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锡金王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锡金王国
འབྲས་ལྗོངས།(锡金语)
འབྲས་མོ་གཤོངས།(古典藏语)
ᰕᰚᰬᰯ ᰜᰤᰴ(雷布查语)
1642年—1975年
国歌:Jahan Bagcha Teesta Rangeet
提斯塔河和朗吉特河流经的地方
锡金的位置图
锡金的位置图
地位清代西藏藩属 (截止1890)
英属印度保护国 (1861-1950)
印度保护国 (1950-1975)
首都尤卡索姆 (1642–1670)
拉布登策 (1670–1793)
杜姆隆格 (1793–1894)
甘托克 (1894–1975)
常用语言锡金语
尼泊尔语
宗教
藏传佛教
政府君主制
历史 
1642年
• 《中英藏印条约》确认成为英属印度保护国
1890年
1975年
• 并入印度
1975年
继承
锡金邦

锡金王国锡金语འབྲས་ལྗོངས།)是在1642年至1975年间存在的一个国家,清朝期间被称为哲孟雄(锡金语:འབྲས་མོ་གཤོངས།),由世袭的却嘉(国王)统治。原为清朝所属的西藏甘丹颇章政权的藩属,1861年成为英属印度帝国保护国,1950年又成为印度保护国。1975年正式被印度吞并并成为印度的一个。第12代却嘉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流亡美国,宣称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统治。1982年,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美国纽约逝世,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继位。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此后锡金王室的王位不被任何国家政府承认。在文化和宗教方面,其与西藏不丹联系甚密,从其首位国王由西藏迁移而来,和其与不丹有共同边界可以看出。

历史

早期历史

中国清代的古籍中,锡金名为“哲孟雄”(锡金语འབྲས་མོ་གཤོངས།Dremoshong,其意是“产米之地”),早期西藏人移民称之为“登疆”(中古藏语འབྲས་ལྗོངས།Drenjong,意为稻米之谷)。到19世纪后,“Demojong”在英文文献中逐渐被Sikkim/Sikhim/Sukhym所替代。“Sikkim”(锡金现译名)一词则出自该地的林布族语言Su Khyim(意为“新宫殿”),即指彭措南杰(蓬楚格·纳穆加尔)新建之国[1]尼泊尔人移居于此称之为“新地方”。

远在公元7世纪,哲孟雄是吐蕃的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锡金流传很多神话,但世袭君主国成立前的历史记载不多。之前锡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们多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1642年,菩提亚族的蓬楚格·纳穆加尔建立纳穆加尔王朝,自称法王,锡金成为世袭君主国。蓬楚格·纳穆加尔是来自康巴地区的菩提亚人贵族,在莲华生相关传说的支持下,依靠宁玛派喇嘛降服了锡金土著雷布查人的势力。

1788年尼锡战争爆发,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攻占锡金当时的首都拉布登策,锡金国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热日春丕谷避难,廓尔喀军队继续向西藏推进,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并洗劫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结果达赖与班禅向清朝中央政府请求援军。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王国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在挫败清军前锋获得小胜后请降,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战。清军击退廓尔喀后锡金本欲收复其失土,但这时尼锡战争中假意援助锡金的不丹军队突然攻击锡金,导致本来就已经被廓尔喀人打得溃不成军的锡金腹背受敌,结果锡金在提斯塔河谷地以西的大片领土仍然沦于尼泊尔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东的领土则被不丹占领,锡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领土,比现在的锡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区域。

英国入侵锡金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入侵锡金。

1835年,大吉岭和兰吉德河以南的地区割让给英国人。

1861年2月英国入侵哲孟雄,国王楚布南嘉在3月28日和英属印度签订了《杜姆隆格条约英语Treaty of Tumlong》,哲孟雄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2]

1888年,英军经锡金出兵西藏,驱逐占领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并攻占亚东等要隘。中国清政府一意妥协,速派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前去议和。

1889-1908年,英属印度政府委派约翰·克劳德·怀特为首任驻锡金政务官,怀特于锡金进行地理勘察及开垦荒地,并引进大量尼泊尔农民。

1890年3月17日,升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兰斯顿加尔各答签订《中英藏印条约》,共八款。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划定中国西藏和锡金的边界,游牧、通商等问题,留待日后再议。由此清廷承认锡金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893年12月5日又签订了《中英藏印续约》,解决游牧、通商等问题。

19世纪,大批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受英国殖民政府之鼓励而开始移居锡金南部,之后被称为锡金-尼泊尔人

英印帝国与锡金

1918年,英国殖民者把政权交还给塔希·纳姆加尔国王。塔希国王实行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废除各种无偿劳役,彻底检查税收制度,废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1935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政府法案》,法案在印度独立前起宪法作用,该法案将锡金划入土邦范畴。[3]

印度进驻锡金

1947年,印度独立,英国在亚洲的势力和影响不再存在,印度人继承英国在锡金的地位。印度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英语Standstill agreement (India)》,继续派驻驻锡金政治专员。受印度扶持的锡金国会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会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而解散,随后反对君主制的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

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借口,派军队入侵锡金,强行接管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

1950年12月5日,印度政府和锡金签订《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条约规定锡金在内政方面享有自治权,但印度控制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邮政银行红十字会、国际援助等权利。

1968年8月,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锡金的却嘉与其美国出生的妻子霍普·库克希望获得更大独立性,与印度政府矛盾加深。

1973年4月,锡金发生反对君主制的骚乱,一位锡金公主指责“印度低级情报人员”挑起麻烦,随后印度军队对锡金实行军事管制[4]锡金的却嘉、代表锡金人民的政党领导人和印度政府于1973年5月8日制定三方协议,以进行行政改革,君主被剥夺了实际权力。[5]

