五世号、威尔斯亲王号以及曾经的假想敌俾斯麦号,电影里多个主炮开火以及主炮装填片段都是实际用前卫号下去拍摄的,使这部电影收藏众多前卫号珍贵历史史料的作品。

设计背景

虽然在伦敦海军条约失效进入无条约时代后,英国皇家海军制定了新标准舰队计画,预计将让舰队战舰总数扩增至20艘。然而世局的诡谲却超乎建造计画的想像;1939年,当时的欧陆局势诡谲,各国均积极整建军备。英军在战舰整建上却面临困境,不只有服役中的战舰舰龄老化、很快面临大批退役或者大修;相较于德国、日本的新战舰,即使是新造的乔治五世级单舰战力上仍有段落差。至于设计来应对此局面的狮级战舰在1939年才动工,完工得等到1943年,这让英军试图谋求更速成的战力形成途径。

兴建战舰的时间消耗,多被特制生产的装甲带与主炮等大型机件给制约,时任英国海军建设局长的斯坦利爵士因此提议,利用已经改装为航空母舰的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勇敢号英语HMS Courageous (50)光荣号英语HMS Glorious拆下的主炮塔及为伊丽莎白级R级储备的381mm/42倍口径主炮为基础研发新一级主力舰。这位局长在建议理由中提到,影响主力舰进度的两大因素:动力和火力中,动力可以运用下订制造中的狮级战列舰主机,而当时欧洲主流舰炮仍然是15英寸(381mm),因此仍然采用15/381口径主炮在火力上并不落后。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1940年开工的新舰最晚可在1943年初完工,远早于43年末、甚至44年才完工的狮级,而伊丽莎白女王号英语HMS Queen Elizabeth (1913)君权号英语HMS Royal Sovereign (05)在规定中会在1942年退役,第二艘该级舰届时可以采用它们的炮塔。 海军部在审核时考虑到,由于英日同盟的结束,与更多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美国同盟在将来——主要是40年代时——可能面对的美日冲突极易影响到自身的远东利益,此时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新加坡正在建设;澳大利亚自治领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

基于上述原因,海军参谋部接受该建议并很快制定了设计要求:

  1. 装备4座8门15英寸主炮和8座16门5.25英寸两用副炮,8座8联砰砰炮
  2. 速度达到27节以上;
  3. 防御力与乔治五世级相当;
  4. 可以顺利使用苏伊士运河

1939年7月,新舰基本设计确定,代号为15号,孪生出A、B、C三个子项,区别在于速度。最终选定的是较为中肯的C案,这个方案建立在设计完成的动力系统上,它们和方尾的搭配可以使速度达到29.75节,主装甲为强于乔治五世级的373.6mm。然而,不久后爆发的二战中断了设计工作,狮级首批(狮、蛮勇)因战争需求被暂停直至取消,但15号方案因迫切的远东局势得以继续,改进后成为15D型。1940年2月提出的改进案增加了副炮防御,经过改良的装甲设计可防御500磅半穿甲弹炸弹产生的破片,增加的重量则由削减主装甲带厚度弥补,因此该案的主装甲带略减了0.5英寸(12.7公厘);此外还采用了新式对空武器——四座UP炮来替代一部分乒乓炮来加强对空防御。

1940年5月,该方案被正式通过,定名为前卫级。这个计划恰到好处基本设定、低投入和短工时引起了时任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的巨大兴趣,像他早年的追求一样,这个拥有快速优点的新计划被他热情称呼为“战列巡洋舰”。议会也对此类节省经费的强大主力舰投以极高赞誉。相关的细部设计仍持续进行,然而增加的要求让前卫级的吨位持续增加,使吃水超过苏伊士运河的10.4公尺,于是设计单位只好继续削减主装甲解套,这次则削减了1英寸。但前卫号的减重计画又继续遇上难题——为了降低吃水,只好增加船只宽度分散配重,虽然只增加了0.76公尺,但这会超过普利茅斯罗赛斯英语Rosyth港的码头宽度,影响码头调度运作。不过这次设计单位便不再妥协,因为海军本部通过了“1940年战争紧急生产计画”(1940 Emergency War Programme),前卫号必须在1941年3月14日前下订建造,虽然要到10天后造舰承包商约翰布朗造船公司英语John Brown & Company才从海军那边得到造舰图纸。

