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祖德赞
赤祖德赞 | |||||
---|---|---|---|---|---|
大蕃赞普 | |||||
统治 | 816年—838年 | ||||
前任 | 赤德松赞 | ||||
继任 | 朗达玛 | ||||
出生 | 802年 | ||||
逝世 | 838年 | ||||
安葬 | |||||
| |||||
父亲 | 赤德松赞 | ||||
母亲 | 没庐·拉杰莽莫杰 | ||||
宗教信仰 | 藏传佛教 |
赤祖德赞(藏语:ཁྲི་གཙུག་ལྡེ་བརྩན།,威利转写:Khri-gtsug-lde-brtsan,802年—838年),又译弃足德赞,吐蕃赞普,815年至836年在位。赤祖德赞在汉文文献《册府元龟》、《新唐书·吐蕃传》中被称作可黎可足,《资治通鉴》称之为彝泰赞普。[1]
赤祖德赞是赤德松赞与没庐妃拉杰莽莫杰(藏语:འབྲོ་ཟ་ལྷ་རྒྱལ་མང་མོ་རྗེ།)所生的儿子,与朗达玛是同胞兄弟。又名日巴坚(藏语:རལ་པ་ཅན།)。816年[2](一说817年[3]),赤德松赞去世,因众臣所瞩意的王子藏玛(藏语:གཙང་མ་)已出家为僧,遂由赤祖德赞即位。[4]
817年,即位不久的赤祖德赞决定推行与唐朝的友好政策,遣使向唐朝告哀,唐朝遣乌重玘出使吐蕃吊祭,随后吐蕃便释放了一些唐朝俘虏。
虽然赤祖德赞主张与唐友好,但唐蕃边境的将领却在次年发生了军事冲突,吐蕃战败。随后唐军收复了原州(今宁夏固原县)、长乐州(定远城西),并占领了吐蕃的峨和(今四川茂汶县北)、栖鸡等城,。819年,吐蕃派遣大论尚绮心儿(藏语:ཞང་ཁྲི་སུམ་རྗེ་སྤེག་ལྟ།)反击,攻占灵州、盐州、泾州地界,直指长武城(今陕西长武县)。[5]
由于吐蕃与唐朝连年的战争胜负难分,820年唐穆宗即位后,吐蕃以此为契机再次提出和谈。821年,尚绮力陀思出使唐朝,在长安与唐朝君臣盟誓,吐蕃与唐朝相约互守边境,永不再发生战争。次年,唐朝官员刘元鼎、刘师老出使吐蕃,与赤祖德赞君臣作了同样的盟誓。这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第八次会盟,由于这次会盟是在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进行的,所以被称为“长庆会盟”。 [6]
会盟后,吐蕃大论尚绮心儿前往大夏川,向吐蕃诸将传达了会盟的内容,禁止蕃军骚扰唐朝边境。823年又在唐朝都城长安、吐蕃都城逻些以及唐蕃边境地带,以汉、藏两文各立了同样的会盟碑。[7]吐蕃模仿唐朝,取年号“彝泰”(藏语:སྐྱིད་རྟག་),并在会盟碑中使用,这也是吐蕃历史上唯一一个年号。吐蕃方面的会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此后,唐朝和吐蕃互通使节,来往密切,其间边境虽曾有过零星冲突,但大致保持和平。逐渐强盛的南诏则趁吐蕃、唐朝实力皆衰弱时趁机脱离了吐蕃,侵略唐朝。[6]
赤祖德赞对佛教极为笃信,在位期间极力推崇佛教。831年他从于阗、泥婆罗重金聘请工人,建造了拥有九层雄伟神殿的伍香多无比吉祥增善寺(藏语:འུ་ཤང་རྡོ་དཔེ་མེད་བཀྲ་ཤིས་དགེ་འཕེལ་གྱི་གཙྱག་ལག་ཁང་།)。在他的推崇下,王妃、王子、贵族、大臣也纷纷效仿,吐蕃境内佛寺林立,僧侣、尼姑的人数大量增加。赤祖德赞同时也从外国大量聘请高僧翻译佛经,并改进了藏文字母。[8]
在政治上,他将僧人的地位提到了最高,任命高僧钵阐布云丹(藏语:བྲན་ཁ་དཔལ་གྱི་ཡོན་ཏན་)执掌朝政。又下令吐蕃全国每一个僧人皆以七户平民作为自己的属民,这就是“七户养僧制”。 [9]赤祖德赞本人也对僧侣毕恭毕敬。他甚至将自己的头发编成左右两只发辫,在发辫的顶端系上丝绸;然后将丝绸铺展在两个精致的垫子上,并让两位高僧坐在垫子上,称之为“二首部”(藏语:དབུ་སྡེ་གཉིས),以示尊敬。正因为如此,赤祖德赞获得了“日巴坚”(藏语:རལ་པ་ཅན།,意为有带辫子的人)的绰号。[10]他甚至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胆敢瞪僧侣的人应挖去眼珠,敢用手指僧人者则要砍去手指。[11]