1974年4月,亲印度的锡金国民大会在选举中获胜,根据该协议组建第一个民选政府。[5]

1974年6月20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政治专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议会两院提议锡金为印度的“副邦”(Associate State,亦有误译作“联系邦”的),在印度人民院联邦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4]

并入印度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4月10日,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君主制,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4月14日,锡金在印度的主导下举行了全民投票,决定锡金君主去留。在尼泊尔移民压倒性的选票支持下,一人一票公投投出和印度合并的结果——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锡金人同意并入印度。随后印度议会通过第35、36号《印度宪法修正案》,正式接纳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锡金却嘉

锡金的世袭君主称为却嘉,意为“法王”(也译为国王),英属印度将其称为玛哈拉贾(大君)[6]

# 统治时期 画像/照片 名字 锡金语 威利转写 拉丁化 大事记
1 1642年–1670年 彭措南嘉
(蓬楚格·纳穆加尔)
ཕུན་ཚོག་རྣམ་རྒྱལ་ phun tshog rnam rgyal Phuntsog Namgyal 锡金却嘉王朝建立者,定都尤卡索姆Yuksom
2 1670年–1700年 丹松南嘉
(丹松·纳穆加尔)
བསྟན་སྲུང༌རྣམ་རྒྱལ་ bstan srung rnam rgyal Tensung Namgyal 迁都拉布登策Rabdentse
3 1700年–1717年 查多南嘉 Chakdor Namgyal 蓓蒂旺姆(Pendiongmu)是先王的长女,逃往不丹,欲夺位,使得不丹出兵占领锡金达八年之久。查多南嘉逃往拉萨,在西藏的帮助下夺回了王位
4 1717年–1733年 居冕南嘉 འགྱུར་མེད་རྣམ་རྒྱལ་ 'gyur med rnam rgyal Gyurmed Namgyal 锡金遭到了廓尔喀军队的袭击
5 1733年–1780年 彭措南嘉二世 ཕུན་ཚོག་རྣམ་རྒྱལ་ phun tshog rnam rgyal Phuntsog Namgyal II 廓尔喀军队洗劫了锡金首都拉布登策
6 1780年–1793年 丹增南嘉 བསྟན་འཛིན་རྣམ་རྒྱལ་ bstan 'dzin rnam rgyal Tenzing Namgyal 因廓尔喀的入侵逃往西藏,并在西藏逝世
7 1793年–1863年 楚布南嘉 Tshudpud Namgyal 锡金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将首都从拉布丹泽迁到了杜姆隆格Tumlong)。英国势力开始进入锡金。
8 1863年–1874年 锡东南嘉 Sidkeong Namgyal
9 1874年–1914年 图多南嘉 མཐུ་སྟོབས་རྣམ་རྒྱལ་ mthu stobs rnam gyal Thutob Namgyal 1889年起英国开始向锡金派驻专员。1894年首都迁往甘托克
10 1914年 锡东祖古南嘉 Sidkeong Tulku Namgyal 锡金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王
11 1914年–1963年 塔希·纳姆加尔
(札西南嘉)
བཀྲ་ཤིས་རྣམ་རྒྱལ་ bkra shis rnam rgyal Tashi Namgyal 1950年,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12 1963年–1975年 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
(佩登东杜南嘉)
དཔལ་ལྡན་དོན་དྲུཔ་རྣམ་རྒྱལ་ dpal ldan don grub rnam rgyal Palden Thondup Namgyal 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成为印度的锡金邦

国家象征

锡金王国非正式国徽之一
锡金王国国旗之一
锡金王国国旗之一
锡金王国国旗之一
锡金王国非正式国徽之一

锡金国旗地为白色,四周有红色宽边,旗面中央是一个法轮。锡金被称为“山顶王国”,国旗四周的红边象征这个国家周围由巍峨雄壮、起伏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环绕;法轮是佛教的圣物,既表示锡金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又象征世间万物轮转相传,繁荣进步。

锡金国徽中央为一个盾牌,两侧由两条龙扶持着,中央的元素还包括用莲花装饰的佛教法轮。位于上方的是一个更像绣着欧洲纹章的帽盔,再上面是右旋海螺和一个代表唤醒弟子并督促他们去实现自己和他人福祉的佛教符文。

锡金灭亡以后,锡金王国国旗被废除,但国徽被保留,作为锡金的徽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过去一直拒绝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依印度媒体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承认锡金属于印度的国家。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印度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会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锡金地位的态度才开始转变[7],“锡金问题已经不再成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问题”[8]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地图上已不再把锡金标示为“主权国家”[9]

参见

外部链接

注脚

  1. ^ 张永攀. 清末史料中的哲孟雄名称与部族考订.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年12月, 30 (4)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2. ^ James Minahan. Encyclopedia of the Stateless Nations: S-Z. Greenwood Publishing. 2002年: 1729. (英文)
  3. ^ Chawla, Swati. Fashioning a ‘Buddhist’ Himalayan Cartography: Sikkim Darbar and the Cabinet Mission Plan. India Quarterly: 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23-03, 79 (1) [2023-08-04]. ISSN 0974-9284. doi:10.1177/097492842211472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4) (英语). 
  4. ^ 4.0 4.1 The Sikkim saga, through an American lens. The Hindu. 2013-04-14 [2023-08-02]. ISSN 0971-75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印度英语). 
  5. ^ 5.0 5.1 KT, GYALTSEN. SIKKIM, THE 22ND STATE OF INDIA. Sikkim Express. 2022-01-25 [2023-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6. ^ Maharaja of Sikkim. Library of Congress.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7. ^ 2003年6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3-06-25 [2020-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中文(简体)). 
  8. ^ 温家宝会见媒体记者 谈访印三项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0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9. ^ 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互作调整. 国际先驱导报. 2005-04-18 [200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