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八七水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热带性低气压081号
Tropical Depression 081(英文)
概况
形成日期1959年8月6日
消散日期1959年8月8日
最低气压990 hPa
影响
财产损失新台币37亿元
死伤人数667死942伤408失踪
影响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中部南部地区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CT169蒸汽火车头遭八七水灾袭击倾斜
美国空军直升机空拍受灾区
八七水灾后中华民国国军出动卡车协助民众清理街道
美国海军出动直升机协助载运救灾物资

八七水灾,是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发生于台湾南部的严重水灾,为台湾战后至今影响区域及受灾人数仅次于1999年‘921大地震’及2009年‘八八水灾’,死亡人数(含失踪)仅次于1999年‘921大地震’的重大灾难。

发生成因及经过

1959年8月6日,东沙岛附近海面形成一热带低气压,并朝东北向方向移动,逐渐接近台湾,惟未进一步发展成轻度台风[1]。8月7日,日本南方海面的台风艾伦藤原效应作用,把东沙岛附近的热带性低气压081号引进台湾,7日下午5时热带低压于嘉义县布袋镇登陆,登陆后因受陆地影响而逐渐减弱,并因中央山脉阻挡,于埔里镇附近即渐渐消失,并于中央山脉东侧的花莲新港间诱生出副低压后继续向北北东移动[1]。惟此一热带低气压于台湾上空移动期间,造成台湾中部及南部地区极不稳定之天气,形成强大的西南气流,并引起豪雨。

豪雨自8月7日晚上6时左右开始降下,直到8日下午方才缓和,中南部山地之西南斜面及邻近之西部平原地区,出现500公釐以上的雨量[1],导致于8月7日至9日连续三日台湾中南部的降雨量高达800至1,200公釐──特别是8月7日一日降雨量高达500至1,000公釐,接近其平均全年降雨量,日雨量超过500公釐者达15处之多。主要的暴雨中心集中在:苗栗丰原芬园乌溪上游、斗六阿里山等处。由于地面积水难以消退,再加上山洪爆发,导致河川水位高涨决堤,大水冲毁房屋及农田,造成空前的大水灾,受灾范围包括台湾所有的农业区域,受灾情形极为严重。

灾情统计

八七水灾灾区范围广及13个县市,其中以苗栗县台中县南投县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台中市受灾最为严重,其中又以大肚溪(乌溪)流域于7日晚上由于其上游各溪流皆出现豪雨,溪水高涨,洪水同时急流南下,但由于彰化铁路桥附近水道狭窄,大水排泄不及,使得大肚溪左岸被大水冲毁1,102公尺,洪水冲进彰化市和美镇伸港乡,使之成为灾情损失最为惨重之区域[1]。8日上午大水进入彰化市区,中午水位达到最高点,最浅处水深达3公尺,此后洪水始渐退,至9日上午市区方才退完,而郊区则至9日下午仍未退尽[1]

北港溪上游为八七水灾降水量最多之地区,北港溪泛滥成灾,洪水淹过堤防,冲向虎尾斗南、大埤、斗六土库北港等地,亦造成严重灾害;苗栗县打哪叭溪于8日清晨洪水陡涨,冲毁五湖堤防,西湖乡成为一片汪洋;而南部的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盐水溪等也因为洪水越过堤防,大水泛滥成灾,造成水上乡盐水镇学甲镇麻豆镇新市乡永康乡台南市部分地区全部遭大水淹没[1]

实际受灾面积达1,365平方公里,受灾居民达30馀万人,死亡人数达667人,失踪者408人[注 1],受伤者942人,房屋全倒27,466间,半倒18,303间。[2]灾区的交通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受损的农田13馀万公顷,总损失估计在新台币37亿元,占前一年国民所得总值约12%。

八七水灾各县市灾害统计 [1]
县市别 死亡人数 失踪人数 受伤人数 灾民 受灾人数与全县市人口比率
(%)
房屋全毁 房屋半毁
苗栗县 82 33 50 11,087 2.67 1,364 896
台中县 84 116 155 29,805 5.16 4,677 2,529
台中市 24 3 43 9,515 3.37 1,225 926
彰化县 228 56 266 137,724 16.11 15,624 10,539
南投县 130 125 196 25,584 6.57 2,675 1,345
云林县 37 11 57 111,323 17.16 1,086 1,099
嘉义县 63 21 63 67,463 9.88 612 840
台南县 7 3 0 14,142 1.86 56 78
台南市 0 0 1 3,100 0.96 27 65
高雄市 4 1 9 124 0.03 11 9
高雄县 8 8 12 569 0.1 77 109
屏东县 2 1 0 211 0.04 23 45

救助及动员

因灾情惨重,本岛各驻地国军迅依总统命令出动救灾,中华民国政府并根据《国民义务劳动法》动员民众前往协助救灾,台湾省政府以《台湾省人民因灾死伤及住屋倒塌救济办法[3] 拨发救济金给灾民。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发布紧急命令,开征水灾复兴建设捐以募集重建资金。

外援部分,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USTDC)则是于灾后立即出动3架美国海军直升机协助救灾,华府于数日后下令直升机航空母舰西地斯海湾号英语USS Thetis Bay (CVE-90)”自香港海域转向搭载美国海军陆战队HMR(L)-261英语VMM-261中队的21架塞考斯基H-34直升机英语Sikorsky H-34赴台救灾[4],任务定名为“饥饿行动”(Operation Hunger)。

参见

注释

  1. ^ 死亡667人、失踪408人为内政部消防署提供的官方数据,来源为该署的公务统计报表;另参考内政部警政署提供的数据,引用该数据的有《工商时报》2004年7月11日第7版,以及国史馆台湾文献馆走过风雨-八七水灾”专题网页等。另有死亡669人、失踪377人的版本,但不清楚根据的来源出自何处,引用该数据的有中央气象局侵台台风资料库(死亡加失踪合计1046人)、民视新闻台台湾演义》之〈台湾百年天灾史〉、旅美科学家王宝贯克里·伊曼纽尔《台风》写的序、《联合报》1999年8月8日第三版〈新闻辞典〉等。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吕银山. 台灣的天氣. 台北市: 联经. 1994年: 102. ISBN 9570812451. 
  2. ^ 内政部消防署历年天然灾害损失统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于2010年9月25日查阅。
  3. ^ 早期臺灣省政府的災害救濟介紹. [201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4.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這次救災有沒有國際救難大隊來台灣救災?. [2010-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