前卫号在1941年10月正式放置龙骨动工后,在1942年又再度修改设计,以补救威尔斯亲王号战舰折损而曝露的设计不足。修改部分是将内外侧推进轴的间隔从33英呎(10.2公尺)加宽到51.5英呎(15.7公尺),避免鱼雷攻击时直接造成两部推进轴同时失效;水线下所有通道都加设水密隔舱,提升浸水后损管生存空间。下部结构的改造导致5.25吋副炮的弹药输送动线等全部要重新设计,严重延迟了前卫号的建造期程。此外还重新设计了更好的耐海构型舰艏,放弃A炮塔在0度开火的能力。另外增加了燃料酬载,避免追击俾斯麦号战舰时因燃料不足而被迫放弃追击的事情再度发生。改造增加的吨位则是从取消水上飞机搭载等相关支援设备换取。由于前卫号的设计多度修改,1942年曾一度提出改造为航空母舰的构想,但是海军造舰局局长表示需要6个月的时间重新设计,最后这个构想在1942年7月17日确定打消。

军舰设计

主炮

不知道是英国人不清楚还是有意为之,当时欧洲新锐主力舰——俾斯麦级战舰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舰黎赛留级战列舰——尽管装备的都是15英寸级别主炮,但在同等距离上的侵彻力都已远远超越英国旧式381mm/42炮;即是说,尽管前卫级采用了大量新技术,但就主力舰的火力而言,它自其襁褓之日开始就已经大为落后了。

如前所述,前卫号的主炮与炮塔是由旧舰上移植;但英军仍在炮身结构以外的层面修改设计,提升性能,改良后的主炮称为Mark 1/N RP12。虽然炮体结构相同,但是在前卫号上更换新型炮架、改良上弹结构、弹药库设计;炮塔采用液压驱动,主炮最大仰角提高到30度,射速达每分钟2发,可再装填角度为俯角4.5度至仰角20度间,每座炮塔储备弹药有100发。为了提高仰角,旧炮塔阻碍到炮体高仰角运动的一部分结构遭切除,导致一般水平状态时会有部分主炮外露,这部分由帆布遮盖。

同时,英国皇家海军记取了纳尔逊级战舰乔治五世级的16英吋主炮都有炮弹过轻,结果满足了射程却牺牲掉精度的教训,因此设计了新型穿甲弹。穿甲弹重量879公斤,超越纳尔逊级主炮的871公斤,比乔治五世级使用的721公斤重穿甲弹更是重上许多;搭配新开发的发射药,Mark 1/N RP12舰炮最大射程增加到33380公尺,贯穿力最佳表现是在距离19840公尺时能贯穿305公厘的垂直装甲、距离29720公尺的长距离炮击时仍有可贯穿152公厘水平装甲的性能。就近距离贯穿垂直装甲的表现上劣于乔治五世级使用的14吋炮,但是在精度上改善许多;加上二战时长距离侦搜技术成熟,战环境想定基本上都是以长距离炮战为主,在远距离射击上近代化后的15吋炮战力上是优于条约战舰,面对假想敌俾斯麦级战舰如果在策略运用正确的状况下其火力并未完全居劣。

副炮

前卫号的副炮为8座、共16门由雷达导引指挥接战的第一型5.25吋高平两用速射炮,炮塔可交由雷达操作手遥控,进行全自动接战。备弹391发,最快射速每分钟18发。

在二战期间为了提升近距离防空火力,前卫号装设了73门波佛斯40公釐高射炮。其中有10座六连装、1座双连装(装设在B炮塔顶)、11座电力驱动的单管炮。理论上每门40快炮会配赋1,564发炮弹,但因为前卫号的空间不足因此每门炮只搭载了1,269发炮弹。随著二战结束,波佛斯快炮逐步撤装,在1954年大修时全数拆除。

评价

虽然前卫号的火力被后世诟病为“在新战舰上装老奶奶的假牙”,然而其建造背景已无任何海军条约限制,因此在技术的使用上是集合了英国从一战以来的造舰工艺之大成,无论是装甲带的配置还是舰身设计有其独到之处。在二战后前卫号与美国海军进行协同演习时曾遭遇过恶劣海象,在北大西洋的涌浪下前卫号的主炮塔并未遭受海浪溅湿,相对于同等吨位级数的爱荷华级战舰在舰身稳定性上仍不如前卫号平稳,在设计上堪称英国海军史上最优秀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