赤祖德赞将政权全部给僧人管理,这引起了一些反佛派大臣的不满。大论韦·甲多热(藏语:དབས་རྒྱལ་ཏོ་རེ།)[12]联合属庐·列扎(藏语:ཅོག་རོ་ལེགས་སྒྲ།)等反佛贵族合谋,诬称王子藏玛反对佛法,流放其于门域(藏语:མོན་ཡུལ,位于今西藏自治区亚东),并指使王妃那囊氏芒洁(藏语:སྣ་ནམ་བཟའ་མང་རྗེ)将其毒死。随后污蔑执政的僧人钵阐布云丹与王妃、尼姑通奸。钵阐布云丹在出逃途中被韦·甲多热追及,刺死,韦·甲多热残忍地将其皮剥下解恨。[11]
在铲除了赤祖德赞身边的佛教大臣后,韦·甲多热等人决定杀死赤祖德赞。838年,赤祖德赞在墨竹香巴宫(藏语:མལ་གྲི་ཞམ་ཁའི་ཕོ་བྲང)醉酒昏昏睡去,韦·甲多热、属庐·列扎、列杜赞(藏语:ལེགས་སྡུག་བཙན)三位反佛派大臣趁机拧断了赤祖德赞的脖子,将其杀死,时年36岁。[13]
赤祖德赞无子,韦·甲多热拥立其兄弟朗达玛即位。[14]葬赤祖德赞于敦卡达历代藏王墓左侧的“墀丁芒日”陵(藏语:ཁྲི་སྟེང་རྨང་རི)。[15]其墓中无珍宝,墓前立有一块无字碑。[16]
由于赤祖德赞对藏传佛教的弘扬有较大贡献,因此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为“吐蕃三大法王”。藏传佛教教徒将其视为金刚手的化身。[17]后世的藏文史料也颂扬其功德,称其在位期间人民安居乐业,吐蕃变成了人间的极乐世界。但根据《新唐书》等汉文文献的记载,赤祖德赞是一个懦弱无能的昏君,而且体弱多病,大权旁落至大臣的手里。[18]身为信佛者的赤祖德赞,竟然任命反佛派大臣韦·甲多热为大论,最终导致了自己被弑以及后来的佛法被废止,其昏庸程度可想而知。其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建立吐蕃帝国的松赞干布、将吐蕃帝国推向全盛的赤松德赞的文治武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17]
参考文献
引用
- ^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212页
- ^ 《新唐书》〈吐蕃传〉:“[元和]十二年赞普死。可黎可足立为赞普。”
- ^ 《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十一年]二月西川奏,吐蕃赞普卒,新赞普可黎可足立。”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95页(总第253页)
- ^ 《吐蕃史稿》204~207页
- ^ 6.0 6.1 《吐蕃史稿》207~214页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97页(总第255页)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97~98页(总第255~256页)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110页(总第268页)。参见该书脚注26。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96页(总第254页)
- ^ 11.0 11.1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100~101页(总第258~259页)
- ^ 韦·甲多热是反佛派贵族,在崇佛派大论尚绮心儿死后代之为大论。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101页(总第259页)
- ^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开成三年]吐蕃彝泰赞普卒,弟达磨立。”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99页(总第257页)
- ^ 《贤者喜宴》译注十三,第111页(总第269页)。参见该书脚注31。
- ^ 17.0 17.1 《吐蕃史稿》第204页
- ^ 《新唐书·吐蕃传》:“赞普(赤祖德赞)立几三十年,病不事,委任大臣,故不能抗中国,边候晏然。”
来源
赤祖德赞 | ||
前任: 赤德松赞 |
大蕃帝国赞普 817年—838年 |
继任: 朗达玛 |