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何凤山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关于何凤山博士的签证数目
原维基内容中的“根据已找到的签证看,一份1938年6月的签证的号码为200号,另一份1938年10月27日的签证号码为1906号”的资料似乎已经过时。 从yadvashem网站来看,1939年3月18日何凤山发给的签证数目已到达339X号(第四个数字看不懂) http://www1.yadvashem.org/yv/en/righteous/stories/ho.asp 而另一个网站Israel State Archives的资料也显示1939年1月28日,何凤山发给的签证数目亦达到三千零八号 http://www.archives.gov.il/ArchiveGov_Eng/Gallery/Gallery2/pic8.htm
监院维持弹劾 何凤山后人不满
(中央社记者陈正杰台北29日电)“国际义人”何凤山的后人,今天对监委支持38年前弹劾大使何凤山的决定,除“极为失望”并认为何凤山早年义举获世人肯定,台湾却让何凤山继续遭受抹黑,是件“丢脸的事”。
纳粹德国在1938年3月并吞奥地利,何凤山在1938到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核发数千张签证协助当地犹太人逃离纳粹迫害和屠杀,有“东方的辛德勒”之称,并在2000年获得以色列官方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授予“国际义人”荣衔。
何凤山旅居旧金山的女儿何曼礼以电邮答复中央社记者询问时表示,两位负责调查的监委在一年半的调查期间完全没有听取何家的意见,主要凭前外交官丁慰慈一封信函就认可监察院在1975年弹劾何凤山的决定。
何曼礼在信中说,丁慰慈和当年检举何凤山侵占公款的孙涤清是何凤山担任驻哥伦比亚大使时的部属,两人因何凤山有意将他们调离而共谋整垮何凤山。
何曼礼说,何凤山是个正直严格的长官,不能容忍部属怠惰贪腐,她认为孙涤清、丁慰慈两人因此挟怨报复。
根据监委的调查报告,孙涤清于1968到1971年在驻哥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期间,考绩均在二等以下,其中后两年考绩是由何凤山评定,包括一次三等。外交部便在1972年1月接获孙涤清52页的检举报告。
对于丁慰慈在2000年提供给外交部的信函,何曼礼说,这封信有诸多细节,原因在于丁慰慈和孙涤清自己贪污,却反咬何凤山。她说,丁慰慈信中谎言连篇,当时外交部还曾为此致电她的哥哥何曼德致歉。
何曼礼表示尚未看到监委的调查报告,会等到收到报告之后再决定下一步。
监委马秀如和李炳南是因何曼德与何曼礼陈情而展开调查,日前发布调查报告,肯定何凤山的义行,并说外交部当年的调查存有瑕疵,包括未给予何凤山说明的机会,但并无新的事证可以推翻弹劾的决定。
两位监委都说,丁慰慈提供信函时已经退休多年,何凤山也已辞世3年,这封信的可信度很高,为他们的结论提供了心证的依据。这封信的内容并未随着监委的调查报告一并公开。
监委并说,何家的说法在交给监察院的陈情资料中已有清楚说明,因此未再约见何凤山家属。马秀如表示,曾有意以电话进一步询问,但遭到何家拒绝。
何曼德是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组的院士,与妹妹何曼礼为了平反父亲的弹劾案奔走多年。1021029 Honmingjun--铭均 2013年10月29日 (二) 15:31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何凤山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09100425-1.aspx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11103509/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09100425-1.aspx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